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院校人本化学生管理模式构建路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人本化”管理理论是现代科学管理理论中一种重要的管理思想。传统的以管理者为中心的学生行政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发展的需要,实施人本化学生管理已经成为学生管理工作的必然趋势。因此,只有树立人本化学生管理理念,加强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构建和谐平等师生的关系,引导学生开展“三自管理”,才能真正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水平和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本化学生管理;实现路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逐渐从大众化进入普及化阶段,高职院校大学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和个性特征,因此,高职学生管理理念也必须从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高职院校人本化学生管理模式。
1人本化学生管理模式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基于“人性理论”和“马斯洛需求理论”发展而来的人本化理论思想是人本化学生管理理论的理论来源和依据,将人本化管理理念运用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是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新特点,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水平和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健康发展。
1.1人本化学生管理模式的提出
人本化管理概念起源于管理学,人本化管理思想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1]。台湾著名管理学家陈怡安教授在讨论人本管理时,把其核心提炼为三句话,即:点亮人性的光辉;回归生命的价值;共创繁荣和幸福[2]。随着新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个性化和主体性倾向的日益增强,传统行政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需求,实施人本化学生管理已经成为学生管理工作的必然趋势。
1.2人本化学生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
人本化学生管理模式就是指高校对学生的管理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独特个性和成长要求,坚持以生为本、注重人文关怀、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全面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具备以下基本特征:第一,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始终把学生的发展需求放在第一位,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提出不同的成长目标、管理方法,培养学生独立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学生是学生管理的主体,强调充分发扬民主,积极鼓励并支持学生参与自我管理,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第三,关心学生,满足学生成长需要。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归纳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3]。作为青春期的大学生,他们有各种吃穿住用行及交友、爱和尊重等各种需要,而需要是人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动力源泉。第四,塑造学生,实现自由全面健康发展。学生管理方式柔性化,注重文化熏陶,把学生价值观养成作为核心任务之一,努力培养大学生以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结合的群体意识来促使学生在思想上取得进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健康发展。
2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面临的挑战
新常态下,随着全球化发展,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多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带来严峻挑战。
2.1新常态下社会环境的变化带来的挑战
目前,我国经济新常态已成为趋势,并已呈现出新的变化和阶段性特征,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必然带来社会领域的变动与重新整合,社会快速流动、利益格局及资源配置方式的深刻调整导致社会多主体间关系复杂化,并带来更加多样化的社会矛盾与冲突。随着全球化和反全球化浪潮的相互激荡,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多元化发展,各种观念相互激荡,各种思潮复杂纷繁,不同利益群体在形成的同时其需求也日益多样化,社会环境的变化给大学生群体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如何建立起适应新常态发展的高职院校人本化学生管理模式,已成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者面临的新课题。
2.2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带来的挑战
网络正极大地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甚至是生活习惯。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从年龄结构分析网民以青少年、青年和中年群体为主;从职业结构分析,学生群体最多,占比例达24.8%。根据麦可思研究和腾讯教育联合开展的2018年在校大学生手机使用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日均使用手机累积时长为5.2小时,8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存在“手机依赖”,79%的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占领网络这块阵地,正确引导大学生科学、合理利用网络,帮助他们选择正确的学习、生活及交往方式,迫切需要更为先进管理方式和科学的管理知识。
2.3新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带来的挑战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考生总数的减少,学生素质平均水平降低,高职院校更加明显。而且高职院校因其自身的特点存在生源结构、课程设置和就业去向等各方面均与其他高校不同,高职学生呈现出了独特的特征。如高职院校的生源渠道的多样化,直接导致了学生生源背景的多样性和学生学业状况的差异性。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学习能力比较差,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控能力差、学习能力弱,学习的自信心不足;同时在生活中存在主体意识强、集体观念弱;参与意识强,辨别能力弱;时代感强,责任意识弱;享乐意识强,忧患意识弱;娇惯依赖强,自立合作观念淡薄;心理负荷强,承受能力弱等特征,使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面临严峻挑战。
3高职院校人本化学生管理模式的实现路径
高职院校人本化学生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发展需求,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个性,多方联动,从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管理队伍等诸多层面促进学生管理模式的转变。
3.1树立人本化学生管理理念
传统的学生管理理念过于重视制度建设。往往强调以惩罚为中心,从规范入手,以硬性的实施为主,限制甚至无视学生的合法权益,缺少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这种以制度为中心的“机械理论体系,恰好蕴藏着一个最大的危险,那就是人的失落”[4]因此,尊重学生,树立人本化学生管理理念。首先,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坚持一切从人出发,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充分调动和激发教育对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的观念”[5]。其次,了解学生,认同学生。在管理服务中,关心他们的学习及生活,尊重、认同他们的个性和需求,在教育引导的基础上实现学生自我成长。最后,关心学生,引导学生。在学生管理中,尤其要重视贫困生、学习困难学生、人际关系紧张学生等特殊群体,紧密关注他们的物质层面及精神维度的困难,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学生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塑造健康人格。
3.2加强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人本化学生管理模式的构建,离不开一支高素质、懂管理,热爱学生工作,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奉献精神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因此,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是一项基础工程。一是加强专业化培训,提高学生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岗前培训、日常培训和骨干培训等多种方式,开展专业化辅导与培训,不断提高学生工作人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他们熟悉教育规律和青年成长规律,全面提高学生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二是开展职业化建设,不断提高学生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按照职业化的要求,建设一支热爱学生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学生工作队伍,逐步形成一批精干的学生工作专家型人才,不断提高学生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
3.3引导学生开展“三自管理”
高职院校人本化学生管理模式的构建,需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一是实施学生自我教育,根据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和大学生自身发展需要,以及大学生成长规律,通过组织开展各类教育和实践活动,引导和教育大学生发挥主体的自主性,自我约束和自我调控提高。二是开展学生自我管理。是学校充分发挥学生会干部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在管理中增长才干,提高自身素质。三是实现学生自我服务。在学生管理中,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有助于培养社会责任感、加强公德意识,有助于自我成长的为他人、集体和社会能够带来某种利益或满足感的相应活动。
3.4构建和谐平等师生的关系
传统学生管理中过于行政化,往往是以管理者为中心,行政权为高于一切,对学生采取层级制管理,因此,人本化学生管理模式要求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一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三自教育”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学生管理活动中来,实现管理理念从管理者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二是加强沟通交流。管理中与学生保持热情与真诚,更多地与学生交流和互动,实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育人作用。三是秉承公平公正的教育理念,管理中坚持一视同仁,主张通过有效沟通方式,缓解管理过程中的矛盾,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实现师生共同发展。总之,新时期高职院校人本化学生管理模式构建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必须把学生真正当成学生教育管理的主体,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主体创造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等.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五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117-124.
[2]鲁兴虹.幸福与管理哲学[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8-9.
[3]郭晓阳.管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5:401-402.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78.
[5]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4.
作者:李琰 单位:海南经贸职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