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对建行信贷业务影响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区块链技术对建行信贷业务影响,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区块链技术对建行信贷业务影响

提要:随着互联网与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发展,应运而生多种形式的网络平台,给建行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相较于建行所面对的市场竞争,区块链技术可以为建行带来新的有利的发展前景,有效地解决目前的问题。本文从区块链技术的概念和特点入手,分析区块链技术所具有的去中心化、建立信任、信息公开透明、数据不易伪造篡改等特点,并就如何解决建行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发展方式,确保建行的市场地位和利润空间。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互联网金融;信息不对称;信任;信贷业务

一、建行信贷业务发展现状

中国建设银行作为一家大型的国有银行,可以办理各种各样的金融业务,其中信贷业务一直是中国建设银行所有业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信贷业务在广义上的含义是指银行的存款、贷款、表外业务等信用业务的总称,而在狭义上的含义就是指银行的贷款。信贷业务是银行本身利用自有资金的实力或者信誉能力为银行客户提供资金的流通或者代为客户承担责任的行为能力,并且是通过以客户支付所贷款的流通资金的利息、费用和偿还本金或者是最终承担债务为条件的方式。中国建设银行目前受到了来自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中国建设银行的盈利来源,压缩了建行的利润空间,所以建行要想跟上时代的潮流,在信贷业务上的变革迫在眉前。下面分析建行信贷业务发展现状:

(一)同业之间竞争压力大。随着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消费和贷款模式也因此发生了改变,由传统意义上的使用现金转变到现实生活中使用移动终端,同时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电商平台、P2P网贷平台、众筹平台、金融平台(例如陆金所、拍拍贷、余额宝)等依赖于网络环境而存在的平台。因为通过这种形式的平台申请信贷业务简化了中国建设银行繁乱复杂的审批信贷业务的流程,简化了银行贷款的流程和办理的手续,同时降低了贷款要求的门槛,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建行的信贷业务规模,而且银行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不但有其他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同时还有城市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不断地在进行信贷业务市场份额的抢夺,从而使得建行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面临着严峻威胁与挑战。

(二)不良贷款的规模较大。造成信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贷款人可以直接从银行网点或者网络上了解到银行的贷款利率、贷款相关政策等信息,但是银行并不能直接的掌握到每一个贷款人的各项详细信息,同时在贷款的过程中,由于贷款分贷前管理与贷后管理两个不同的阶段,所以进一步扩大了双方信息不对称现象的概率,尤其是对建行为个人或者公司在贷款发放之后的贷款使用情况的了解,建行无法第一时间真实准确地了解到贷款具体的去向,存在着贷后管理的疏忽,使得银行不良贷款率上涨的概率增加,因而使得银行处于不利的交易地位。从图1可以看出,2017年的不良贷款率仍然处于较高位置达到1.49%,较2014年上升了0.3%,2018年第一季度的不良贷款率为1.49%,与2017年末的不良贷款率持平,但是2018年第一季度不良贷款的余额相比2017年不良贷款的余额增加了近40.59亿元,仍然给中国建设银行带来了巨大的贷款损失漏洞,大幅度地减少了建行的信贷利润。(图1)

(三)信贷业务的发展存在差异

1、利息净收入与客户贷款和垫款净额没有同方向变动。由图2看出,从2014~2017年建行的客户贷款和垫款净额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2015年较2014年上升了10.67%,2016年较2015年上升了12.13%,2017年较2016年上升了9.75%。但是,建行的利息净收入没有随着客户贷款和垫款净额的上升而同比例上升,从2014年到2017年总体上升3.44%,而客户贷款和垫款净额却总体上升了36.19%,比例环比上升11倍之多。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建行的存贷款利差在不断地缩小,使得建行的利息净收入没有跟随着客户贷款和垫款净额同比例的增长,2016年存贷款利差相差2.2%,2017年存贷款利差相差1.36%,2018年存贷款利差相差0.45%,利差在不断缩小,相比之下比例环比下降了20.45%。(图2)2、信贷业务结构失衡。目前,中国建设银行的公司贷款与个人贷款的信贷结构比例是1.35∶1,处于公司贷款大于个人贷款的比例情况,在对公司和个人的贷款中,贷款份额分别高度集中在中高等信用评级的国有企业、重点扶持的大型企业和信用等级良好的个人客户。同时,随着国家供给侧政策的调整,建行加大了对贷款结构的调整力度,将更多的资金投向实体经济,进一步扩大了公司贷款的比例。

