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会计管理与信息化管理探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国有企业会计管理与信息化管理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国有企业会计管理与信息化管理探析

摘要: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支柱,财务信息质量直接影响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信息技术在企业的业务与财务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国企财务领域传统的思维模式、管理模式和工作流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主要针对国企会计管理与信息化管理的融合进行分析研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革新,在推进中国财务信息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中,国企是当之无愧的实践先行者。

关键词:国企;会计管理;信息化管理;融合管理;相关策略

随着大数据、无人机、VR、AR、智能制造等新技术的涌现,让企业管理充满了机遇与挑战。会计作为商业的语言,随着商业环境和科技的变化,会计管理也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国企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财务信息质量直接影响企业管理效率,紧跟时展变化,做好国企会计管理和信息化管理的融合发展,积极探索会计信息化管理如何为企业增值、创新驱动国企未来发展,是每一个国企值得重视的地方。

一、论国企会计管理与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一)满足经济全球化和会计国际化的需求

会计信息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产生。会计国际化是国际间会计行为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采用统一标准和惯例。会计信息化是指企业将内部的人员、财务、物流等各个方面的信息集中起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信息的高效采集、分析与使用,并利用会计信息化系统对企业各层面的信息进行高度共享,从而为企业经营决策、运营管理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支持。会计信息化能够实现国企会计信息管理的规范化和过程化,满足企业的信息需求,更好的掌握企业经营状况和成果,以此来满足市场经济信息全球化的需求。

(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经济全球化发展使金融、贸易、投资全球化,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和企业管理模式的不断革新,要想扩大经营走向世界,必须能够为国内外企业提供真实、可靠、能够满足各方利益的经济信息,传统会计管理模式就很难满足当下的需求。国企所面临的经济环境日益复杂、多变,会计信息虚假等负面现象的出现,给国企的会计管理来了难题,对国企的发展也造成了许多极为不利的影响。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国民经济稳步发展,成为国企经营管理的重要工作。

(三)企业经营管理需要

市场步入微利化时代、多元化竞争日趋激烈、消费者需求多样化,国企必须在海量的信息资源中及时、高效的提取有效信息,整合业务信息和会计信息,抓住企业面临的机会和规避潜在的危险,传统财务管理无法支撑公司管理层经营分析和决策需要的实际情况。会计管理与信息化管理融合,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发展平台,以达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市场反应速度和市场竞争能力,实现先进的管理理念的需要。

二、国企会计管理与信息管理融合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改革创新阻力较大、决心不足,推动缓慢

目前,在很多国企,会计信息化系统只是象征性的取代手工系统,有很大比例的会计人员很难短时间内改变长期以来的养成的会计习惯,自身的业务水平不高。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认为实现会计信息化带来的效益只是减少了与财务工作相关的工作量,并且企业缺乏能够促进会计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核心领军人才,难以满足国企会计信息化的需要。除此之外,国企内部管理中存在管理层级较多、固定资产众多、资金流动量较大、预算约束不强、会计核算效率低下、缺少财务监督、政府干预等问题,管理层的会计信息系化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有待提升,改革创新阻力较大,信心不足、推动缓慢。

(二)会计信息化管理未能与企业管理渗透融合

目前大多国企信息化进程较慢,“信息孤岛”问题严重。国企由于体系庞大、经营时间较长,对经营、财务状况分析评价,主要依靠静态、平面、事后的财务或业务报表数据的支持。一是专项分析报表较少,分析数据缺乏整合且来源单一,难以有效获取第一手关联信息作为参考,更无法便捷快速地探究数字背后的“故事”。二是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充分。一些企业引入了XBRL等新概念,而在实际的应用中仅对会计软件在理论层次进行简单指导,并没有给企业带来实用性的指导。三是会计系统和其他相关系统未进行合理整合,导致了会计信息化管理难以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做到全方位以及多层次的渗透融合。

(三)距离云平台、会计共享服务中心

建设等先进管理方式差距较大我国企业已进入“向管理要效益”的时代,财务管理模式创新以及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20世纪80年代,美国福特、通用等大型制造类企业集团率先提出共享服务,经过30多年的发展,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世界五百强的跨国企业运营管理之中。虽然我国已于21世纪初出现了中兴通讯、四川长虹、铁建、中海油、中华保险等企业的广泛尝试和实施,但是,对于我国大多数国企来说,财务共享服务尚未实施,会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与前沿企业、跨国企业差距较大。

三、国企会计管理与信息化管理的融合策略

(一)构建好的会计信息化发展环境

一是要不断加强会计信息化管理的意识,树立企业管理科技化的理念,在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框架内,吸收其他企业优秀经验,切实提出本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并将这一目标纳入到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和对管理者的业绩考核中。二是应与高层管理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将会计管理与信息化管理的融合策略的战略目标与时间规划准确的传达给领导层,通过企业集团各种大小会议及重要场合进行宣传,提高领导层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三是在会计系统和其他系统的整合给予大力支持,让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实现企业资源一体化管理和共享。

(二)规范管理系统

应全面梳理、规范企业内部现有的各种信息管理体系,统筹规划企业信息化建设,以一种动态、前瞻性、开放性的设计,使国企整体避免冗余建设和资源浪费。做好管理信息系统的整合,构建核算层、管理层、决策层三个层次中网上报账、信息披露、预算系统、绩效管理、经营决策等子系统。对于已经建立在实际领域有效发挥作用的系统,应当加强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建立业财融合的一体化管控模式,通过标准化、数据接口,建立数据集市。不断修订完善系统的各项系统功能,确保系统与企业实际深度结合。另外,要不断更新引入新的科技力量,发展完善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模式以及经营运行模式。

(三)做好财务转型

会计管理与企业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财务部门将从“成本中心”重新定位为“价值创造中心”。财务部门要借助会计管理信息系统,根据不同管理多维的需求,全面、智能地体现各部门或业务单位在产品成本、费用、收入、利润上的真实数据。让财务从后台到前台,以财务数据和智能财务规划国企的未来。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会计集中核算和资金集中支付的强关联关系,加强对业务事项的作用力,达到合力管控和全程管控的目标,保障公司业务的合规性、合法性、高效性。

(四)充分利用大数据

以大数据为基础,促使企业的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并基于此建立企业内部的管控平台,注意收集整理、利用分析数据,捕捉数据与数据间关联信息,降低抽样数据误差,提高信息使用效率,充分释放大数据在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中的能量。

(五)建立人才机制

国企会计信息管理的智能化和规范化,对国企财务会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培养一批精通网络信息、电子商务、会计理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要建立健全选拔、培养和评价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长效机制,解决财务人员流水式作业带来的存在感缺失问题,创造条件培养综合性财务人才,考虑对财务人员进行轮岗管理、发挥绩效激励作用,采用最新的会计信息管理技术成果,革新传统的会计管理模式。综上所述,国企会计信息化不能一蹴而就,应当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对原有的相对落后的会计管理模式有所取舍,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大力推动信息化与管理会计的有效融合,有效提升管理效率和价值创造能力,进而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林乔青.基于信息化的国企内部会计控制研究[J].商业会计,2017(14):7–9.

[2]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4]27号).

[3]许汉友,姜亚琳,张蓓.“互联网+”时代管理会计信息化研究—基于财务共享服务视角[J].新会计,2016(01).

作者:丁洁 单位: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