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特殊性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从“学制周期较短、学习兴趣广泛、学习能力偏弱、心理细腻敏感”等维度进行分析和探索,寻求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特点,力图为该项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学生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各项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该项工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校教书育人工作的整体质量和发展前景。相对于其他学制阶段,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着鲜明的特点,做好这项工作则需要探索有针对性的方法和策略。
一、借助立体化工作破解学制周期局限
1.利用零散时间开展工作
当前,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主要通过辅导员这个岗位来执行,对学生的招生、入学、学习、生活、就业、资助以及各种社团活动等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辅导员的工作任务繁重琐碎。学生管理工作需要秉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理念,促进学生健康持续发展是最终目的,所以需要辅导员工作之余,积极利用零散时间对重点学生开展关爱和照顾工作,以弥补管理工作时间的不足,发挥持续性的管理功效。比如,在面对大一新生时,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流水接待”的方式,与大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和主要诉求,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指导方案,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指导,包括“学业规划”“生活规划”“就业”“情感规划”等,这些学生可以随时到办公室或者其他适宜的地点寻求帮助,摆脱单一的会议或者集体活动等形式的交流互动。对于这些需要重点支持和帮助的学生,辅导员可以规定每周的来访次数或者交流时间,统筹安排工作。
2.积极尝试网络创新管理
工作时间紧张是高职院校管理人员面对的一个现实难题,如何提升工作效率,摆脱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为更多的大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处理学生工作中的诸多事项,需要管理人员进行积极探究,并提出全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利用网络管理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当前,网络信息技术的便捷性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许多高校已经形成了较为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和工作方法。高职院校的管理人员可以尝试将“学生会”“学生个体”和“网络平台”的有机融合。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和团队,由学生会的成员作为每个团队的负责人,在网络平台上也设置对应职责的骨干学生,分别处理不同业务。比如,网络选课、信息、团队集体活动、社会实践管理、假期信息交流等多项工作,完全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和骨干学生来完成,既保证了工作的实效性和便捷性,又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提升了工作效率,彻底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二、用“工匠精神”引发融合学习兴趣
1.设立必修的工匠精神课程
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发展的根本性要素,是学生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有什么样的三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对于管理人员而言是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高职院校的学生,其就业的方向较为明确,主要从事具有较高操作技能的专业技术工作,这也就要求学生们认同、内化并传承工匠精神。引入“工匠精神”,将此精神渗透到生活和学习中,逐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三观,是新时代做好管理工作的正确思路。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有着明确而深刻的内涵,包括“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协作共进、追求卓越”四个维度,对应着从业人员的“职业认同、工作追求、团队配合、创新发明”四种宝贵的从业素养。利用好这些精神财富,可以对学生的认知和行为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高职院校的管理人员和教师应当密切配合,在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工作中开展工匠精神教育活动,包括设立工匠精神必修课程等,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三观和职业认知。
2.开展持续的就业规划指导
如果说工匠精神的引入是一种“硬性”的思想培训,那么将兴趣转化为就业和学习的动力则是一种“柔性”的情感引导。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兴趣广泛,对于专业课程的关注却远远不够。可以从就业指导的角度探究有效的方法路径,将学生的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不同的学生,从业兴趣差异明显,管理人员可以组织专项研讨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就业需求,比如对“机械技工”“食品加工”“医疗护理”“服装设计”“园林艺术”等特色鲜明的专业与学科加以梳理整合,然后与教学部门进行协商,可以尝试“学分制”或者“交换生”等多种灵活的方式,支持学生参与自己喜欢的专业和课程,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就业要求。拓展学生学习的机会,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对于管理和教学工作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兴趣广泛对管理工作而言,有时候是一种压力和负担,因为学生的诉求太多,会给管理者带来额外的工作量。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广泛的兴趣又是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将学生的兴趣与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可以促进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1.开展重点主题关爱活动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之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则需要优质高效的交流沟通,前提是“彼此尊重,互相信任,真诚交流”。因此,师生关系的构建,需要管理人员对学生的真诚关爱。应当开展重点的主题心理关爱活动。通过心理辅导、谈话交流、社团活动及其他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培养其“自尊”“自信”,逐步培养其“责任感”“进取心”,形成积极稳定的“性格特征”与“亲社会行为”,这也是重点主题活动的价值所在。
2.开展系列主题指导活动
在普通学生群体中,开展系列主题指导活动同样不可或缺。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是学生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管理人员应当有意识地开展常规心理指导工作。除了比较正规的心理咨询活动之外,还可以通过较为轻松和灵活的“每日分享”“晨间谈话”“主题班会”“虚拟谈话室”等多种形式,开展常规交流活动,保证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提供必要的疏导和帮助。常规辅导相对于重点主题活动,是一种“防患于未然”、将矛盾化解于萌芽之中的做法,有着“提前预防心理问题”的实用价值。对于物质较为充裕的学生而言,精神和思想的引导更有价值和功效。
四、结语
优质的管理团队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前提和保障。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需要管理人员和教师及相关多个部门人员之间的密切配合,要求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另外,学生的个体差异非常明显,也需要管理人员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较强的分析能力。并且,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沉重,面对突发问题时要有应急处理能力。因此,学校要针对管理人员进行长期的培训和大力的支持,推动其专业素养不断提升,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状态,为其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贾美倩.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6):5-9.
[2]肖燕.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13):143-144.
[3]王爱军.浅析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与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融合[J].交通职业教育,2017(3):15-17.
作者:葛夫云 单位: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