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银行学籍管理路径选择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学分银行学籍管理路径选择,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学分银行学籍管理路径选择

[摘要]

出台“学分银行”制度和模式涉及的政策,关键和难点在于学籍管理。需要探讨有利于“学分银行”学籍协同管理的路径,制定相应的政策,包括:出台相关法规、条例、制度;建立专门政府管理机构;授权相关的组织机构服务;开放、灵活、互转学籍管理制度;建立学分制收费的制度;形成横纵协同管理的机制;搭建开放的公共服务技术平台。

[关键词]

学分银行;学籍协同管理;终身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课题来源]

本文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成人学籍协同管理的路径与政策研究———一种“学分银行”的模式(课题批准号:DKA120307)阶段性成果。

学籍管理是指对学生所获得的学籍资格进行管理,对学生学习的年限、专业的学分要求、专业课程的分类、课程学分的计算和认定等方面实施管理,纵贯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学籍管理的任务是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方针,实现国家人才培养目标,按照一定的原则、方法和程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表现进行过程控制和管理,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教师的教学状况进行测量评估和分析,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做好学籍管理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稳定教学秩序的重要保证。为了实现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目标,学分银行在近几年被引入我国,要建立“学分银行”模式和制度,就必须挑战现有的教育体制,迫切需要改革当前的教育制度,并对传统的教育体系、学籍管理模式进行突破。

一、法规、条例、制度———“学分银行”学籍管理的依据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实现终身教育体系所要求的资源整合、学校与学校外教育立交桥的架构等关键举措却迄今为止仍未有重大的突破或进展,主要原因还是从国家层面上并未出台相关的法规、条例、制度,使得“学分银行”未能在方方面面得以强力推广。尽管如此“,学分银行”模式和制度近年来却还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由于学分银行的本质是对学习者的学习成果进行认证、转换和积累,同时并将积累的结果“兑换”成各种社会认可的学习成果证明,其具体工作涉及学习者学习成果的认定及学历学位证书的授予,因此,原则上必须遵守由教育部门统一授权、具备一定资质,经由法律提供保障等。所谓行政授权,指的是学分银行必须“有权”进行学分的认定、积累或学习成果的转换,而且这一行政授权还必须依据有关法律的规定。这一规则的施行将有助于保障学分银行认证的合法性、独立性与权威性。学分银行的立法应该属于教育立法,尤其是归属于终身教育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对于终身教育的立法仍然处在一个草案起草的阶段,集中体现终身教育思想,保障终身学习权利的立法却至今没有制定。国家教育法已经考虑将学分银行制度纳入法律规范的范畴,建立比较完整与健全的教育法规体系,制定专门的《学分银行法》。[1]学分互认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和成熟的经验。一些先进国家以及地区为了保证学分银行的成功推行,大多从制度保障入手,并通过制度的力量建立一个新的具有约束力与强制力的新体系,是否建立完备的制度保障是学分银行能否得以成功运作的基本前提与核心因素。

二、政府专职机构———“学分银行”学籍管理的保证

学分银行就是要真正能够作为鉴定与积累学习者学习成果的机构,架起学校与学校外教育沟通的“立交桥”,有效并有序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以实现教育资源围绕人的一生提供发展需要,而这一切,又必须要依赖政府从上到下进行推动,需要政府一系列机构发挥其特定的功能与作用。实施学分银行管理制度,旨在深化继续教育教学改革,以弹性学制、选课制允许学生有充分的空间选择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内容,从而化解成人学生工学矛盾大的难题,为学生主动学习、自我规划创造必要的条件。“学分银行”学籍协同管理要有效进行,必须在政府主导下,建立相应的政府机构,明确各级机构的职责,然后再由相关教育管理机构协同进行考量和设计,对正式与非正式教育机构进行整合,并对认定的教育机构在财力、物力上进行必要的资助。

