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本科薪酬管理课程成绩评价方法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本科薪酬管理课程成绩评价方法,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本科薪酬管理课程成绩评价方法

摘要:课程成绩评价作为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既是衡量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是否掌握培养计划规定应具备的知识、技能、素质和态度的重要途径,也是检验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体现。本文针对高校本科薪酬管理课程成绩评定方法存在的一卷定音、重结果轻过程、成绩评价一拥而上和成绩评价无反馈等问题,提出了改革探究的思考。

关键词:薪酬管理;成绩评价方法;高校本科

课程成绩评价是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既是衡量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是否掌握培养计划规定应具备的知识、技能、素质和态度的重要途径,也是检验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体现[1]。

一存在的问题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设的《薪酬管理》课程,作为本专业的核心课之一,自2006年开始招生至今,已经历12年的实践探索和经验积累,形成了一套相对稳定的课程成绩评价方法。但随着专业人才评价标准的不断完善,我们也在不断进行着课程成绩评价方法的改革,但受教学内容、生师比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课程成绩评价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结果、轻过程

薪酬管理的成绩评价来自于两个部分,期末测试占总成绩的80%,其余20%是平时成绩。表面上看,这是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结合,但是再细致分析这20分平时成绩的构成就发现其中的弊端。这20分中考勤占5分,课堂表现占5分,个人作业占5分,小组作业占5分。由于每项平时成绩最高只有5分,一般只要学生能够按时完成就会给4-5分,因此成绩区分度很低,很难通过平时成绩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用来区分成绩的还是期末考试成绩。这种成绩结构势必成为一种指挥棒,引导学生重期末测试这个结果,轻平时表现这个过程,使教学过程从16周被学生压缩成了只有1周,这就出现一些学生大半个学期课堂上不认真听课、课后不关注课程相关文献的阅读,大把时间躲在宿舍里打游戏、玩手机,只到考前1周起挑灯夜战、起早贪黑玩命背的怪现象。

(二)成绩评价一拥而上

薪酬管理一般在大三年级开设,与之同时开设的必修课还有组织行为学、工作分析和招聘与甄选,且在培养计划中规定,教学周为1-16周,17-18周为考试周,20-21周为实践活动周。从前面两个方面分析不难看出,学生面对期末比较密集的专业课测试,突击复习,在2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四门专业课程的考试,一旦挂科,就要补考、重修甚至降级,压力可想而知,复习效果差强人意,经常大批卷时发现学生张冠李戴答串题的现象。

(三)一卷定“音”

薪酬管理课程一直采用期末封闭式笔试答卷为主的成绩评价方式,从教师编制的A、B两套试题中选取一套作为期末考卷,试卷题型基本包括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几种,为尽可能包涵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知识重点,同时又要控制上下届之间、AB卷之间试题重复率在一定比例之下,出题时往往需要反复掂量、挖空心思。即便如此,也很难很好地兼顾两者的平衡。虽然这种方法从成绩评价流程角度来看较易操作,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成绩评价的客观性和严肃性,但以期末测试作为主要成绩评价结果来源对学生的引导效果就是将大部分精力花在强制性的记忆方面,而且一些学生仅在考试前一周、甚至一周还不到的几天时间内,每天只睡几个小时,甚至通宵熬夜复习,昏昏沉沉地步入考场,可想而知,当他们走出考场后还有多少记忆留存下来,这种短时记忆只应付了考试,实际上没有真正掌握知识。这种“一卷定音”的成绩评价方法最大的弊端在于不能把实践性教学内容有效地纳入考核范畴,而薪酬管理恰恰又是实务性知识为主的课程,这就导致成绩评价效果与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背离[2]。

(四)成绩评价无反馈

期末测试结束,就意味着学生一个学期的结束,学生真是胜利大逃亡。经过几天焦急的等待,终于在教务系统中查到自己的成绩,过了万事大吉,没过开学再说。老师也是批完试卷,把成绩录入系统就等于完成了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这个过程看似顺理成章,但实际上缺少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就是试卷的讲解和成绩评价结果的反馈,这个环节对师生客观准确地了解教和学中的收获和漏洞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学生并不知道自己哪些知识点的掌握存在漏洞和不足,成为再没有机会弥补的缺憾。

二改革探究

(一)第一时间明示成绩评价方法

教师在新学期第一次课就明确告诉学生这门课的成绩评价方法,成绩构成的内容,评价指标和标准,给学生以明确的引导,让学生清楚如何可以获得满意的分数,尽量把每一个成绩项目都仔细说清楚,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往什么地方使劲,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做出学习规划,更能有效充分地利用时间。

(二)提高平时成绩占比,过程与结果并重

将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结构由原来的2:8调整为8:2,这个思路看似大胆,实则是通过强化平时学习成绩的评价引导学生把关注点由期末一张卷转变到平时每个教学环节的学习质量上[3]。这种转变需要细划平时成绩评价指标和标准,让平时成绩的评价过程覆盖整个教学过程薪酬管理课程的过程,可以包括讲授完每个单元之后进行单元评价、完成全部教学任务后的期末总成绩评价、每个单元讲授中穿插的实务操作项目、小组讨论以及课前展示。期末考试所占比重仅20%,平时测试和实践技能操作项目之和达到了80%,也就是说只要平时跟上老师的教学步伐,认真听课完成每一个评价任务,即使期末评价成绩不太理想,课程总评也可以拿到不错的成绩。更何况平时每个环节都评价良好,期末也不太可能拿不到好成绩。这种成绩评价方法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考察,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平时不努力、期末徒伤悲”的不良习惯,促进学生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不敢怠慢、不断积累知识成果,并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4]。

(三)成绩评价内容贯穿全过程

薪酬管理这门课程非常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课程的教学内容从战略性薪酬管理开始,就进入企业实务活动的理论学习,包括基本薪酬、可变薪酬和间接薪酬三大单元,每个单元内容相互连接又自成系统,理论和实务知识丰富[5]。要让学生熟练掌握每个重点难点,就必须让薪酬管理的成绩评价贯穿课程各个阶段,在不同的教学进度中都有评价环节,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保持一贯的学习热情,又能保证每个知识点的学习质量。比如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就进行该单元的成绩评价,学生可以及时知道自己的评价结果,教师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反馈学生的成绩中暴露的知识漏洞和不足,及时查缺补漏。学生也能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6]。

参考文献

[1]伍贤达.费里斯州立大学HR专业核心课程考核借鉴与启示[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74-76.

[2]邢维全.美国高校考试制度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天津电大学报,2009,(9):50.

[3]韩锋.美国评价学生的七项标准[N].中国科技报,2001-02-21.

[4]陈棣沭,韩婧.美国大学课程成绩评定方式对我国大学的启示[J].教育科学,2009,(5):79.

[5]刘洪宇.基于互联网的空间资源课程建设[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4.

[6]傅永泉.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评价体系改革实践——以《薪酬福利策略选择与实施》课程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2011,(12):188.

作者:张嫘 刘秀英 朱舣恺 唐甜甜 单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