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保健信息化管理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妇幼保健信息化管理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妇幼保健信息化管理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妇幼保健信息化管理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医院接受产检和分娩的40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应用妇幼保健信息化管理系统管理观察组孕产妇的信息,应用手工方法管理对照组孕产妇的信息,统计两组孕产妇的围产建册率、按时产检率、产后42d访视率、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孕产妇的围产建册率、按时产检率、产后42d访视率、新生儿疾病筛查率、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幼保健信息化管理的实施,能够实现保健服务的延伸管理,有效提高妇幼保健质量。

关键词:妇幼保健;信息化管理;效果

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服务项目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医疗行业肩负着保障人群健康的重任,加强医疗服务管理十分必要。妇幼作为特殊群体,对医疗服务的要求相对特殊,因此妇幼保健服务的管理一直受到我国医疗领域的高度重视[1,2]。长期实践发现,传统的妇幼保健工作中,数据、报表、资料的统计形式均为手工统计,不仅速度慢,效率低,且汇总不及时,提供信息速度慢,还会对服务提供者的决策产生一定程度影响,甚至因此而发生风险事件[3,4]。为改善妇幼保健管理状况,提高妇幼保健服务水平,科室自20世纪90年代初建立妇幼保健信息化管理系统,经过多年的实践,不断汲取经验,获得了较满意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医院接受产检和分娩的40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共189例孕产妇,年龄为21~38岁;孕周为35~42周;初产妇136例,经产妇53例;本科及以上65例,大专71例,高中及以下53例。观察组共211例孕产妇,年龄为23~37岁;孕周为35~41周;初产妇151例,经产妇60例;本科及以上72例,大专75例,高中及以下64例。两组孕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在获取研究对象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后开展。

1.2方法

(1)应用手工方法管理对照组孕产妇的信息。(2)应用妇幼保健信息化管理系统,管理观察组孕产妇的信息。该系统共包括4个主要功能模块:产前检查、产时情况记录及产后康复,接产管理系统,新生儿保健管理系统,缺陷与死亡监测系统。产前检查、产时情况记录及产后康复功能模块主要记录孕产妇产前检查信息、产时产妇状态信息和产后康复信息。接产管理系统主要记录接产操作、助产操作、分娩后胎盘处理等信息。新生儿保健管理系统主要记录新生儿出生后采取的相关保健措施、效果等。缺陷监测主要记录出生缺陷儿的情况。死亡监测主要记录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相关情况。系统建立后对科室所有医务人员进行系统应用培训,要求所有医务人员熟练掌握系统使用方法。根据孕产妇入院时的不同保健需求在系统中正确录入信息,之后根据提供的保健服务及时进行后续信息录入,确保信息录入具有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可查询性。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孕产妇的围产建册率、按时产检率、产后42d访视率、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对妇幼保健工作的满意度。妇幼保健工作满意度评价,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为孕产妇发放,问卷中共包括产前服务质量、产后服务质量及新生儿服务质量、整体服务质量四项评价内容,每项内容的评分范围均为1~4分,分值由低至高分别表示差、一般、良好、很好,总分16分,评分高于14分为满意,8~14分为较满意,低于8分为一般,总满意度=满意占比+较满意占比。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采用(χ±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孕产妇的管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孕产妇围产建册率、按时产检率、产后42d访视率、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孕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孕产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3两组孕产妇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孕产妇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传统的妇幼保健数据录入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妇幼保健的发展需要,必须及时进行调整[5,6]。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促进了管理工作向信息化管理方向发展,在医疗领域实现妇幼保健的信息化管理也已成为妇幼保健管理工作的必然发展趋势[7,8]。为明确信息化管理应用于妇幼保健管理的效果,本研究将妇幼保健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于科室工作中,结果显示表明妇幼保健信息化管理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妇幼保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分析获得实践结果的原因:①妇幼保健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应用,能够直接收集来源于发生点的信息,避免信息层层转抄造成的错误,更真实的反映服务对象真实情况。②该管理系统的应用,使信息资源能够直接、实时的传递,避免了手工转抄和传递造成的时间延误和信息遗失,便于服务提供者更加迅速、准确的做出决策,预防或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③该管理系统的应用对妇幼保健工作流程进行了规范,使科室工作能够更加有序、规范的进行。且服务对象的就诊历史清晰可查,便于对存在高危因素的孕产妇进行动态监测,能够促进科室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综上所述,建立妇幼保健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服务对象服务项目管理,能够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在促进我国优生优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何春霞.孕期保健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孕妇妊娠期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3):49-50.

[2]高荣兴,王少芳.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健康中心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探索[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5,26(4):101-102.

[3]王江定,张晓科,任改荣,等.河南省郏县基层妇幼保健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与应用分析[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6,7(2):94-97.

[4]张洁晶,顾承萍.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复苏管理模式的作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4):150-152.

[5]陈从会,蒋会兰,刘秀娟.关于妇幼保健院档案信息化及管理策略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2):168.

[6]郁慧敏.妇幼保健信息化在高危孕产妇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校医,2015,29(12):904-905.

[7]包云亚,冯建波.浙江省妇幼保健院优质护理服务的质量评价与改进建议[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1):129-130.

[8]王朝,武明辉,蒋京伟,等.北京市区级妇幼保健机构群体信息管理人员配置现状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5,31(2):167-169.

作者:关瑜 徐海耿 黄满仙 毛亚飞 孙满英 单位:舟山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