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加工制造类专业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职加工制造类专业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中职加工制造类专业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

【摘要】当前需要加强中职加工制造类专业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职能,使其能够为人才培养提供全方位的控制模式。本文从信息化管理实施主体、方式、效果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现状调研与分析。

【关键词】中职;加工制造类专业;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

加工制造类专业顶岗实习作为中职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增强学生对工作岗位环境的适应性,以及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将起到关键作用。在对加工制造类专业顶岗实习的日常管理中,中职学校已经能够借助信息化平台来与学生、与企业方进行时时交流与沟通。但由信息化平台的核心功能所决定,对加工制造类专业顶岗实习的过程质量管理和风险管控则存在着短板。对于过程质量管理而言,其将切实帮助学生完成工作岗位环境的适应性训练;对于风险管控而言,则能够把顶岗实习中的工伤概率和其它风险降到最低。因此,当前需要加强中职加工制造类专业顶岗实习的信息化管理职能,使其能够为人才培养提供全方位的控制模式。基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做以下论述。

一、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的现状

(一)信息化管理实施主体的现状。在中职学校职能化管理体制下,加工制造类专业主要由所在系、班级的负责人实施管理,即信息化管理所在系的实施主体为主任,信息化管理所在班级的实施主体则为班主任。系内科层结构下,班主任对系主任负责,系主任对学校管理层负责。从而,就形成了以班主任为实际信息化管理实施主体的局面。

(二)信息化管理实施方式的现状。如上文所述,在实施信息化管理时不仅需要与学生相对接,还需要与企业方相对接。但从现状中却反馈为,班主任借助QQ群、微信群主要与班级学生相对接,进而在获取学生顶岗实习情况时,便主要以班委的信息反馈和班级学生的舆论为主要手段。

(三)信息化管理实施效果的现状。对加工制造类专业顶岗实习所开展的信息化管理工作,能够对学生实习的外在表现进行过程掌握,但却难以及时获得隐藏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劳资关系信息,以及由劳资关系所决定的各类风险信息。如,顶岗实习学生的工作强度、工作的危险系数,以及顶岗实习学生与企业员工间的关系状况。

二、对信息化管理问题的分析

(一)对信息化管理实施主体所呈现问题的分析。对加工制造类专业顶岗实习所开展的信息化管理,属于顶岗实习管理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对信息化管理的功能定位入手,其主要帮助中职学校能够对实习学生进行远程管理和远程帮扶。在与企业方相对接的现实需要下,单纯依靠班主任、系主任与企业的对接能力,其效果被实践证明是不理想的。因此,需要形成分层化的信息化管理实施主体结构。

(二)对信息化管理实施方式所呈现问题的分析。随着智能手机在中职学生中得到普及,这就为班主任利用QQ和微信平台实施管理提供了便利,但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也在现状分析中进行了阐述。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末端,其内在的叛逆心理和稚嫩的职业心态,将影响到加工制造类专业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群体的思想稳定性和行为安全性。因此,在加强与企业方对接的同时,还应强化线下管理对信息化管理的补充作用。

(三)对信息化管理实施效果所呈现问题的分析。对加工制造类专业顶岗实习进行信息化管理,不仅在于管控实习质量,还在于对学生提供援助和安全保障。由于定岗实习中的诸多信息具有内隐性特征,其无法在信息化平台中得到充分外显。这就要求,以制度化和程序化管理为手段,需在信息化管理中对学生群体开展远程职业心理干预活动。

三、对策

(一)完善信息化管理实施主体的组织结构。在分层完善信息化管理实施主体的组织结构时,可以根据所要负责对接的对象进行组织结构再造。所要对接的对象主要为:加工制造类专业顶岗实习的学生、企业方。那么,负责对接顶岗实习学生的主体则可以为班主任和系主任,负责对接企业方的则可以为招生就业部门的负责人,以及主管教学的中职校级领导。

(二)建立校内导师制参与学生的实习管理。为了解决顶岗实习学生与企业方所可能出现的“两张皮”现象,在加工制造类专业开展顶岗实习前应确定一名专业课教师作为校内导师,全程参与到学生的顶岗实习管理中。这样一来,校内导师便成为了媒介校方与学生、校方与企业方、学生与企业方的信息中枢。班主任通过与校内导师进行远程信息交互,便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三)多部门联动对学生开展远程心理辅导。制造类企业普遍面临着去除过剩产能和优化产能结构的历史任务,这就为企业方管理学生形成了巨大的障碍。而且,由制造类企业的生产特点所决定,员工的工伤事故时有发生。所有这些都会对学生的职业心理造成负面冲击,并通过干扰学生的职业思想来影响到学生的实习状态。为此,系部、学工部门、团委应联动定时、定期向顶岗实习学生推送具有正能量的职业发展信息,并由班主任以在线班会的形式来鼓励学生勇敢面对未来职场的挫折。

四、小结

本文从信息化管理实施主体、方式、效果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现状调研与分析。针对问题的对策为,完善信息化管理实施主体的组织结构、建立校内导师制参与学生的实习管理、多部门联动对学生开展远程心理辅导。

参考文献:

[1]周荻.职业学校加工制造类专业技能课程“两课”评比的特点归析[J].江苏教育,2014(12):46-49.

[2]杜娟.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类专业教师信息化能力的提升[J].考试周刊,2017:6.

[3]刘宝丰.中职学校加工制造类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13(12):38-40.

作者:周伟娟 单位: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