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论文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论文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论文3篇

第一篇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管理内容狭窄,管理目光短浅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部门在施工单位中处于特殊地位,之所以说其特殊主要就在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部门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其仅存在于项目工程施工阶段,工程一旦竣工,项目工程施工管理部门也就随之解散,所以,其在建筑工程企业中地位尤为尴尬,由此致使项目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出现如下问题:管理内容狭窄。因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部门在工程结束后会自行解散,因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部门在管理的过程中,职权范围相对较小,仅对工程的实际施工进行管理。但是由于工程的实际施工涉及到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具体的施工活动,还包括工程准备中的设计审核,工程结束中的质量验收等,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部门管理内容的狭窄性则导致其在管理的过程中受到较大的局限,难以有效的对工程的质量予以全面的保障。管理目光短浅。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部门在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仅对眼前的工作予以负责,也就是只负责实际的工程项目施工,而对于一些长远性的问题采取忽略的态度。此类管理上的目光短浅经常会造成建筑工程企业发展上的阻碍,使工程建设管理与企业发展相冲突。

1.2技术应用受限,技术创新缓慢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技术是继劳动力人员之后又一大重要因素,其可以有效的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效率,同时对工程质量的保障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研究可知,在对于技术的管理上存在着许多问题及不足。技术应用受限。在技术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建筑施工单位由于施工人员的素质差异过大,所以,大部分的施工人员难以对施工技术有效的掌握,在实际的施工中造成施工技术的受限,极大影响了施工技术的应用。技术创新缓慢。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人员往往侧重工程施工质量的把握,而忽视了对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建筑工程企业在施工技术的创新方面呈现出较大的缓慢性。而施工技术创新缓慢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建筑工程企业逐渐丧失在建筑行业中的先进性,造成企业内部软实力的下降,影响企业的竞争力,不利于建筑工程企业的长足发展。

2新形势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有效措施

2.1打破传统束缚,创新管理理念

为了有效的完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措施,推进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措施的创新,在今后的工作中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人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此创新及改进管理理念。打破传统的束缚。传统的理念对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所以,相关人员应对这些正面,负面的影响加以有效的把握,针对传统管理理念中的不足来大力改善,打破传统的束缚,用全新的眼光看待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管理理念。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理念的创新,首先应牢牢把握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其次要以市场经济为主要的指向,真正的融入到市场经济中去,了解市场的发展动向,明确民众的实际需要。通过多方面的论证与研究,制定出符合建筑企业自身发展的管理理念,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管理理念应该是向着个性化及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2.2重塑管理组织,完善管理体制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在职权的应用以及管理的范围上存在局限性,因此,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通过加强改革的方式来加以完善。重塑管理组织。管理组织的重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应就优化管理组织内部结构,并结合现代建筑行业发展的先进经验进行一定的创新。同时在管理职能、管理范围以及管理的时间上,建筑企业进行大范围的拓展,以此使施工管理部门拥有相对较大的管理权限,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完善管理机制。经过研究发现,造成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产生弊端的原因就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部门受到时间限制,使其在管理的过程中难以有效的发挥职责作用。所以,建筑企业应进一步完善及改进内部管理机制,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部门当作企业的常设机构,并尽快制定出系统化的管理制度,因为管理体系的建立,可以强化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专业性。

2.3打造专业团队,加大技术的革新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部门在进行技术管理的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性,因此导致一些建筑企业在实际的工作中技术应用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打造专业团队。工程施工虽然是有时间限制的,但是建筑企业的施工是长久性的,因而要想在建筑行业中脱颖而出,占据一定的优势,打造出专业的施工团队是关键。鉴于此,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部门应对施工人员实施团队化的管理,借助于集体培训、共同提升的方式,以此强化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素质。加大技术革新。技术是建筑工程企业向前发展的不竭推动力,同时也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所以,管理人员应强化技术管理职能,积极的引进新技术,并对单位自有技术予以革新,以此推进施工技术的进步,保持施工技术的优越性及先进性。

