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配一体化电网信息管理论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营配一体化电网信息管理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营配一体化电网信息管理论文

1营配一体化电网信息管理需要达成的主要目标

2)通过营配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提高针对客户需求的快速有效响应能力,实现用电故障的快速处理、恢复,从而提升供电公司客户服务水平。

3)建立一套能够帮助企业加强配网设备管理的实时准确的台帐,实现对设备台帐的初始化、数据核对以及完成电子化移交。

4)通过营配一体化系统实现供电公司内部各部门的快速联动,同时为生产营销业务包括线损“四分”综合分析、中低压供电可靠性在线分析、综合停电分析、配网规划等在内提供更有效的管理决策。

2营配一体化电网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1)快速复电。通过建立营配一体化电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电网故障的实时预警、发现以及处理,并通过营销系统中集成的停电信息综合查询功能,将停电和对故障的处理进展实时告知客服,帮助客服对用户的问题进行准确有效的解答。

2)电子化移交。电子化移交是在GIS平台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业务流程规范,将配网、营销基础数据的维护工作固化到配网工程的竣工验收环节,实现动态管理图形、基础数据等。在从营销系统、配网工程系统得到的项目工单基础上,实现对设备台帐异动变更流程的规范化,图纸的变动可以通过调用配网GIS来实现,在审核完成之后,集成平台可以在配网GIS系统和营销系统中将异动设备台帐信息进行更新。

3)数据质量平台。建立一致性对比规则和问题数据规则,在配网GIS系统、营销系统以及计量自动化系统中的设备台帐信息的基础上,实现对其一致性对比和问题数据的展示,并通过问题数据处理的相关刘恒进行问题数据处理的闭环管理。

4)供电可靠性管理。根据可靠性规程,将从配网中得到的预安排停电信息、故障停电信息等对可靠性指标进行计算。

3营配一体化平台设计

1)总体设计。营配一体化平台的设计包括三大部分:业务协同、业务管理以及数据集成。其中,负责系统之间数据交互的属于数据集成层,包括营销系统、GIS平台等数据的交互,也包括如SCADA、计量自动化等自动化系统的数据交互,业务管理和业务协同都是在这些数据基础上得以实现的;负责基本业务应用的属于业务管理层,业务管理层将常规化的生产运营固化到系统中,实现包括配网生产、配网工程等应用;解决业务间的协同问题属于业务协同层,业务协同是基于数据集成和业务管理实现的,包括实现快速复电、解决大面积停电问题等等。

2)数据集成层。数据集成层设计的主要目的有两个:a.规范业务数据管理,实现统一标准。因为营配一体化电网信息管理涉及包括营销、配网规划、运行、维护等多方面的工作,数据庞大、关系复杂,因此,需要建立统一的标准。b.对于企业级的信息管理系统,需要构建实现系统间信息共享和交互的平台,数据集成层是由信息集成平台、准实时数据平台和数据质量管理平台构成的,信息集成平台对数据交互标准进行定义,并处理不同应用系统间的数据交互;准实时数据平台负责应用系统与自动化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而数据质量平台主要负责对系统数据质量进行考证。该硬件构架能够使在I区、II区和III区之间的数据交互、双向数据流通和各类信息交换安全进行。

3)业务管理层。业务管理层的主要作用是管理电网企业核心业务部门的生产运营活动。这些核心部门主要包括规划部门、生计部门、工程部门、营销部门以及调度部门。业务系统主要包括配网规划决策辅助系统、配网生产系统、配网工程系统、用电调度基本功能、营销管理、客服系统和应急指挥系统等,这些业务系统在一体化构建的思想指导下,以数据集成层为基础,在“开放、标准、集成”的整体信息化框架下进行的设计开发。

4)业务协同层。业务协同层是营配一体化建设的核心,通过建立电网设备与客户信息的拓扑映射,并对电网企业规划、生产、营销、调度等信息资源进行集成,实现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和有效满足。这些业务协同一共包括九大应用模块,包括线损“两个对比”及异常管理、供电可靠性系统、业扩辅助报装、停电综合分析、快速复电管理系统、配调集约化系统、“1+3”客服应急管理、停电信息通知到户、客户停电时间统计等,建成面向客户的协同作业和服务机制。

4营配一体化系统应用中的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在进行电子化移交时,需要根据制定的相关移交流程和管理考核规定进行,责任负责到人,以确保数据质量。

2)对各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各司其职,确保电子化移交数据的准确性。

3)岗位安排需要根据流程进行,将配网的各类变动单进行电子化录入。

4)对于系统出现的问题需要及时上报,防止问题严重化。

5结束语

营配一体化的城市电网信息管理系统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得以实现,是时展的产物,具备了很多传统管理不具备的优势。在电网企业中应用可以提高电网企业的管理运营水平,使用电客户得到更优质的服务,同时也能促进我国电网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作者:潘玉婷 单位: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番禺供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