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和策略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和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农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和策略

摘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在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带动下迅速壮大,农商银行也是如此。在新时期,农商银行始终坚持服务“三农”,践行普惠金融,打通“金融最后一公里”,服务乡村振兴,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由于新形势下金融体制的改革、金融环境的变化,给农商银行带来了更大的信贷风险。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形势下农商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防范工作开展的重要价值,深入了解其信贷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思考信贷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希望能够促进农商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完善。

关键词 :农商银行 ;信贷 ;风险管理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公布的最新版《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名单》,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全国共有省级农信联社 25 家,农商银行 1539 家,农村信用社 616 家,农村合作银行 27 家。农商银行是农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今后体制改革的必然方向,是农村金融机构的主力军,是立足当地、支小支农的地方性法人银行,能够帮助解决农村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但是在当前整体经济情况下行、金融市场不断开放、金融监管不断加强等因素的影响下,农商银行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尤其是信贷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众多的问题。面对这新形势,农商银行对信贷风险的管理和其他商业银行相比而言要更高。因此,对农商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促进农商银行的平稳发展,解决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

一、对我国农商银行信贷业务风险进行防范的重要性分析

农商银行本身是我国现代经济体系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组成内容,在普惠金融、乡村振兴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农商银行已经成为推动当地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重要价值的金融机构,同时也是一种具有盈利性质的地方性商业银行组织。农商银行细分市场,采取产品差异化策略,为所在地区提供担保贷款、信用贷款,这恰恰是农商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小额”“流动”“分散”的信贷业务特点,也成为农商银行平稳发展的有效模式。但是在经济环境和监管环境的双重影响下,农商银行暴露出来的内控问题越来越多,尤其是信贷风险问题更为突出。2020 年银保监会严查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全系统共做出 6581 件行政处罚决定,处罚银行、保险机构共 3178 家。据不完全统计,2018 年、2019 年、2020 年农村金融机构的罚单数量居高不下,近三年的罚单数量在银行业中占比始终为第一,且占比例均在 50% 上下。农村金融机构处罚的业务类型中,信贷业务违规仍然是重灾区。当前状态下,金融市场的波动形式和资金回流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对于新形势下加强农商银行信贷风险的管理,以提高信贷风险的防范水平,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对其进行细致的研究,能够帮助整个市场经济更加稳定,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状态,确保农商银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各项管理工作能够有序地执行和开展,为普惠金融、乡村振兴做出相对应的贡献。

二、我国农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管理水平滞后

风险管理水平滞后,主要体现在农商行信贷风险预警系统缺乏完善性、有效性。尽管部分发达地区的农商银行一直探讨信贷业务数字化转型,从贷款“三查”方面进行流程优化,建立信贷风险预警系统,但仍存在以下两个共性的问题 :(1)量化测算分析不足。一方面是在信贷总额度管理上还是以头寸匹配、资产负债表作为参照,忽略了资本成本等影响因子。另一方面是在确定客户贷款额度上还是依靠资产作为背书、结合客户需求合度及估摸的客户现金流确定额度,对小额贷款的额度确定基本上都是以行内制度规定的最高额度 20 万或 30 万。(2)无法开展动态性分析,信贷风险防范存在滞后性。根据银保监会披露的罚单,各家银行的贷后管理或多或少不符合监管规定。一部分农商银行没有智能贷款风险管理系统,一部分农商行尽管已经开发自动预警的贷款风险管理系统,但数据来源主要是本行的资金变动情况,因此往往需要依靠人工的方法来完成相应的管理,无法对客户进行动态分析,及时掌握客户的异常情况。通常情况下当利息、本金无法正常还款后才发现潜在的风险,对风险的防范存在极大的滞后性。

