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管理信息化服务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在高校的学生管理中,建设相关的管理信息化服务,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并可推进高校的综合管理质量与水平的提升。基于此,本文首先对高校辅导员工作,以及学生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概念进行分析;随后,说明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服务建设的必要性;最后,对推进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服务有效建设的措施进行阐述。供相关人士的阅读与参考。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工作;学生管理信息化;服务建设
0引言
现阶段,高校的各项建设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都在信息新技术的推进下,迎来的新的变革与发展机遇。这也使得高校传统的教学与管理体系,需全面、深入地改变。而针对学生开展管理信息化的服务建设,不仅可使高校的管理能力、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还有助于推进高校整体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
1高校辅导员工作与学生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概念
1.1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基本内容
在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辅导员是学生工作的领导者、管理者与协调者,并承担“教与学”,双向交流的任务,同时还要对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进行必要的指导;此外,高校辅导员还需将学校的各项规范、制度,以及国家的政策及时地传达给学生,以便使学生的个人成长、发展得到更进一步地完善[1]。
1.2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的服务建设概念
所谓学生管理信息化服务是指,将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地应用在高校的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中,借此构建更加完善的信息服务管理体系,从而使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以及其它的便捷条件;同时,也使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管理工作中,这样既能降低辅导员的工作压力,还可加强与学生间的有效交流,进而为学生的管理工作创造出新的便利条件。其中包括,学籍管理信息化建设、宿舍管理信息化建设、综合测评信息化管理建设等内容。
2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服务建设的必要性
2.1有助于管理效率的提高
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服务建设,有助于管理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开展学生管理信息化的服务建设工作,可使固有的教育、管理形式得到科学合理的改革与优化;这样使高校的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不再只依靠“跑腿”、“手写”等较为原始的方式落实学生管理工作,而是采用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管理方式,打破时间、空间对管理工作的限制,促使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效率获得极大提升。例如,建立相应的学科成绩管理、选课管理、后勤服务等工作的信息程序,这样能进一步提高院校内行政部门、辅导员以及专业教师的整体工作效率;同时,利用信息化服务建设工作,能对高校日常事务的判断、决策进行更为具体的要求;此外,通过对学生管理服务的信息化建设,可促使高校辅导员对现有教育管理模式进行改进与创新,从而推进学生管理工作的高效化、智能化发展。
2.2有利于各部门间的信息传递
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服务的建设,能对各项信息、数据进行有效地整合,并在各个部门间实现对信息资源的共享。当前信息化管理已逐步成为高校教学、科研与办公的重要方式之一,虽然高校现阶段已拥有多种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如教务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教学信息系统,以及图书管理系统等。但高校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各个管理系统间却相互独立,这导致校内各部门间的信息、数据,无法进行及时的传递与共享,特别是当一个院校存在多个校区时,不仅要考虑因区域限制所造成的信息传输障碍,还应对网络不稳定等问题进行有效解决。而学生管理信息化服务的构建,则能对各部门间的信息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高校信息管理平台,从而除实现高校各部门间的信息协调传递外,还能使整体信息系统更为完善[2]。
3推进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服务有效建设的措施
3.1更新辅导员对学生管理的理念
为有效推进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服务的建设,必须对辅导员的学生管理理念进行更新,使其真正认识到信息化服务的价值与作用,从而为整体的信息化建设提供长远、科学以及切实可行的设计、规划方案。首先,辅导员应对学生管理工作中所涉及的学籍管理、教学管理、思政建设,以及就业管理等工作的信息进行必要的整合;同时从高校信息管理的全局化角度出发,对管理信息化的服务建设进行合理的统筹,防止出现功能重复、无法兼容以及资源浪费等问题;其次,辅导员应通过对信息管理建设工作的全面调查与研究,对学生综合测评管理系统进行必要的优化设计,从而使其管理与评价功能得到优化;最后,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以及学生管理方式的变化,信息化服务建设也需及时地调整与改进,以便更好地满足对学生工作的实际需求。
3.2高校应提供必要的硬件与技术支持
首先,为对学生管理信息化服务进行更为有效的建设,高校需在硬件设备、设施方面提供充足的支持。例如,高校为改变“先收现金,再充值”的校内缴费方式,可引进相关的装置与设备,并采用支付宝、微信等无现金支付方式,借此为学生校内充值活动提供更为便捷的方式,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缴费管理工作的效率;其次,高校可充分利用自身在信息技术专业方面的优势,将本校自身研发的相关技术应用到信息化服务建设中[3]。例如,学校可将自行开发的相关技术、系统等,有效地应用在图书馆管理、食堂管理等方面,使其实用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并可根据院校的实际情况,对相关技术或系统进行及时的调整与升级;在为信息化建设提供相关基础设备的同时,高校应在校内构建一个快速、稳定以及安全的网络信息环境;同时,为满足学生、教师以及各行政部门的网络需求,应在校园内进行网络节点的全面覆盖。高校还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开发与应用,借此使校内学生管理的质量、效率得到大幅度地提升,并加快高校各项工作的信息化发展趋势。
3.3建立完善的高校信息化管理机制
高校为提高学生管理信息化的服务建设质量,需以校内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并对各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全面的分析,同时制订完善的高校信息化管理规范,借此对辅导员、相关工作人员以及学生的行为进行有效规范。但这项的落实需长期的实践积累;这样才能对信息化管理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处进行有效地改善、这样才会更加高效率地完成学生信息管理目标。为保证信息化服务建设工作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辅导员以及相关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应组建高素质的系统开发与维护团队,以便保证高校学生信息化服务,以及网络管理平台的质量;同时,高校必须保证信息化管理建设拥有充足的经费,这样才能保证信息化服务建设的稳定运行;此外,为使学生管理的信息化服务系统在建设完成后,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功能,应对学生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制度进行有效地完善。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不仅需对相关信息进行及时的传递,还需对一些突发性的状况进行及时、有效地应对;同时,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还有助于对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掌控,这为辅导员的管理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
3.4对辅导员与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行提高
首先,高校必须对辅导员,以及相关管理者的信息化意识进行加强,并通过不同的途径、方式,进行信息化意识的渗透与普及。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高校整体对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从而推进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有效深入;其次,高校应面向学校各个层面,定期开展相关的信息知识、技能培训,借此使学校整体的信息化水平得到提升。例如,制订完善的信息化建设服务培养制度,并定期对信息化内容、知识进行普及,进而实现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全面覆盖;同时,对学生进行信息化管理的培训、对其相关操作行为进行有效规范,借此使信息建设服务的稳定性、有效性得到维护;最后,高校应积极进行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引进,借此加强专业团队的有效建设[4]。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设高校学生信息管理服务体系,可使复杂、烦琐的学生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地简化,并可用相关信息数据得以更为科学、合理的整合;同时,进行高效率的信息共享,降低重复性工作的出现概率。这样不仅可使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压力得到有效缓解,还可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高质量、高效率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钟孝贤.新时期高校思政辅导员工作技巧研究[J].教育研究,2021,3(12):62-63.
[2]郝东晓.高校班级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探究[J].数码世界,2020,No.181(11):241-242.
[3]胡朝红.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000(012):2-3.
[4]何磊磊,杨航征.疫情下加快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转型的思考[J].决策与信息(上旬刊),2020,000(006):65-69.
作者:赵磊 牛佳惠 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