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问题及对策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问题及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

建设学习型社会对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提出了新要求。但当前延安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存在学籍管理制度相对滞后、缺乏网络操作平台、历史遗留问题多;学籍管理人员匮乏,素质参差不齐;学籍档案管理不规范;学籍异动多,信息变更不及时等问题。要适应“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全面开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新局面”,必须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战略高度重新认识成人高等教育,构建开放型服务型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体系,提高学籍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水平,提升学籍管理人员的素质。

关键词:

学习型社会;学籍管理;问题;对策

一、学习型社会对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提出新要求

进入新世纪以来,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标已经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党的十八大提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战略任务的根本保障;要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加强和改进学校教育,大力发展继续教育,高度重视和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全面开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新局面。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将2020年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作为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在信息社会中,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信息与知识的急剧增长,知识更新的周期缩短,创新的频率加快,对人的素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成员只有终生不断学习,才能有效应对各种新的挑战。学习已成为个人、组织,以及社会的迫切需要,学习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学习型社会强调全民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理念,其基本内涵是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实践,促进人的终身发展与完善;其基本特征是教育对象的广泛性、教育领域的开放社会性、教育过程的终身性、教育内容的丰富性、教育结构的多维性、教育途径方式的灵活多样性,最终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学习型社会要求学习行为的社会化和普遍化。与此同时,为满足个人随时学习的需要,社会也将提供相应完善的机制和手段,保障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机会和方式。成人高等教育的工作中心就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因此创建学习型社会,成人高等教育应当担负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创建学习型社会,需要以发达的信息和知识的传播条件作为基本的“学习型”条件;以构建开放互动的学习制度为全方位学习的保障;以教育培训提升人的能力,实现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为途径;以激励创新的体制和氛围为外部条件;以不断超越原有的观念和结构为目标。但由于受到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和羁绊,现有的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体系在目标、结构、制度、方法等方面明显地暴露出它的陈旧过时,难以符合学习型社会的要求。

二、当前延安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当前延安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的现状

学籍是受教育者的学习资格,成人教育学籍档案是继续教育学生入学资格、学习成绩、奖惩及毕业等情况的真实记载,反映了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表现。学籍管理是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培养过程的学习资格管理,是教育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依法治校的重要体现。[1]其目标是依据学校制定的学籍管理条例,以教学计划为基础,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科学规范的学籍管理既能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又可以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并且有效保障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高校成人教育学籍管理,关系成人教育办学规范化制度化,直接影响办学质量和效益,进而影响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延安大学现有60多个成人招生专业,各类在校生近12000人,已毕业各类学历教育学生40000余人。伴随着成人教育的发展,延安大学成人教育学籍管理体系也日臻完善,并在学生入学登记、学籍记录、在籍注册、学习成绩、学籍变动、奖惩登记、学籍管理制度、实验设计毕业生论文、学位申报审批、证书管理、毕业生鉴定登记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二)目前延安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延安大学成教办学类型、授课形式和学制等方面的改革,推动了成教规模的扩大和学生数量激增。而成教自身的多样性,也导致了成人教育学籍管理的复杂多样性。目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延安大学成人教育的学籍管理手段相对落后,规范化标准化不够,效率低下,还难以完全适应办学的要求,尚待与时俱进。

1.学籍异动率高,信息变更滞后

学籍异动涉及专业、身份信息、学习形式的变更,以及转休学等诸多方面,是学籍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对2011年-2015年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延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每年在校生学籍异动平均比例高达8.89%。这些异动大部分虽是学生的意愿,但更多是由于管理不到位,相关工作人员信息变更不及时,造成学生在毕业信息审核时无法网上学历注册或者网上学历信息出错等问题。既影响学生正常的毕业和学校学籍管理工作,又给学生带来众多的经济和精神的压力。

2.学籍管理制度相对滞后,学籍档案管理不规范

教育部没有针对高校成人教育学生学籍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延安大学现行的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相关管理制度是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学籍管理制度来制定并执行,这种制度明显与实际情况不适应。同时,也存在着与学籍管理相关的制度相对不完善、制度措施不执行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如由于学籍管理制度的相对滞后,2015年因“学籍注销”导致学籍异动占当年异动的61.93%。现阶段,延安大学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的流程和操作的标准,尚缺乏统一的规范。使得档案在形成过程中,收集标准不统一,收集时限难一致,归档材料不规范。此外,为了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重招生、轻管理已成普遍现象。学院管理人员与学生联系少,甚至长期无法取得联系。加之对学籍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籍管理工作难以做到及时、科学和规范,导致学籍建档不及时,材料缺失严重,难以保证学籍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完整性。2011年-2015年,每年因学籍清查导致的学籍异动的比例均较高,平均比例为31.13%。

3.学籍管理缺乏网络操作平台

自2003年以来,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实现了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但延安大学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籍管理目前尚无学籍教务管理系统,没有独立数据库,无法保证数据格式与教育部学籍管理系统平台的一致性。而随着教学点地理分布的不断增多,由于无法与各教学点实现网络化实时链接,新生入学注册的学生基本信息都是由各教学点单机操作汇总到继续教育学院,在校学生学籍异动都是报送表格文字资料。学籍管理信息量大,各教学点随报随送,既增加了学籍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又导致上报材料缺失、迟滞、不准确,甚至有些堆积到临毕业之前才处理。缺乏学籍管理网络操作平台,使得延安大学成人教育学籍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学籍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

