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区域信息资源和能力共享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电力区域信息资源和能力共享,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电力区域信息资源和能力共享

摘要:随着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十三五规划”信息领域建设方向的探讨和确定,电力信息的转型和健壮将成为公司“十三五”建设落地的重要基础和强力保障。电力信息的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本文立足公司体系内电力信息发展的现状,结合公司“十二五”信息化建设的成果,面向IT建设发展,提出电力区域信息资源能力共享的发展模型。同时,围绕电网IT建设发展中对于区域资源和能力共享专项发展进行探讨和思考,以如何发挥地市局现阶段资源空间优势;如何切实解决用户需求,提高用户响应度;如何落实提升数据质量,进一步发挥系统效益等问题为出发点,探索构建区域共享分中心的建设模式。

关键词:电力信息;IT运维;区域资源;共享中心

0引言

自公司“6+1”系统上线以来,地市局信息中心承担的系统部署大幅减少,目前作为地市级信息中心,以OAK办公、EIP门户及终端基础支撑类系统(如域控、防病毒、桌管等)为主,地市信息中心业务属性由原来协同建设的工作中心逐步转型为面向用户的业务中转和资源协调,区域资源在企业级系统大集中后得到极大的释放,但这部分资源却得不到利用,造成区域资源的极大浪费。

1旧区域IT运维模型分析

纵观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早有区域IT运维中心的运作模式探索的经验,一致以提出的借鉴电力主网运行管理模式进行探讨和思考的方向,提出区域IT运维中心以构建“省>区域>市\县”的“两级集中、三级作业”模式。在公司旧有的企业级系统分散部署的体系下,这种分级多层维护体系是成立的,并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采用全省统一,分散部署,能最大程度减轻省级集中的运维压力和资源压力。但是这种体系在企业级系统大集中的背景下,则旧分级多层体系则不适用,区域IT运维中心的业务应用因此必须重新定位。

1.1(旧)区域IT运维中心需求模型

旧区域IT运维中心建设思路是以建立合理的运维体系必须运维的需求模型分析入手,根据电网企业信息化建设和运维的特点,IT运维需求模型分为五个层次:现场作业层(L1)、技术运维层(L2)、应用运维层(L3)、技术支援层(L4)和运维管理层(L5)。这五个层次体现了运维过程的不同价值和侧重点。前面4个层次为功能层次的需求,解决运维作业和运维支援问题;第5层为管理层次需求,解决运维的组织、管理、控制和考核问题。①现场作业层-L1负责所辖区IT基础架构(桌面终端、辅助设备、网络、主机、存储、备份和平台软件等)中的技术含量较低的现场运维作业。②技术运维层-L2负责所辖区IT基础架构中技术含量较高和复杂的运维作业,并协助、支援和指导L1层人员的运维工作。技术运维层还负责运维监控的规划和运维分析,通过管理和技术手段确保IT系统的持续、稳定和健康运行,提高IT系统的服务水平。③应用运维层-L3应用运维层负责解决应用系统层面的运维问题,负责应用系统的使用指导、关键数据维护、业务流程修改和系统配置,并负责控制需求变更,确保应用系统的运行效果、数据质量和实用化程度。应用运维是高端运维需求,实施应用运维需要有既熟悉行业知识又懂得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专业人才。④技术支援层-L4技术支援层负责为L1~L3层的工作开展提供坚实的技术和资源保障。这些保障包括技术专家、业务专家、原厂商技术支持、备品备件、培训和测试设施等。出现重大灾难事故时技术支援层负责协调和指挥相关救援和恢复措施。⑤运维管理层-L5运维管理层主要是解决运维决策、管理和监督问题。运维管理层需要负责运维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监督和规范各种制度和流程的执行,制定和考核各级运维机构的运维绩效。

1.2(旧)“两级集中、三级作业”运维体系

依据上一节所阐述的IT运维需求模型,参考和借鉴相关行业运维体系的经验,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原区域IT运维中心构建“两级集中,三级作业”模式。所谓“两级集中,三级作业”就是在省公司和各个区域中心建立两级集中运维中心,在省、区域和基层(市/县)三级执行不同层次的运维作业(如图2所示)。

