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工资信息化管理模式创新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事业单位工资信息化管理模式创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事业单位工资信息化管理模式创新

[摘要]推进事业单位工资管理的信息化是简化办理程序、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提升业务水平和实施业务标准化管理的要求。事业单位工资信息化管理的功能应重点从工资政策宣传、档案电子化管理、手机App应用、减少人员的工作量等方面来规划和设计,设置政策宣传和操作指南、电子档案上传和分类管理、手机App同步系统、智能化计算与智慧管理、监督管理与查询分析等板块。推进事业单位工资信息化管理,要有创新、包容、创业、攻坚克难的理念,突破思想认识上的难点,通过智能化管理,提高工资数据的精准性和管理效率;要减少对商业软件的套用和依赖,使程序设计和应用符合事业单位工资管理的需要;应解决界面操作和流程复杂的问题,按模块化关联流程设计,让经办人员和审核人员简化操作。

[关键词]事业单位;工资;信息化管理

事业单位工资信息化管理是大势所趋,然而,各地在推进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管理理念滞后、开发经验不足、信息系统零散、集成功能不明确、缺乏直接复制模式、数据安全风险隐患等问题。四川省绵阳市自主开发的工资信息管理系统,覆盖市、县、乡三个层面所有事业单位,而且用户全部免费使用,其开发模式、集成功能、管理理念等具有一定启示作用。现以绵阳市为样本,就推进事业单位工资信息化管理进行分析研究,供事业单位工资管理部门参考借鉴。

一、事业单位工资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技术加速改变着各行各业。传统的工资管理工作由于存在神秘、保守、严谨等特点,在信息化的浪潮中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变化。然而,不改变就意味着落后,不加快改变就会越来越被动。一是行业内和系统内倒逼的要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于2016年出台的《“互联网+人社”2020行动计划》要求“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与互联网的创新理念、创新模式、先进技术深度融合,加快业务创新与服务方式变革,引领制度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形成‘互联网+人社’新模式”。如今社保的信息化建设、就业的信息化建设等板块都迅速推进,同在一个部门一个系统的工资管理没有理由原地踏步。因此,推进事业单位工资信息化管理显得更加紧迫。二是服务型政府发展趋势的要求。“让数据代替人跑路”“最多跑一次”是服务型政府的努力方向,再按照过去的现场审核业务的办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了。尤其是人事干部人少事多,人员频繁更换,而工资政策历史沿革长、政策复杂,学习培训起来比较难,迫切需要通过信息化管理使工资政策和业务经办简单易学,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工资神秘化时代正在消逝,越来越多的人要求便捷地查询自己的工资和相关政策,因此,必须探索工资政策公开和方便职工查询自己工资的渠道和平台。三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事业单位涉及行业多、绩效工资政策灵活,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工资管理部门参与薪酬改革的任务越来越重、事务越来越多,原来以工资审核为主的工资管理工作,越来越多地转变为薪酬指导、薪酬设计、薪酬改革。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让机器干活、让人来思考”,提升事业单位工资管理的含金量,腾出更多的时间参与改革。四是提升业务水平和实施业务标准化管理的要求。工资信息化管理系统如同事业单位工资管理的基础设施,只有建好基础设施,才能更好地高质量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数据资源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资源,工资管理也需要大量的数据资源。而要获得这些工资数据资源,单靠以前的工资统计年报已经无法满足需要,而要在一定范围内将数据向上集中,使上一级的管理层能够迅速准确地获取区域内的所有工资数据。信息交换和信息公开必将促进工资管理业务走向标准化发展。改变以前工资管理中不同地域工资政策执行口径、经办流程不一致的现象,需要以信息化管理为基础,推进标准化建设,实现经办标准统一、审核流程统一、政策口径统一、信息数据统一。五是政风行风建设的要求。工资信息化管理系统具有业务标准化、办理可追溯、全程能留痕、人工无法随意改变等特点,具备事前预防工资管理中存在的廉政风险的功能。通过信息化减少业务办理,简化审核业务,并以网络联结服务对象实现“不见面的服务”,解决当面办事可能出现的服务态度差和作风拖沓等问题,从而不断提升政风行风建设水平。