4.学籍管理人员严重匮乏,管理能力参差不齐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学籍管理,使得学籍管理更加规范,并且对学籍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延安大学继续教育实行的是继续教育学院———各学院的两级纵向管理模式,由继续教育学院对其他学院的相关继续教育业务进行领导,在各个学院内部单独下设学院继续教育管理人员,负责继续教育管理方面的相关事务,并联系继续教育学院。目前,继续教育学院学籍管理人员少,而各学院均无专职学籍管理人员,均为兼职。兼职人员从事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由于精力上不能保证,业务上缺乏必要的系统培训,加之对成人学籍管理的复杂性认识不足,人员流动性大,工作质量难保证。对2011年-2015年学籍异动的分类统计,可以反映出:学籍异动中“学籍清查”占比为31.13%“,信息修改”占异动比为21.98%,“转专业”占比为18.82%,“学籍注销”占比为12.48%“,毕业生照片管理”占比为8.96%。这些异动产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相关学院学籍管理人员未及时将学籍信息告知学生,并把学籍变动信息统计上报,使得学籍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都大打折扣。

5.学籍管理的历史遗留问题较多

我国成人教育学籍管理经历了从不规范逐步走向规范,从纯手工管理到信息化网络化管理的发展历程。教育部是从2001年全面实施学历网上注册。对于1991年~2000年的毕业证书虽进行过统一网上补录,但由于延安大学院校整合,以及校内院系撤并等一系列历史原因,加之补录学历证书认证时间跨度长达10年,导致目前仍有部分学历数据尚未上网。此外,个别学生考取学籍的时间跨度较长,也易出现漏报现象。这不但增加了专升本等资格复查难度,而且加剧了学籍过程管理和学历注册审核的复杂性。使得学籍管理日常工作中,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从而影响了学籍管理工作的整体推进。2011年-2015年,仅学籍类(学籍注销、学籍清查)异动,就占学籍异动43.61%。

三、解决延安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一)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战略高度重新认识成人高等教育

我国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在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必须拥有具有专业知识和创新意识的人才大军。随着新的产业结构和新的生产方式不断涌现,对新技术新专业的再培训,新知识新理论的再学习就成为适应时展的必然要求。这也是我们党始终倡导“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深刻意义之所在。建设学习型社会,高校成人教育无疑是最主要的培养渠道和最有力的支撑。在学习型社会中,教育贯穿于人生全程,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这是教育发展史上一场根本性变革。因此,高校在当前成人教育报考规模逐年缩小的背景下,更应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战略高度重新认识成人高等教育的目标定位与功能作用,[2]抓住新的发展机遇,深化改革,推进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重点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

(二)构建开放型服务型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体系

2015年5月23日在山东青岛召开的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国家主席发来贺信。信中强调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由于成教学籍管理是高校成教管理系统的核心,又是兼顾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需求的关键结合点。加之成教学生的培养方法和普教大学生的教学模式有着极大的差异。因此,要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就必须从顶层设计的层面,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抓住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这个关键载体,重构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体系。从而既满足成人教育的个性化需求,又符合继续教育国际化趋势,并通过这个系统对成教学生进行有效的学籍管理。为此,一方面,增强学籍管理平台的信息载体功能,对成教学生实施规范有序、良性互动、及时到位的全面管理。另一方面,将终身学习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推动以云计算技术支撑的网络学习、新媒体移动终端学习的普及力度,为广大社会成员提供内容更加优质和丰富、信息更加即时、方法更加灵活便捷的学习途径和学习资源。适应这一形势,就必须拓展学籍管理的服务内容,以现代学籍管理平台为核心,实现教务、教学等数字化平台的融合,建立开放型服务型即时型的综合学籍管理体系。只有这样,高校的成人教育才能融入“教育终身化”之中。

(三)提高学籍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水平

1.建立和完善成人教育学籍管理制度体系

应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学籍管理制度,结合延安大学成人教育的实际,建立和完善成人教育学籍管理制度体系,建章立制。并且将其贯彻和落实在实际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推动学籍管理的规范化,提供制度化水平。

2.规范学籍档案管理

根据学籍管理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针对招生到学生毕(结)业这一过程的各个阶段、环节,制定学籍档案管理的流程和操作的标准,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规范学籍档案管理。

3.实现学籍管理的信息化

适应信息化学籍管理的要求,必须建立学校独立的成人学籍管理系统,并且实现与教育厅和各教学站点的互相联网。学籍管理系统能够使学生随时查询和打印本人在校期间所有的课程成绩,了解学籍相关的信息,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教学点的学籍管理人员则可直接通过系统上报、统计学籍信息和数据。而与教育厅的有机链接,则使系统数据库信息资源实现了共享,真正达到学籍管理的信息化、科技化。

(四)提升学籍管理人员的素质

成教学籍管理人员是学籍管理制度的具体执行者。因此,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学籍管理队伍是保证学籍管理质量的关键。为此,学校要站在战略的高度推动成人学籍管理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建立学籍管理人员培训机制,定期开展学籍档案管理意识教育、新政策理论学习和计算机方面的业务培训,使管理人员从思想上明确学籍档案的重要价值与作用;[3]深刻认识到做好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保证;增强学籍管理专职工作人员自身的档案管理意识和专业水平。把成教学籍管理系统构建成“学习型组织”;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籍管理人才培养,引入奖励机制,稳定学籍管理队伍。从而使成教学籍管理队伍的人员构成精英化、业务培训常态化、考核评估制度化。

作者:罗世乾 杨晓华 单位:延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曾平萍.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籍管理系统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24-126.

[2]吴遵民.中国成人教育会终结吗?———新时期我国成人教育面临的重大危机与挑战[J].开放教育研究,2013(8):20-24.

[3]黄爱芹.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解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9):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