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谈世界技能大赛网络系统管理项目经验,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首次参加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笔者学院学生就进入网络系统管理项目的国家集训队并获得第五名的好成绩,这有赖于学院“校企行三位一体”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践行和深化;有赖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建设长期持续的良性循环发展。
一、学院对校企行三位一体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践行
2014年,学院提出“深化产教融合,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的办学主体作用”的办学思路,信息工程学院率先同企业(金职培训有限公司、济南鸿青动漫有限公司)合作培养新媒体技术应用专业学生。济南鸿青动漫有限公司师资雄厚,指导学生多次在省市级大赛中获奖。2016年,学院又进一步明确要求二级学院“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在学院的引领下,信息工程学院加入了山东省物联网协会、济南市广告协会、济南电子商务协会等行业组织,并定期邀请杨军等专家指导我们的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2017年底学院制定了深化产教融合的政策措施,将“产教融合”明确列入年度深化改革重点工作。2018年,学院进一步明确了校企合作的实施主体、合作形式和促进措施等内容。指导二级学院和企业积极发挥主体作用,主动对接、共享需求、相互服务,使企业成为学生教学实习就业的重要基地,学校成为企业用人的“蓄水池”,实现学习、实习、就业一体化发展。正是以上各项富有前瞻性的好政策,才使我们首次参加世赛选拔赛就取得如此的好成绩。
二、大赛取得好成绩的良好内外条件
1.与市场无缝对接的专业建设
技工院校的专业开设必需跟市场对接,为此笔者学院每年3月全院教师进行企业调研,了解市场方向。每年的5月和11月,笔者学校会邀请兄弟院校以及行业、企业专家进行专家建设专家论坛会,专家委员会的成员由企业、行业协会、学院骨干教师组成,职责是研究确定学院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职业岗位能力和制订教学计划,合作开发课程,提出教师能力要求、安排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安排学生实习、推荐学生就业等。2015年笔者学院结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杭州新华三集团等当前国内外一流网络设备公司的岗位实际工作需求、网络行业标准,重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进行模块化分层教学。整合专业基础理论,精简重复交叉内容,压缩不必要内容,加强与大赛、生产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训练;把职业技能培养过程由易到难分为基本技能模块、专项技能模块和综合拓展技能模块,实现专业建设、课程标准、培养目标与企业、行业需求的对接。
2.专业工作室
为提升专业发展的高度,笔者学院每学期都会选拔一批学习态度端正、专业技能水平高的学生组建成专业工作室,作为大赛的种子选手进行专门的课程训练。2018年学院充分利用承办、协办第45界世界技能大赛网络系统管理项目山东选拔赛、五进一选拔赛的机会,深入研究世界技能大赛规程和技术文件,在工作室教学中根据比赛内容调整课程内容,根据比赛标准加大课程的广度和深度。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世界技能大赛专项集训后,除学生怀旭获得该项目国家集训队选拔赛比赛第5名的好成绩外,李祥瑞同学获得省二等奖的成绩,而参加集训的其他同学也得到企业的高度评价。工作室业已成为信息工程学院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提升的创新试验田:一是为师生搭建起教师成长创新的平台,二是发挥了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和优秀学生的示范作用,三是推动了“工学做一体”教学模式和校企融合的提升和深化,四是起到了专业引领、学科引领、大赛引领、项目引领的示范带头作用。
3.强有力的行业、企业支持
为了快速提升学院在实训设备、教学师资、专业建设等方面的实力,笔者学校先后与行业领先企业签订了院企合作协议。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提供设备和应用软件、技术指导文件等,共建专业实训基地,形成了以网络、物联网等骨干专业为主的校企合作支撑点。一方面,企业为学校提供技术支持。2017年笔者学校3名教师到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免费培训,提高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企业将生产任务引入学院。2018年,山东东方信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新校区的校园网的搭建、布线、维护以及通信工程施工测绘等工作交给笔者学校网络专业学生。这既解决了企业用工不足的问题,又为在校学生和培训学员提供了很好的生产性实习机会。同时,笔者学院引进华三山东公司以及华为山东公司等企业专家和能工巧匠进行“大师进课堂”活动,定期给学生进行讲座,传播网络行业的前沿技术,促进了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的快速发展。