1.2.1省IT运维中心

省IT运维中心,在省公司层面是实行全省的集中运维和监督管理。省运维中心负责协调、指导、调度和考核全省运维机构。省IT运维中心还将省直属IDC、全省大集中应用系统、本部和个直属单位IT系统之运维工作。省IT运维中心职能覆盖运维需求的所有5个层次,重点在L3、L4和L5。

1.2.2区域IT运维中心

区域IT运维中心协助省公司管理区域内IT运维工作。区域IT运维中心的定位和职能覆盖运维需求重点在L2、L3和L4。个别超大型地市可以单独设立运维中心,并参照区域运维中心模式运作。IT运维中心原则上兼顾其所在城市供电局的所有IT运维工作,承担所在地市运维站的职能。

1.2.3市/县IT运维站

各个地市(县市)设立一个或若干IT运维站,其职能涵盖运维需求模型中的L1现场运维层和L3应用运维层。在“两级集中、三级作业”运维模式下,信息管理分归口业务管理和运维管理两条线,各级运维部门受同级别信息化归口管理部门的业务管理和指导。

2新形势下区域资源共享模型

作为公司“6+1”企业级系统大集中的背景下,地市基层IDC资源得到非常大的释放,并且地市层级的业务工作更为集中,无论从资源或是能力方面都有一个非常大的发挥空间,结合地市级现有资源和能力,构建新区域IT建设思路,向区域资源及能力共享和区域价值体现转型。区域资源与能力共享围绕3个基本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既:如何发挥地市局现阶段资源空间优势;如何切实解决用户需求,提高用户响应度;如何落实提升数据质量,进一步发挥系统效益。

2.1成立区域资源共享模式

在区域资源共享模型中,由省公司及省信息中心牵头,地市局协同配合,省侧将落实“十三五”规划库研究课题以及系统非主体功能开发的需求资源分散部署在地市级区域,由于地市级区域部署成本低、建设体量相对较小,能更快捷的完成区域资源部署及配合开展后勤运维保障。区域资源的选择是有针对性的开展的,可以由地市级区域各单位组建区域资源共享中心,对本区域资源及运维综合实力进行量化,并由省信息中心对区域资源及运维综合实力进行评估和定级,提交省公司备案,省公司再对应“十三五”规划库研究课题或区域申报方向选择区域承接。区域资源共享中心的定位包括以下几方面:

2.1.1承担省侧新技术建设及测试后备资源存储

现如今,在“6+1”企业级系统大集中后,地市IDC硬件空间得到极大释放,机房空间足以容纳省侧新技术业务研究的资源部署,随着公司通信网络的不断优化完善,网络资源已不再成为空间资源的约束条件,这为地市级承接网省公司新技术试点研究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区域IT运维中心是以片区作为一个集散点,结合公司十三五规划研究库,区域IT运维中心能响应公司技术规划研究课题,决策合适的新技术试点研究场景和条件。

2.1.2组建区域技术开发、驱动信息价值链

作为区域资源共享分中心,资源池建设具有一定成果后,可以为区域技术开发提供有利的存储环境,并且能够集中区域技术优势,集中力量快速响应用户需求,解决组件式开发与拼装式功能模块需求的资源及技术问题。

2.1.3协同提升区域资源价值

通过区域IT资源共享中心,能全面推进“6+1”企业级系统实用化及区域横向协同机制,进一步发挥信息系统的效益。同时,能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加大数据质量问题的解决力度,营造良好的应用环境,改善应用水平从而提升数据质量,使数据质量的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2.1.4区域资源共享辅助需求管控

目前,公司就如何构建广东电网信息系统建设规范,严格管控各业务领域新增功能需求,以及支持各单位移动应用、数据分析应用,划清管理界面不断开展探究。同时,如何以“省为实体”原则开展信息系统建设,处理好省级集中开发与各单位个性化开发之间的关系,加快提升需求响应速度,成为省级层面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2.1.5管制业务与竞争性业务需求