(二)信贷机制建设不完善

近年来发生多起银行员工违法发放贷款、骗贷案件等,基本上都是因为信贷机制建设不健全导致的,充分暴露了信贷操作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等缺陷。1. 信贷机制建设存在漏洞。部分农商银行的信贷操作流程本身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比如由客户经理查询其客户的征信报告,这可能会导致客户经理为发放该笔贷款从而利用 PS软件修饰征信报告,如某银行客户经理利用异地抵押房产无法异地查询的漏洞,办理虚假抵押贷款。2. 内部监督重业务检查。农商银行就信贷业务组织了大量的现场检查,但这类检查基本上自上而下的,检查对象主要是针对贷款业务,主要是通过检查信贷档案,了解客户资料的有效性、完整性、审批流程及客户资金流向的合规性等,对客户经理的贷款是否尽职进行核查。本身这类检查很难对客户资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核,如无法辨别客户提供的银行流水真伪。与此同时,重业务、就事论事的专项检查的方式,导致农商银行缺乏对内在化、制度化、流程化的检查。每次只有出现风险事件,才发现操作流程方面的漏洞。3. 信贷业务制度缺乏执行力。信贷机制对一些关键岗位已有明确界定、对关键风险点已有明确内控规定,但是因为执行起来并不顺畅,导致相关责任人、管理人因为各种原因和借口而大打折扣。比如某行虚假抵押贷款案件,其信贷业务制度对异地抵押贷款已明确规定每年需到房产所在地对抵押的真实性进行核查,但是因为需要双人去异地检查比较麻烦而忽略了,导致员工发现内部监督缺失从而产生邪念。

(三)信贷业务“三查”不到位

根据银保监会近三年的罚单,信贷业务三查不到位几乎成了所有商业银行的共性问题。通过不良贷款倒查机制,绝大部分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都是由于“三查”工作制度执行不力。一方面是因为由于农商银行信贷业务以“小额”“流动”“分散”的特点,主要客户群体是当地的农户、社区居民,大致信贷人员管理的贷款户数比较多,人均信贷人员管贷户数普遍超过300 户,有些农商银行人均信贷人员管贷户数多大 800 户,甚至超过 1000 户。在这种情况下,信贷人员不仅要新增贷款户数,还要做好存量客户的续贷工作,导致部分信贷人员对贷前调查不重视,没有深入客户家里、经营地进行走访调查,掌握客户的实际情况,从而直接发放 20 万~ 30 万的小额贷款。另一方面是部分信贷人员因为工作繁忙,对贷后检查疏于管理,贷款发放后对客户资金流向检查流于形式,仅在系统中留下处理痕迹,后期更是无法掌握客户的动态变化。

(四)部分信贷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有待加强

近年来银行案件频发,基本都和银行从业人员内外勾结、违规有关。根据《中国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犯罪问题研究白皮书(2018-2020)》,2018 年~ 2020 年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犯罪案件审理并结案的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从罪名分布来看排名前 3名的分别是诈骗罪、违法发放贷款罪、职务侵占罪,从机构排名来看银行业从业人员犯罪占比最高。对于农商行来说,信贷人员道德风险是目前信贷风险管理中最大的风险和隐患。道德风险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信贷制度执行不严格、流于形式,甚至为完成贷款业绩和信贷中介、资金掮客合作。如根据裁判文书披露,广州农商行 3 名员工违规发放贷款,仅为了完成放贷任务。(2)发放贷款时以权谋私,信贷人员从中捞取好处,当正常贷款成为不良贷款后采取转贷等方式以保持贷款的“正常”形态。(3)信贷人员思想心态发生变化,为赚取更多的利益利用职务之便与资金掮客一起参与贷款“过桥”。(4)客户经理因为赌博、炒股等情况导致其负债较高,从而铤而走险,采用虚构借款人、抵押物等方法骗取银行贷款金额供自己挥霍、使用。