4.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笔者学院根据国家有关于技工院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同时借鉴德国“双元制”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方式,将“工学结合”作为学院培养模式。从2015年起,学院调整教学计划,将原来“学生在校上课3年+顶岗实习1年”,改为“在校上课2年+跟岗实习1年+顶岗实习1年”。在边讲边练的项目练习过程中,不论是网络搭建还是综合布线,老师按照该工种国家标准进行指导,学生按照国家标准对照训练。学生既分组合作,又要独立完成各自的工序任务。学院也一直鼓励年轻教师走进企业,在真实环境下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和生产。
三、周密的筹备和组织
1.组织管理模式改革促技能竞赛发展
学院参与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有多年的历史,以往一直成绩不太理想。自2015年起,学院不断调整和优化技能竞赛组织和管理模式,参加技能竞赛的成绩逐年攀升,并在2018年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根据多年的实践,笔者学校在技能竞赛工作中逐渐形成了项目制和主教练负责制的组织管理模式。笔者学校技能竞赛训练工作体现了“以教练团队为中心”的原则,竞赛训练方案完全由教练团队确定,由二级学院院长审核之后实施。在训练过程中,教学部主任负责教练成员的调配、教学工作协调等,教研室主任则负责统筹、组织、协调、对外沟通及经费保障,尤其是与校内相关职能部门、兄弟学校、上级主管部门等沟通与协调,此外也对竞赛训练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2.开展技术交流,提高选手技艺
为实现本次世赛网络系统管理项目取得好的成绩,学院先后派出两组教师赴广州国家集训基地深入开展学习。集训期间,多次邀请世赛本项目我国国家教练组组长田钧教授及广东工贸技师学院的选手进行技能交流,了解世赛技术要求、评判规则的新变化及其他国家和地区选手的水平。
3.制定周密的赛前、赛中技术保障
赛前,学院首先根据世赛官网公布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备选赛题制订了赛前训练计划,教练每天现场跟踪并记录选手答题的情况,进行试题分析,再进行优化和改进,并总结归纳编写了每个项目的经验总结;二是进行世赛模拟训练、障碍训练,锻炼选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赛场应变能力;三是组建前方技术组和后方技术组支持团队,前方技术组研究确定赛题制作方案,后方技术支持团队组织实施制作,前、后方密切配合,制定详细的赛期工作规划和每天的工作安排。赛中,教练组观察选手每个时间段比赛存在的不足和失误。晚上,教练根据选手当天比赛情况,与选手共同制定第二天工作安排。
4.强大的后勤保障
为保障选手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良好的身心状态,学院为选手提供了强大后勤保障。一是无微不至的情绪关注,学院指定专门的心理指导老师,与选手同吃同住,随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剔除一切不利于训练和比赛的心理因素;二是贴心的日常生活服务,有专门教师负责学生的一日三餐和作息,既让学生吃的健康有营养,又要安排好学生的休息、学习、锻炼时间;三是周全的备赛保障,学院制订了详尽的学习计划,本校指导教师、企业专家根据学生的备赛进度,进行专项指导。大赛成绩的取得也是老师们无私付出的结果。在学生集训期间,教师牺牲了个人生活,全天候陪同学生2个月;在大赛当天指导老师的大龄妻子临产,指导老师一心为大赛,没去医院照顾妻儿;为做好大赛服务,教学主任几夜未眠,脚上也磨了一堆泡。
四、与发达国家的整体差距
一是重比赛轻教学。大部分发达国家的世赛选手培养更多的一是强调日常教学中就按照世赛的标准组织教学和考核,把功夫练在平时,他们适龄学生的整体水平较高。反观我们,每个学校或地区选出少数选手早早进行强化训练,层层选拔,所谓金字塔塔尖上的塔尖。从长远看,我们还是要学习先进经验,提升我们技工教育的整体水平。二是大赛重难度轻质量。我国的很多比赛项目其竞赛题目的难度已经超过世界技能大赛,但国际比赛强调的产品质量,我们却一直不够重视。国内的比赛强调工艺性难度、形状复杂和工作量巨大,与国际比赛所强调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存在很大不同。事实上工件难度系数再高,如果没有质量保证,等于没有完成。所以,培训和教学应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让学生树立质量意识,精益求精,认真完成每一件作品。总之,世界技能大赛46项比赛都与实实在在的经济活动相关,具有实际的社会价值。而我国的大部分职业院校课程内容的学科逻辑性较强,理论较深,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与学生的学习条件和社会需要脱节。技能大赛似乎在以一种倒逼机制,为职业院校教学更准确地把握市场脉搏,更新教育理念,加快课程改革提供了一个导向标杆,促使学校紧跟科技发展步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尽可能多地设置理实一体化、更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的课程,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增强体验,培养适应科技发展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
作者:刘娜 商和福 单位:济南市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