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学生管理策略(共6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
(一)管理模式过于传统,难以跟上学生思维发展
在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上,许多学校仍然在沿用着传统的管理模式,而没有考虑到现在社会的发展之快,学生的思维变化之迅速等问题,使得学校的管理制度难以得到学生的支持与执行,自然会为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难度,甚至是负面的影响。
(二)在管理上忽略了学生的心理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自然学生对自己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而且,随着高校学生数量的增加,学生之间的竞争也得到了极大的增加,面对如此强大的竞争,学生的生存压力也在开始不断地增加,这样就使得学生的心理问题开始出现。面对学生的心理开始出现问题,许多学校的管理仍然处于对制度、对行为的管理,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的安抚与慰藉,使得高校学生的管理难以得到进步与有效的发展,使得学生难以从中获益。
二、加强高校学生管理有效性的措施
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应该要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重心,要以学生的未来作为工作开展的依据,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与理念,为我们的学生提供真正有效的管理工作,从而将管理学生变为服务学生,为我们的学生解决各种问题。
(一)开展辅导员接力计划,提供有效管理
在高校,辅导员是对学生进行管理的直接的方式,是进行学生管理的主力军。辅导员是一批与学生进行直接交流的,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协助学校进行政党工作的一批老师,是直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直接人员。而辅导员接力计划就是指从本科毕业生中挑选出合格的管理人才进行为期一年的辅导员工作,在进行硕士研究生的学习。通过这个计划,能够为学校留住一批高素质的辅导员,而且,这些人才对学生的想法都比较了解,与学生之间也有着较好的互动关系,能够与学生之间有较好的沟通,这样能够进行良好的、有效的学生管理。
(二)坚持“以人为本”,将学生放在管理重心上
在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上,我们一定要将学生放在管理重心之上,要做到“以人为本”,将为学生服务作为高校管理的主要目的。在管理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尊重学生,要考虑到学生的思维发展模式与方向,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管理这项工作,从而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去管理学生,服务学生、关爱学生,为我们的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管理。
(三)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建立科学的高校管理
在现在的许多高校中,管理模式都较为传统,学生在管理工作上都显得较为被动,都是“被管理”的对象,而不是“被服务”的对象。所以,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高校的管理效率,我们要能够转变高校的管理理念,转变我们的传统管理模式,建立科学的高校管理模式,让我们的学生能够从中获益,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学生主动配合学校的管理,主动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工作当中,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提高高校的学生管理效率。
(四)发动学生自主性管理
在我国高校的管理工作当中,发动学生的主动管理是推动学生主动参与到管理工作中的主要方式。在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建立相关的学生管理机构来对学生进行管理,为学生建立“贴身”的管理模式,这样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更加愿意倾诉自己的想法,更加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生活,从而能够切实地为学生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
(五)利用网络的优势,推进高校管理
网络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工具,尤其是在教育行业当中,我们应该有效地利用这项技术,造福于我们的学生。在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当中,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作为信息平台,让学生针对学校的管理工作发表出自己的意见,同时利用网络来了解现在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心理变化,从而制定出更加有效的管理模式,为我们学生的管理工作提供一个积极、正面的作用。通过以上方式来加强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为我们的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规范化管理,促进我们的学生不断地进步与发展,为我们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
三、总结
高校管理工作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是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一大措施,做好高校的管理工作,能够将学生的发展规范化、高效化,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是我国高校得以发展的重要保障。
作者:樊戍华 单位:西京学院
第二篇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目标缺乏一致性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对象是高职学生,其管理目标应该围绕高职学生的特点来设定,通过学生管理使高职学生的发展达到一个目标水平。而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各个部门的管理者、辅导员常常忙于事务性工作,缺乏对高职学生工作的认真思考,教务处、学生处等各个管理部门都根据部门的需要和工作便利来制定管理目标,没有从整体上来考虑各项管理措施和活动对学生的影响,未形成学校教育的合力,使学生不知所措。