三、授权地方机构———“学分银行”学籍管理的抓手

学分银行承担着学分认定与转换的职能,因此作为学分银行的一个运作机构,必须具有一定的资质。所谓资质就是能够证明它有能力对学习者获得的学分进行公正与公平的认证与判断。行使学分银行功能的机构还必须获得法律授权,只有这样,才能获取社会的信誉。具体地说,构建学分银行运作的组织系统,其既包括设立机构所必须的运营系统、保障机构顺利运作的软件系统、学分认证的规则系统,也包括用以维持社会公信力的制度保障系统。诚如以上所述,在构建学分银行组织机构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进行资质的严格审核以确保机构具有相应的资质,这才能保障学分银行所认证的学分具有相应的权威性与公信力。然后,确立严格的标准体系是学分银行能否成功运作的关键,因为其归根结底解决的是“认定什么”以及“如何认定”的重要问题。我国学分银行的基本宗旨是架起连接各种教育活动的“立交桥”,因此认定的范围应当宽广而灵活,即既可以认证获取学位、学历的学分,也可以认证非学历的学习成果,包括为获得资格证书或出于兴趣爱好而参加的学习活动。最后,还应当按不同层次制定不同的课程标准。通过与各种有资质的教育机构的合作,共同建立一种标准的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则是学分银行学籍管理的当务之急。由于学分银行涉及的是社会关注度极高的学分认证,因此其必须建立严格的质量保障与监督组织体系,确保认定审查过程符合程序规定的严格要求。

四、开放、灵活、互转学籍———“学分银行”学籍管理的实质

学籍是指对学生所学专业、课程、知识的成绩、表现、综合评价等的记录,是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各类教学以及管理学生的客观依据。成人“学分银行”学籍管理就是通过对成人学习的专业、课程、知识的成绩、表现、综合评价等用“学分银行”进行管理,即模拟普通银行系统对储户进行钱财管理的办法,而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进行管理。若还原学习者学习本质的话,学分银行的学籍管理其实已经超越了普通正规大学对学习成绩进行管理的狭隘范畴,而从更广义的范畴去推进所有学习者参与正规或非正规的终身学习,并由此架构起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之间的“立交桥”。学分互认制度下,学生自由学习,课程自由选择,再加上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就使得学生学习进度参差不齐,修业时间不等,这将大大增加学籍管理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学生档案系统的主要工作都是在学生学籍的基础上开展的,所以在学籍管理上就更加要求开放、灵活、互转,有弹性,实行弹性学制。弹性学制下自主学习能力强、客观条件好的学生就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教学计划的要求而提前完成学分累积或者是优先学习感兴趣的课程,完成学分积累,最后取得一定资格或证书,或者是通过学分互认,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另一部分自主学习能力差、客观条件差的学生就可以延缓学习进度,那些由于某种原因在一段时间内无法坚持正常学习而暂停学业的学生在复学时,之前的学分累积也依然有效,使学分累积和互认更加科学和便利。[2]开放、灵活、互转学籍管理的弹性化也有困境,不论是从知识更新、教学资源合理配置还是学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都有必要在学籍管理中注意学籍信息的定期更新,实行学籍干预制度。即在学籍管理工作中,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即将出现和已经出现的问题,及时提示和告知学生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一种手段和干预制度。学籍干预贯穿学籍管理的始终,是一项连续性的工作,对学生的学籍实行动态监控。学籍干预制度在强化学籍管理操作性和刚性的同时,重视学生的权利,是一种对学生的人性化管理。[3]

