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辅导员学生管理能力提升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学生管理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辅导员队伍建设水平的高低对于学生管理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在高职院校开启高水平建设征程中,尤其需要提升辅导员对学生管理能力。本文立足于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实际,借鉴胜任力理论,主要研究了高职辅导员学生管理能力面临的基本境遇、能力构成以及路径选择。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
高职院校辅导员作为高职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管理、教育和服务学生的重要职责,如何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成为一项重要的实践课题。2014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提出要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1的辅导员队伍,要求辅导员必须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结合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实际,以辅导员相关政策文本为依据,构建高职院校辅导员学生管理能力胜任力模型,对于提升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水平、促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有着重要意义。
一、高职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基本境遇
随着高职院校高水平建设进程的加快,需要一支与之相匹配的辅导员队伍。“双高计划”旨在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建设,促进其高质量发展。换言之,“高质量”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主题2,这既是缘于国家经济增长方式将由规模扩张转入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而需要高水平的职业技术人才作为基本支撑。也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职院校经过长期发展,建设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已经具备了从量的积累向质的转变的基础,从而开启内涵式建设。人才培养是根本,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关键。也意味着,必须对现有教育力量进行分类管理、培育。3各类高职辅导员作为高职院校育人力量,主要负责开展学生工作,对学生学习、生活等事务进行教育、管理和服务。提升高职辅导员学生管理能力,从而与高职院校内部教学、服务等部门形成育人合力,对于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00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新特征、新需求,对高职辅导员提出更高要求。如今“00后”大学生开始进入大学并逐渐成为学生主体,其思想行为呈现出全新的特征。社会各界对“00后”的评价褒贬不一,可谓众说纷纭。如何正确认识“00后”这一学生群体,从而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成为我们高校辅导员需要解答的全新重大课题。高职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短板,学生管理能力欠缺。长期以来,我国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对标准以职业化、专业化的建设目标,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辅导员队伍的选聘来源主要是从应届毕业生中选拔,大多并未对学科做特殊要求,导致辅导员队伍在年龄、专业等方面不合理,4尤其是相当部分辅导员因为从校门走向校门,经验欠缺,导致学生管理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因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机制不健全,辅导员管理能力培训、考核、实践平台欠缺,这也进一步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职业自信和队伍稳定性。
二、高职辅导员学生管理能力的基本构成
“胜任力”概念自从提出以来就开始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当中,综合来看,这一概念的要素主要有三点,即包括知识、价值理念、技能等构成系统的能力、可测量、可评价。52004年开始引入辅导员研究当中,学者们从不同维度出发对其相关工作内容进行了胜任力模型构建。本文认为高职辅导员学生管理能力主要是指辅导员在对学生管理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具备的知识、价值理念和技能等系统的能力,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等政策文本,将其学生管理能力外延总结为:学生工作管理基本知识、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促进学生思想行为良好习惯养成的能力。
(一)学生工作管理基本知识
对于全世界的高校来说,学生管理工作都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就美国而言,有学者从学生事务管理从业人员所属类别进行归类,认为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在行政、心理、职业、学习和住宿等方面扮演多种角色,在高校中存在学习辅导员、职业辅导员、心理辅导员、生活辅导员等四个类型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人员,认为其工作内容主要包含学生学习咨询、入学教育、社会交往、职业倾向、健康锻炼、政策咨询等方面。6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主要由辅导员进行负责开展,其学生管理工作涉及到学生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这也就意味着辅导员必须具备较为全面的学生工作管理知识,可以根据其工作实践划分为通用管理知识、专业管理知识、应急管理知识三方面。一是通用层面的管理学基本知识,如管理学领域基本概念、基本管理理论、组织管理知识等;二是专业层面涉及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内容、知识,如困难资助、奖罚管理等;三是必备的应急管理能力,如危机事件、突发事件应对与管控的相关知识,这些也是辅导员必不可少的管理知识储备。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的办学使命也是最终价值体现,可以说学生是高职院校开展教学、管理、服务等系列活动的中心。从国际视野来看,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就开始“以学生为中心”的改革,主要内容是围绕学生的发展、学习、学习成效等内容开展工作。7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断清晰,国内大学逐步树立并强化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工作理念,如同济大学以此理念服务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推动学生工作内涵式发展。8高职院校辅导员对学生管理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开展一切的学生管理工作都应当是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的更好成长成才。
(三)促进学生思想行为良好习惯养成的能力
高职院校所有的人才培养举措应都当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也必须围绕这一目标进行。青年学生正处于价值观、行为方式将立未立、将成未成的时期,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就可能会误入歧途,养成错误的思想行为习惯。高职辅导员促进学生思想行为、良好习惯养成的能力主要体现在思想价值引领能力、行为规范能力两个方面。一方面,辅导员肩负着校园稳定的任务,必须坚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以引导教育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应当通过灌输、奖励、惩罚等措施让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纪律意识。
三、高职辅导员学生管理能力提升的路径选择
从外部建设来看,要进一步健全辅导员学生管理能力机制。高职辅导员学生管理能力建设机制应当囊括选、用、评等完备的过程。一是在选拔聘用方面,应当突出对辅导员管理能力的素质要求,对其学生管理专业知识、技能等方面通过笔试、面试、模拟实践等多种方式进行测评,有重点的筛选,从入口关把好辅导员队伍的学生管理能力观,以确保具备相应素质的人进入辅导员队伍。二是在培训层面,积极利用各种培训平台,遴选辅导员参加学习,从而接受针对性的培训。同时,也应当不断完善学校培训机制,结合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当中出现的难点问题,开展相关的培训工作,促进辅导员通过专题讲座、专业竞赛等方式提升学生管理能力。三是在考核方面,注重将学生管理工作过程和结果纳入评价体系,通过学生测评、学院评定、学校会评等多种方式对高职辅导员进行针对性考评,并通过奖惩举措进一步强化这一考评结果的应用。尤其是在职级职称评审、工资待遇等方面加强对优秀的高职辅导员进行褒奖肯定,使其更加有热情、有动力投入学生管理工作中。从内部建设来看,应当积极发挥辅导员自身的主动性。高职辅导员应当在理念和实践层面提升其积极主动性,主动出击。一是高职辅导员应当转变既有理念,不断强化学生管理能力提升的理念,正确认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把学生成长成才作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关心学生、了解学生需求,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同时,也应当树立高度职业自信,坚决杜绝将辅导员工作看作“勤杂工”“低级工”,而专注于具体的事务性工作,忽视提升学生管理能力。而应当清晰地看到辅导员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的工作,其学生管理工作需要专业性的能力,必须投入巨大的精力才能够做好这一工作。二是高职辅导员在实践当中应当注重与有经验的前辈辅导员加强沟通交流,向优秀辅导员学习学生管理经验,取长补短、扬长弃短。当然,也应当注重积极参与学生管理工作实践,实践出真知,只有亲身实践才能够不断在实践中摸索经验,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管理能力,并将其上升为一种规律性认识。三是高职辅导员应当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加强自我管理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毋庸讳言,辅导员是高职院校中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群体,他们的言行举止都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辅导员必须发挥自身人格魅力,用良好的职业形象对学生进行无声地引导,激发学生自我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在接受管理教育过程中逐渐养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唯如此,辅导员才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践行立德树人的使命中实现自我价值、职业价值,从而促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魏金明.“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新使命与角色定位[J].思想理论教育,2020(2):96-99.
[2]毛清芸,陈旭远.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程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20(1):190-194.
[3]薛俊义.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的内化之道[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1):77-79.
作者:王佳玫 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商贸与流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