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施工现场管理及优化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
1.1路基质量问题
路基是公路工程中的最重要部分,路基施工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也要花费大量资金。在实际的公路工程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有些道路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开始出现路面裂缝、塌陷等问题,影响到正常的通车。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路基填方施工中没有按照要求分层填筑,为了赶工期而是一次性倾填到路槽顶,再采用压路机反复碾压后进行路面施工,这样路基下层土质无法达到密实度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雨水侵湿和自然沉降,公路路面就会出现塌陷或裂缝。(2)地下管道泄漏,如自来水管破裂或排水管泄漏,路基下方土质被水冲刷而流失,造成路面塌陷。(3)冬季作业时,路基填方中有大量的冻土,或是粒径较大的土块,导致第二年春天冻土开化后形成不均匀沉降,导致路基和路面结构受损。(4)路基下方土质处理不达标,公路施工中经常遇到软土、湿陷性黄土、滩涂地等恶略条件,需要采用换填、重锤夯实等手段来进行处理。而该环节处理不好,将会严重影响到上层的道路结构质量。
1.2工程材料问题
公路施工中的材料问题主要包括材料质量问题和材料的使用问题。在材料质量方面,因涉及到的材料规格、种类多,监理人员和建设单位疏于管理,容易使劣质产品流入到现场中来,给质量造成隐患。
1.3混凝土质量问题
公路施工中的混凝土结构主要为管道基础和道路面层结构,混凝土质量问题有的只是表面细微裂纹,不影响内部结构,而有的则是贯穿式裂缝,需要凿掉重新浇筑,常见的质量原因可归纳为:(1)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水化热现象使得内部温度短时间内上升,而外表面温度扩散快,内外温差加剧,在混凝土的表面形成膨胀应力而产生裂缝;(2)混凝土浇筑时没有做到均匀、密实振捣,出现漏振、少振问题,或是振捣时破坏了钢筋保护层,大粒径碎石卡在钢筋缝隙中导致混凝土出现空洞等问题,最终造成成型后的混凝土出现裂缝、麻面的现象。(3)混凝土养护过程措施不到位,表面水分蒸发快而得不到补给,形成干缩裂缝。
2、完善公路施工现场管理的对策
2.1避免路基的沉降
路基的沉降是一个长期过程,在施工当时看不出问题,但后期的严重性是无法估量的,因此必须从施工角度着手予以控制。首先,对于软土、砂土等不合格土质按施工要求进行换土,碾压密实之后按照设计规范对其进行压实度和弯沉检测;其次,严格控制各类管道沟槽的分步回填工艺,回填过程中不能掺杂冻土及大粒径土块,单层回填厚度控制在20cm左右,最多不得超过30cm,碾压密实且经过监理部门检测合格,方可进行下一步回填;另外,回填完毕后可进行人工洒水,以此来减少后期的沉降量。
2.2路面垫层及基层的施工要点
(1)路面垫层必须选用水稳性好的材料施工。(2)路面基层的作用是承重,必须具有足够的均匀一致的强度和刚度才能保证路面不产生裂变。
2.3现场材料管理
公路施工现场材料管理,首先应确保各项材料的质量满足施工要求。现场应设置专职材料员,除了负责材料的采购之外,还要联合质检和监理部门,完成材料进场前的验收工作,验收内容包括材料的出厂合格证、质量检测报告以及材料的规格、型号、外观等内容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其次,应禁止同一分项工程中使用不同规格的材料。
2.4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的控制
混凝土浇筑前期,要严格控制好原材料的使用,如为了降低水化热的影响,可通过控制水泥的用量或者调节水灰比,降低配合比中砂石的含泥量等方式,来对混凝土的性能进行改善,减少浇筑时水化热效应。在施工振捣过程中,如采用振捣棒振捣,可从一侧连续振捣,避免漏振,单个点振捣时以表明砂浆不再冒泡为适宜。浇筑完成后做好后期的混凝土养护,主要依靠洒水养护来保证表面水分的充足,如在温差大或寒冷环境下,夜间应注意用草帘覆盖,防止混凝土冻裂。
3、结语
在具体的公路施工过程中,除了上述常见的问题之外,还会有许多事先无法预料的因素出现,从而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控制和进度管理。因此作为现场管理人员,只有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对有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好预防控制,并完善临时风险的应对措施,这样才能全面控制好施工现场的质量、进度及其它问题。
作者:房文江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天峨公路管理局
第二篇
一、建筑项目设备现场管理的问题分析
㈠设备现场管理不当当前我国不少建筑企业设备现场管理工作存在着诸多隐患。企业为了进一步减少开支、节约成本,增加企业利润,盲目地使用一些能耗高、污染大的老化设备。对于常用的、重要的设备,缺乏必要的管理手段,存在有人用没人管的现象,设备在带病和老化状况之下依然投入使用。特别是对中小型施工设备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管理不利、问题频繁发生的情况。同时,部分建筑企业购买的设备质量低劣,存在有严重的安全隐患,也为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不良影响。