3结语

建筑企业要想实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完善,应将创新放在首要地位,积极的革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体制,以此促使施工管理部门职能的发挥,同时促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景彩斌 单位: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

第二篇

1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思维重要性

1)创新是时代的要求。创新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建筑企业只能适应市场的需求,不断的进行理论和技术创新才可以使建筑企业不断的发展。一个企业如果在创新模式上落后于他人,就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后边跑,直到被残酷的市场竞争淘汰出局,所以,建筑企业只有不停的创新管理模式,改善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才能使建筑企业在社会上站稳脚根,提高建筑企业工程管理的质量。

2)创新是企业发展的要求。创新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突破性的创新思维是建筑企业提高自身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工程管理必须要不断地创新发展才可以使建筑业平稳健康的发展下去,并为建筑公司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使建筑工程项目顺利的开展,由此可见,想要建立现代建筑企业制度,就必须创新。

3)创新是管理科学的要求。创新是管理科学的要求,所谓管理科学是在满足现实的需要下发展起来的,管理科学能够为企业工程管理提供较为科学的方法,从而使企业工程管理从理论转变成行为,这对建筑企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具体标准

1)要适应市场需求。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适应市场需求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虽然说建筑工程项目是建筑施工单位与业主之间的合同及其所规定的范围,但是最终却是由市场来决定的,从市场中获取项目,在市场中操作项目,在市场的竞争中提升能力,进而进入到新的竞争中,因此市场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需要适应市场需求。

2)要符合生产力发展需求。随着经济快速的发展,劳动工具日益先进,设备配置新,技术含量高的劳动工具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因而对劳动者的技术水平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所以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当从生产力发展的三个要素出发,对劳动工具、劳动者进行协调,采用更加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创新方式。

3)要利于创建企业品牌地位。在项目施工管理创新过程中,要重点考虑到品牌效应和企业文化实质,要有利于企业品牌地位的创造,在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过程中,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并对企业管理层进行及时更新,保证企业创新能力的不断充实。

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

1)管理模式创新的方向。管理模式是项目管理的精髓,管理模式的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现阶段,大多数的建筑企业项目管理模式仍然是传统的、老旧的模式,已不能很好的适应现代建筑业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管理问题的产生。因此,要对我国建筑业进行内在剖析,建立健全符合建筑行业生产经营特性的体系结构,使其组织方式和管理模式能够符合现代建筑业的发展趋势和规律。

2)管理模式创新发展的原则。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必须要符合弹性生产力原则和刚性产业结构的原则。在组织机构的设置上要做到充分放权,适当的将权利下放给项目部,形成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组织机构,充分体现项目管理的灵活机动性,同时要降低行政成本,实现符合贴进市场的要求。

3)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理念。施工企业作为项目承包合同的履约主体,同时也是项目管理成败的最终承担者。要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就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必须首先加快思想观念的更新,管理者的思想转变才能真正带动和推动整个项目管理的观念创新,从而为项目的管理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创新发展的环境。施工企业要加强项目的管理,就必须明确并处理好质量目标、成本目标和工期目标三者的对立统一关系,在确定目标时要进行各方面的比较,通过对目标的影响分析,选择最优化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项目有效管理,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作者:赵佳杰 单位:山西西山晋兴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第三篇

1工程质量管理为主体,实现施工建设的较高水平

土建工程作为一次构筑物,从运用角度来看,其质量水平体现在施工建设中的各阶段、各子项目、以及各工作单元中;从其作为一次、也即最终产品的角度来看,其质量水平体现在竣工后的使用价值中,包括外部环境构建的牢固性、内部结构设计的合理性等。运用角度和产品角度在施工建设的质量管理中表现为建筑物的建设质量和施工单位的作业质量,因此,在施工建设中,以工程质量的管理为主体,可实现建设建筑工程的最终验收成果保持较高水平,同时减少施工作业质量对施工进度的负面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涉及到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以及管理机制的健全完善。首先,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包括其对质量管理的意识强度和执行力度,主观个体是项目质量管理的实施主体,因此应通过进行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工程质量意识,提高人员专业素质,强化其决策力和执行力,使质量管理在规划、实施和检查等环节真正发挥作用。其次,施工建设包括建设工艺、设备维护以及建设原材料的控制等,需依赖健全的管理机制进行全方面、系统化的管理。例如施工单位可制定施工质量的检查制度,制度需具备一定的可执行性,以实现各项规章管理有效到位;对关键工程的施工采用三级检查方案,各施工队自检,再交由其他队互检,最后由负责人终检。通过对管理者及管理机制的强化管理,强化工程质量的控制,发挥其管理的主体地位。