(二)管理队伍缺乏稳定性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不长,高职的学生管理者对高职学生管理的规律还正处于摸索阶段。很多高职院校是近十年才模仿普通高校设置以辅导员为主体的学生工作队伍,招聘应届毕业生担任。年轻的辅导员们由于缺乏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和高职教育本质的认识,又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参考,只能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我国高职教育正处于迅速发展时期,业务能力强的优秀辅导员往往在短期就被提拔或选派到其他岗位,学生工作队伍的不稳定性不利于对高职学生工作的系统研究,也不利于形成有序有梯队的学生工作队伍。
(三)管理方法缺乏适切性
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与普通高校大学生不同的特征,存在自律性相对较弱、学习动机相对较弱等问题,无形中为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需要学生工作者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为了及时完成任务,学生管理者仍然喜欢采用简单的行政命令手段,通过“管、控、压”的方式方法对待学生,缺乏民主管理和激励措施,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个性指导,没有人去关注工作是否到位、管理效果是否明显、学生是否进步、管理目标是否达到。新时期的高职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个性特点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再依靠简单粗暴的命令手段已经不再可能达到以前的效果。
二、人本主义理念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启示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对象是高职学生,学校因学生而设立,学生才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理由。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应该吸取人本主义的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这是高职教育的本质要求。
(一)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管理理念的基石
人本主义理念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中心,是教育过程的主体,只有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满足,进而促进学习,达到目的。一切教育措施及其执行者,都必须为主体着想,必须对学生有利。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者首先得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要尊重和重视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对象,消除“高职生=差生”的心理误区,不管生源质量如何必须从内心接受学生,树立“以学生为本”的中心思想,了解高职学生不同于普通本专科生的特点,针对其独特性设计适合本校的学生管理模式,为学生着想,为学生提供服务,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管理的出发点和根本点。相对于普通高教的学生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较弱,文明修养相对较差,再加上当前社会环境的迅速变化,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多,他们的自尊心更易受伤害,因而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者更要在“以人为本”教育管理理念的指导下,把尊重学生的人格作为出发点,使学生感到自己能够被人重视,让每个学生都有自信心,自觉配合学校的各种管理措施,减少管理阻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的成长。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个性化全面发展管理目标的依据
人本主义理念强调学生的个体性,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成长环境、智商、心理承受能力等。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客观地选择教育的方式方法。学校管理者的使命在于不断发现学生的个性特征,并依据学生的个性心理规律促进他们实现社会化的同时,实现其个性的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任何一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我们强调学生个性发展的全面性,指的是全面发展的独特个性与个性的全面发展两个方面。我们应立足于充分培养和发挥个性特长的基础上,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目标的制定应该避免将学校、班级目标凌驾于个体目标之上的做法,应考虑学生的差异性,从学生实际出发,依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制定多层次、多方位的发展目标和管理目标,培养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高职学生。
(三)尊重学生的平等权利———平等管理关系的核心
人本主义理念倡导对人格平等的追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享受教育的权利。近几年教育界提出“教育要有服务意识”,某种程度上讲,就是要我们教师要平等、公正、真心诚意地对待所有学生,相信每个学生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人员同样应树立平等意识,转变原有的单向管理理念,学生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应是从属、服从、压制的关系,而应当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管理人员应与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平等合作关系,用心倾听学生的观点、见解,重视学生的意愿、情感、需要、价值观,能够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学生管理人员只有摈弃专制的教育环境,创造和谐的环境,以宽容的胸怀对待每个学生,既欣赏他的优点,又容忍他的缺点,形成真诚、接受、理解的良好师生关系才是真正的民主关系的体现。建立共同协商的决策方式,多与学生沟通,建立开放的、平等的、民主的、合作的管理关系。
(四)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自我管理方式的根本
