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微企业信贷发展现状及问题,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目前,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缺口依旧较大。在各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影响小微企业融资的自身原因上分析,小微企业存在人员流动大、企业组织结构简单、企业文化缺失以及企业创新技术能力弱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小微企业的发展,影响小微企业信贷能力。从影响小微企业融资的外在因素来看,存在银行业提供小微企业信贷的内生动力仍有不足,主要因为小微企业的融资特点仍旧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缺乏合理的信贷利率市场量化体系;小微企业的不良贷款容忍度仍旧较低;小微企业存在多头贷款及信贷精准度有待加强等问题。此外,金融市场的发展效果有限且存在马太效应,影响小微企业直接融资额度等问题。
关键词:小微企业;企业信贷;金融机构
一、研究背景
目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挑起的贸易保护主义和美国政府奉行的“美国优先”等单边主义导致全球贸易摩擦愈演愈烈,全球经济风险显著提高,使得世界经济复苏的脚步缓慢。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加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改革中必然遇到各种短时期无法解决的问题,导致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因此,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外需增长动力下降和内部供给侧改革等一系列问题,为了确保国内经济生产总值(GDP)增速6.5%的基本目标,如何有效地刺激国内需求则成为重要的突破口。众所周知,小微企业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二、我国小微金融的发展现状
从我国的小微金融发展情况看,根据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的《2018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情况表》显示,截至2018年末,银行机构的小微企业贷款金额合计达到13.1万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2%。同时,小微贷款覆盖面稳步提高,截至2018年11月末,小微企业贷款授信1806万户,较2017年末增长28%。我国小微金融发展成效:第一,国家政策方面,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定向降准等一系列货币政策为小微金融发展打造宽松的资金环境,释放银行的资金流动性的同时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根据银监会统计口径,自2014年央行明确将“小微企业”纳入定向降准考核标准中,小微贷款余额增速逐年提升且大部分时间均高于其他类贷款余额的增速。第二,银行发展战略方面、小微金融信贷增幅已然列入各类型金融机构未来的发展战略目标。通过组建设立小微金融独立部门,加大小微信贷投放力度,提高小微企业获贷便利性和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例如根据各上市银行的2018年年报可见,中国工商银行将“不做小微就没有未来”作为其发展理念,2018年累放贷款平均利率4.95%,比上一年下降0.26个百分点。第三,在创新小微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方面,商业银行加大创新力度,产生多种小微金融产品。例如中国建设银行创新先期白条主动授信和全流程线上融资模式即“小微快贷”,截至2018年末,“小微快贷”系列产品累计投放贷款超过7,100亿元,惠及小微企业55万户。此外,中国建设银行开发基于小微企业税务信息和大数据的云税贷。同时,中国建设银行实现“一分钟”融资、“一站式”服务、“一价式”收费的“三个一”客户信贷体验,提升客户综合服务获得感。第四、在资本配置和效率方面,商业银行开始精准聚焦薄弱领域。例如中国建设银行创建“批量化获客、精准化画像、自动化审批、智能化风控、综合化服务”为特色的金融新模式,意在通过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创新精准对接客户需求,完成较为精准的信贷供需匹配。
三、我国小微企业信贷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和风险大的特点并未发生明显改变
小微企业是小微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源头。只有小微企业发展健康,是银行和其他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提供小微金融信贷发放的根本。国际比较而言,美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8年,日本的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为12年,但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为3年。也就是说,注册3年以后小微企业还正常经营的概率在1/3,这就意味着小微企业贷款是有风险的。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首次《中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报告(2018)》披露,截至2018年末,全国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为3.16%,比大型企业的不良贷款率高出1.83%,其中,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为5.5%,比大型企业高出4.17个百分点。这反映出小微企业贷款的经营成本和风险显著高于大中型企业,商业银行大量投放小微企业贷款的可持续性将面临挑战。这也是为什么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一大原因。如果小微企业能在经营方面多思考,必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社会融资的筹码。目前,从小微企业本身造成的融资成本高和风险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微企业人员流动性较大,导致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风险加大
