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层干部做好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我国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带动了各行业的飞速发展,给各行业注入新动力。在新时代,随着教育深化改革的不断进行,高等院校的教育与管理工作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满足时代对人才需求,加快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进程,创新教育与管理观念,优化学生教育与管理模式,不断推进高校的教育与管理工作升级。
关键词:高等学校;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探讨
一、当下高校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社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对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校院系的中层干部是教育和管理学生的骨干力量,对其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目前,高等院校的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还存在诸多的不足,需要高等院校的管理者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模式,促使高校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高效、高质进行,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材助力。
(一)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的观念落后
目前,高等院校作为专业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学校都设置了专业的学科课程,配备了专业的师资队伍和硬件设施,学科教育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但是,一些高校存在重视学科教育、忽略学生的德育和安全教育的现象,缺乏德育课程设置和安全教育课程的设置。即使有的学校设立了相应的课程体系,但是课程内容设置不能与时代接轨,内容陈旧单一,不能满足当下德育和安全教育的需求;同时,进行教育的方式偏于理论教学,缺乏实践教学,教育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教学效果差。此外,在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中,工作观念不能与时俱进,不能与时代同呼吸,普遍以传统的说服教育为主,相关的管理工作机制建立不完善,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缺乏相应的工作考核评价体系;还有,学校的教育管理阶层专业知识结构单一,不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与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相融合,导致高等院校的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进展不顺,严重束缚了学校人才培养的步伐。
(二)高等院校教育与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高等学校的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需要管理人员具备一定专业素养,才能胜任此项工作。为此,学校教育与管理人员,要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心理学知识,能够准确分析学生心理特点,会应用教育规律处理教育问题;同时管理工作人员还应具备一定的管理学知识,具备二者才能胜任此项工作。然而,现在高等院校教育与管理职能兼具的人才储备严重不足。一方面,高等院校的管理阶层大多是行政管理出身,对于学生教育与管理缺乏经验。另一方面,学校现有的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升;学校的教育与管理人员多半是院系的中层干部,而院校的培训大多是针对一线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很少有针对学校的管理阶层的培训,考核机制很少针对领导阶层,干部之间缺乏平衡制约机制,导致院校中层干部工作是干多干少一样,干好干坏一样,教育与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差,服务意识不足;在教育学生的方式上缺乏创新,工作方法缺乏艺术性,最终导致了高校教育与管理工作难以有效落实。
( 三 )大数据时代,教育与管理信息化建设不足
学生教育与管理信息化,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充分利用大数据,对学生实现高效、科学管理。当下,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实现信息化管理存在很多困难:首先,管理人员未能树立利用大数据实施管理的思维;在具体工作管理中,由于工作人员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减轻工作压力等优势,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实施管理活动。其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不够;管理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方式进行管理,需要人才供应和硬件支持。当下,一些学校管理人员知识结构单一,有的只懂管理,有的只懂技术,而既擅长管理又擅长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不多。一些高等院校虽然意识到利用大数据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管理人才,导致管理信息化只停留在数据库建设阶段,没能把利用大数据管理落到实际工作中,未能切实发挥大数据的效用。同时,缺少专项的资金投入,导致相应的现代化办公设备不足,数据库建设和维护不力,导致管理信息化进程缓慢。
二、优化高校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策略
(一)转变教育与管理的观念,创新学生教育与管理方式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在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方面存在学校的教育管理阶层专业知识结构单一、不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与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相融合等诸多的不足之处,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管理观念上进行强化。首先,转变教育与管理的观念,树立对学生教育与管理实行全程、全方位、全体管理的管理思维;创新学生教育与管理的工作模式,管理思想要与时俱进,积极转变管理观念,摒弃落后的管理思维,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观念,探索出一套适用于本校管理的现代化管理观念。其次,学生的教育与管理的内涵核心理论是要以人为本,以育人为根本目标,切实从人的角度出发,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实施人性化管理。一方面,高等院校的中层干部要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在整个管理工作的始终,在机构管理、人才招聘、人才培养、人才待遇等方面,在员工的工作环境、内心需求、生活实际等角度,全方位、多角度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另一方面,要紧抓信息技术的应用,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大数据收集、分析和利用,挖掘大数据所蕴藏的信息,为学生的管理工作指明方向。最后,加强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强化大数据管理思维,充分挖掘分析大数据所蕴藏的信息,在人才招聘、人才录用、人才培训、绩效考核、薪资待遇上发挥大数据的作用,不断优化管理模式,提升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创新管理方式,改进工作方法,工作方法要讲究艺术性,专业性。首先,高校的管理阶层要重视学生的德育和安全教育的管理,设置教学规划和教学目标,注重教学内容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相符,与时代有效衔接。推进教育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安全意识。其次,构建一套完善的学生教育和管理机制,建立考核评价体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完善的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机制,促使高校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改变院校中层干部工作干多干少一样,干好干坏一样,教育与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差,服务意识不足的现象。要严格落实考核评价,严格落实制度执行,确保高校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有序、高效进行。