二、事业单位工资信息化管理的功能集成

事业单位工资信息化管理的功能集成应该有别于其他行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有别于一些商业工资软件,甚至有别于此前包含公务员工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应重点从工资政策宣传、档案电子化管理、手机App应用、减少人员的工作量等方面来规划和设计,设置若干功能板块。

(一)政策宣传和操作指南板块

有关工资管理方面的政策内容复杂、历史沿革长且零散碎片化,即使是专业从事工资管理工作的人员也难以短期掌握,更不用说各单位的人事干部。传统政策宣传方式是将政策原文印成纸质资料,或者将原文录入在工资软件上,这样既不利于专业从事工资管理的人员学习掌握,也无法满足各单位具体办理工资业务人员查询的需要,更无法满足职工本人知晓工资政策的要求。根据“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特殊”的政务公开原则,事业单位工资政策越来越多地走向公开化。因此,有必要将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常用政策进行精简整理,使同一业务的政策集中关联在一起,解决查询者原文阅读量大、难以全面掌握政策之间相互关系的问题。对整理好的政策,应该分业务板块设置专门的网页进行宣传,并置入在每项业务办理模块中,供办理时查询。同样,对业务办理也应当形成固定的指南,置入业务办理模块中,供办理业务时查询。工资管理系统有了这个功能,事业单位工资办理人员就可以轻松掌握办理流程,甚至对新政策边学边用,方便快捷,可极大地提高办事效率。样本地用了3年时间以图示化、表格化的方式整理事业单位工资政策,优化操作流程,精简整理形成200余个政策集合、30余项操作指南,将其分为业务项目,制作成“工资政策专网”,供使用者全面学习和查询,并置入每项业务模块中,设置“政策查询”按钮,使用者只需点击便可查询学习。同时,将业务办理的操作流程也制作成演示资料,集中展示在专门制作的“操作指南专网”上,在工资系统中设置“操作指南”,并分别置入各类业务项目,用户点击即可查询。整个内容由人社系统工资管理部门统一维护管理。运行以来,使用单位普遍反映此项功能具有“平时不用学,用时一学就会”的特点。工资管理部门也无须像过去那样经常举办工资政策培训班,节约了大量时间。当然,此功能对一般商业软件或一般软件开发公司来说是一个高难度的工作,因为其对政策资源掌握不足,没有实际执行政策的经验。因此,需要人社系统工资管理部门牵头主动开发。

(二)电子档案上传和分类管理板块

这一板块包括三个方面集成功能:一是办理业务时支撑该业务的依据资料。主要是由办理单位将纸质资料扫描成电子图片,每发生一笔业务,就上传一批电子档案,作为远程审核该业务的依据,可供事后追溯查询。这需要开发专门的电子档案系统,具备上传、查阅、管理、追溯等功能。二是每项业务办理后生成的办理结果,包括各种表册、印章、审核人员信息、记录等,数据许可查询、统计。三是工资档案。不再由人事干部填写纸质的工资档案,而是在业务办理时自动生成,并加盖业务审核电子印章。样本地开发运行此模块功能后,对各类电子档案归类保存。特别是取消了多年来使用的纸质工资档案,得到该地区所有事业单位尤其是数千人大单位人事干部的欢迎。普遍反映,以前每变动一个人员工资就需要在工资档案上记载,要手工填写数千份文档。有了电子档案后,极大地解放了手工劳动,也避免了过去经常填写失误的问题。

(三)手机App同步系统板块

手机App的优势是比电脑上操作更易流程化,只需“一点到底”即可办完业务。一方面,业务经办人员可以不受地域环境限制,用手机即可完成业务办理,并与电脑实现数据同步。另一方面,职工注册验证身份后,就可以随时查询工资政策以及自己的工资情况。样本地将手机App模块嵌入“智慧人社”板块中,应用此模块后,事业单位可以实现用手机办理工资业务;职工也可以用手机查询自己的工资,还可以查询休假等部分常用的工资政策。系统应用前后比较,职工个人到工资管理部门当面咨询或电话咨询业务量减少了八成。然而,由于手机App系统是单独开发的系统,系统功能需要单独设计才能与工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功能共享,一旦功能需求发生变化,两个系统均需要分别维护。样本地手机App功能开发始终滞后于整个大系统。如果两个系统能开发成联动功能,将减轻维护运行的工作量。

