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空中乘务实训项目管理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空中乘务专业作为高职院校较受欢迎的专业,近年来取得了较快发展。进一步壮大我国高职空中乘务专业,促进空乘专业人员的就业,各校采取了多种实践措施,其中校企合作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措施。建设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是高职空中乘务专业发展的基础。然而,由于院校之间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校企合作不平衡,从而影响整个合作的进度。本文从高职院校与企业两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总结出相关问题及现状需求,汇集政府与民航各部门对空中乘务专业的建设意见和有效措施,以使校企合作更加坚固。
关键词:高职院校;空中乘务专业;校企合作
一、校企合作背景下的现状分析
我国航空事业发展飞速,各大院校顺应这一发展趋势,积极创建空中乘务专业,其中仅有一少部分的院校与航空企业之间创建深层交流,聘用航空公司的专业人士进行现时讲解,并签订订单式培训,学生从跨入大学校门就成为航企的一员,入学便成为岗前培训。另外一小部分任命企业人员为院校专家委员会会员,并展开专业探讨,实现了基础的浅层合作。然而这只是极少部分的院校才能实现,对于没有企业资源的高职院校而言,基本上都处于“闭关自造”阶段,由院校方自行设计教学计划以及人才培训方案,对其进行礼仪课堂讲述,以期获得与知名院校同等水平,达到企业要求。然而这种校企合作只是短暂的,对此,毕业之后学生面临着极大的就业挑战。若想要获得稳定的就业条件,大多数的学生需要“找关系”“投后门”才能实现航空梦想,而部分学生需要调整就业方向,进入与专业不对口的企业工作。这就使得空乘专业成为高校的一个“专业空壳”。校企合作中,表现冷谈态度的民航企业由于其自身的态度而使校企合作成为泡影,在这种局势下,新的合作方式应运而生,即高校—中介—民航一条线合作模式。中介作为企业与院校中间的一员,具有重要的联系作用,在这一模式下,中介的强大人脉资源得到了极大的发挥,这些资源是其他企业与院校难以比拟的财富。在这种合作模式下,中介机构能够为学校提供大量的师资资源以及设备材料,此外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学校或学生只需要让渡或缴纳相关的培训费用即可,这就是典型的校企合作“金通模式”。自“金通模式”推出之后,得到了全国各地院校的肯定,并在各个院校中得到有效的推广,从合作的角度而言,其绝对是双赢的最佳方案。从高校的角度而言,在中介机构的帮助下,学生办理入学手续后在中介的联系下,进入相关的航空企业进行实时培训,省去了学校在教学中的投资,降低了师资成本和设备成本的消耗,将教学风险降低到最小水平。就业保障的提出,更加坚定了院校办学的信心,也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入学意愿。从中介机构本身角度来看,虽然其前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但随之而来的高额回报费用为其带来了巨大的盈利资本。正是在需求与盈利双重作用下,“金通模式”在近年内达到了空前的发展,现已成为空中乘务专业校企合作中不可或缺的合作模式[1]。
二、高职与企业组建合作存在的专业实践问题
(一)企业具有强大的垄断性,对校企合作缺乏必备的热情
1.校企合作企业的参与强度不足,缺乏实践动力
民航企业作为中国航空企业的巨头,占据了航空企业的主要市场,在不断扩张市场寻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削减着人工成本和民航的资源消耗。空中乘务作为民航企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力资源,对民航未来发展之路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空中乘务人员基数大,民航可供缺口少的原因,且对于民航企业而言,空中乘务人员具有招收限制,且培训时间较短,这极大的便捷了空中乘务人员的招收方式,虽然所招收人员并非本专业对口,且服务质量差,但其耗资较少,这种招收方式现已成为主流,在这种趋势以及民航态度下,高职院校的空中乘务学生飞向蓝天的机会更加渺茫。就当前形势而言,民航企业对“社会招聘”依旧存在极大的兴趣。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双赢合作之路依旧任重道远。
2.深层合作之路尚未得到全面开展
由于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培训中,缺乏对民航企业等航空企业的专业的全面认识,在人才培训中存在相对偏差与不足,对此,院校都希望与企业进行合作,然而,大多数的民航企业都是以招聘人才为基础,而不进行专业培训或开展专业讲座。虽然民航公司提供大量的实习岗位,却仅限与乘务专业本身而言,更不会花费大量的人力以及专业人士进行工作之外的培训或授课,而主要的职位也是优先选取顶尖院校进行招聘,若学校没有强大的资金或精致专业技能支撑,将难以在竞争市场中立足。
3.经济效益的强烈追逐下,院校与企业矛盾四起
民航企业与院校不同,对学生不具有教育支撑,且受不到政府的资助,在进行专业培训中,需要院校付出强大的资金支撑,而由学校垫付的资金,必将来源于学生,从而产生诸多不合理的费用收取。院校一直秉持着“教书育人”的重大任务,在双方进行交接中,出现了利益冲突从而使双方处于矛盾状态。
(二)政府对校企合作的支撑力度以及政策不足
1.尚未形成完备的法律缺乏法律保障
国家相关单位虽然出台了相关的职业法规,但其中内容相对缺乏,未制定出精确的教育实施条例,缺乏法律保障。
2.缺乏对学生的职业教育