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壮大,信息领域既要满足管制业务信息化需求,也要充分考虑未来竞争业务信息化需求以及对外运营发展的要求。区域资源共享中心,能为公司及各地市局逐步开展同业对标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利用各地市级单位自身资源优势,为配合公司在基地建设IDC的需求打下基础。

2.1.6区域人才资源优化转型

构建区域资源共享模型,充分调动区域IT人才资源,一是在管制类信息化业务,目前省、地信息中心分工合作模式逐步明确,加强自主研发和自主运维,促进信息化人才队伍优化转型。二是竞争业务信息化工作,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提前做好横向联动,发挥区域人才优势,自主探索信息化竞争业务。

2.2打造区域能力共享机制

在构建区域运维联动模式中,主要围绕双速生产流水线中敏态与稳态流水线开展区域运维联动。稳态运维流水线是满足需求稳定、保障公司信息安全质量的运维流水线。敏态流水线的关键在于快速响应用户需求,以拼装式组件开发为基础,在区域共享分中心形成一支技术能力过硬、业务需求熟练、厂商管理规范的队伍,并完成用户本地功能需求。区域能力共享机制包括以下几方面:

2.2.1技术支撑队伍

培养选拔信息专业的技能专家,为区域共享分中心配备相应的厂商技术支撑团队,厂商技术支撑团队由省公司组织进行派驻,用于协助区域共享分中心技术开发及运维技术支持。同时培养区域内各地市局技术技能人员,做好技术技能储备,逐步形成具有能自主响应用户功能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2.2.2共享运作模式

区域分中心选址必须充分考虑区域联动机制,同时能快速响应用户需求,准确将用户需求转化为系统功能需求,包括选址合理,面对面用户需求分析,敏捷的技术开发流程和技术能力。

2.2.3规范的人员管理制度

人员管理制度主要考虑到厂商人员的技术能力、配套资源及人员成本的问题。技术能力方面由省信息中心进行把关和分配即可完成。配套资源方面需要考虑区域共享分中心的配套场地、配套设置及业务资源等各方面。

2.3建立一套健全的区域组织架构

2.3.1四级架构运作模式

一级:省公司

(负责所有区域评价、负责区域资源等级评审、其它)

二级:省信息中心

(负责厂商技术资源分配、负责区域资源等级评估、负责区域整体进度把控、其它)

三级:区域共享分中心

(负责牵头开展区域用户需求响应评审,负责组织技术资源制定区域用户需求进度计划、负责组织落实区域数据质量提升计划、其它)

四级:地市局信息中心

(负责收集及确立用户需求,对用户需求进行初步评估,做好用户响应第一步。负责落实区域数据质量提升计划,切实提升数据质量,发挥信息系统效益最大化。其它)

2.3.2区域组织架构组成

区域组织架构的组成由地理位置集中,片区资源分布具有明显差异的几个地市局组成,区域共享中心由区域内综合实力较强的地市局作为牵头机构,负责参与和编制区域架构建设以及区域职责、权力的制定。区域分中心可以进一步虚拟化分为区域资源分中心和区域技术分中心,管理职责同样按照资源分中心与技术创新分中心的模式分为两套,资源分中心采用实体职责划分,技术创新分中心采用虚拟职责划分。既资源分中心实体职责落实到设备、资源、厂商等管理界面,技术创新分中心落实技术人员、专家队伍等管理界面。

3结论与思考

本文围绕电网IT建设发展中对于区域资源和能力共享专项发展进行探讨和思考,以如何发挥地市局现阶段资源空间优势;如何切实解决用户需求,提高用户响应度;如何落实提升数据质量,进一步发挥系统效益等问题为出发点,探索构建区域共享分中心的建设模式。电力信息领域始终需要围绕以如何实现和体现信息价值,如何提升企业效益为出发点,更多关注用户需求与系统效益,真正发挥数据为己所用,成为数据主人。

参考文献:

[1]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十三五”信息化支撑子规划.

[2]黄冬霞.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力营销服务创新[J].成功营销,2018(10).

[3]蒋小维,胡小青,郑凤朝.浅析大数据分析对电力营销工作的重要性[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11).

作者:王振达 单位:汕头供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