2造价控制管理为保障,保证施工建设的合理成本

项目成本造价的控管是指承包者对项目的造价成本进行预估、调整、控制和核算,使得项目的成本能够保持在计划方案之内。随着建筑行业市场争夺形势的不断加剧,施工建设单位面临着更大的发展压力。追求项目效益的最大化,施工单位对造价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内容为施工建设项目需在额定成本内建设出符合标准的构筑物,同时,还可依据实际的管理和建设情况,实现更高水平的项目建设。效益性是施工单位的发展动力之一,因此应将造价控管作为项目保障,为项目规划合理成本。施工单位经济效益的获得,主要在于承包项目获得的收益与建设成本之间的差额,因此,对造价成本管控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第一,努力追求承包项目的效益最大化,具体做法包括健全工程索赔制度、按施工进度及时结算工程批款,保护工程权益不受侵犯,保障承包项目的效益能够获得实际支持,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第二,以阶段施工目标为依据,严格控制各单元建设的成本支出,同时,还可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降低成本支出。具体可通过明确项目承包经理的管理造价责任制,将造价责任制独立设置于工作责任制之外,提升造价控制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强化管理者的造价管理意识。此外,还可建立成本上报制度,由项目部的经理及下属员工按每日、每单元、每阶段整理并上交工程成本的支出清单报表,明确资金流向。以造价控制管理为保障,实现工程成本的合理性。

3安全制度管理为基础,营造施工建设的可靠环境

施工建设活动通常在高楼内或重型机械周围进行作业,施工环境具有一定复杂性。因此,施工单位中对大型机器的运行状况,以及建筑工人的安全防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机械设备运行正常主要包括机体的作业功能一切正常,机械设备能够在安全条件下完成额定量,另外还包括器械的操作和放置位置能够有效保证操作人员及周围辅助加工人员的安全。其次,施工人员安全防护措施包括安全防护设备以及安全施工意识。安全建设是建筑业在十二五规划下发展的重点方向,施工单位应将安全制度的管理作为施工基础,营造可靠的施工环境。对机械设备的运维,具体可包括:第一,对设备进行安全指标的检查,例如出产的许可证、出厂合格证等。第二,在机械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以及施工方案的设计,例如在使用塔式起重机时,遵守起重机的“十不吊”原则,包括超载或起吊重量模糊时不吊、旌旗信号灯不明时不吊等,以确保起重机的安全运作,避免因机体受损误伤施工人员。第三,定期对机械设施进行功能维护与检查,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检查不得在机械施工过程中进行,当机械出现故障时,立即停机维修,禁止设施带病施工。另一方面,对施工人员的检查,首先可通过进行培训和教育,规范工人的操作行为,提升其安全意识和危险情况下的自救常识。其次,保障工人的安全防护用品的质量,为工人提供可靠的保护,包括安全头盔、过滤型防毒面具、劳动保护手套等。通过安全制度管理作为管理基础,为施工建设提供可靠环境。

4结语

在十二五发展的新型规划下,中国建筑业的发展正朝向经济式、安全式的科学道路前进,施工单位通过对质量、造价以及安全方面进行管理,提升施工建设的整体质量。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中,建筑行业将越来越重视工程的整体合理性和综合效益,因此,应充分发挥项目管理的调控作用,实现建筑行业的科学发展。

作者:刘锦雄 单位:陆河泰安水建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