就空中乘务专业自身而言,国家对其经济支撑以及其他的社会资源的支撑力度不足,致使空中乘务的职业教育工作始终处于劣势地位,尤其是在科研立项以及人才资源的引进中。我国政府针对这一状况开展了研讨,推出校企合作新向标,并对此给予了大力鼓励。从所处现状分析而言,由于政府给予的相关鼓励政策落实速度较慢,在一些法律监管不全的部分依旧存在着保障缺失。
3.政府奖励机制相对不完善,资金优惠短缺
政府作为教育支撑的主体,实现校企稳定而持久的合作,仅仅靠政府部门的助推远远无法实现两者的完美合作,对此需要政府在“促进”的道路上,加强资金的投入,并制定相关的优化措施,例如,可制定优惠税务政策等。从当前政府的投入力度而言,仍旧处于宏观层次,尚未实现对其全面掌控,这主要源于政府对校企合作的重视程度,在实现产学研三位一体政策中,需要院校与政府和社会三方面的通力合作,也需要完备的法律保障,这对于订单教育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人才市场条件下的“供给侧战略”。这主要体现在民航的社招上,旨在为空中乘务专业学生提供一个平等的就业机会。
三、推动校企合作的指导性建议
(一)强化政府支持力度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院校是学生学习的载体,而企业是学生就业的终点,这三个部分对学生的作用巨大,校企合作对于学生就业与学习而言,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推动校企合作需要政府的支持,法律的保障。对此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地方校企合作的重视力度,制定明确而细致的法规条例,促使院校与企业的通力合作。
(二)加强民航企业对校企合作的认识度
空乘职务作为民航企业的一部分,虽然其在航空中所占的比重不大,但其具有其他职业不可替代的作用,空乘人员对于维持航空舱内安全以及航空企业的名声而言至关重要,而这主要依赖于空乘人员的服务态度以及综合素质。若想要实现民航的长久而稳定的发展,需要选取具有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而院校作为人才的聚集地,无疑是最佳的人才选择地点。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在各大院校选取优异学生对其进行在职培训或在校任课,培养更多的专业高素养人才,建设一个双师型教学新模式[2]。
(三)对部分高职院校加强校企合作工作的建议
1.加强对空中乘务专业校企合作的研究与探索
高职空中乘务专业大都已经树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面向市场办学。但目前的校企合作更多停留在与航空培训企业的合作阶段,重在解决学校在师资、实习设备等办学能力上的不足以及解决学生就业问题。高职空中乘务专业大都缺乏与民航企业的实质性合作,如何突破行业壁垒,如何吸引真正的民航企业投入办学,是当前空中乘务专业急需研究的。因此,该专业应在这方面进行科研立项,探讨进一步加强与民航企业校企合作的可能性和具体实施策略。
2.通力构建新式专业教学
民航与其他的相关空中乘务培训机构可与院校共同参与学生的培训工作,针对当前航空需求制定出符合专业要求的空中乘务教学新模式,尤其是教学三要素之间的关系。若与民航对空乘学生进行专业培训,可以邀请顶尖专家,组建专业研讨会,与企业院校师资合作进行战略性、有针对性的时间指导,共同探讨相关教学方案,解决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搭建实训核心课堂和课程体系。
3.通力构建共享化实训场所
校企合作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学生就业,将学生在校内学到的基础知识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发挥,构建职业性的专业化空中乘务人员,然而在实践培训中,需要构建一个系统化的训练空间,若单靠高职院校组建无论从资金上还是其他方面,都无法自己解决。对此,在与企业合作中,要充分发挥、利用企业中优异的设备资源和资金支撑。构建共享式训练场所,同时编制完备的使用机制条例[3]。
4.构建“双师型”专业教培队伍
由于高职院校中缺乏经验丰富而具有深厚专业功底的教学人士,对此需要借助于航空公司的专业人士进行课堂讲述,而空乘人员工作繁忙,未有足够时间任教,然后学校教师无法到航空企业进行深入学习,在这种两难的局势下,学生的学习和专业训练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对此,在院校可有针对性地招聘企业退休的老专家或乘务人员来校任教,在他们的共同参与下构建新式专业化教学体系和培训课程,除学生参与培训外,教师也要积极的参与,以不断地丰富自身的专业修养,通过这种师资招聘方式和任教模式,无形中为我国高职院校降低成本消耗,扩充了专业高素养人才队伍建设。
四、结束语
空中乘务专业作为集结专业素养为一体的综合化的专业,在构建校企一体化教学模式中,需要政府与企业和院校三者的通力合作,才能推动校企合作的进程,由校企共同培育专业人才,将是最符合航空企业发展的空乘人员,这不仅加大了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的就业,同时也为航空企业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钱建栋,杨毅红.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瓶颈及其对策[J].职教论坛,2010(32):54-58.
[2]余群英,张晓明.创新合作教育模式培养优质航空乘务人[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66-68.
[3]廖建,杨小刚.对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0(32):9-11.
作者:王丽萍 单位:安徽审计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