人本主义理念认为人是复杂而主动的整体,每一个人都有发展的潜在需求,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我实现倾向。作为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应该看到高职学生思想活跃、适应性较强、更加务实的优点,相信每个学生的成长需要,信任每个学生的成长能力,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给学生创造成功机会。尤其是要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由于历史、客观条件等原因,在工作过程中,往往行政命令多于学生自主发挥和自我管理,很大程度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发挥。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建立学生自我管理体制和机构,如学生会、自律委员会、宿舍委员会等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
三、总结
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学生管理工作应依据人本主义的视角,明确树立服务管理理念,服务于学生的发展,服务于教学中心工作,服务于社会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制定适合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分层次、多方位的立体管理目标;尊重学生的平等权利,满足学生的合理利益诉求,形成合作———对话———双赢型的管理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动机,将学校的管理目标内化为学生自我成长的需求,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作者:胡晶君 单位: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第三篇
一、边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
1、信息化对学生管理产生的负面影响。
当今网络信息化时代下,边疆高校的学生同样在网络里受益。学生与外界的沟通方式越来越多,从最简单的电脑上网,到手机上网,飞信,微信等等沟通方式的产生,无不在地理位置上拉近了人们的距离,但往往在实际生活上疏远了彼此。然而,这些通讯方式的出现,所能引起的信息共鸣确实我们无法想象的。学生天性好奇,喜欢新鲜事物。可能会有一些不良信息会通过这些渠道传递给学生或是情节轻微影响不大的消息在学生网络群里不断扩散之后演变为不良信息等等。信息化所带来的便捷是我们都能触及到的,然而,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时刻提醒我们要防患于未然。
2、已有管理人员与学生人数失比,管理体制不完善。
在大多数边疆高校里,管理人员与学生人数配比不合理是时有的现象。往往出现一个辅导员老师面对几百号学生进行管理工作,辅导员几乎是个万能大补丁,并长期超负荷工作。这样一来,辅导员轻则身心疲惫,重则造成怠慢学生工作,打马虎眼等现象出现。长此以往,学生管理漏洞是无法避免的。
3、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
边疆高校,地处祖国边疆,人才资源匮乏、难以引进。边疆高校在心理健康、心理咨询方面的心理学专业人士相对较少甚至是缺少。比如说云南某边疆高校,全校全日制在校学生6000多人,但是全校范围内的专业为心理学并专门做学生心理工作的老师仅有零星几个。对于现今的高校来说,在校学生以90后居多,这个群体当中又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大多数独立、自强,但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家庭娇惯偏多,往往在校学习生活中会出现一些心理疑问或者心理问题,却又得不到及时的帮助我疏导。严重时可能造成学生自身和财产受到损害。
4、特殊地理环境带来诸多不良影响。
边疆高校地处祖国边疆的特殊地理位置,往往临近其他国家。仅以云南为例,普洱学院、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毗邻缅甸;红河学院毗邻越南等等。他国的不稳定局势、不利于团结的因素时常会受到部分学生的关注。谨防国外的不良势力利用学生的纯真天性,诱骗学生从事某些非法活动。前段时期,在某边疆高校内就有非法人士利用学生想做兼职、实习锻炼等,让不知实情的学生散播非法传教组织的名片和宣传册等现象出现。
二、边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1、树立新的边疆高校学生管理模式。
在边疆高校的学生日常工作中,要努力树立起服务型的管理理念。当然,服务型管理模式并不仅是边疆高校所要做的,也是所有高校都要一起探索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其中不难看出,只有人民满意了才是教育、高校教育的基础。
2、正确、合理运用网络和通讯,建立信息化服务平台。
网络信息化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我们在做边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努力发挥其有利的方面,把信息化的效用发挥到极致。比如:建立班级QQ群,班级飞信群,在微信等交友工具上多加学生为好友。这样一方面能把学校学院的通知信息及时传达给每一个学生,另一方面也能在其中观察学生的思想动向,了解学生关注的焦点等等。
3、完善管理人员配比,合理配置资源,促学生工作顺利开展。
边疆高校应尽量合理配置学生管理干部和人员,在特殊情况下适时适量安排部分专职老师和学生干部参与到学生管理工作来,一方面减轻辅导员负担,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学生管理过程中,争取做到以班级为单位,集中管理,实行人对班级的负责制度。
4、加强心理师资力量,健全学生心理咨询和辅导。
边疆高校加强心理师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学生在学习、就业、择业、恋爱等等方面总会有困惑和疑问,需要老师的帮助与辅导是肯定的。边疆高校在紧缺专业难以进人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让已经从事了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和其他教师学习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例如:经常开展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心理辅导知识讲座、经常派送学生管理工作者到外地参加专业的课程学习和短期培训等等。
5、因地制宜,转换视角开辟边疆教育新道路。
边疆高校地处边疆,除了会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一些不利于因素,同时还会为学生提供了解国外动态的捷径。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地理上的便利,开设一些特设的专业或者是开设一些学生较为感兴趣的于周边国家相关的公共选修课,正确疏导学生并帮助学生正确了解所处环境,真正做到变不利为有利,为边疆高校教育事业和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保障。同时,陆地上的便利条件,还有利于同邻国开展对外交流合作,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学生从中获益,还可以促进国家之间的教育往来,学习外来的学生管理工作的经验,增强不同地区和不同领域间人民的友谊等。
