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智慧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途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主要从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方面入手,对图书馆现阶段的信息资源共享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几点有效的共享途径,希望为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工作帮助及参考。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现状;途径
“智慧图书馆”集现代化图书馆建筑以及数字化管理模块为一体,在物联网和互联网科学技术的有机融合下,实现了对图书馆资源的有机整合和智慧化服务,同时可以为不同地区、不同需求的受众提供信息资源的实时共享。然而,受到政策和监管机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智慧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现实发展依然面临着诸多困难,急需找到有效的发展途径,以此全面推动智慧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享发展。
1智慧图书馆的含义与特点
智慧图书馆是一种新型的图书管理理念,同时也是一种先进的、智能化建筑,在建设智慧图书馆的过程中,应用了多种先进的智能技术,例如云计算、网络存储、物联网、以及各种自动化设备等[1]。智慧图书馆与传统的图书馆相比,打破了时间与地域的限制,实现了空间的互通,给图书馆日常管理以及图书借阅服务提供了很大的便捷条件。智慧图书馆在基本成熟以后,具有信息共享性、服务高效性以及使用便捷性等特点,可以在物联网、云计算以及智能化设备等共同作用下建立一个完善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整合、维护、以及存储、等基本功能进行统一规划,进而建立一个以图书服务为核心内容的综合性智慧服务平台,让用户在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下,获得信息资源的实时共享以及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2智慧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现状
2.1信息资源共享制度缺失
目前,我国现有的智慧图书馆多数归属于地方各高校,图书馆大多为独立运营,并且具有自身的管理特点以及信息资源共享模式。整体上看,各智慧图书馆的运营各自为营,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政策制度进行约束,运营的模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无法形成全范围的信息资源共享[2]。在智慧图书馆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信息资源共享政策制度的缺失,使得各个智慧图书馆之间没有建立长期、良好的沟通机制,也无法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的信息资源共享,从而导致智慧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享工作开展受到很大阻力,无法完全发挥出智慧图书馆的实际功效,为用户提供优质的图书服务。
2.2信息资源共享风险大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智慧图书馆都处在建设的初期,各种设备的应用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等都处在试验时期,没有形成完整、完善的运营管理机制,在信息资源共享方面上,存在比较多的风险问题,例如信息资源的泄漏、不实信息资源的传播等,都会对信息资源的主客体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智慧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享带来安全隐患,以此制约了智慧图书馆的快速发展[3]。
2.3信息资源共享动力不足
虽然我国现有的智慧图书馆已经基本成型,并且也尝试建立了统一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了对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但是,由于智慧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享没有共同的利益,也没有共同的发展目标,从而导致智慧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动力严重不足,无法承载目前智慧图书管的信息共享平台发展,也无法高效、稳定的进行信息资源的全域共享。另外,由于国家和各级主管部门都缺少对智慧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视程度,也导致智慧图书馆的信息共享出现明显的障碍,直接影响了信息资源共享的效率以及质量,不利于智慧图书馆的全面发展。
2.4信息资源共享建设不到位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智能化设备的更新,我国多地域的智慧化图书馆基本形成了馆际之间的沟通互无,也可以进行实时的信息资源传输与共享。但是,由于网络建设的不到位,跨区域进行信息资源共享的时候,存在信息资源传输速率慢、信息资源接收缺失或者访问受限等问题,使得馆际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形式化严重,无法真正的将信息资源共享落实到位,也无法完全、完整的为用户提供准确的馆藏服务,也无法彻底实现馆际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无障碍化和实时化[4]。
3智慧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新途径
3.1建立健全的信息资源共享制度
在现有的网络信息技术以及智能化设备的支撑下,我国的智能化图书馆基本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为了进一步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的时效性和安全性,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应该根据各地区的智能化图书馆管理现状以及信息资源的共享问题,建立健全的信息资源共享制度。智慧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制度需要从信息资源共享要求、主客体利益以及信息资源安全等多方面入手,为智慧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享提供基本的制度保障[5]。①国家相关主管部门要辩证的看待智慧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享问题和用户的实际需求问题,并且要建立馆际之间的利益共同体,将各个智慧图书馆有机的联系到一起,形成联动机制,以此更好地发挥出馆际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作用。②相关部门要根据现有的馆藏资源形式和信息资源的共享模式,制定统一的信息资源传输、接收格式,并且使用统一的检索软件和数据库系统,为不同地域的用户提供一致的智慧图书馆服务,以此提高信息资源的共享效率。③要对现有的智慧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制度和法律法规等进行全面的优化和有效的补充,减少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中的制度缺陷,避免信息安全隐患问题的发生,为智慧图书馆主客体提供一个健康、安全、良好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3.2完善智慧图书馆信息资源一体化模式
