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在学生管理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式,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中华文明五千年薪火相传,无论面临怎样的波折都屹立至今,其中蕴含的文化知识对学生的行为方式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主要探讨了在中职学生管理过程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方式,从而开展全面的阐述。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学生管理;具体方式
随着我国物质层面的不断满足,精神层面需求也逐渐提高,人们愈发注重对学生精神品质的培养。在中职学生管理当中,积极地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可以实现对学生思维品格的塑造以及良好行为的引导。因此,本文主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教育价值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管理的必要性出发,就具体的开展方式与途径进行探析。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育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经上千载淬炼所传承至今。早在百家争鸣的年代里就首次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观念,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更是力求在教育管理中充分考虑和实现学生的需求。教育的初衷以及理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得益彰,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理念,认为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通过合适的方法进行教育。实际上教师在进行中职课程教育时,针对性教学也是教师所主要开展的方式之一。而回过头来看,对于学生的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修身养性是对于每一个人修养的要求,对学生个体发展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在学生管理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自身的修养,让学生能够成为社会所需的栋梁之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自律思想也是每个学生在中职需要养成的良好品质。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学生自身蕴含的传统美德品质,不仅仅是自身的一种内在修养,更多的可以辐射到家庭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成为社会中坚力量的道德表率,带动整体风气面貌向好。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学生管理融合的必要性分析
(一)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面对当前纷纷扰扰的社会环境,许多良莠不齐的价值观、思想观已经影响到中职学生在学校的行为方式。大量的负面思想充斥于学生之间,许多学生甚至对奋斗等价值观产生了否定态度,认为奋斗没有意义,不如抓紧时间享受。影响到学生自身的同时,更是对教师的管理造成了不小的挑战。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积极向上的思想,诸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以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的思想理念。在学生管理中积极地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在中职阶段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对互联网中的信息能够有最基本的辨别与批判能力,在学习中能够秉持初心,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
(二)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在当前新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于中职学校培养人才的要求不能局限在专业技能的考查上,育才先树人更是成为当前社会主流的共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千年传承,其中大量的人文主义色彩可以用于对学生品格的塑造。而中职学生本身因为自身问题等因素,在德育方面弱于其他阶段的学生。通过积极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精神层面对学生开展教育,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内在修养,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奋斗的价值,并且朝着人生目标所努力奋斗。这一方式与新课程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在学生的管理层面,需要教师从实际情况出发,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丰富学生在中职阶段的生活与学习。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学生管理工作的途径分析
(一)充分利用节假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
我国每一个传统文化节日背后都有其丰富、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对于学生而言,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其中的历史也值得学生所品味。因此,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重视每一个传统节日,通过围绕传统节日背后的人文故事以及深层因素开展各种活动,逐步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实现学生情操的陶冶。如在端午节,中职教师需要合理地利用乡土教育因素,结合当地学校的情况举行赛龙舟、包粽子等文化活动。在开展这些文化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为什么会有这些活动,这些活动的来历究竟是什么。这时由于组织了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他们会积极地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有学生说端午节活动是为了纪念楚国诗人屈原。屈原听闻国家被秦国所灭,伤心欲绝之下投身汨罗江。这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有关这段历史的视频资料,加深学生对这段历史的认识以及节日背后的原因,逐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又比如在清明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为革命先烈进行扫墓。但是教师在扫墓之前可以组织学生先观看近代史上普通民众的悲惨生活,为学生介绍正是由于革命先烈的付出与牺牲,打破了旧世界的枷锁,才有了我们美好的今天。这时学生对于扫墓活动会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其实每一个传统节日的背后都具有深刻的人文主义价值,但是由于之前忽视了传统节日对学生文化以及人文情怀的渗透,反而是以长篇说教来指导学生,造成了管理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所以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利用好传统节日的教育价值,积极推动学生管理体制的创新,让德育迈入全新的阶段。
(二)参加文化实践活动,实现德育文化融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得以体现出来,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好这一特点,让学生积极参加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从实践中逐步构筑学生的情感认知。在感知中体会到其中的道德品质修养,这种方式能够进一步让学生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来体会与品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教师要注重文化体验活动中的趣味性,实现教育与趣味性的相互统一。这样更符合中职学生的成长规律,也能够让他们真正融入其中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不仅对学生起到了育人的作用,更让教师在教学中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因素。例如,“字如其人”,教师在组织文化实践活动中,可以充分利用好书法因素,选取具有德育价值的传统文学对学生开展书法比赛。这样学生在练字的过程中能够对文学经典中的语句产生深刻的认知,同时书法也能够让学生的内心逐渐平稳,实现自己内在修养的提高,实现对人格的塑造。戏剧也是中华文化传承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古代戏剧表演更具备教化育人的功能。教师可以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首先选取学生容易接受并感兴趣的戏剧科目,让他们观看。在观看完戏剧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扮演,让学生通过亲身表演理解戏剧中表达的核心育人思想。通过这种亲身实践的方式,学生更能够直观地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育价值以及优秀思想,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三)诵读经典文学,深化文化内涵
传统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书面体现,也可以说是最直接的一种体现形式。传统文学更是直接塑造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价值观念。所以教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班级管理中,就更需要将这些文学经典推广给学生。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些传统文学进行诵读与学习,能够直接让学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与观念。所以教师需要不断拓展学生的阅读渠道,开展具有教育价值的读书活动、组织交流会等形式实现对学生的引导,在学生管理中渗透优秀德育价值理念,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例如,教师在进行学生管理时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完整的匹配,可以采用阅读比赛等形式来逐步强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诸如《论语》等书籍。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然后让大家一起对这位学生的见解进行打分。同时在教育的过程中,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交流活动,为彼此推荐优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对于古诗词等内容,教师也需要好好利用起来,可以让学生进行古诗的改编,以剧本的形式让学生演绎,并融合进学生自己对诗词内容的看法。通过这些多形式化的内容,学生可以全面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在日常行为中不断地规范自身的言行。综上所述,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与普通中学的目标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为缓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压力。新时代背景下,教师需要积极对中职学生的管理方式进行创新,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嫁接到学生的日常管理当中,挖掘学生个性,通过合理有效的教育方法切实保证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魏加恩.新形势下中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思路研究[A].2021课程教学与管理论坛论文集[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1:5.
[2]朱玺.互联网时代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J].文教资料,2021(11):155-156.
[3]马丽丽.浅谈中职学生管理中的情感教育[J].山西青年,2020(14):190.
作者:余秀玲 单位:张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