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教育教学的质量不仅与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更是和我国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有着莫大的关联。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多,这无疑给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对此,为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综合教育管理水平,本文将对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简要的阐述与总结,重点探讨和分析了相应的创新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管理人员提供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创新策略;探讨
在新时代课程标准持续提升的基础上,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整体水平以及教育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教育与教职管理方式在教育中具备流行化优势,在这一基础上学生属于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新时代环境之下,高职院校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管理措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自主性价值,从而激发自身的核心价值观,借助进一步提升职业学生学习与生活热情实现对学生的激励,从而提高自身创造性,为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支持。对此,探讨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具备显著实践性教育价值。
一、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现状
(一)学生素养参差不齐,管理成效较差
近些年伴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教学工作、科研任务以及人员培训方面投入的精力不断增多,此时教师若无法向学生提供及时的引导及必要的帮助,将会导致学生素养管理的缺乏,学生呈现出较为消极的生活态度,缺乏主动学习的热情以及紧迫感,同时对于自身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相对模糊的特征,导致整体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形式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也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导致学生的素养水平相对较差[1]。另外,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许多学生都是因为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而进入高职学校,学生在基础素养、学习意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在招生人数不断增多的环境之下,教育难度以及教学任务会不断加重,此时便会间接提高学生教育管理的工作难度。此外,对于一些基础素质较差、自我控制能力不佳的学生而言,其可能会对其他学生形成影响,此时对于学生教育管理的要求也会随之提升,再加上基层学校管理工作内容杂、管理细、要求高,传统管理方式无法满足学生素养现状,导致整体管理效果较差。
(二)学生数量不断增多,管理难度较大
对于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而言,招生规模扩大后,师生比例不协调,此时学校、学校教师以及辅导员均会承担较大的压力[2]。教师一方面忙于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又要顾及学生的管理和素养的培养,针对学生管理的高负荷量表现会导致教学效率下降,此时教师需要承担较多的教育与管理任务,时间一长便会导致教育教学内容和教育管理质量的随之下降,从而无法保障管理的整体效果。
(三)管理方式落后,缺乏思想创新
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于学生教育管理方面的意识与能力相对较差,同时许多教师仍然是以延续传统教育管理模式,教师在管理方面占据着绝对的地位,以教师主导、学生服从的传统管理模式为主。这一种管理模式之下会不断的制定权威、压制、惩罚为主的管理方式,这些方式都会导致学生被迫的俯冲管理,缺乏对于学生实际生活以及学习过程的关注,导致管理过程过于简单粗暴,与素质教育管理之间存在明显的矛盾冲突,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并且还会间接提高学生的逆反心态以及自我发展的意识[3]。除此之外,部分教育管理人员过于追求工作结果,严重缺乏思想创新,而未将学生教育管理实践工作真正落实到过程当中,长此以往高职院校的学生则会愈加浮躁,并极易打破教育、管理的有序模式。
(四)管理手段单一,管理制度过于陈旧
许多高职院校一味地将关注点放在招生数量以及学生成绩上,而忽略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这不仅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教育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而且还大大弱化了教育管理质量。例如,当学生在校行为违反了相关规定时,一些教育管理人员首先想到的就是运用当众斥责的传统方式进行管理,这将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严重打击,甚至很大可能会加剧学生内心的叛逆情绪,最终导致适得其反。另外,很大一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育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现有的教育管理模式僵化、老旧,这无疑也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五)缺乏高素质教育管理人才
目前,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者年龄较小,工作经验不够丰富,人员数量不足。一旦出现教育管理问题,常因管理人员不能运用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专业能力而延长处理时间,导致教育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下降。长此以往,学生对教育管理工作者将失去信任,进而与学校的距离逐渐疏远,最终导致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举步维艰。
二、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
从核心素养教育理念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应当积极转变相应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管理意识,并从根本上提高教育管理的能力与认知,明确具体工作中的相关问题和原因,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基于纵向、横向发展并制定具体管理计划,借助持续扩张管理途径的方式推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持续创新,从而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并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工作持续强化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知识技能,充分展现学生主观能动性同时保障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社会竞争力,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4]。在新时代环境之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应当从下面几点进行策略创新。