智慧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享离不开各级、各地区图书馆的有效互动,也离不开各个智慧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一体化建设。为此,在全面落实智慧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时候,要将全国基础规模以上的图书馆进行在线联网,形成全覆盖的智慧图书馆信息资源一体化模式,并将馆藏内的有效资源进行完全共享。智慧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实施,可以帮助不同地区的用户通过信息资源一体化平台进入智慧图书馆的综合管理中心,并且利用统一的信息资源检索引擎对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进行查找,并且自行下载查阅、留存[6]。为了进一步提升智慧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效率,各个图书馆需要借助一体化共享平台,对系统内的联网智慧图书馆进行分级管理,并且对全部的馆藏进行统一的分配和整理,建立系统的检索引擎,将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信息资源等进行分类管理,并且建立完整的馆藏搜索目录与子目录,以此将数量众多的馆藏资源进行有序的排列。
3.3加大智慧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投入
智慧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需要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系统的支持下运行,日常的运营和维护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资源,需要有足够的运行资源予以支持。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应该逐渐提高对智慧图书馆的重视程度,并且加大对智慧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方面的投入,引进最新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对现有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进行完善与优化,以此保证智慧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有序运行以及快速发展,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图书馆服务[7]。①国家要加大对智慧图书馆的硬件建设投入,对图书馆的计算机设备和管理设备等进行实时的更新,以此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保证智慧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先进性和有效性。②国家还要加大对智慧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软件建设投入,尤其是网络方面的建设投入,对现有的物联网、移动网络、云计算以及大数据存储等方面进行不断的完善与系统优化,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并且积极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案,进而实现智慧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私密性,营造一个健康、绿色的互联网信息资料共享平台。
3.4提高智慧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安全性
为了实现不同地区之间的智慧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图书馆之间必须借助移动互联网形成馆际连接,以此实现信息资源的快速传输以及共享。但是,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智慧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享上,也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埋下了安全隐患。部分智慧图书馆的网络安全配置相对较低,并且缺少完善的传输安全技术支持,从而导致在传递信息技术的时候会发生各种各样信息泄露或者数据丢失的问题,同时还会对各个智慧图书馆的内部管理系统产生安全威胁,影响到智慧图书馆各种功能的正常使用[8]。所以,必须全面提高智慧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安全性,建立严密的防火墙以及信息传输安全保障,以此保证信息资源共享的私密性和下载稳定性。另外,各个图书馆还应该安排专人定期对智慧图书馆的管理系统和信息资源共享一体化平台进行维护,找到潜在的安全问题,并且及时作出处理,为智慧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进而全面提高智慧图书馆的管理效能和服务效率。
4结论
总之,在科技以及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图书馆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展的步伐,从自身的发展角度出发,立足与用户的实际需求,从政策、技术、投入以及系统化建设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智慧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水平,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图书服务,建立一个全覆盖、无死角、高速、高效的智能化图书馆平台,切实提高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率,充分发挥出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享服务效能。
[参考文献]
[1]董佳.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构建研究[J].智库时代,2019,(50):72~73.
[2]罗焕军,雷歆,何媛媛.区域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体系构建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58.
[3]王慧娜.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策略研究[J].智库时代,2019,(47):104~105.
[4]牟健梅.图书馆特色资源数字化建构与共享探究———以艺术院校图书馆为例[J].出版广角,2019,(21):85~87.
[5]吴文光.文化建设中社区图书馆的共建共享研究[J].智库时代,2019,(44):276~277.
[6]罗静.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中的应用[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11):159~160.
[7]白益彪.大数据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策略[J].传播力研究,2019,3(30):295.
[8]陈诗莲.基于智慧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享途径分析[J].传媒论坛,2019,2(24):144~145.
作者:董奎 谢明亮 单位:江苏第二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