二、建行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贷业务办理流程复杂,增加成本。建行在处理信贷业务中需要高成本支持,贷款一共有五个流程,包括受理、调查、审批、发放以及后续管理,而这五个流程都是以人工受理为主,现在的信贷受理为了降低坏账的可能性,加大力度调查客户的信用问题,从贷前的受理一直到贷后的贷款使用、是否按时偿还、是否有造成坏账的可能等环节都要细致调查,因而增加了大量的人工成本;同时,建行各个网点信贷部门的运营也需要大量的成本,从而大幅度地降低了建行的经营收益。

(二)在贷款前后阶段人员管理不协调,贷后管理薄弱。近几年来,银行信贷业务相比之前增加较快,但是信贷从业人员的数量增长缓慢,特别是与贷后管理的工作人员的增加并没有呈现同比例上升,存在重视银行贷款业绩而“重贷前,轻贷后”的现象,同时也有信贷从业人员一人兼任数职的现状,并没有实现职业分工专业化,贷后的管理不足大大增加了管理上的难度。再加上由于当前贷后管理机制不健全,而使贷后管理仅停留在表面,贷后的检查方式也比较单一,同时对贷后检查也没有深入实地,从而增加了建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

(三)信息上的不对称,信息公开度低,使得违约风险大。虽然银行对信贷业务中的贷款人在信贷发生之前会做贷前的调查,同时在信贷发放之后对资金的利息归还等等做审核,同时银行这一金融中介本身的主要矛盾就是尽量地搜集交易双方的信息,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信息的不对称性,但是并没有取得更理想的效果,并且目前建行的坏账规模达到了1.49%,给建行带来了巨大损失。最重要的是,现在存在着贷款发放后,信贷者不遵循初始信贷意向,所以即便是客户把个人贷款的资金投入到了需要长期运营才能回本的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当中,由于贷款的周期长,双方信息公开度低,建行方也有可能因为没有及时地发现问题而造成了坏账损失。

(四)贷款结构不合理,集中度高。目前,建行的贷款以个人的房屋贷款与对公的贷款为主要的组成部分,并且贷款集中度高,在企业信誉度良好的情况之下,银行才会同意通过审批而发放贷款。建行的信贷业务中,公司贷款与个人贷款的比例是1.35∶1,并且多处于中长期贷款。长时间的贷款并不能稳定的符合贷款业务的三个原则“安全性、收益性、稳定性”,公司或者个人在使用贷款过程中,存在由于公司需要长时间运用资金运转回本的情况与个人失信,无法按期偿还每期住房贷款的可能性。同时,建行的对公贷款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业、公共设施管理业以及采矿业等企业,对小微企业例如个体工商户、家庭作坊式企业等所贷款的比例相对较小,总体来看使得信贷业务在结构上十分不合理。

(五)信贷业务管理技术不足。目前,建行的信贷管理业务以人工受理为主,并没有高效的信息技术能协助建行办理信贷业务,在给建行带来大量的成本损失的同时,也不利于建行赢得信贷业务市场的份额。所以,银行处于急需变革的时期,需要更加便捷高效的管理技术。由此看出,建行的信贷业务存在着一定高成本、低效率、可靠性差、安全性低等问题。近些年比特币的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它交易的复杂性而使很多国家或者机构不认可,而区块链技术就不一样,因为其显著的优势而吸引了各方面的目光,尤其是在银行方面,有效地发挥区块链技术的优势,就可解决上述中建行所存在的问题。

三、区块链技术对建行信贷业务问题的解决对策

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集成创新,被认为是“一台创造信任的机器”,同时从技术的视角出发,认为区块链技术是下一代云计算的雏形,是互联网金融转变的重要驱动力。区块链技术的特征是去中心化、信任建立、公开透明、匿名化、不易伪造篡改等,这些特性可以有效地解决中国建设银行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问题,高效合理地利用将会为建行带来巨大的利益。

(一)简化信贷业务办理流程,降低成本。区块链技术改变了原有的有统一总账本的模式,利用其去中心化、相互信任的特点,建立每一个节点所专有的账本,并且账本统一,无法通过修改一个账本而篡改信息,同时基于分布式数据存储,从而进一步地形成分布式系统,每个节点都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账本,并且数据真实透明,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带领我们实现“金融脱媒”。在整个网络体系中不再需要中心化的硬件或者第三方平台,直接点对点的进行交易,每个节点之间直接信息共享,任意节点的损坏也不会影响全网运行,非常的高效,大规模的降低了信贷业务审批的复杂度,更进一步地利用区块链技术,降低人工与网点的成本,直接利用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审查。所以,在区块链技术之下,每个人就是一个节点,每个人之间可以相互信任,直接地根据每个人的信用记录而进行交易操作,可以大幅度简化建行信贷业务的办理流程的同时,提高了信贷业务的办理量。