与中大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在管理上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精细性,尤其体现在人员招聘管理上。由于小微企业体量小和人员规模小,缺乏建立完整且系统的招聘过程和规范聘制度内部驱动力,导致小微企业无法从人才资源的分配、人才的选聘、工资福利、绩效考核等方面为员工提供薪酬保障。其次,我国小微企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且主要集中在零售和服务等行业,因此大部分小微企业存在薄利经营,使小微企业发展不稳定,无法为员工提供可持续及可增长的薪酬支付,最终导致小微企业人员流动性大,不利于小微企业的稳定发展。
2.小微企业组织结构单一,导致管理风险加大
首先,由于小微企业规模限制导致其普遍采用直线型组织结构,其特点是组织结构单一,管理工作主要由小微企业管理者直接控制与分派。其次,虽然企业内部划分其他部门,但由于上下级的权责关系成直线型,上级具有绝对的决策权,下级必须服从,导致这种关系组织结构存在权限高度集中的缺陷,极易产生家长式的管理作风,企业经营的持续发展和规模的扩大受到管理者个人能力的限制。
3.小微企业缺乏企业文化建设,制约企业扩大发展
企业要想做大做强不仅要重视技术创新和规章制度等硬实力建设,还要提高企业文化力等软实力。好的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中可以不断地促进企业结构的改进,提高企业组织管理效率和竞争能力。同时,企业文化可以引领员工产生企业文化自觉,有效实现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企业总体目标的完美融合,提高员工和企业之间的黏合度。只有可以实现个人发展的企业文化,才能锻造强大的企业。但是,小微企业由于规模小,经营收入有限,导致小微企业在企业文化上缺少足够的建设资金。此外,由于小微企业多是家族式经营,缺乏企业文化建设意识,没有形成让企业员工认可的共同价值观,导致企业内部凝聚力不足,影响了小微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制约了小微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4.小微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导致竞争力弱
目前,小微企业仍以传统行业为主,同质化竞争严重,加之自主创新能力弱,缺乏核心竞争力,导致大多数的小微企业处在行业产业链与价值链的末端。此外,从宏观环境来看,随着人力成本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摩擦的加剧,小微企业想依托低成本竞争优势的发展模式优势不再,现有模式无法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的经营能力,提高小微企业信贷能力,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旧存在。
(二)银行业为小微企业提供信贷的内生动力仍有不足
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和国际政治环境不和谐的大环境下,银行业小微金融发展面临的新旧问题和挑战仍然不少。
1.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高,导致银行小微信贷“惜贷”问题仍然存在
众所周知,银行的行业特点是高负债、高杠杆率和高风险,因此银行趋利避害是其基本的商业逻辑。近几年,人民银行联合保监局和金融办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信贷提供的政策和意见,但从银行层面,在金融去杠杆背景下和银行风险控制要求下,银行并没有放低信贷标准,依然看重小微企业的经营现金流、银行货币资产和税收等方面。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和国际政治环境不和谐的大环境下,小微企业的营商环境受到极大的冲击。根据中央财经大学《商业银行小微金融经理人调查报告》2018年报告显示,小微金融经理人认为经济下行导致小微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和受关联企业风险传递是导致小微企业信贷产生不良贷款的主要原因。截至2018年底,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高出大型企业不良贷款率4.17个百分点。从银行层面,小微企业利润薄风险高,必然存在“惜贷”和“惧贷”的问题。其次,银行的本质是企业,是企业就必须要追求利益最大化,银行业发展小微企业信贷不能牺牲银行业的利益,而对小微企业尤其是普惠型的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具有明显的公共属性和政策属性,与银行的管理目标存在冲突。最后,小微企业本身存在管理不规范、抵押物缺乏等问题,导致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风险大的问题仍然存在。
2.小微金融信贷利率缺乏合理制定的市场量化体系