三、总结
总之,边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常做常新的工作。学生管理者在工作中一定会不断遇上形形色色的新问题,并探索出各种各种的解决问题新路子。解决了一个问题还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只有调整好状态,才能将边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做好,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才能使得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作者:字文君 穆艳 蔡文忠 单位: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耿马自治县华侨农场九年一贯制学校
第四篇
一、大学生个性管理释义
学校管理工作者只有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才能做到“因个性施管”,针对各类不同个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在这种个性心理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管理模式可谓之“个性管理”。这种模式运用在高校管理中即称为“大学生个性管理”,即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要确立以人为中心的工作思路,体现尊重人、改造人和发展人的指导思想。高校学生的个性管理也就是以教师为代表的管理者对学生这种受管理者的身心施加影响的过程,对学生的个性深入研究、对高校现有资源充分利用,通过人性的改造和组织化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努力创造一个自在的大学学习氛围。它把谋求人性的理想状态、达到学生个人目标与学校目标的协调和统一作为自己的目标,其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
在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一方面要确立人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以全面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要锻炼人的意志、智力和体力,完善人的意志和品格,获得超越生存需要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这种管理模式要求把发挥人的“主体性”作为第一前提,坚持人性改造和塑造学生人格。可以说,个性管理成为了实现健全人格的一个过程,而学校的教育管理在这个意义上就成为了一种手段。
二、高校管理呼唤大学生个性管理
1.当代高教管理的缺陷
1.1轻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传统高校管理模式认为教师是中心和主体,学生是管理的客体,没有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于是导致在学生管理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甚至是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而不是平等的沟通与交流的关系。教师总是凌驾于学生之上,通常采取训斥和体罚的手段来折服学生。这种管理方法,能够一时维护教师的权威和管理效率,但它严重制约了大学生的能动性和自主性,使他们惯于被动接受,不仅影响今后管理工作正常开展,也因为压抑个性而间接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
1.2忽略学生的个体性
传统的学生管理无视一个关键事实:大学生是有个体性的,他们是一个个正在成长着的青年,正不断由个体性的人向社会性的人的发展着,对大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不够重视。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实行的是班集体管理摸式,把同一专业的学生分成两、三个班,虽然每个班级都配有一个辅导员,但他们与学生之间的接触其实并不多,辅导员不可能有较多机会了解学生,更不用说把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在这种教育流水线中生产出的学生思维雷同,缺乏创造性思维。同时,在以往的管理工作中,高校行政人员过于注重权力和影响力,把学生当做下属管,试图以奖学金评定、毕业分配等来制约、掌握学生,在日常管理中自然就采取家长式集权的管理措施,不期然就将自己置于学生的对立面,不自觉增加了相互沟通和理解的难度,在管理工作忽视了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1.3管理评价的不科学性
传统管理工作中对学生的评价缺乏真实性和公正性,大学管理者一惯用成年人的标准去评价、要求学生,苛求他们循规蹈矩,一旦出现某些细微的逾越,就上升到思想品质层面,马上采取强制性手段迫其改正,这种方法不但粗暴且效果不佳。此外,传统评价观还过分重视对结果的评价,强调评价的选拔功能:例如,一些师范大学建立了学生评价的量化标准,简单地把考试成绩、遵纪守法等进行折算量化,把学生综合成绩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以此产生的成绩排名来分配国家助学金。这是很不科学的评价,导致评价的指标非常单一化。
2.实施个性管理的必要性
当前高校面临的新环境、新挑战呼唤构尽快建新的管理模式。首先,高等教育已出现多样化的行为方式,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领域的行为途径具有多样性。高等教育管理也出现了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特点。其次,培养创造性人才,必须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人才培养要求在学生培养上注意个性发展,在学生管理活动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的主体作用;而培养个性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使之成为创造型的人才。再次,通识教育的崛起也使学生管理面临了新的挑战。通识教育本身就蕴涵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它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旨在积极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要“使每一个学生适应其能力与特点,同社会要求相一致,实现其最大限度的发展”,就必须是着眼于学生“个性差异”的个性化教育。可以说,灵活地把握学生的“个性差异”是现代高校管理者的基本工作。高校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学生管理活动与其它管理活动不同,学生管理活动必须实施个性化管理,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实现个性化的发展。