㈡设备管理技术人员素质不高技术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使得设备的维修保养和管理工作难度进一步增加。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正处于改革的关键阶段,所以在建筑施工团队当中,许多设备操作人员没有受过专业的技能培训或岗前技能培训,特别是随着建筑行业劳务工的数量的不断增加,人员技术素质较差、流动性较大、缺乏设备操作和维修保养经验、缺少必要的职业能力等现象更为突出。另外,一些懂原理、技能熟练、管理能力较强的技术人员往往转从其他方面的管理工作,也使得设备现场管理的水准不断降低。
㈢设备维修保养不到位在建筑施工项目中还存在机械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工作不到位,设备的使用维修和保养脱节、设备的使用不符合标准要求等问题,为后期的使用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和经济隐患。
二、建筑项目设备现场管理的途径
㈠加强政策规定和立法建设首先需要加强立法,针对各种类型的建筑设备管理进行严格地规范。通过相关的调查与研究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的不少建筑企业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主要是由于设备管理不恰当、维修保养工作不完善等造成的,同时设备的操作使用不当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分析显示,不少大型施工建筑企业由于经验丰富,对设备现场管理工作有着明确的制度规定,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原则制定详细且健全;而一些中小型和新兴的建筑企业由于经验和能力方面的欠缺,使得设备现场管理工作较为薄弱,设备的管理体系不健全、现场管理工作缺乏应有的制度规范,所以难以避免安全隐患。其次,信息化管理技术对设备管理有巨大作用,所以各大施工企业应加大投入,不断地健全管理制度,通过信息化数据库系统的建立,及时采集设备的工作状况和运行数据参数,实时反馈给管理人员,降低安全隐患。同时还需要对设备的检测管理手段进行完善,对传统的维修技术、维修方法、检测管理的技术方式等进行健全,以严格的政策制度规定为增强设备现场管理提供基础。
㈡严格设备选用在工程施工中,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机械的合理选择:根据工程项目作业内容选择;根据图纸条件选择,土质条件不同,施工机械的选择有很大的不同;根据气候条件选择,例如雨雪会严重影响机械通过性能,如果所处地区降雨频繁,就应当考虑以履带式机械代替轮胎式机械进行作业。
㈢增强技术人员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施工人员不断加强学习,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科学地管理施工环节。实行“三定”制度,即主要设备实行定机、定人、定岗;每个环节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考试,熟悉施工现场管理制度,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对于机械操作人员坚持持证上岗,严禁未经培训的非岗位人员操作设备。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操作、设备、安全方面的培训,确保操作规范化,避免出现大的设备和人员事故。㈣加强施工设备保养在设备保养工作中,我们要放弃“重使用,轻保养”的错误观念,施工设备的保养工作要从日常维护和巡检两个方面进行。日常维护由操作人员完成,主要内容是“十字作业法”,每班必须检查设备的油质和油量,查看设备有无异状和异常响声,发现异常必须停机处理,自己不能处理的交给维修人员处理。巡检工作由管理和维修人员完成,根据制定的巡检计划按时对每台设备进行检查,并设立设备综合检查日志,详细地记录巡检情况,并与该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比较,准确掌握设备的完好情况或故障发展趋势。
三、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项目的设备现场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对于管理人员有着严格的要求。所以应当加强管理人员对设备现场管理工作的认识,加深对工作要点的理解,并且掌控最佳的管理手段,为提高管理效益奠定基础。
作者:朱斌 单位: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局
第三篇
1、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状况
土建项目工程质量控制也涵盖较多隐患。由于程序繁杂,具有较强专业性、范畴广泛、项目任务繁重,因而对各阶层人员管理以及监督具有一定难度。倘若仅通过抽检管理方式,则会形成漏检问题,形成不合格项目。现场管理监督则欠缺科学有效性。事实上,应在现场对施工建设质量进行跟踪检验,倘若存在不合格的工程应立即返工,严格管理监督投入的成本费用。
2、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优化科学策略
2.1强化制度管理,做好现场布置工作
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应从实际状况入手,颁布落实规范严明的规章制度,契合项目特征。例如应制定质量承担、技术复检、过程管理控制、质量评估验收、事故责任追究、依法管理协调等制度,契合项目管理特点。土建项目施工阶段中需应用较多工具材料以及运输设施,且需投入较多的劳动力。因此应提前绘制出土建项目施工现场布置平面图,针对现场运输道路、给排水系统、搭建系统设施、存储材料与应用机器,应做好科学设置安排。