(四)智能化计算与智慧管理板块

智能化就是尽可能地减少人工的参与,更多由系统自动完成,提高工作效率,解决人力不足、经办差错、办理不规范等问题。凡是有统一规律的,就可能通过智能化解决。在基本工资调整方面,由于其规律性强,应该直接由信息系统后台统一生成调整结果,单位只需要使用结果。在事业单位人员年度考核正常晋升薪级方面,可以在每年1月由系统自动生成晋升信息,单位仅申报不符合晋升条件的人员。在住房补贴确认、工资年报统计、退休待遇核算、教护龄津贴调整等方面,均可以批量从后台管理。此外,针对一些单位职工担心工资核算的数据可能存在不准确的现象,设计了对比功能,对同年参加工作、同岗位等级人员的工资信息进行大数据比对,以识别工资核算的数据是否有误。针对重点、容易出错的节点,还应该设计弹窗进行强调和提醒。样本地在开发此项功能过程中,最初设计的程序与其他软件功能相似,调整基本工资要单位申报,按年度考核晋升要单位录入考核结果。改进为智能化管理后,节约了大量时间。比如,按年度考核晋升薪级,达到晋升条件的一般在90%以上,而不符合晋升条件的毕竟是少数。如果将所有符合晋升条件的人都录入考核结果,工作量相当巨大;如果只录入没有达到晋升条件的人员,工作量就会减少90%以上。比如,国家统一的事业单位基本工资调整,以前需要各单位现场报表,工资管理部门逐个审核,一般耗时半个月以上。系统统一从后台集中调整后,只需要一两天时间即全部完成调整。工资年报统计工作,以前市、县各部门各单位要花一个多月时间统计,改由工资系统自动生成后,只需要几天时间就可完成。仅这一个板块的功能,就减少了全年至少一个月的工作量。

(五)远程审核管理板块

“让数据多跑路,让服务更贴心,让干部群众少跑腿”是新形势的新要求。事业单位工资管理应当将服务对象不跑路或少跑路作为目标,尽可能地减少现场办理。远程审核可以设置2~3个层级权限,每个层级权限明确相应的审核职责,主要审核单位办理业务传递的电子档案依据是否与办理的业务相一致,其他数据由系统自动核算。就工资管理的特点而言,一般将进入系统的人员信息核准,其他业务均可以实现自动核算。需要走审核流程的,主要是工资管理部门无法获取数据的业务,需要单位发起申请,上传办理依据。同时为了便于网上审核,还需要对通过纸质文件传递的业务,全部规范为表册通过网上审核。流程完成后,单位打印加盖电子印章的表册即可,无须到现场盖章,实现“足不出户、让数据跑路、轻松办业务”的目标。样本地在实施过程中,统一整合各类业务,能用表册的不再层层申报发文件,多数业务实现“一网办理”。尤其是针对事业单位人员岗位变动后的工资调整,由工资管理部门直接从内部获取共享信息,自动变动工资,单位不再办理岗位变动业务,这一方式得到广大人事干部充分肯定。同时,工资管理部门也不再每天等人上门现场办理业务,而是集中时间批量处理,节余的时间用于推动其他改革。

