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管理工作要适应内涵式发展新需要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学生管理工作要适应内涵式发展新需要,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学生管理工作要适应内涵式发展新需要

传统的高校管理工作采取自上而下的规范性管理模式,在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等诸多思想提出以后,原有的硬指标模式无法满足个性化、开放性、多元化、创新化的学生发展需要。内涵式发展的新需要更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内在驱动力,变被动前进为主动前进,这需要高校广大管理工作者具备较高的个人素养、科学的管理理念、灵活多变的教学思维,在推动管理质量提升的同时培养和促进学生的内涵式发展。文章将通过论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分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适应内涵式发展的路径。

一、高校学生内涵式发展的意义

以往的高校管理工作注重的是维稳,保证学生在安定的环境下进行指令式的学习和生活,这种模式某种意义上适合企业管理,因为习惯了被发号指令,学生多能够认同刻板的企业管理。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新兴产业的大力发展等,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教育出来的学生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基于此,国家提出内涵式发展的教育理念,确立以人为本的立德树人概念,要求高校将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只有这样,高校学生才能在全球化经济发展的当下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确保社会主义建设拥有足够的优秀人才储备。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学生与管理者的地位不平等

性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多将学生作为被管理者、被教育者,地位低于管理者,学生属于被动从属地位,被条条框框的要求、制度规范制约着,思维模式逐渐固化。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以学生为本为其提供服务和教育。而长期处于地位不平等模式下,学生的主体地位没得到充分体现,需要在内涵式发展背景下改变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二)重理论灌输,轻实践指导

传统的高校管理工作注重规章制度的执行,在高校新生一入校便会发一本行为准则手册,作为其大学生活和学习的管理准则。手册内容包括日常的上课纪律、奖学金的申请、学分考核等基本规范准则,由学生自行阅读和理解,没有安排专门的教师负责具体的解读,其实一些学生根本不会翻看,该手册规范管理的作用发挥有限。传统的高校管理工作太过注重刚性的制度管理,没有体现管理的人文关怀,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性化管理理念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呈现一种教师只管课程教授,教务处自顾自制定教学任务、目标,辅导员自行管理的松散局势,协调管理机制不健全。传统的高校管理工作重理论灌输、轻实践指导,管理注重硬性要求,没有真正从学生出发,不注重学生的内在发展,没有为学生打造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注重专业能力提升,忽视生活技能锻炼

高校既是实现学生技能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的场域,也是学生掌握生活技能的地方,能够为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当前,部分高校毕业生专业理论知识较为丰富,但是生活自理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薄弱,没有形成健康的生活理念,原因之一在于高校注重理论知识的提升,而在生活技能的教授方面几乎空白。高素养的人才应是全面提升的,不单只有专业技能,还要有生活经验,这样才能实现全面发展。(四)管理工作重管理,轻服务学生作为高校的主体,一切管理都应以学生的全面成长为目的,为学生提供服务,包括高质量的教学、基础设施配备齐全以及勤工俭学、助学金等制度的完善。而现实中,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重管理,制定的那些规章制度都是为了让学生听指挥,保证不出现安全事故就皆大欢喜,而对于真正能帮助学生成长的服务提供方面有所欠缺。

三、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适应内涵式发展需求的路径

(一)管理实现刚柔并济,提升服务意识

一说到“管理”,一些人的脑海中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目标、制度、规范等,总之都是冰冷的刚性制度。随着社会发展,只靠硬性管理达到管理目标显然不够全面,对于高校学生来说这样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深入内心,无法实现主动吸收、主动规范大学生自我行为准则的作用。高校大学生正处于思想最活跃、精力最充沛、想法和创意最多的年龄,如果一味地依靠这种刚性体制来实现对高校学生的管理,势必会扼杀他们的创造力,使部分大学生变得畏首畏尾、不敢尝试。高校要在内涵式发展背景下实现高效率管理,就要将管理刚柔并济。例如,当前多数高校学生宿舍管理严禁使用大功率电器,这一条无法满足当下的大学生需求。随着时代发展,学生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他们渴望在宿舍这样的小集体里感受温暖,而学校一味地杜绝可能会扼杀学生自理生活的习惯,导致他们越好奇就越想尝试,最后引发不科学的电器使用行为。对此,高校应当专门开设宿舍小生活爱好者协会,教给学生正确的电器使用方法,交流一些生活小妙招,使学生更愿意融入校园活动中,在这样刚柔并济的管理模式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将德育实践化,实现渗透式教育

大学生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在于实现德育效力的最大化,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强大的内驱力。一个积极向上、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必定是能够自我严格要求、不断提升自己、内外兼修的人,是未来真正可以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的人才。目前的高校德育以德育课程为主,多采取理论灌输为主的形式化教育模式,没有构建有效的校园文化,引导和作用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在内涵式发展的要求下,高校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三全教育理念等为指导理念,对高校德育展开隐形化教育。德育不是德育教师一个人的责任,而是贯穿于高校所有工作者的工作全程,从普通的宿管人员到代课教师,工作者要时刻以立德树人理念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给学生营造一个天然的德育大环境,然后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每门课程的相关德育点的引入,构建立体、全方位的德育格局。

(三)协同育人

开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需要注意,学生管理工作并不是某一个群体或者某一个人的责任,全体教职工都应为此付出努力。当前,三全育人理念盛行,高校强调全员、全过程以及全方位育人,这是提升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方法。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要适应内涵式发展的新需要,做到协同育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并不是要求学生做什么以及不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育人,这是内涵式发展的核心。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求全体教师、辅导员等积极联合起来,遵循教育规律,落实人才培养工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凝聚力量,协同育人,提升管理工作开展效率,拓宽管理工作的覆盖面。

(四)重视管理队伍建设

要想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要重视管理队伍建设。管理队伍管理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学生管理工作的成效,如果管理者有较高的管理水平,便可以非常有条理地安排各项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对此,高校应聚焦教师岗位管理以及考核评价机制等,这属于共性问题。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处于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具体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是一样的,因此,要确保工作效果就要配齐高质量管理队伍。要求管理队伍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了解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以及内涵式发展的新需要,探索工作改善路径。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应积极聘请优秀的青年人才,给学生的成长铺路搭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队伍注入新的活力,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团队保障。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广大高校工作者以身作则,积极为学生建设健康美好的校园文化,明确学生的管理工作主体地位,提升管理服务水准,为学生的内涵式发展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作者:张立军 单位: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