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平台信息管理评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Lis平台信息管理评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Lis平台信息管理评析

1lis平台使用情况

Lis平台属于石津灌区2003~2004年度信息化项目第三标段中的一部分,2005年10月开始进行系统需求调研,到2006年3月交付使用,共经历半年的时间进行设计和构建。其中,灌区基础数据库系统是整个平台的数据基础,主要实现对灌区基础数据(灌区基本特征、组织管理、工情属性、水雨情监测等)的存储和管理。灌区基础数据库查询系统主要实现对基础数据的查询显示功能,以基础数据库中的数据为依据,增加图表显示功能,让各项数据显示更加形象直观。灌区电子地图制作系统主要是对灌区的空间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以灌区地图为基础,对主要渠道和闸门、桥梁等工情信息进行修改和维护。灌区工情管理系统主要实现在电子地图上对灌区工情数据进行查询和展示,点击地图上相应的渠道或建筑物,系统即可弹出相应的数据信息。系统开发建设前,各类基础数据、工情数据和监测数据分别被相关的业务处室存档保管,有电子文档,也有纸质资料,一些综合性数据收集起来比较繁琐。空间数据没有电子存档,只有一些纸质地图,查询更为不便。Lis平台的数据库设计详实完整,很好的指导了灌区各类数据的收集管理工作。系统建成试运行期间,基础数据和工情数据基本录入完毕,电子地图绘制完成,重要工情和监测点数据也录入系统,2006~2012年,Lis平台一直保持使用,各类信息查询方便快捷。随着技术发展和需求的提升,Lis平台的不足也逐渐显露,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基于C/S结构,查询数据必须在电脑上安装Lis平台软件,不如B/S结构的方便快捷;电子地图的底图数据来源较早,有些道路和渠道的更新无法体现;数据分析汇总功能较弱,数据挖掘力度不够;水情、雨情等监测数据只能人工录入历史数据,无法与监测设备链接,不仅数据的时效性不足,数据录入工作也比较耗费时间和人力。

2e•IDS平台使用情况

随着富互联网应用技术的兴起,润华信通公司对系统结构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动,推出了“灌区信息化管理软件系统”(Irrigation&DistrictInformationSystem)——e•IDS,石津灌区在2010年度信息化项目中选择了e•IDS对原有的Lis平台进行升级,2012年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行,经过三年的使用,感觉升级后的系统优点如下。基于B/S和C/S混合的软件体系结构,外部用户通过Internet即可查询灌区相关信息,客户端无需安装软件,数据访问的便捷性大大提高,同时不直接访问数据库服务器,能保证数据库的相对安全。灌区内部用户通过局域网直接访问数据库服务器,交互性较强,数据查询和修改的响应速度较快。这种方案把B/S和C/S这两种软件体系结构进行了有机结合,扬长避短,有效发挥了各自优势。平台采用分布式开发,每个业务模块独立设计,大幅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当系统中某一模块变更时,只修改模块自身的代码,其它模块不会受影响,这使得软件易于扩展和升级。平台包括多个功能模块,可实现模块的动态组合,不同灌区可根据具体的业务和需求进行选择。石津灌区已建有成熟的网站、档案管理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且对防汛的需求较少,根据这一实际,选择了信息采集、量测水管理、工情GIS管理模块,既满足对业务数据的管理需求,又避免了重复建设,很大程度上节省了资金。水情数据可以通过遥测设备链接平台自动、实时传输,直接保存在云服务器中,节省人力,且实时性更强。平台更新了电子底图,跟实际更加贴近,地图样式也制作更加精细美观。经过三年的使用,个人感觉此平台可在以下方面做进一步改进:进一步开发手机APP的查询和数据录入功能,增加系统的便捷性,便于推广;多关注空间数据,加快电子底图的更新频率,使底图尽量与实际相符;数据分析功能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3结语

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和使用,灌区管理系统基本符合灌区对数据管理的需求,特别是数据库设计比较翔实,能够有效指导灌区数据的收集整理;主要业务数据的查询和汇总方便快捷,以电子地图为基础的工情和监测信息展示直观形象,是较为理想的综合性灌区信息管理平台。

作者:杨明 单位:河北省石津灌区管理局信息处

精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