(一)强化核心素养管理水平
伴随着高职院校的招生人数以及教育理念等方面的不断创新发展,生源群体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基于不同生源在成长背景、从业经历、能力基础、年龄特征、认知特征以及发展前景等多方面的差异,并基于学生学业水平、技术技能、信息技术、学习目标以及心理预期的差异,教师可以在教育管理方面展现并挖掘学生的特征,展现扬长教育,从学生实际情况着手促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科自信得到增强,在教育同时因材施教、按需教育,保障学生的素养管理综合水平。另外,在教育期间教师应当积极强化沟通交流、主动学习以及积极适应,基于团队合作、沟通能力以及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从理念、思维以及知识等不同角度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素养水平和技能水平,提高学生的融入性培育、终生学习能力,结合第二课堂的培养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社会适应和核心竞争能力。
(二)提高管理资源建设
当前社会对于高职学生的知识框架建设和专业实践能力方面的要求处于持续提高的阶段,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应当定期做好对教育内容与教育质量的改进和提高,同时在教育期间适当的融入信息技术和先进科技成果,提高教育资源的整合建设水平,从单一性的纸质化教育转型为数字教育资源、网络增值教育以及信息实时监管的管理模式,构建知识链接、知识拓展、案例分析、课堂互动以及技能实践教育等多种模块,促使学生可以基于传统知识和先进技术进行有效结合,借助小组活动、情境教育的方式强化学生表达、社交、应变、心理承受等各种能力,从根本上强化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与核心素养水平[5]。教师在资源建设和整合期间,应当积极强化质量管理意识,按照教育计划、教育目标实现对资源的融合,应用数字化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构建立体、高效、重应用的平台,实现知识边界的拓展推动高职学生向着信息化、现代化与数字化的发展。
(三)基于技术融合创新管理
在传统教育管理方面教师需要随时做好对学生生活与学习的分析,制定具体的管理模式和内容的实际性与实效性,规避管理形式流失于形,基于学生人数庞大以及教师队伍数量缺乏问题时,可以从校方、教师等角度着手,导致教师的教学管理工作量增多、工作压力提高,此时便会严重影响教学管理的整体效率。在新时代环境下,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创新管理,正确认识到数据的相关价值和应用价值,构建现代信息化技术的思维管理意识,在教育期间充分应用,基于教师和学生保持双向的信息化管理机制,基于教师监督、学生自查、碎片整合、系统评价等方式促使学生有效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实现对高素质人才的有效培养。在学生教育管理期间,学校方面可以构建智能化的管理平台,借助可视化、智能化、透明性、全面性的评价管理机制,促使学生在头脑中构建自我管理目标和个性化的管理线路,逐渐脱离传统管理模式中以分数、成绩为主的思想行为习惯,从而构建多元化的评价管理系统。
(四)依法改进管理措施
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质量很大程度决定着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为了在学生教育管理中合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学活动以及学生管理等不同内容,学校方面应当独立的构建专业学校心理健康家庭教育。首先是严格履行规章制度,基于系统的管理理论规范教师行为,并顺利地指导教师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6]。伴随着社会文明的持续性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职业学生的上网时间也会随之提升,此时学校方面与教师应当高度重视网络媒介,合理应用这一媒介优势开发并丰富教育资源,改进教育质量水平并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与学生管理等不同内容之间做到有效结合。另外,为了进一步达到相应的教育目标,学校与教师方面应当强化网络技术的探讨研究,应用网络教育的特征与优势,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合理地渗透到网络平台上,并做到有效范围扩散。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应用网络技术与动画技术制作动画短片或心理知识,在上传到学校网络后,通过微博、微信、QQ等方式通知学生,并构建在线的时事热点讨论平台,鼓励学生可以在平台上进行自由发言,从而提高对学生管理的疑问和建议,强化学生的综合管理水平,为学生今后的发展以及学校管理整体效益提供支持。
(五)强化队伍素质培训
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人员属于教育工作的基础,同时也是重要的发展路径,在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中可以承担组织、引导、教育与启发等职责,教育管理团队的素质水平很大程度决定着整个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育管理成效[7]。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团队的专业素养和思想水平无法达到相应的教学水平,缺乏对于学生管理经验的缺乏,再加上工作多、压力大、校内岗位发展缺乏不足,促使教学管理团队的消极心态不断加重,缺乏和学生的配合积极性,直接决定着学生教学和管理的有效开展。高职院校高层管理人员应当随时注重教师团队的重视,借助和社会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研究探讨,并开展学校与契合结合的办学活动,提升教师对于学科实际应用的相关知识培训,借助定期开展教育研讨、听课评课等形式,提高教师队伍的应急能力与主动诉求能力,在学生管理和考核评价等方面保持有效分工协作,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构建教师网格化的时间管理规划,借助掌握学生焦点问题进行讨论,强化思想层面上的引导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提高对于学生特征的分析以及对育人管理模式的探索创新,适当拓展教育管理模式和思路,为学生提供优质管理服务。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作为企业、社会大量提供高质量、全面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教育机构,需要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当代环境需求,并积极创新教育理念以及管理机制,并构建完善的肩背理论教育素质,同时基于实践教学能力构建双师型的教育团队,通过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优势,强化学生和社会之间保持有效沟通,从而优化教育管理工作,强化创新发展理念并在管理方面结合学生的特点、优势以及个性化特征,将个人理想与社会保持高度结合,促使学生可以展现自我价值并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
作者:李敏 单位:泰山护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