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新常态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新常态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讨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新常态”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包括管理理念陈旧、管理方式单一、管理制度不完善,然后提出了“新常态”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策略,包括创新管理理念、优化管理方式、完善管理制度。

关键词:新常态;学生管理;管理制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新常态”背景下高校更应该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方法,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率,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对“新常态”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探讨

一、“新常态”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管理理念陈旧

我国高校学生刚刚进入人生的青年阶段,有着较好的身体机能和充沛的活力,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往往还没有真正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其思想观念还不够成熟,因此需要高校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加强学生管理,但现实情况是,高校管理者为了能够顺利地完成学校的管理任务,仍然遵循传统的学生管理理念,即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常常用权威去压制学生,忽略学生的实际情况,极大地影响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质量。

(二)管理方式单一

“新常态”背景下,对高校学生管理提出了新要求。但是一直以来,目标管理是高校现阶段学生管理的重要方式[1]。基于目标管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由各院系专门的领导分管,同时,辅导员进行协助管理。这样层级式的管理方式存在较多弊端,很难从本质上改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管理成效很难提升[2]。

(三)管理制度不完善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制度是落实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指导方案,关系到学生管理工作的运行。就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本身而言,比较繁杂和琐碎,但是学校管理者往往以偏概全,过于重视教学工作,而忽视学生管理工作,并未制定系统的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制度不完善的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只是流于形式,很难达到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目的。

二、“新常态”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策略

(一)创新管理理念

新时代,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深化改革政策,这为高校管理者创新学生管理理念提供了契机。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要求高校管理者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将为学生服务作为基本准则,紧抓学生的特点,重视培育学生本身的人文情感需求。同时,高校学生管理服务开展过程中,高校应该以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为前提,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此外,高校管理者还应该树立“民主平等”的管理理念,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参与自我管理,从而提升学生的服务满意度,并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成效。

(二)优化管理方式

对于高校来说,优化学生管理方式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3]。高校管理工作者作为引导者,应该注重对学生群体的心理、学习状态的调查,不断创新管理方法,体现管理的时代性和管理工作的规律性。在实际学生管理工作中,高校应在传统管理方式的基础上,利用校园网站和校园、学院、班级微信群等平台实施学生管理工作,达到创新高校学生管理方式的目的。具体而言,就是管理者使用微信、QQ等社交软件,建立交流平台,及时了解高校学生的不同问题,进而给出相应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效率。同时,高校还可以利用这些平台学生管理工作的相关信息,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以便顺利推进学生管理工作。

(三)完善管理制度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维系学校稳定,确保教学与管理秩序的基础。制定相对完善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制度是顺利推进学生管理工作的保证。具体实践中,高校管理层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借鉴优秀的管理工作经验,明确学生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然后通过召开座谈会,对学校现行学生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按照“坚持方向、抓住重点、把控质量、守住底线”的原则,形成“1+X”的制度体系。其中,“1”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X”为相关配套文件。高校要将学生管理的各项内容纳入其中,确保配套文件符合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施要求,从而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成效。

三、结语

在“新常态”引导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该突破传统学生管理模式与管理方法及制度,应从教书育人的角度出发,打破常态,开拓创新。高校应该明确创新与研究之间的重要关系,分析并改善当下学生管理工作的不足,才能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从而提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自身管理水平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晓娟.新常态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智库时代,2019(3):214-215.

[2]李勤,夏璐.新常态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分析[J/OL].轻工科技,2018(11):157-158[2019-03-07].

[3]林强.新常态下高校学生工作的内涵分析[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29(5):134-137.

作者:张传伟 单位: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