(六)信息共享与数据集中板块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同一区域大的系统中,不同单位人员的调入、调出均不需要再重新录入数据,只需在不同单位之间用编号或身份证号码关联即可。由单位上传调动通知进行申报,通过远程审核,即可办完业务。二是在前端,应与人员招聘、岗位聘用、试用期转正等实现信息共享。只要完成这些环节,系统可以自动核算出工资,单位无须走申报流程而直接使用结果。三是在平行端,要与住房补贴管理部门、财政部门、社保经办系统实现共享,通过加盖电子印章认可的方式把结果交换给相关部门使用。对于无法共享数据的封闭性系统,可以开发适应其他系统的数据格式,开发数据导出模块,便于数据交换。样本地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市、县、乡所有部门及单位的全覆盖,数据集中到市一级工资管理部门,系统内实现数据共享。在实施住房补贴业务共享过程中,与房改部门多次协调,开发了住房补贴模块,相关数据均由系统根据职工基本工资信息自动生成,达到与房改部门互认。在与财政实现数据共享方面,财政部门对各单位的工资预算和拨款,均以工资信息系统数据为基础和依据,达到数据一致性。目前,正在开发退休人员信息与社保部门对接的共享端口。

(七)监督管理与查询分析板块

在数据集中的基础上,开发专门的监督管理模块,以监管各地各单位是否存在违规执行工资政策的现象,从而使监督走在前面。监管功能主要体现在数据的查询分析上,以大数据的方式提取和比对数据,从而发现异常情况。同时,数据集中后可以设计多种需求的查询分析模块,尤其是针对事业单位行业多、种类多的特点,可以分行业、分类别、分层次地分析薪酬特点,为决策提供数据参考。样本地在实践中对市、县工资管理部门数据可进行监管,对各单位的工资数据可随时查询分析。比如,对单位绩效工资设定总额,单位分配情况录入系统后,一旦超出总额即可发现。对特殊岗位津贴直接与财政数据对接,避免单位乱发或超标准发放。再比如,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中,也可以通过系统对公立医院绩效发放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和适时分析,为决策提供服务。

三、事业单位工资信息化管理难点及技术障碍

推进事业单位工资信息化管理涉及一些工作难点和技术障碍,如果不突破这些瓶颈和难点,事业单位工资信息化管理的路程可能会很长。

(一)要突破思想认识上的难点

思想认识指导具体行动。在思想认识上,工资管理部门容易产生这样几种认识。一是等和靠的思想,希望直接复制别人成熟的模式,尤其是等靠上级顶层设计,这样导致很多地方都在等待中,即使有地方主动开发也是各自为政,只管自己使用,没有建立系统工程。二是害怕投入时间和精力,认为工资业务日常工作就很忙,没有时间再开发工资软件,这样就会导致越没有时间推进信息化管理,越在常规工作中抽不出时间的局面。三是贪大求全,开发信息化系统就要与编办等多个系统联网,实现数据共享,如果遇到哪一个环节协调不下来只能停滞不前。四是贪恋权力的思想,认为一旦工资政策公开了,工资业务网上自动化管理,工资管理部门就失去了权力。样本地在推进事业单位工资信息化管理之初,确实也遇到以上问题。从框架设计到软件开发、试用,甚至长期的测试,工资管理部门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许多工作在正常工作之外加班完成。工资信息化管理走上正轨后,信息化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人力资本消耗逐渐减小,通过智能化管理,数据更精准、效率更高、效果更显著,周边不少省、市纷纷效仿借鉴。

(二)要突破依托商业软件的技术障碍

工资管理软件由软件公司开发是一种普遍现象。多数工资管理部门认为不了解软件,应当以软件公司为主来开发。一旦没有软件公司主导,要么只能购买商业软件,要么仅在省市或县的一个层级使用,无法形成较完善的工资信息管理系统。但软件公司开发往往存在先期协调费用难以支出,容易形成对软件公司的依赖,业务办理甚至不得不去适应软件等问题。要改变这种模式,关键是要掌握核心技术,把设计和开发的主动权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样本地在开发中认真研究了商业软件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考察了外地的先进工资软件设计模式,确定了分工模式,即工资管理部门负责设计架构和测试,软件公司只负责写代码。这样既便于核算开发经费,又让信息管理系统适应工资管理部门而不是工资管理部门被动适应软件公司,同时还把软件开发设计和知识产权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此外,在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还要协调当地市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中心负责监督和指导。