三、高校学生个性管理的实现途径
1.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要克服传统学生管理中的不足,前提是必须明确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学生是客体和主体的统一,学生是有自尊性、自信心和主体精神的人并具有主观能动性。他们对于管理者施加的影响,绝非被动地消极服从,而是选择性地接受。所以学生管理必须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管理中要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前提。首先,学生管理必须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为核心,发扬学生的自主性。学生管理者必须首先要了解关心学生,在管理中耐心细心地为学生服务,让学生在管理过程中能够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鼓励,树立自信、自主、自律的观念。其次,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还必须调动学生参与学生管理的积极性。对学生的管理,更不能离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当前社会学生个性鲜明,主体意识越来越强,他们决不愿意只作为接受简单指令的机器。当他们的参与意识得不到尊重时,创造性、积极性反而不能发挥充分。因此,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要求我们在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坚持学生的参与管理,改变原来渠道单一的状况,采取多种手段创造学生参与管理的机会,开展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活动。
2.尊重学生的个体性
个性管理要求在大学生管理中必须承认并正视学生个性的差异。学生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由于个体间遗传背景、社会环境及教育影响的差异,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千差万别的,具有个别差异性,也就是说学生的性格、兴趣、智力、能力是不完全相同的。因此,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做到共性与个性相结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培养,把个性作为学生管理的根据。一是要根据普遍的教育规律,找出学生共性层面的问题,集中予以解决;二是要对于部分学生存在的个性层面的问题,要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予以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容易波动,自制力较差、易于冲动,他们行为和思想会有许多方面的问题。他们在校四年期间,在不同时期其特点也存在差异,只有掌握了这些特点,针对不同的个性特点施以有区别的学生管理,通过学生管理活动帮肋他们克服那些不良的个性品质。例如现在许多高校都在新生一入校就通过心理测试等方式建立心理档案,了解学生各自的个性心理特点,这个可谓个性心理理论在大学生管理方面的典型应用。
3.改革评价制度
树立新的管理评价观,应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识别与选拔功能,发挥它的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管理实践的功能。对学生以及管理工作的评价要增强其科学性,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重视发展性评价,倡导真实性评价,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评价指标要多元化,注重对学生素质的综合考查。另外,管理工作评价方式要实现多样化,尝试建立以学生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评,不断改革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班级评价、学校评价制度,以此助推高校个性管理新模式的建立。
作者:陆珂珂 周祥龙 单位:南京工业大学科技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事处
第五篇
一、学生社交能力基本分析
首先,从学生角度来说,许多学生对于学校的管理工作有排斥的心理,许多学生不服从学校的管理工作,对于学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不能够理性的认知和辨认。尤其是当学校为了更好提升学生的社交能力的时候,会为学生创造一定的交际空间,学生对于交际空间的不认可和排斥,导致了学生管理工作的举步维艰。其次,对于学校来说,学校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的时候缺乏创新性,无论是在管理内容还是在管理模式上都缺乏创新性,这不仅仅使得学生对于学生管理工作产生厌倦感,同时还不利于学校管理工作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因此,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来说,要进行实时的变化,以此更好的带动学生管理工作的优化。
二、基于学生社交能力培养的高校学生管理措施分析
为了进一步提升高校大学生的社交能力,使高校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适应陌生的生活环境,能够更好要的选择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就必须要在高校内部强化学生管理工作,将学生的管理工作与高校学生的社交能力结合起来,力求从更大的范围上提升学生的社交能力。从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社交能力的现状来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以便于更好的提升我国高校学生社交能力的提升。
(一)更新管理理念
对于我国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来,其本身就是一门学问,高校的学生管理是一个针对于学生这一对象的管理行为,其所要取得的效果是多方面的、多元化的,因此,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实现不同的管理目标需要不断的更新管理理念。从目前来看,我国高校的大学生们的思想和行为都相对社会化,尤其是在我国高校的内部,有一些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学生,他们渴望能够从各个方面获得跟更多的关于自身能力提升的知识,尤其是获得更多的关于自身社交能力的知识。因此,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也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优化就必须引进新的学生管理理念,促进学生管理理念的全面化发展和升级。
(二)创新管理模式