在国家政策方面,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定向降准”等一系列货币政策为小微金融发展打造宽松的资金环境,释放银行的资金流动性的同时间接降低小微金融的融资成本。2019年4月25日,在国新办举行《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公布:截至2019年3月,五家大型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是4.76%,较2018年第四季度下降0.13个百分点。目前,小微金融信贷利率定价是以政府政策导向为主,而非市场定价导向。小微金融贷款不良率和损失率较高是客观事实。按照信贷利率市场定价规则,小微企业贷款相对成本高、风险大必须以较高的贷款利率定价来弥补成本。如果让商业银行以损害自身利益去完成小微金融政策目标,这与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不符,其实现小微金融业务的积极性自然受到影响。银保监会鼓励银行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定价小微企业信贷。但是“保本微利”从理论上是指通过小利润来实现低成本运营,其核心思想是只要不产生亏损即可。这与商业银行盈利的经营目标不匹配,抑制其扩张小微金融业务的积极性。
3.小微金融信贷的不良贷款容忍度仍然较低
在现有监管体制要求下,并没有细化小微信贷尽职免责等政策,即商业银行如何处理小微金融呆坏账,影响商业银行对小微信贷呆坏账的容忍度。虽然银监会的《2015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落实有关提高小微企业贷款不良容忍度的监管要求。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高出全行各项贷款不良率年度目标2个百分点以内(含)的,不作为内部对小微企业业务主办部门考核评价的扣分因素。”但根据中央财经大学《商业银行小微金融经理人调查报告》2018年报告显示:2017年,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虽然略有上升,但整体容忍度在中等偏低水平。2019年,银保监会印发了《关于2019年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中规定:“在风险管控方面,在目前小微企业信贷风险总体可控的前提下,将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容忍度放宽至不高于各项贷款不良率3个百分点。”然而《通知》中的不良贷款容忍度仅仅针对普惠型的小微信贷,并未涵盖所有。放宽不良贷款容忍度对小微企业贷款来说非常重要,这是因为银行会对小微企业产生“拒贷”的原因,就是因为小微企业的贷款产生不良贷款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不良贷款的产生会让银行产生信贷风险,使银行收紧对小微企业放贷的信贷量。如果放宽不良贷款容忍度,则可以使银行在一定程度上释放增量资金,将更多的小微企业纳入到银行贷款的支持范围中。
4.小微企业的过度融资和多头融资问题有待解决
当前,互联网金融信贷等金融科技新业态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银行的利润空间,使银行之间的竞争日益加重,为小微企业过度融资和多头融资提供生存空间。同时,银行间小微信贷产品同质化较高导致信贷筛选标准相似,使优质小微企业成为银行间争取的客户,从而造成优质小微企业过度融资。但是过度融资、多头融资是导致小微企业经营失败的主要原因。一旦小微公司出现任何风险,都会增加其偿债压力,增加信贷违约的概率,导致产生银行不良贷款。
5.小微金融的信贷精准度有待加强
众所周知,小微金融的服务对象存在客户分散、信贷额度小、信贷不规律和金融能力低等特点,导致小微金融很难达到规模效应,因此不能用“一刀切”理念创造小微金融产品。目前,小微金融产品多以产品为导向,而非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造成信贷供需不匹配,导致投资成本高和回报率低等问题,并没有有效地解决普惠金融“融资贵、融资难”的核心问题,极大地抑制了小微金融的持续发展。例如阿里巴巴旗下的金融平台曾经希望借“村淘”服务站的小微金融模式收集农村地区的金融业务交易数据,然而,此类模式发展远低于预期的原因是其并没有考虑到农村地区在人口密度,物流体系和消费习惯等方面存在特殊性,导致农村地区对“村淘”服务站提供的服务需求依赖度较低,造成了金融精准度上的偏差。
(三)金融市场对小微信贷作用有限且存在马太效应
虽然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是企业获得融资的两条非常重要的渠道,缺一不可。但是由于小微企业的经营特点以及金融市场对金融资产的投资特点,导致了如果小微企业不能够变强变好,从自身找问题,解决现有的短板问题,便无法提高社会投资者的投资信心,毕竟投资者是以获利为目标的投资行为而非为了社会发展,因此在金融市场中,小微企业本身的好坏决定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念,而信念决定了投资的行为,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金融市场中,小微企业即便挂牌交易,但是成为“僵尸股”的比重也不小。所以,在金融市场中,小微企业存在较高的马太效应,即越好的企业融资越好,越不好的企业融资越差。因此,金融市场不能像银行业发展小微金融那样,存在一定的社会责任,在金融市场就是100%的优胜劣汰。目前,金融市场融资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小微企业很难达到场内市场挂牌的标准且审核制度较严。在债券市场上,占比较大的是由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发行主体所做的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但从发行的数量和融资金额来说,小微企业占比较小,说明债券市场对小微企业的认可度较低,认为小微企业较其他类型的企业更具脆弱性和敏感性,结合股权市场中小微企业股权融资缺乏流动性可见,投资者对小微企业券商的不认可,也必将导致其流动性缺乏,从而影响投资者对小微企业债券的投资热情。因此,直接融资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的非常重要的渠道,但在增量上来说,还是不能达到银行的能力。虽然政府部门鼓励小微信贷的证券化业务的发展,但是从数量上看,不论是信贷类资产证券化还是企业类资产证券化,都在增量上对小微企业直接融资助力作用有限。
作者:徐小茗 单位:北京工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