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资源合理构建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信息资源合理构建,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信息资源合理构建

摘要:本文在阐述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信息化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并强调信息化规划的重要性。然后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针对性出发,在教学与管理信息资源的和谐运作以及信息化综合能力的整体提高等几个方面来对学校教育、教学信息环境的构建进行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高等教育;信息资源

一、引言

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借助于教育信息化平台,实现教育技术水平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合理的信息化教育资源。信息化教育技术在各个教育领域中的融合和发展,推动着整个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高,高校教育也不例外[1]。当前,学校面临着改革和发展的重大转折。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势力需要进一步加强,新一轮学校规划与建设的工作已经展开。从教育技术与教学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角度,认真思考在新一轮学校大规模建设中科学构建教育技术平台,合理布局教育信息资源,使未来的校园教学环境和设施既能适应学校的基本校情,又能体现具有现代化的大学教育特色,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好教育信息资源,整体提高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创建一个优质的教育教学环境,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应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针对性,在教学与管理信息,资源的和谐运作以及信息化综合能力的整体提高几个方面,对学校教育、教学信息环境的构建进行思考和探索。

二、提高设备和资源的教学针对性

作为高等教育院校,进行教育信息资源的整合时,必须首先注意到要适合学校的校情,符合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模式。高等教育的宗旨根本在于全面提高受教育的素质,可以认为高等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等综合素质的教育模式,是一种全方位教学方式,教育内容从单纯的知识传授拓展到以素质本位为指导的综合教育[2]。为此,教育资源的建设方案,以提高全面素质的教育作为信息资源选择和布局的参考点。调整改善教育过程,优化学校环境,增强学习的手段,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其他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于高等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因此信息化资源的布局也应是全方位的。设施建设的方案要尽量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包括丰富的实验,实行应用体验,教师和辅导员对学生的多种教育需求,以及让学生能有自己的学习及生活体验场所。无论选择何种方案,都要尽量为职业学校的学生这一特殊用户提供教师与学生大量的学习体验的技术支持。信息支援对教育教学的支持应渗透到日常教学的各个环节和过程中,可以是授课形式,也可以是技能训练形式,可以在第一课堂,也能应用于第二课堂,包括各种形式的文娱、体育活动。在规划与实施时考虑到这一特点,做到一个设施多种用途,一个场地多项设施配备。要预先仔细考虑各个教学场地中将来可能会开展的教学活动内容与方式,充分挖掘各个场地和资源的教育功能,做到准确,有针对性。比如,多媒体语音室内可以连接网络和有线电视线路,拓展语音室的功能,不仅可以进行语音教学,还可以作为多媒体教室、网络学习教室。针对各个不同的专业的要求,在计算机房中除单纯作为电脑课程学习外,还有加强相关专业的相关软件设备训练,以保证能够学生模拟实施时有更多的训练场所和设备[3]。建设学校信息化整体教学环境,要突破时空局限,实现狭义学习资源与广义学习资源的连接,开辟学习教育与思想教育、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广阔途径,不仅仅是校园网、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等新型媒体的硬件与软件资源的建设,还应当包括对常规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传统学习资源的综合利用、数字化处理和共享资源。合理的配置及方便与多样化使用的局面,更能促进校园信息文化氛围的营造。例如,常规教室应接人有线电视信号、网络信号和有线广播信号等,同时考虑预留有各个教室可自我单独进行多媒体教学或其他教学、文体活动的相关设备线路接口,以满足各个教室各课程的个性化学习活动。还要做到统一管理和个别应用相结合,实验室接人相关的信息线路,能使实验教学做得更生动效果更好,同时实验室也能兼做其他功能的教学场地。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已经兼做计算机教室和网络训练场地,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挖掘潜力,发挥更多的功能和作用等等。只有了解学校的教学校情及教学特点,才能有的放矢的建设和布局学校各个相关技术教育设施与设备,真正发挥这些资源的作用。