创新学生的管理模式是对传统学生管理模式的一种突破和一种提升,在原有的、传统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优化新的管理模式,针对目前的管理工作进行突破和创新。对于高校来说,为了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社交能力,有必要在进行学生管理的过程中尽可能的为学生拓展更多自我完善和自我进步的空间,并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这样就有助于学生在服从管理的同时,还能够不断的进行自我的提升。因此,对于我国高校的管理工作来说,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是提升学生社交能力的重要环节。
(三)优化管理内容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一直是以一些条款为基础的,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学生管理制度和管理准则,学生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管理条款的约束,这种管理对于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是,随着学生管理工作目标的不断增多,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突破原有的条条框框,开拓出一个新的内容和模式。对于我国来说,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工作,要想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起到促进学生社交能力提升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的对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进行优化,丰富内容,突出多元化的管理和培养。
(四)强化力量的凝聚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绝对不是学校自己的事情,首先需要学生的紧密配合和尊崇,同时,要想推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能够带动学生社交能力的提升,还需要家长的支持,家长需要放心的将学生交给学校,给学校管理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创造一个良好的空间。同时,社会各界还需要对学生管理工作过给予充分的尊重,尽可能的帮助学生以良好的状态应对社会事务,为学生呈现出社会积极发展的一面,同样也需要帮助学生认知社会中的一系列事与愿违的事情,使学生能够理性的认知社会。
三、总结
总之,在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过程中,要积极的推进管理的科学性和完善性,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有针对性的开展学生的管理工作,并结合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社交能力相对不足的现状,建立一定的管理手段,有计划的开展管理工作。随着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我国高校需要深入的对学生的管理工作的进行研究和分析,使学生的管理工作和学生社交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使得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兼具知识和能力的全面性的人才,促进学生更好的实现就业。
作者:余锋刚 单位:西京学院
第六篇
一、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给高职学生管理带来新的挑战
1.工学结合在学生教育培养效果上优势明显。
工学结合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其将学校的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有机结合,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反复印证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为今后就业创业积累经验,并在实践学习中认识到自己知识、能力方面的不足,回校后再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完善,从而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在校学生通过到企业边工边学或者集中进行实践学习,有利于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尤其是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工作,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对社会和工作岗位的环境适应能力。另外,通过工学结合的学习实践,企业与实习学生也可以相互考察,从而达成双向选择的意向,学生可以选择合适的单位,企业也便于录用满意的员工。
2.工学结合打破了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高职院校多年来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是学校—系—班级三级管理,其中管理的最基本单位就是班级。无论是课堂教育、课外活动、宿舍管理,还是考核激励、评奖评优等,都是以班级为单位来实施的,通过校纪校规、班级的内部约束力和凝聚力来强化学生管理。而在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下,班级建制被打乱,学生管理的主体、客体、管理环境都发生了变化。辅导员、班主任不再跟班管理,学生也由学习者变为企业员工,校园里原有的管理制度和要求也不再适用,学生有种松口气的感觉。这就要求学生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路径渠道要及时与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相适应,学生管理工作要尽快延伸到企业。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校企双方认识不统一,难以达成共识。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企业对工学结合的认识还不够充分,他们认为培养人才是学校理所应当的责任和义务,致使校企合作大多停留在实习就业层面。而有些企业即使参与工学结合,企业管理者大多关注的也是工学结合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没有把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融入企业价值链中。目前,政府在法律等层面对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支持政策久久未能出台,学校在实施工学结合中过度依赖企业,合作时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在工学结合岗位设置、人员安排、岗位流动、企业指导教师、日常管理等方面无法提出要求,实现自己的教学目的。粗放式的管理只能导致学生将工学结合理解为有组织的打工,并使得学生不再关注实践教学的教育功能和职业技术的培养,这与工学结合的初衷相悖。