2.2有效组织岗位员工,提升员工综合素质
土建施工前期,应有效的组织各个岗位员工。例如,技术岗位、质量管理、资料采购、施工建设岗位员工应全面联合,针对现场现实状况科学编订施工组织以及建设方案。同时,应通过不断的商讨研究,进行合理的优化,制定可行性施工建设方案。土建项目的科学实施离不开工作人员的发起组织,科学管控。土建项目现场管理工作质量取决于施工人员实践热情、技术标准以及综合素质。因而,应对施工人员做好全方位教育培训,通过岗前培训、持证上岗管理、入职考察、定期考核评估、岗位比武练兵、绩效测评、奖惩管理措施,定期讲座教育、现场指导等方式,真正提升员工综合素质。
2.3实施土建施工过程管理,防范现场风险
建筑工程实物的构成为一项系统任务,而土建施工则为整体工程建设的重要一环。完善质量管理应从工程应用原材料质量管理入手,一直到项目的竣工验收与完结位置,应做好全过程管理以及系统化控制。应秉承全过程管理理念,注重事前管理控制。土建项目施工危险性环节较多,且现场因素的未知性增加了危险程度。因而,现场文明安全的施工管理尤为重要。倘若出现明显的漏洞,则会对岗位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形成明显的威胁影响。为此,施工现场应树立安全第一的原则,重视预防危险性因素。土建工程施工阶段中,包含较多工种交叉衔接的工作,需要进行机械、运输设备的施工作业。该类现场通常人员较为密集,且较易导致安全事故。因而,岗位员工不应存有侥幸心理。应对工程施工环节设计明确一整套前十颗星切实可行、契合工程特征、发挥指导功能的安全可靠方案。安全措施包括制定安全工作制度,做好员工安全教育,确保施工现场材料存放有序、整洁。现场警示牌、宣传栏、安全标语、防护栏应定期更新,并为员工配备必须的安全设施工具。例如安全带、照明装置等,有效的防范现场风险。
2.4做好现场协调管理,履行奖惩激励措施
土建项目现场施工作业应做好协调管理。由于土建项目需应用到较多专业,因此应确保例如暖通工程、给排水系统、土木专业的有序交叉协作。管理人员应全面熟悉相关操作流程、核心特征以及设计规划方案,做好不同工种、施工专业的有效搭配,尽可能确保施工环节紧凑性。应做好管理层的分级控制,制定相应的管理控制责任,保证项目的顺畅实施,提升员工协调沟通技能。为激励员工积极主动性,应履行奖惩激励措施,通过公平的管理方式,确保员工多劳多得,发挥自身潜能与才智,主动进取,有效提升质量效益与经济效益。总之,土建施工现场做好优化管理,不仅需要创建综合素质全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团队,做好培训教育管理,完善考核聘用机制,更应提升现场管理技能水平。应深入探究土建项目施工现场控制管理的有效途径、科学方式,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应用可靠合理的方案措施,赢得丰厚的经济效益,提升施工建设质量水平,紧凑工期进度,完善现场布置,强化制度管理,防范现场风险,做好协调管理。进而建设出真正优质精品的建筑项目,提升土建施工质量水平,实现又好又快的全面发展。
作者:孟玲阳 单位:哈尔滨东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第四篇
一、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安全风险控制意识不强
随着我国工程施工中发生的安全事故不断增加,引起了人们对工程施工的关注,在工程施工中施工现场安全风险控制,得到加强。但是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虽然都意识到了安全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却并没有高度的重视安全风险控制,在工程施工中因为种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工程施工队伍在工程施工中忽视了安全风险控制,或者没有加强安全风险控制和施工安全控制,为工程施工埋下了很多不安全因素的种子。随着高层建筑、复杂建筑和特型建筑的增多,技术要求和施工要求更为精准,危险源数目和类型也随之增多。但建筑行业对新危险源的认识却还较为滞后,作业人员对新技术、新工艺的掌握不熟练,无法实现高效的安全管理,这些给建筑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2.建筑施工现场管理随意、水平低劣
建筑施工要求每个项目都由经过培训,具备相应资格的的项目经理主持,然而实际上有不少工程是挂靠的,工程项目部为了减少开支,降低成本,管理人员并不齐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混乱,施工用电、封闭作业、临边防护大都不符合规范没有形成制度,随意性很大,管理水平很低。
二、优化建筑施工现场管理问题的策略
1.完善安全规章制度跟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规章制度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企业经营活动中实现制度化管理的重要课题。对于现场管理者来说,制定合理、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是做出正确决策的重要保证。这样的管理制度,对于员工的安全意识有良好的提高效果,对于安全生产实施具有正确的指导,对于安全事故的发生机率有所减低,能够给企业提供良好的正常生产经营环境。根据我国建筑安全研究以及现实状况,结合国外的安全管理模式经验吸收,延伸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工程现场安全管理的模式,提高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的安全级别。这里需要指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所在,这个体系是包含业主在内的所有参加建位共同参与。