(三)要突破数据安全的技术障碍

数据安全是各地在推行事业单位工资信息化管理中最大的瓶颈。首先是对于系统到底能不能在互联网上运行的问题,各地工资管理部门观点不一。多数担心数据安全,认为数据和政策属于工作秘密。但使用单位多数只能使用互联网,如果离开互联网网络版工资软件基本无法运行。同时,即使有了信息系统,数据存储的服务器和数据安全备份也不好处理。这也是很多地方至今还使用单机版软件的原因。样本地在推进过程中经过实践和研究,建立了多方防控机制,确保数据运行的安全。首先,系统通过“金保工程”(政府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工作的总称,所支持的业务范围包括社会保险、劳动就业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业务领域)专线、政务网专线运行,与互联网实行物理隔离。其次,针对部分学校等小单位只能使用互联网的情况,开辟了互联网通道,为服务器加装了硬件网闸(即在保持绝对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进行通信,如不安全,立刻断开),数据只能单向交换,确保不会受到来自互联网的攻击。最后,所有系统均通过电子证书(或K盘)加密认证才能进入系统,系统强制用户每一个月修改一次密码。针对夜间黑客活动频繁的特点,服务器每晚夜间定时自动关机,第二天早上定时自动开启。在数据的存储上,实行多点远程备份,确保服务器遇意外故障时数据仍保存完好。

(四)要突破操作界面和流程控制的技术障碍

不同软件公司均有固有模式开发的操作界面,受制于系统框架等技术限制,往往展示不太直观,到处都有功能模块,不知从何入手,需要培训才能使用操作。一般软件公司因为技术壁垒无法突破,导致界面操作和流程复杂。这也是许多外行认为工资信息系统复杂的原因。突破技术障碍应按模块化关联流程设计,让经办人员只需要从起始模块不断地点击下去,就可完成业务办理。审核人员也不需要进入具体的模块,有审核的任务就自动弹出,这样审核也变得更简单。这样的信息化管理不再需要培训,如同“傻瓜式”的操作更易于推广。样本地在开发操作界面和流程控制过程中,也因为受制于软件的框架,导致操作界面比较复杂,不得不再通过“操作指南”进行补充。然而,面临时间紧、节奏快的新形势,要求业务办理人员细致阅读操作指南也不太现实,于是就在开发手机App过程中进行了改进,开发了“一点到底”直线式操作流程,简单得只需要一直点下去就能办理完业务。此外,还要突破事业单位工资信息化管理人才资源的障碍。工资管理部门在人才配置方面,应配置软件方面的人才,或者短期充实临时的软件人员,让信息系统开发者既懂事业单位工资管理又懂软件开发技术。

四、推进事业单位工资信息化管理的工作理念

事业单位工资管理以业务复核为主业的时代必将远去,“让机器干活,让人来思考”的时代已经到来。在这样的背景下,当代工资人应当担负起历史责任,“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加快建设功能完备、高度智能的事业单位工资信息化管理系统,为事业单位工资管理奠定技术优势,提供智力支撑。一要有创新理念,善于运用信息化思维和技术手段改进事业单位工资管理。党的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待遇的要求将越来越多样化、多元化,相应的管理手段也需要不断创新。固有的工作模式和思维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工作需要,因此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以创新的技术手段解决事业单位工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二要有包容的理念,把事业单位工资信息化管理建成数据互通的共享系统。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出现编外用工、涉改人员待遇保留、机关工勤待遇等情况,可能导致同一套系统、同一个单位混合多种情况。信息系统需要有包容功能,适应复杂的管理对象,与多个系统共享,这样才有生命力。三要有创业的理念,甘当事业单位工资信息管理的“铺路石”。事业单位工资信息化管理没有现成的模式,也没有最好的模式,工资管理部门要有“铺路奠基有我、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着眼工资管理的长远发展,以创业的理念,解决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信息化管理问题,奠定事业单位工资管理的基础。四要有攻坚克难的理念,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啃下信息化管理这块硬骨头”。事业单位工资信息化管理系统仅靠商业公司来开发软件是难以适应事业单位工资管理需要的。尤其是在当前事业单位工资管理复杂,工资管理部门人少、任务繁重的情况下,更需要一代工资人主动作为、敢于担当、攻坚克难,以强烈的责任感来推进这项长远的事业。

作者:周关平 张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