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论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论文

一、研究辅导员工作难点的时代意义

辅导员工作难点是高校育人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制约因素,这是由辅导员在高校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我国最高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教育部,综合了国家、政党和社会三方对辅导员要求后,对辅导员的给出了科学的定位,指出辅导员是德育教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工作兼具管理性和服务性,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心理咨询,就业指导,以及教学辅助等。辅导员是高校的基层骨干力量,是校生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千根线穿一根针”正是对辅导员在高校中地位和作用的形象比喻。辅导员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决定了其具体落实工作时难点颇多,集中体现在与学生沟通难、行动难、共鸣难等三个方面。十八大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陆续出台报告文件,就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意见,高校辅导员面临新时期的新考验。新时期、新形势下辅导员如何有效的克服工作中的难点,如何开拓性的开展工作,对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都有着显著的意义。

二、辅导员管理工作难点

1、沟通难

师生之间的沟通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不主动,也不倾向于同辅导员进行交流与沟通。即便是辅导员主动与其交流,学生通常表现出缄默、敷衍了事、不愿吐露心声等排斥行为。学生之所以有这样表现的主要原因,一是学生对辅导员不信任,不相信辅导员能帮助其保守秘密或摆脱困境。二是学生对辅导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不认可,信息时代下,学生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渠道寻求问题的答案,而很多答案比辅导员给出的要更具新意和实效。三是部分学生的性格使然,小部分学生较为内向,不轻易向任何人敞开心扉。

2、行动难

辅导员和学生存在行动的“双难”局面。从辅导员角度来看,辅导员存在着行动难的问题。首先,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时,时常遇到部分学生的问题症结并不在高校校园之内的情况,现今条件下,辅导员走出校园开展工作困难重重,而停留在校园内,一切解决办法均为空谈。其次,学生工作中,辅导员较难维持学生工作的长期性和连贯性。现今的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绝不仅仅是做好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还承担着大量的党政工作、教学工作,以及部门内其它一些事务性工作,造成辅导员具体工作的顾此失彼,不能长期、连贯的开展学生工作。最后,不能否认,部分辅导员存在着消极懈怠的现象,表现为不愿看、不愿听、不愿动,主观上存在着不端正的态度,从而造成了具体工作中的行动难。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行动难的表现尤为突出。学生的行动难体现在主客观两个方面。主观方面,学生认识到行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到行动带来的积极意义,但不能给自己的行动以坚定的信念,不能用思想和意志支撑着自己行动的开始,更不能支撑自己行动的持续与完成。客观方面,学生的行动受到了制度、环境、经济条件和身体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以目前政府大力扶持的大学生创业这一项目为例,学生的具体行动就直接受到了规章制度、周边环境、家庭条件和抗压能力等方面的影响。

3、共鸣难

共鸣难指的是辅导员同学生间的共鸣存在着困难。师生间的共鸣包括道德的共鸣、知识的共鸣、情感的共鸣、心灵的共鸣等诸多种类,其中以情感和心灵上的共鸣最为难能可贵。工作中,辅导员付诸巨大的努力,希望通过自身的言行,以及组织学生活动等方式,实现与学生的共鸣,进而达成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中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辅导员常难如愿以偿,年龄的差距、能力的差异、性格的多样、性别的不同,以及知识结构的区别均造成了师生共鸣上的困难。常见的案例是辅导员精心准备,激情演绎,满是期盼,满心憧憬,期待获得学生的认同,并产生情感和心灵上的巨大共鸣。而学生却是或面无表情,或一脸茫然,或冥思苦想,或似笑非笑。少部分脸上隐有激动,也因现场的巨大尴尬和落差,被辅导员忽略和抹平。

三、应对辅导员管理工作难点的策略

1、巧妙应对沟通难

沟通是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关键一环,是辅导员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当代高校的辅导员要在了解和分析沟通对象特点和特征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尝试沟通的新理念、新方式和新途径,活用沟通的技巧,释放沟通艺术的魅力,进而推动辅导员工作的前进与发展。高校辅导员应对沟通难的局面,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树立正确的沟通理念。

要明确的认识到,沟通的目的是为了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以促成学生的成长或现存问题的解决,绝对不是为了拉开师生间的距离,造成工作上的困境与障碍。

(2)重视沟通技巧。

沟通技巧包括多方面内容,沟通技巧的使用也见仁见智。有的辅导员工作中以换位思考为轴进行沟通与交流;有的则重视沟通方式的选择;还有的善用语言技巧;也有的重视倾听和反馈。无论辅导员倾向于哪种技巧的选择,都要将对学生的尊重与平等看待做为沟通技巧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3)提升沟通能力。

辅导员沟通能力的提升要以主动意识为先导,以积极的态度为辅助。首先是辅导员要有意识的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精研普通话能力,锤炼语言文字能力,强化适时赞美和表扬学生的能力。其次,辅导员要积极主动的寻求途径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提高必然带来沟通能力的进步,是沟通能力提升的支撑因素。辅导员提升综合素质的途径很多,包括自主学习、听取报告和讲座、参与省市校组织的培训,以及长期的实践锻炼等。最后是塑造辅导员的性格品质和人格魅力。性格品质和人格魅力也是提升沟通能力的重要因素,有着影响学生和感染学生的切实作用。辅导员应重视自身高尚性格品质的塑造和独特人格魅力的养成,借以吸引学生,引领学生,增进学生的亲近感和信任感,实现沟通能力的有效提升。

2、坚定克服行动难。

行动难包括主观行动难和客观行动难两个方面,主观行动难指的是辅导员在行动过程中主观存在着障碍,即存在着不愿付诸行动的情绪或心理。这可能是辅导员自身落后的思想或懈怠的心理造成的,也可能是对具体情况的估测不准确等原因造成的。积极进取、拼搏向前、自信果敢、不畏艰难是当代辅导员应具备的基本品质,要求辅导员要树立端正积极的人生态度,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心态,以及磨砺迎难而上的坚毅品质,这些都是辅导员克服主观行动难的有力保障。客观行动难指的是客观条件或辅导员的自身能力不足,不能为行动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支撑,从而造成行动上的困难。客观行动难的存在,告诫辅导员要跳出原有工作的藩篱,在更广泛的领域开展工作,形成辅导员更深远的社会影响力,履行辅导员的时代责任。要求辅导员不断强化自身职业能力的过程中,重视其它方面能力的锻炼和培养,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应对新时期、新环境下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3、策略改变共鸣难

师生间的共鸣常常是可遇而不可求,对于很多辅导员来说,师生间的共鸣属“意外之喜”,如何将师生间的共鸣由偶然变为必然,对当代辅导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辅导员与学生间存在着人生经历、知识结构、年龄阶段、生活环境的差异,以及存在着三观上的不同。要求辅导员首先要深入细致的了解学生的共性特征和个性特点,其次是结合学生的年龄阶段、人生经历和生活环境制定相应方案,最后将学生的三观揉入其中,实现与学生间的共鸣。师生间共鸣的达成需要辅导员投入真心实意,发自内心同学生交流与接触。师生间的共鸣要逐步深入,徐徐扩展,不能苛求一蹴而就,立即实现辅导员与所有学生间的共鸣。师生间共鸣的范畴要有水平和有层次,不能为了迎合学生共鸣而搞低俗化。

四、总结

综上所述,辅导员是高等院校的基层力量,是高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支柱。要明确辅导员工作难的必然性,更要确信辅导员战胜困难的坚定性。新时期的辅导员通过理念的转变、技巧的提升和不断的创新,克服工作种种的困难,迎接时代的检验。

作者:陈阳 单位: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