人本主义教育观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浅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人本主义教育观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浅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人本主义教育观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浅析

摘要: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深入挖掘学生的发展可能性与内在潜力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目标。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所开展的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着很多弊端。文章从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展开讨论,思考了人本主义教育观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方面的相关改善措施。

关键词:

人本主义教育观;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思考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属于90后,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由于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自控能力比较弱,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往往会过多地重视外部管控,对学生内在潜力、心智的开发等方面不够重视。此外,随着高职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师生比例严重失调,管理也日趋粗放。所以,必须要探索出一种新的学生管理模式,满足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需要。

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

(一)管理方法的机械化

目前,高职院校所开展的学生管理工作出现了管理方法趋于机械化的现象,出现机械化倾向的主要原因有:第一,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具有惰性,机械化的管理方法往往操作比较方便,也比较容易见效;第二,管理人员缺乏整体的、系统的管理理念,在面对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时,往往采取应急式的管理方法;第三,受传统的管理理念的影响,认为学生管理工作可以预先掌控、规划,能够通过分解、重组的传统方式解决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二)被管理者与管理者间的不平等

在传统的管理理念下,被管理者处于管理者的下级,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大多数高职院校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使用的行政管理体系是直线式的,形成了线性管理链条,直接导致了被管理者与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沟通困难的现象。学生只能与基层辅导教师直接接触,与学校其他的管理者无法沟通,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无法及时向管理者反馈,并获得帮助。此外,信息交流、沟通困难逐渐导致了管理理念、管理态度的转变,长此以往,极易形成官僚主义,人本主义教育观不可能在这样的管理体系下得到贯彻与落实。

(三)管理中心的偏离

第一,部分高职院校目前所开展的学生管理工作出现了“权力中心”现象,即强调学生必须要绝对服从。此种管理模式下,管理者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所用的词汇多为禁止、不准、不允许等,学校的权利无限膨胀,肆意剥夺学生的权利,苛刻要求学生的义务。第二,部分高职院校目前所开展的学生管理工作出现了“教师中心”现象。教师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管理者,扮演着高高在上、发号施令的主宰者角色,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起到了主导作用。而作为被管教者、被动接受管理的学生,面对教师的指令,只能安分守己地行动。第三,部分高职院校目前所开展的学生管理工作出现了“管理中心”现象。管理只是一种方法、手段,实施管理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目的,“管理”的存在价值具体体现在其是否可以达成所要实现的目标、目的。但是,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为了“管理”而“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管理”已经从一种方法、手段转变成了目的、目标本身。

二、人本主义教育观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

(一)完善学生管理制度

在人本主义教育观下,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制度的出发点应该是尊重学生,应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其指导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管理制度应以引导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作为依据,应该是不可侵犯、严格奉行的硬性规定。第二,学生管理制度应该要求学生进行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第三,学生管理制度应该在尊重学生的人格自由、人格尊严的基础上进行构建。在制定学生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全面发展为目标,并与院校的实际学情相结合,建立符合学生特点与教育规律的学生管理制度,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尊重学生的价值与尊严

学生具有个人价值与尊严,高职院校应该对学生的个人价值与尊严进行无条件的尊重与维护。无论学生的行为对错、情绪表达是否合理,高职院校都应该以关注的态度维护、接纳学生。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管理者应该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从而获得学生的认同,履行好自己的管理职责。管理者可以采取法理交融、情理交融的沟通方式,重视说服教育,也可以借助深度交谈、心理咨询等专业手段实现教育提升、解决问题的目标。

(三)正确认识人本主义教育观

在人本主义教育观下,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中心。在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遵循人本主义教育观下的“学校以领导为本、领导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的学生管理操作模式。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构筑合理的学生管理平台,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氛围,从而给学校领导构建能够施展自己构想的平台;学校领导应该对教师予以帮助、服务,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支持条件与和谐的工作环境;教师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应该是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与成长。

(四)重视学生的认同感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属于90后,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由于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自控能力比较弱,叛逆心理比较强,因此传统命令式、强制式的管理模式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针对高职学生群体的独特性,高职院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应该关心、尊重学生,关注他们的内心需要与合理要求,并通过换位思考、法理交融、情理交融的方式,获得学生的认同,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配合学生管理工作。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人本主义教育观下,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应该做到尊重学生的价值与尊严,重视学生的认同感,正确认识人本主义教育观,完善学生管理制度,从而实现有序、高效的学生管理工作。

作者:余小红 单位: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智明.人本主义教育观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

[2]桂诚,周红波.高职院校发挥学生自我管理作用的途径研究——基于人本主义视角[J].亚太教育,20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