三、信息资源的运作与管理

资源合理的运作才具有价值,管理得好,有限的资源可以发挥较大的使用价值,反之浪费的不仅仅是有形的物资资源,更是宝贵的时间和人力。资源的运作与管理,包括合理配置、共享开放、综合运用和维护调理[4]。强调的是方便使用,提高效益,保障运行。因此在构建信息资源时要考虑到在今后使用中的运作管理是否合理,维护、维修是否方便,要让这些使用中的资源能够共享,综合利用,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全方位支持,满足多层次多形式应用要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训练能力。为把信息技术与各个教学过程有机整合创造合适的条件,要充分考虑到利用已有的设施能够给学生在学习和成长中提供什么样的技术支持,前者涉及到需要开设的课程,选修课、实验课、文娱体育协会的应用,技能训练的科目等等,把适用于这些活动开展的设施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后者则是考虑到已有设施哪些是最能够适合学生的学习,培养兴趣,提高效果,改善学习环境。在新建一批信息教学设施的同时,有必要对已有教学设施进行信息化技术改造,增加其适用功能,使原有设施归纳到信息技术的系统中,发挥出更大的效能。还可以解决实验实习科目条件不足的矛盾,提升这些实验设施的技术含量。对于设置信息技术设施时,还必须考虑到二点:一是与企业技术应用保持相对一致性,建立虚拟实行,仿真实行系统。二是可以提供大容量、多层次的信息传输,训练时间和训练量以专业岗位要求为依据,确立实习实践技能培训目标,为这个目标展开各个信息技术设施的运作和提供服务。如建立基础训练型,培养学生应用信息工具查询、采集、选择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兴趣培养型,拓展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适应社会的多种能力;自我学习型,支持学生自我学习,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创造多媒体、多时空、多层次的学习环境。

四、信息化能力的提高着眼于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

信息技术教育着眼于所有应用者和学习者,重在普及信息技术和文化,教师作为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既是利用信息资源向学生进行传授知识技能的施教者,又是将自身掌握与提高反映在教学中的检验者,还必需是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第一学习者。传统型教育必备的基本能力包括一般文化知识,所教学科知识,教育科学知识,进人信息时代,教师的能力要求至少还应加上信息素养,现代教育理念方法[5]。教师把传统的能力与信息素养融合提升,形成信息化理论与实践能力,不仅是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必备条件,也是一个学校教育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这个资源中的软件部分。在高等教育中,是以文化基础素质、技术应用能力、专业岗位能力来衡量培养质量的好坏。教师是教育信息化理念的第一执行人,要提高学校教学的整体水平,必须让尽可能多的教师具备高水平、高素质的信息技术教学能力。这是衡量一个学校的信息教育资源优劣的重要标准,也是教师教育教学的评价走向。构建学校的信息技术资源是要特别注意注重考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要求并且给教师提供大容量、多层次的模拟训练。首先要培养教师如何制作演示类软件,同时也要培训各个学科的教师如何制作和利用多媒体素材,如声音、动画、图像等,并要求在计算机、语言、网络软件模拟教学方面做适当的要求。为了在这些课程中也能实现交互式的辅助教学功能,如课堂练习、测试等。先由专业人员开发一个统一软件模块,知道他们如何使用即可,先由计算机教师开发一个软件,该软件只要求学科教师把试题和答案及评分规则按一定的格式输入一个文本文件,然后即可生成一个可以在网络上运行的测试系统,可以让每个学生测试和练习,还可以进行简单的试卷分析。这个软件可以是学科教师既能进行一些交互性的教学活动,又不必设计这方面的程序,降低了学科教师的学习难度,除了演示软件的制作外,对计算机的图形变换、编程语言、过程模拟等方面的知识也要根据他们的专业特点做一般要求。在信息教育条件下,教师只有应用信息技术的方法将课程计划进行整合实施,才能获得最优化目的。加强对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要求、培养、考核,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特别是中青年教师更应该自觉地去学习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跟上时代的步伐。实践证明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增强工作效率和自身职业能力,这与学校对每一位教师要求尽量采用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方向是一致的,也是构建学校信息技术资源所要达到的目的。

五、结论

高等学校信息化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和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的分析,不难发现,当前高等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需要我们应该不失时机的抓住和利用信息化带来的技术成果和发展机遇,大力推进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增强综合国力,早日实现国家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史敏,《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5(2):78.

[2]蒋东兴,许庆红.高校信息建设一体化思路与实践[J].《教育信息化》,2015(5):33.

[3]赵国栋.《美国大学“信息化校园计划”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11(4):47.

[4]陈志良,高鸿.《数字化时代人文精神悖论之反思》[J].《哲学研究》,2014(2):45.

[5]伏秋平,《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6(11):11.

作者:孔翔鸣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