(二)使贷款前后阶段在管理上统一,完善贷后管理。基于当前建行在信贷业务中存在贷前、贷后业务审查办理不能统一的问题,使用区块链技术,利用其本身直接建立信任的特点,获得公开透明的信用数据,可以直接点对点的获得所需数据。贷款在发放之后,可以根据公开的数据,合理地管理银行贷出去的资金,能有效地使建行信贷业务贷前审批、贷后管理统一。这样,每位职工根据区块链技术合理地做分工,贷前做数据采集核实、贷后做数据管理,相较于常规的繁杂手续,利用区块链技术,更加得快捷高效。每个节点在区块链上对数据造假的成本极其高,所以数据极具真实性,根据真实的数据完成每项信贷业务交易,能大幅度的提高建行业务办理的准确性,便于建行每项业务办理深入实处,能有效地降低建行损失的可能性,使得贷前贷后管理更完善。

(三)使双方信息统一,信息透明,有效地控制风险。交易双方存在由于信息不对称性而造成损失的现象,而有效地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使损失的概率最大限度地降低,同时降低风险。在整个网络系统中,区块链记录的每一笔交易都能确保是真实可靠的,同时能保持整个网络系统的公开透明,任何一笔交易都能被其他人查询,所以交易者可以放心交易。首先,根据交易数据,采用分布式账本,在每个节点上保存唯一、真实的一个账本副本。一方面总体可以监督交易的合法性,同时也可以共同地为其作证;另一方面任何一个节点的改动都会在所有的副本中表现出来,所以这也保证了账目数据的真实性与安全性。其次,区块链技术也是具有加密算法的,进一步保障了区块数据在传输、储存和修改过程中的安全性,有效地控制信息安全风险。提高了数据的真实性、透明度,能有效地降低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同时在快捷准确地了解信息之后,基于双方的相互信任,能够有效地降低信用风险,有益于形成新的风险约束关系并且实质性地增强信用,减少不良贷款的损失。

(四)调整贷款结构,合理分配贷款。在区块链技术之下,建行可以通过公开的账本数据查询想要贷款人的相关公开的交易数据,进行数据评估,从而对贷款人做信用评估,这样可以根据信用评级,制定一份信用用户名单,由此根据信用评级为个人或者是公司贷款。同时,也可以深一步地制定后期偿债能力评级,对个人或者是公司的后期偿债能力进行评估,进而根据偿债能力,调整建行的贷款结构,为信用良好的小微企业或者个人发放贷款,同时根据目前的贷款结构,贷款多属于长期贷款,并且利息净收入没有跟着贷款的增加而大幅增加,所以要根据公开交易数据在合理调整贷款结构后,合理地调整贷款期限分布,以提高建行在信贷业务中的收益。

(五)利用区块链技术,弥补技术不足。区块链技术能够有效地应对在新金融之下面临的挑战,如信息不对称风险、信息安全风险等,尤其是利用区块链技术的优势有益于获得双方的信任、提高数据安全保密性、降低信息安全风险,同时对目前建行的发展模式加以创新。在当下,建行如果能够积极地研究并发展区块链技术,利用区块链技术的优势,就可以顺利抢先占据信贷业务的市场份额,弥补当下信贷业务以人工受理为主,从而带来的高成本的浪费,并且缺乏可行性技术的现状,有利于跟上互联网金融时展的潮流,同时节约大量的人工和网点成本,提高建行收益的同时,让建行进入发展的新时代。

四、结语

结合当前建行信贷业务中所存在的问题,建行应积极有效地发挥区块链技术的优势特点,不断地优化建行信贷业务的发展模式,将会给建行带来更大收益的同时,推动建行在创新性技术上不断地进步。总之,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对传统银行业的业务发展模式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产生了在银行业不同程度的促进和优化,推动了当前银行业模式上的创新,同时也颠覆了当前的金融体系。伴随着区块链技术优势的有效利用,会给未来的银行业留下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主要参考文献:

[1]易凤.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建行Y市分行信贷结构调整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7.

[2]袁勇,王飞跃.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J].自动化学报,2016.42(4).

[3]王硕.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创新趋势分析[J].上海金融,2016(2)

作者:韩圣洁 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国际经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