五、形成横纵协同机制———“学分银行”学籍管理的核心

“学分银行”管理体系的构建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建立一套适当的立体化运行机制和应用系统。要构建学校教育与继续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之间彼此沟通的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就要建立一套适合的立体化运行机制和应用系统。要能够解决通兑、折算难题,构建不同级别的学分通兑和折算系统,保障不同的教育形式、不同的区域和学校间的学分互认。具体地说,学分银行就是模仿普通银行存储钱币的做法,相应地移植于学习成果管理的一种模式或体系。其基本功能是对学习者无论是通过正规还是非正规乃至非正式途径所获得的学习成果进行鉴定、积累与转换的过程。最终根据相应的规则可以认定授予何种学习证书。因此它实质上又是一种对学习成果进行认定的管理模式。学分银行的功能:一是学分认定和转换,二是学分积累,三是学分兑换。所谓学分认定及转换,就是基于一定标准对学习者通过不同途径获得的学习成果进行鉴定并判断其“含金量”的过程,除此,同时考虑其能够转换成多少标准学分。所谓学分积累,是指经过认定而确认有效的学分应予记录与积累,积累必须置于统一的标准之下。最后则按规定予以兑换,兑换的内容有学历,也有资格证书乃至一般的精神或物质奖励。[4]“学分银行”模式的成功推行,意味着以班级管理为基础、以系或专业管理相结合的定量管理将会变为以单个的学生为主体的变量管理。即:一个学校有多少学生就会有相应数量的学籍管理档案(假定每个学生的学习形式都不同),这是构建“学分银行”学籍管理制度,形成横纵协同管理机制要突破的第一技术难题。

六、学分制收费———“学分银行”学籍管理的关键

“学分银行”是建立在学分制基础之上的一种新型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与学分互认两者联系紧密,互为因果。学分制的建立是学分互认的前提,学分互认又是学分制深入和发展的目标。学分制是以选课制为基础,用学分计算学习量,以取得最低必要学分为毕业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选课制与弹性学制相结合是学分制的两大基本特征,较好地适应了成人学生“在职、业余、分散”的特点。[5]成人教育不仅在积极推行学分制,同时也在进行学分互认的研究与尝试。随着学分制改革和“学分银行”制度的不断推进,从操作层面上讲,必然要求进行学分制收费的改革。学生的学费是整个制度顺利运行强大的支持来源,所以应特别注意:首先,确保学生对收费的知情权;其次,要确保教育质量、教育水平与收费标准相匹配;再次,要确保有一套比较权威、科学、合理的收费政策和标准,符合公平公正和客观的原则;最后,是确保不发生乱收费问题,严格执行正规的收费政策、收费标准和收费工作流程。[6]学分制收费作为与“学分银行”制度相匹配的财务收费制度,应该加大改革的步伐。学分制收费管理系统可改善成人在时间、场所、经费、器材、生源分散、量大且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等方面面临的困境,使得学生可以灵活地进行学习。按学分收费制度推出后,一系列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教育质量提高的举措便可以顺利推出。[7]

七、构建技术服务平台———“学分银行”学籍管理的支撑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而学分银行运作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尤其是信息渠道的畅通则是保证学习者获取终身学习机会的前提条件之一。信息技术为学分银行的推广与规范化运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学分银行制度,其本质就是基于学分制而创设的一种学习者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与转换的制度,其制定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体系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开放性,同时促进个体的终身学习,以构建一个人人都能享受终身教育权利的学习型社会。今天,学分银行及其制度建设已被看作整合学校与学校外的教育资源、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由于学校教育资源与学校外的社会教育资源分属不同领域,两者之间亦互不关联,因此如何架构连接的“立交桥”则又成为了其中的关键因素。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为学生在校内或校际间进行课程学习,学校在学分制条件下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学分互认提供了技术支持,网络教育作为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正是其中的先行者,已经在这方面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成人开放教育所面对的是海量的学习群体,这些学习者的学习基础、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时间甚至学习方法千差万别,即使同一学习者在不同时期的学习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要满足如此众多的成员学习的需求,必须要构建开放的服务体系。成人“学分银行”学籍管理系统需要拥有一套计算机网络综合服务系统作为技术支持。系统要能面对海量的学习群体,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为学生提供学习信息和材料,供学生查询个人学分记录、认证课程和标准化课程的信息。因此,必须探讨研究与“学分银行”学籍管理系统相匹配的网络化、信息化、自动化和个性化的数字化公共服务、管理平台。

作者:李红亮 马宏建 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5]陆汉栋.论成人教育“学分银行”制的“顶层设计”[J].中国成人教育,2015,(4).

[2][3][6]琚超.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与学分互认制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4]孔磊.学分银行制度:国际经验与本土探索[J].中国远程教育,2012,(5).

[7]黄德,王国兰,王顺平.浅谈高校学分制收费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市场,20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