(二)构建专业化的管理队伍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专业化的学生教育与管理队伍是确保高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顺利高效完成的支撑。失去专业人才的保障,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此高等院校要加强培训力度,设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顺应新时代发展趋势,设立培养管理人才目标,提高其强化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和科学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工作的能力;通过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促使管理人员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得到综合提升。首先,人才培养的形式要多元化。广泛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创新教育培训方式,既要进行集中培训,又要进行个性化培养,既要理论培训又要实操培训,因材施教,不断为学校学生管理输入专业人才。其次,建立科学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高等院校要广开渠道,扩大引才门路和招聘范围,人才的招聘不要仅限于网上招聘,不但要面向全社会,也要面向学校,不仅要面向外部引进,也要面向内部选拔,不仅要高学历,也要高技能,更要复合型人才。明确人才选拔标准和录用标准且标准要多元化,要不拘一格选用人才,既要专业型人才,也要综合素质型人才。对人才的评定标准要科学合理,探索科学有效测评方式,确保人才的评定真实,切实为企业选拔出合适人才。最后,健全人才激励机制,留住人才。采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从人才的内心需求为突破口,倾听人才的心声,关注人才的内心;对人才实施人性化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优化员工的工作环境,解决员工真正关心的生活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提供人才晋升和发展的机会,满足人才发展的需求。
(三)推进高校教育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加快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大数据的应用,是新时代促进高校学生教育与管理转型的重要举措。首先,建立大数据管理思维观念。高校加强宣传应用大数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工作人员了解大数据的优势,应用大数据的流程,在整个高校形成应用大数据的新风尚。同时积极学习借鉴同行业利用大数据管理的先进经验,立足于本单位的实际,科学制定出适用于本单位的大数据应用管理工作流程。其次,创立大数据管理机制。实现大数据在管理方面有效应用,制定出大数据管理的工作机制。一方面管理部门要整合现行管理制度,找出现行制度存在的问题,根据存在问题进行科学整改。积极探索本单位在大数据的使用和挖掘分析数据价值的不足之处,找出根源,制定方案解决;同时积极引进先进的现代化管理制度和大数据应用技术,因地制宜,创造性的使用,促使管理创新发展[1]。另一方面,健全信息化学生管理制度。统一、规范信息化管理标准能较好约束、规范学生管理工作,利用相关制度和奖惩机制的设立,帮助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观念,激发利用信息技术管理的主动性。再次,强化信息化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信息化管理,不仅需要人才软件方面的支持,更离不开硬件基础的支持。目前,部分高校管理部门设备陈旧,维修不及时,制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程。为此,要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现代化的计算机设备,及时维修设备。最后,强化数据库建设和优化算法。充实、详尽的数据库是发挥大数据效用的基础。同时强化数据库的维护工作,不断充实数据库,确保数据的容量和真实性,确保大数据发挥指导性作用。
三、注重发现学生问题以及解决学生实际问题
要重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真实感受,这样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在学校的发展以及工作当中,学生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学生是学校发展成果最直接的受益者,也是唯一能够评价学校发展效果的标准。所以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校教书育人的过程,在学生的教育以及管理工作中入手,就要将学生的感受作为重要的切入点。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前学生的要求不再只是满足与物质条件以及生活条件,这两者在当今社会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满足,学生逐渐追求的是理解与尊重。只有在教育管理的过程当中,将学生的感受作为工作中的重点,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情绪,尊重学生的意愿,并且站在实际的角度为学生办实事、办好事。对于学生遇到的不同问题,不要对问题进行大小的划分,既是再小的问题如果没有得到解决,那么也会演变成比较严重的问题。所以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况,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在合理情况中最大限度地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使学生能够切身实地的感受到管理的变化。同时在决策的过程当中要考虑学生的意见,将学生的需求作为工作管理中的重要风向标,将学生的满意度作为工作的标准[2]。首先,要将学生的呼吁作为决策过程当中重要的参考内容。这要求干部要走到学生中去,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了解学生在学校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建立意见反馈平台。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微信公众号以及在学校设立意见信箱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意见以及建议,从而在管理的过程当中及时进行改正。建立完善的学生意见收集机制,才能更好地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决策,为学生提供更好地服务。其次,要将学生的需要作为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学生感受学校的温暖,主要是通过学校是否解决了其遇到的问题。最后,要将学生的满意度作为工作的基本标准。从学生身边的小事做起,在各种困难面前与学生统一战线、患难与共,这样才能得到学生对学校以及干部的肯定,让学生不仅能感受到学校对于学生在学习上的支持,也能感受到在生活方面的帮助、心理上的安慰等[3]。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信息技术时代来临,高等院校的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推进教育与管理信息化建设,更新教育与管理观念,强化人才队伍建设,还需要高校中层干部坚持不懈,不断探索,助推高校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稳步高效落实。
参考文献
[1] 曹伟.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职院校党校教育与管理创新研究[J].法制博览,2020(17):229-230.
[2] 仓思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教育与管理对策探究[J].现代交际,2020(12):36-37.
[3] 李积萍.新时期高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困境及对策探析——评《高校公共安全教育与管理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21,17(1):190-191.
作者:王铃琪 单位: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