2.学生思想准备不足,难以调整定位。
很多学生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没有做好由在校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在对企业的要求、人际关系处理、工作的协作以及身心的适应等方面准备不足。很多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对工作报酬斤斤计较、急功近利,有的学生甚至认为学校推卸教育责任,减少教学成本,收了学费又不上课。一旦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不是先进行理解和沟通,而是将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关注自己的报酬,给自己寻找各种理由挑剔学校的安排和岗位,从而产生对立情绪,使得工学结合的实施无法正常进行。
3.学生工作岗位分散,难以统一管理。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运行中,在一个企业整班地安排学生往往比较困难。一些比较偏僻的高职院校甚至不能够在本地区安排,而不得不异地、零星、分散地安排学生工学结合,学生往往分布在多个企业的多个岗位上,这就很大程度上给学校的组织、指导、管理带来了难度。另外,部分学校指导教师不足、交通不便、资金投入也不足,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激励专业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到企业参与指导和管理,结果大部分学生的管理基本上处于真空状态,严重影响工学结合的教学效果。
4.学生学习需求与企业的要求错位,难以达成一致。
学校在安排学生工学结合时,一般是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进度,对学生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工学结合的时候,希望将自己所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在工作岗位加以印证或强化,并期盼在岗位实战训练中,能更多、更全面地学习到实践知识。而大部分企业却是根据自身岗位空缺、经济利益和生产计划的需求,把学生当作员工一样进行管理和使用,安排其在一个固定岗位上从事简单劳动,工作内容枯燥,所学知识与技能有限,容易产生倦怠,因而经常发生顶撞管理人员、旷工等情况。
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加强学生管理的对策
1.寻求企业、学校、学生三方面的平衡点,做到各方意愿统筹兼顾。
工学结合模式得以顺利推行的关键,就是使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参与者找到校企合作的平衡点,能够实现各自的利益,体现“三赢”效果。学校通过工学结合,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可以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改善师资队伍的“双师”结构;学生可以提高综合素质、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企业则是通过提前介入,有目的地培养、选择企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可以减少培养成本,同时承担了社会责任。作为工学结合组织者的学校,应该积极主动与行业、企业加强联系,遴选理念先进、管理规范的优秀企业作为工学结合基地长期合作,按照各专业的不同要求,有针对性地设计实施方案;还要努力争取地方政府的政策或者资金支持,尽可能地减轻企业的负担;同时要对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进行改革,以适应当前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对工学结合的认识。
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践实习,首要问题是调整心态、转变观念。实习期间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校派出的学生,为完成人才培养方案既定内容到企业去学习;又是企业的员工,学习的同时要为企业产生经济效益。首先,要在学生即将到工学结合基地前,利用班会、实习动员会、企业专题报告会、优秀毕业生、实习生代表报告会等会议介绍实习经验,让学生了解工学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好“吃苦观”“金钱观”“敬业观”的教育,让学生做好吃苦耐劳、服从管理的心理准备。其次,学校与企业要共同开展细致的岗前培训,通过对企业文化、规章制度、生产安全、劳动纪律的宣讲,让学生了解企业、热爱企业,使学生顺利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最后,还要阐明学校关于工学结合的有关要求、管理办法和考核标准等,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3.强化日常组织和管理,完善工学结合期间的学生管理机制。
鉴于工学结合期间管理主体多元化、管理内容多样化、管理地点分散化的情况,为保证效果,必须强化管理,构建以学校管理为主、企业管理为辅的校企双方共管机制。学校要根据学生管理实际情况和特点,加强对工学结合学生管理的研究,制定专门的规章制度,鼓励学校教师到企业指导学生。学校应成立工学结合领导小组,统筹全校的工学结合管理工作。各二级系部也要成立工学结合工作组,负责做好与企业的协调工作。而班级层面则应成立由辅导员(班主任)牵头、专业教师共同参加的若干个管理小组,直接参与班级的教育教学、工学结合和就业等班级教育管理工作,让专业教师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学又管实践,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班级在各基地企业实施工学结合的学生则可成立一个或者多个临时团小组,在工作之余积极主动地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班主任、专业教师做好细致入微的思想政治工作。
4.保障学生权益,解决学生工学结合的后顾之忧。
对于绝大部分学生而言,参加工学结合是他们第一次踏上工作岗位,他们既期盼早日进入实践岗位实战,又对未来的工作充满紧张感,担心自己的合法权益无法保障。对此学校在加大培训使得学生了解企业、岗位的同时,应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和保护。首先,学校要按照《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对工学结合基地的场所、工作环境、指导教师、安全防护措施进行评估和检查。其次,要与相关企业签订《实习管理协议书》,协议明确学生到企业工作的安全保障由企业负责,规定学生每天与每周的合法工作时间,确保学生的报酬、加班时间、休息与休假。最后,学校要为学生购买相关保险,解决学生参加劳动的后顾之忧。实践证明,为学生购买实习责任险是有效解决学生工学结合期间意外伤害的有效办法。
作者:徐进 单位: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