(五)部分信贷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1. 综合素质较低。结合近几年农商银行对外发布的招聘要求,不难发现农商银行员工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但是根据一些数据分析显示,当前农商银行中信贷工作人员的第一学历在银行业中普遍偏低。从事信贷行业,不仅仅要求信贷工作人员精通行内信贷业务产品、管理制度等,还需要熟悉金融法律知识、基本财会知识,甚至还要非常熟悉所在地区的行业情况和特点。信贷工作人员的水平直接关系到信贷资产的质量,因此信贷工作人员需要的是综合素质和业务素质水平都比较高的复合型人才。2. 信贷人员风险防范意识淡薄。由于农商银行的产品主要是以保证贷款、信用贷款的小额贷款产品为主,产品设置相对粗放,业务风险相对抵押贷款较高,同时又存在较多的主观性,再加上当前各大银行不断创新产品,利率下行趋势明显,市场竞争压力逐渐加大,一些信贷人员就放松了风险控制,甚至一些信贷人员过于重视信贷业务总量的提高,认为信贷风险的防范阻碍了自己业务的发展和扩大。3. 当前农商银行信贷人员对宏观环境、金融环境等方面的大环境的认识较低,危机感和紧迫感不足,对新知识、新业态接受程度较低,没有紧跟时代的步伐。

三、我国农商银行信贷风产生原因的客观分析

(一)外部原因

1. 社会环境方面。我国当前还处于摸索和发展阶段,金融体系的构建本身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整体社会信用度较低。尤其是农商银行的客户群体主要是农户、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等,加之欠发达地区金融知识普及教育还欠缺,因此信用的缺失成为普遍的现象。2. 法制建设方面。健全的法律制度是经济健康发展、保持经济活力的基本保障。法制不健全,法规不配套,执法效率缺乏,都会导致信贷风险。比如有些客户利用法律漏洞,有意来债、逃债,比如有些企业以改制之名行逃废债之实,还有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自身的利益,考虑到社会影响,让法院违规查封房产。3. 经济下行压力。自 2020 年新冠疫情以来,我国积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为经济复苏提供有力的支持,稳住了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但是在县域经济方面,普遍存在传统行业的衰退、中小企业倒闭的问题,面临着十分艰巨的转型升级。而农商银行的客户基本都经营着传统行业,甚至以农户、小微企业为主。4. 外部监管压力。近几年来,人民银行以及银保监会等对于金融行业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严监管”成为常态。

(二)内部原因

农商银行本身的经营管理能力对信贷风险的影响非常重要。1. 偏离发展定位。一些农商行在发展转型过程中,为了扩大规模、追求利润最大化,背离“支农支小”的经营理念和使命,跟风式的发展一批大额企业贷款、域外贷款,从而导致信贷风险的产生。2. 风险管理方面。风险管理定位不准确,重贷前调查,忽视贷后管理,风险预警缺乏连贯性、一致性,难以及时发现问题,对风险的事前控制和防范能力不足。3. 内部控制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基于各种原因和借口有意无意地突破内部控制的约束,使制度流于形式。二是在内部控制方面,部分流程、制度跟不上业务发展的需要,没有及时修订,或者由于业务创新时缺乏制度的约束。三是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监督,重点以信贷业务开展的合规性进行专项检查,还不能较好的满足管理需求。4. 信贷人员综合素质未达到应有的水平。如果不打造学习型组织,即便员工综合素质较好,也难以适应由于金融创新带来的复杂的外部环境。即便受新冠疫情影响,有些农商行创立了网上商学院等,并优化培训机制建立积分制考核,但是很多信贷人员在缺乏学习监督的情况下容易造成“挂机”现象。

