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的融合,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新时期下,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持续扩招,高等教育逐渐趋于大众化,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为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工作增添了一定的难度,在此背景下,实现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成为了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以及必然选择。本文主要针对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融合的关键环节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给予我国高等院校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学生管理;融合;关键环节
学生教育和思政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是学生教育的重点以及核心工作,担负着为我国经济建设输送现代化以及高素质人才的使命和重任。思政教育作为学生管理的核心环节和根本保障,对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事业观、人生观具有积极意义。学生管理是思政教育的具体化和实践化,在我国教育发展新形势下,如何实现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成为当前高等院校需要探究的重要课题。
1.学生管理的当前形势
高校是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重要基地,教育质量关系到我国的未来发展,学生管理作为高校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基础和保障。当前,我国高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中,积极贯彻我国教育部门的基本方针,全面落实人本理念,并且鼓励学生开展自主管理和自主学习。但是在管理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忽视学生个性以及心理健康,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中生搬硬套,没有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等。因此,只有将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相融合,才能进一步完善学生管理工作。
2.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实现融合的关键环节
2.1明确主体地位
思政教育的两个主体为学生和教师,高校需要从两个角度进行研究和探索。首先,当代学生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主体,其个性意识更加鲜明,希望教师平等的对待自己、尊重自己,希望在教育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可以自由的说出个人看法,因此,高校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在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融合中,突出其主体地位;其次,教师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其利用个人的行为表现和课堂讲解,促使学生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形成爱国意识、民族意识和集体意识,因此,教师需要以当代学生行为特点和心理特征为教育突破口,在传播思政知识中做到平等尊重,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帮助其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和价值理念,做到育人与教书充分结合。
2.2加强介体建设
介体建设是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融合的重点和前提。思政教育介体主要包括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以及教育目标,在开展各项教育工作中,高校需要思政教育介体融入到学生管理中。首先,要注重思政教育方法的创新,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为依托,将多种教育方法充分结合,摒弃以往说教式教育模式,突破课堂教学空间与时间的束缚,加强课堂教育与课下教育的衔接性;其次,要强调思政教育内容的更新,教育内容要道德建设为核心,以坚定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为目标,以弘扬民族文化和爱教育为重点,强化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心理内涵,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最后,要体现思政教育目标的创新,教育目标要符合时展和学生需求,高校需要对教育目标进行进一步细化和具化,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教师更加便于传授,以明确的思想和政治导向为核心,促使学生通过思政教育实现素质和品德的全面发展。
2.3创新教育机制
首先,高校要通过教育机制创新弥补以往思政教育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促使学生管理实现和谐、透明和民主,保证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适合大部分学生心理,注重个体差异;其次,在教育实践中要建立科学系统的管理机制,实现常规化调查,完善管理组织机制,在学校内创设团结育人的文化氛围;最后,要将思政教育好方法、好举措以及好想法落实到学生管理中,推动学生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均衡发展,为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融合提供保障。
3.结语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与文化教育具有相同的地位,思政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是落实和贯彻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通过思政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实现其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是现代大学生实现自我、展示自我的客观需要。因此,高校需要建立以及完善思政工作机制,实现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对学生开展综合性、系统性以及全面性培养,为我国输送更多专业能力过硬、基础知识扎实、品德素质良好以及政治立场明确的现代化人才。
参考文献:
[1]毕?娴.基于思政教育模式下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的提升[J].大众文艺,2015(18):237.
作者:刘嘉仪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