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有效性提升浅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学生工作的基本目的是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通过学生管理工作的优化,学生们能够更加便利地表达诉求,更加有效地利用各种途径和方式增强学习能力,能够有机会参与各种有利于成长的活动。高校学生管理就是在这一基本目的和原则的指导下不断完善学生们的学习环境的。高校学生管理在工作方向的设定上也应当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服务。把握好工作方向应当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学生管理指导原则的科学性,二是学生管理制度设计的合理性,三是学生管理执行力的可靠性。首先,学生管理应当以一定的指导原则为出发点开展具体工作。指导原则的设定应当具备科学性,既要融合现代教育理念,同时又要依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其次,学生管理工作应当制定具体的制度,没有制度作为基础,指导原则和理念也难以落到实处。制度设计应当注重合理性,学生能够接受,愿意遵守,同时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学生成长又要十分有利。做到制度的合理性应在各种政策制度出台之前到学生中间进行积极的调查研究,有效满足学生对各种制度表达愿望和意见的需求。最后,关于学生管理的各项制度在制定执行过程中应当注重实效。当前很多高校在制定了严格的、科学的学生管理制度之后,学生管理工作仍然不能取得明显实效,一个最基本的原因就是制度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学生管理工作目标定位不明确。学生管理的基本目标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环境应当是为人服务的,而不是要求学生被动地适应环境,服从环境。从当前高校学生管理的基本情况来看,大多数制度和措施都是对学生的行为和活动提出硬性规定和要求。学生只能被动地适应这种要求,因此造成了制度执行过程中阻力较大,学生不遵守制度的现象层出不穷。这归根结底还是由于该项工作的目标定位不合理。例如,一项调查总人数为245人的、针对某高校学生管理措施的调查结果显示,大约有80%的学生对一些管理措施表示不愿意遵守,70%的学生表示自身曾有过违反学生管理制度的行为,学生对一些具体管理措施制度的认识和理解存在很大偏差,其中认为现行学生管理制度不合理的人数占比非常高,而且在这些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有过违反纪律的行为,甚至有的学生做出过消极抵触的具体行为。这说明学生管理工作中由于目标定位的不科学,没有遵循执行管理应当为学生服务而不是强迫学生被动接受的原则,因此出现了学生管理工作阻力重重的状况。
2.学生管理工作中对学生的指导和服务明显不足。面对上述问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采取的基本治理原则是“堵”,而不是“疏”。我国高校,尤其是一些地方高校一直以来给学生灌输的理念是,一个好学生首先应当是遵守纪律的,只要做到了遵守纪律,学生管理工作便意味着成功。因此在具体工作中若存在一些违纪行为,学校所采取的措施也是高压政策,强行命令学生改正。这种做法只重视现象而不深究内在原因,简单地纠正学生的行为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管理工作的根源性问题,因此面对各种问题的解决思路应该是疏通。学生管理工作中应当建立对学生的指导和引导制度,引导和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和意识远比处理一些具体的问题和行为意义重大。但是当前的高校学生管理中缺乏这种管理理念,没有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层面着手治理,产生了治标不治本的方向性错误。学生在一些具体的管理措施中没有体会到自身所处的被服务的地位,指导性不足和服务意识不强是当前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又一问题。指导性不足导致管理制度的基本立意和精神不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他们遵守制度但不知道为什么遵守,他们违反制度却不知道其中利害,总之制度对他们来说就是一张永远不能触碰的电网,心中又怕又恨,乃至大多数学生都对其产生了抵触情绪。此外,管理是一种服务式的管理,每一种管理行为都应当让学生感受到这是为优化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而服务的。做到这一点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让学生积极参与管理,调动大家的兴趣和激情,使其在自我管理中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但是从目前高校学生管理的措施来看,这种理念明显没有得到贯彻落实。
3.管理缺乏人性化,对学生的关怀不够。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主张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作为人的全面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有尊严的主体,他们在教育过程中应当受到尊重,而且还应当不断满足学生持续发展的个性化需求。当前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就是缺乏人性化。学生管理工作对学生的限制有余,关怀不足。其中最为明显的一项就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长期低效运转。心理素质的培育不仅是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学生管理水平高低的体现之一。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帮助学生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对学生个人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对于改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最为重要的是它体现了高校对学生的管理人性化,体现了学生管理工作对学生的关怀。因此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建立高校的心理咨询和健康辅导机制,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是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这项工作在当前我国高校的开展状况并不理想,有的高校将心理教育列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内容,但是在具体实施中无论课程设置还是授课质量都无法有效地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有的高校设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室,但是门可罗雀,学生不愿意进来,教师不愿意出去。因此造成了大学生心理素质长期无法提高,学生心理状况堪忧。
三、提升高校学生管理有效性的策略思考
提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效率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作,着重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相关工作: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当前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很多学生对管理措施存在抵触情绪,原因就在于制度背后的理念存在问题,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高校首先应当组织相关部门和科研人员对现行的学生管理理念进行重新梳理和审视,在学生中间开展广泛的民意调查,了解学生对管理制度的期望和意见,以此作为制定和推行某些制度的根本出发点。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关键还在于对管理队伍的提升和再造。要建立一支理念先进的学生管理队伍,丰富管理人员的构成,在充分挖掘和发挥辅导员潜力的基础上吸收学生干部、先进学生个人等积极分子加入学生管理队伍。
2.完善学生的自我管理机制,探索柔性管理的多种实现方式。学生管理工作最理想的效果就是学生百分之百的配合,而若要无限接近这种状态最好的办法就是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以自我管理为基础,配合学校的外部监督和引导,内外兼修。自我管理与柔性管理理念的结合是提升管理效果的一种有效措施。所谓柔性管理就是高校学生管理人员通过对学生的思想意识施加影响,获得学生对管理措施的情感认可,通过情感沟通和内心交流激发学生参与和配合管理的积极性。这种管理方式对管理效果的提升具有非常有效的牵引作用。具体而言,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可以定期举办师生交流座谈会,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并在非正式场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解释管理措施和制度的意义,以此获得学生的认可。
3.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两个方面,对于学生管理来说,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建设同等重要。作为学生管理的硬环境是在校园中关于加强学生管理重要性的宣传、卫生环境的维护、健身场所和设备的设计维护等,这些存在于学生身边的小事往往是体现学生管理效果的细节因素。学生自觉维护校园环境的意识也可视为学生管理工作的成就。所谓软环境是存在于学生心中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理念。管理理念不应当只是管理者的事情,同时还应当灌输给学生,这样他们才能更加自觉地维护和配合管理措施。营造良好的软环境关键在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沟通交流,在日常管理当中应当制定激励措施和激励标准,树立先进典型,为学生提供学习和进步的参考。另外,校园文化建设也是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校园文化的力量推动学生管理工作前行也是提升管理效果的重要措施。文化在管理中起着影响人的思想和情感的作用,校园文化应当加强自身的渗透力,将管理理念与校园文化建设整合为有机统一的整体,在以文化为载体的基础上将学生管理工作播撒到校园每一个角落。
四、总结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基本无外乎三个原因:其一指导思想不科学;其二管理方法失当;其三人性化管理薄弱。为此,应当首先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探索自我管理机制以及柔性管理的实现方式,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等。
作者:刘德新 汪龙梅 金晓春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油田化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