2.转变观念,做好各类人员管理工作
施工人员在建筑工程中是关键,没有一支强有力的施工队伍,就不能如期的完成施工项目,所以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在对各类人员的工作安排上尽力做到到位,并且每个人都应该站在自己的强项上。在进行工程之前,最好可以对施工团队进行一个集体的训练,将每个人的强项还有合作精神锻炼出来,对于在一线施工的人员,应该加强他们的安全教育问题还抓紧技术性的训练,为了避免闲杂人等进去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可以让所有的施工工人着装统一,佩戴胸牌等措施,这样的标志性特征可以防止非施工人员的进去,减少因为闲杂人等的进入出现一些安全问题。此外,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用电还有用水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现场管理人员应该要加强施工工人在水电使用方面的安全问题,还要控制现场的环境问题,确保每个施工工人及时自觉的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3.强化对施工现场管理体系建设
对施工现场管理中的用电安全,机械设备的养护等进行科学的管理,如对相关设备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等进行全面的落实,安排电工对施工现场的电线和用电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对现场材料进行规范管理,如材料的订购与施工进度之间建立关联,切实将当前需要的材料与施工需求结合起来,最大化的利用施工场地来完成材料的有序堆放和科学调配,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4.完善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4.1要在施工前强化对施工材料的质量监管。采购人员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的要求和标准进行原材料的采购,并确保施工材料的各方面符合设计规定。材料进场时,要对其进行严格的现场质量检测,对质量检验不合格的材料要坚决予以退回,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
4.2要对施工过程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增强施工企业的整体水平。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技术以及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监管。施工人员必须在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的指导下进行项目操作,使施工行为标准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对每一项工程环节的达到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查,对不合格的工序要进行返工,并加强对工程施工全过程施工质量的动态实时监管,认真落实旁站监理制度,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
4.3应该重视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防护问题。首先,应认真检验进场设备的性能,保证其在安装后进行安全试验,坚决杜绝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机械设备投入正常施工中。其次,应该给所有设备建立档案,详细记下设备在使用的时候出现的问题、检修和维护情况,决不允许对处于使用状态的设备进行违反规定的操作,保证设备良好地运行。
5.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现场管理的科学化。信息技术是企业利用科学方法对经营管理信息进行收集、储存、加工、处理,并辅助决策的技术的总称,而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主要的、不可缺少的手段。现场管理的科学化就是要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把有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方法及技术运用于施工项目现场管理的实际中去,并结合施工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战略计划,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建立各类施工管理信息系统。
三、结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是确保工程质量、施工效益的重要环节。通过加强现场管理,促进高质量工程的完成,确保工程建设水平和建设经济效益。
作者:袁长明 单位:江苏永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