四、我国农商银行信贷风险问题的有效防范策略

(一)打造信贷工厂模式,加强信贷机制建设

首先,农商银行应该要积极利用当前互联网技术、政务信息系统整合等契机,将小额贷款产品标准化,打造信贷工厂模式。信贷工厂模式起源于淡马锡公司,又称“淡马锡”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产品标准化、作业流程化、管理集约化等,可以实现全过程自动监控,从技术层面有了一道防火墙,可以提高内部控制能力,有效防范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这主要是因为农商银行最重要的客户群体是农户、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客户数量繁多,信贷业务工作繁忙且人为因素较大,同时也是新形势下加强风险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其次,信贷工厂模式下需要对业务流程重塑,因此需要加强信贷机制建设,确保信贷业务全流程操作、信贷风险全流程可控。(1)根据当前目标客户群体,通过不同可定量的维度组合精准分类信贷产品体系,如“农户贷”“流水贷”等。(2)建立标准化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的信贷操作程序和较为科学的管理模式,但是对非标准的贷款客户要参考部分可量化的指标,通过人工走访调查确定是否发放贷款以及贷款额度。(3)健全内部治理机制,完善以信贷业务部、合规风险部、内部审计三道防线为基础的内部控制组织架构,建立一套防范信贷风险的实施方案,做到深入揭示问题、使制度贯彻执行,完善流程,控制风险。

(二)建立智能化风险预警体系,完善信贷风险管理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加速互联网与产业融合,数字经济已然成为银行业转型的新引擎。要对信贷风险实现动态的全流程管理,必须要建立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风险预警体系。(1)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信贷风险指标体系。农商给银行要利用前期“整存授信”等传统业务方式获取的数据结合信贷工厂模式,获取大量用户数据,在深入分析和历史统计的基础上,合理设定风险指标体系的数据模型。(2)建立风险动态监控机制,对风险的波动进行前瞻性判断。风险预警体系除了银行内部数据,可以连接人行征信、百融征信、政府信息平台等外部数据,对客户的异常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动态掌握客户情况,把我存量贷款的风险状况,及时控制和化解风险。(3)风险预警系统决策合理。在风险预警体系中,不能仅仅以传统的信贷资产五级分类作为分类标准,而是应该建立合乎实际贷款风险管理的风险分类标准,同时不断加强分类结果的可信度。如可以分为好、一般异常、危险异常等,根据不同的风险登记采取电话回访、现场调查等不同的处理方式,要求信贷人员将贷后管理的相关作证输入信贷风险预警体系中,确保贷后检查执行到位,达到相应的预警管理效果。

(三)坚持农商银行的发展定位

1. 坚持传统定位不动摇。2019 年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推进农村商业银行坚守定位强化治理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的意见》,提出农商银行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坚定服务“三农、小微、区域经济发展”的市场定位,遏制“离农脱小”盲目扩张的倾向,要“做小”“做微”“做特色”。2. 发挥自身优势,摸清辖内客户情况,由客户“白名单”制向排除“黑名单”制转变,将客户信息导入“信贷工厂”,实施精准、高效营销贷款,坚定不移推广小额信用贷款。3. 优化信贷结构,回归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严禁资金流向房地产、股市等领域,做强做优贷款质量。

(四)加强信贷队伍建设,防范员工道德风险

再完善的信贷机制建设和信贷风险管理制度,都需要相关人员去实施,因此信贷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直接关系到信贷业务风险管理。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信贷队伍建设 :(1)加强对信贷人员的培养。一是推进持证上岗制度,依照岗位开展业务技能和管理能力的综合培训,同时从实际出发具体分体具体分析,对不同层次的员工因材施教。在建立网上培训体系后,做好学习效果的跟踪。二是要鼓励员工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紧跟时代要求。三是要对加强对信贷人员后备力量的培养。(2)加强合规文化建设。一是管理层要以身作则,加强监控意识,信任不是放任。二是通过案例警示教育、法制教育等方式,立责任意识和风险观念。三是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查实的违规事项,完善问责体系,不能避重就轻,要严格责任认定与追究,严肃处理违规失职人员。

五、结语

随着互联网时代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金融环境的市场化发展程度不断提高,金融变革不断深入,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我国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还存着不少问题,尤其是以农商银行最为突出。我们需要对农商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进行探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大数据等,建立有地方特点的信贷风险管理方式,助力普惠金融、乡村振兴、区域经济发展。

作者:陈晓妙 单位:浙江温州龙湾农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