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企业物流管理优化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装备制造企业物流管理优化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装备制造企业物流管理优化研究

[摘要]

装备制造业是常州的支柱性产业,随着经济新常态时期的来临,常州装备制造企业物流管理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从常州装备制造业发展概况入手,分析经济新常态下常州装备制造企业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理清其物流系统优化思路,从政府主导战略、人才发展战略、优化业务流程、升级物流设施、强化生产管理、完善物流标准化、构建物流信息平台等多个方面提出常州装备制造企业物流发展优化路径。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常州;装备制造企业;物流管理优化

1引言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它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竞争与合作的能力。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常州地区已经建立了相对完整的装备制造体系,是常州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前行提供了发展的动力。与此同时,“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国家级战略在常州地区的叠加,为其发展带来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机遇。构建先进、高效、符合装备制造业实际需求的物流管理系统迫在眉睫。

2常州装备制造业发展概况

装备制造业作为常州市五大支柱产业(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及医药)之一,经过多年的沉淀积累,目前无论是在产业资产、技术及装备研发上都位居全省前列。2014年全市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4641.0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2.04%,主营业务收入达4663.1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0.98%。而其中的输变电设备、轨道交通设备、工程机械和车辆、现代农业装备、数控机床及基础装备在装备制造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以上述企业为核心,形成了一个链接上下游配套市场、门类齐全的产业市场,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截止2014年年底共有1991家。部分企业的产品技术已达到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如由华朋集团生产的110kV变压器连续10年蝉联全国同类产品冠军,曾连续四次登上“全国变压器行业十强企业”榜首。

3经济新常态下常州装备制造企业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常州地区的物流业不断发展,取得了一定进步,但因其起步较晚,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产业规模小、集中度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常州地区装备制造业的物流水平。

3.1装备制造企业对物流服务的认识有待加深,长远战略规划尚需完善

科技的进步使得生产力提升,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供需关系的改变使得原本以生产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客户对物流服务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都在促使装备制造企业加大对物流服务的重视力度。但常州地区的部分企业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仍把物流当做生产、销售的附属,在各方面的投入都落后于其他业务。这就造成了物流服务水平与客户的需求水平不一致的现象。有些企业甚至不仅不想法设法发展物流,而且还通过牺牲物流服务质量来压缩物流成本。

3.2高端装备制造业物流技术有待提高,硬件软件均有待完善

(1)高质量的物流服务离不开高质量的物流设备,而这些设备往往也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产品。但常州地区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以中小型居多,很多企业仍然没有采用标准化物流设备、高端物流设备,出于节约支出的考虑,自动化设备的应用范围不广,手工劳动仍然大量存在,无法进行高效的物流作业,节约支出与创造附加值之间没有达到合理的平衡。(2)在软件设备方面,常州地区的装备制造企业信息化普及程度不高,而高端装备制造业生产出的产品往往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数量很多,没有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进行支撑,对其进行管理难度太大。目前也有一部分企业进行了信息化建设,但往往只停留在业务性的信息管理上,没有形成完整的物流信息系统,协同效应很难发挥。

3.3管理观念落后,物流人才匮乏

装备制造业企业进行物流外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其物流的专业性需求,但大多企业仍只把物流当做生产、销售的附属,或者已认识到物流的重要作用,但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付诸于行动,更多的企业仍没有将物流纳入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中来。这就导致了常州地区的物流从业人员无论在专业知识储备、技术水平、人才结构等方面都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3.4装备制造业企业物流组织结构不合理,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尚未完成

“大而全”、“小而全”观念充斥在常州地区。常州地区缺乏领军型的物流企业,很多企业都是由“夫妻店”、家庭式小作坊发展而来,经营者自身素质不高,往往都自行建立了传统的企业物流体系,也缺乏业务外包的理念。同时企业物流又分散到各个部门当中,没有单独的部门进行统一的管理与规划,协调与配合不佳,造成了企业物流管理效率低下,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来提升物流运作能力与效率。物流的成本核算一直以来都是会计核算中的难题,同其它类型企业一样,物流成本难以准确分离、衡量。而装备制造业本身就比其它大部分产业要复杂,这就使得物流成本更难被准确核算。这样会造成管理者缺乏对物流成本的准确认知,也就无法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在进行决策时更会影响其准确性。

3.5自营物流仍是主流,供应链协同依旧困难

常州与我国其他地区一样,供应链大多由制造商主宰,制造商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使得其在赢利的同时损伤了上下游企业的利益,很难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这就会造成供应链的协同问题,供应链难以长期存在,影响其健康持续发展。短期来看制造企业虽获得了很多的收益,但长期来看因其不断的变换服务商,成本反而增加,不利于其长期稳定发展。这就会形成物流服务价格不断下降,物流成本、供应链成本却不断上涨的局面。根据调查发现,常州地区装备制造业企业大多是自营物流,物流业务外包比例不足15%。

3.6企业物流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各部门间协调配合差

常州主营业务包括物流业务的企业超过1000家,但其规模大多较小,无法提供专业的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专业化程度不够。同时部分装备制造企业将物流人为的进行分割,没有单独的专属部门来进行协调管理,致使物流系统整合的弱化,物流信息传递、作业交接效率也受到很大影响。

4经济新常态下常州装备制造企业物流发展优化路径

4.1经济新常态下常州装备制造企业物流系统的优化思路结合常州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常州地区装备制造企业物流系统进行优化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明确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其存在的真实问题;

(2)制定目标:针对提出的问题有方向性的提出系统优化的最终目标;

(3)制定和确定方案:有针对性的制定解决真实问题的方案;

(4)相关措施制定:进行具体措施的制定;

(5)执行结果评估:对执行的结构进行定期考核、评估;

(6)反馈。

4.2经济新常态下常州装备制造企业物流系统优化的具体措施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促进装备制造业物流健康发展。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在带动常州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其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从政策层面给予支持。同时鼓励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参与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建立完整的产业集群,并建立装备制造企业物流科技创新机制来推进物流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的联动发展。

(2)制定培养、吸引、培训物流人才的计划。①高等院校与装备制造业对接,实现产教融合,进行装备制造业物流人才“订单式”培养;②根据企业的需求积极吸收、引进相对发达地区的物流人才,节约内部培养人才的时间;③企业内部开设培训班,通过专业学习来提升员工的水平与素养,在减少引入人才的支出的同时也可以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3)升级、淘汰现有物流设施、装备,促进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首先对常州现有物流设施、装备展开调研,支持大型企业对物流资源的整合、重组。政府主导,加快淘汰落后物流设施、装备步伐,改造现有装备,引入先进装备。同时也要鼓励物流企业的转型升级,现代物流管理进入我国时间并不长,现代物流管理理念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还没有被充分重视,更谈不上深入人心。可以从制定适合本企业发展的装备制造业物流发展战略、重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利用供应链管理思想提高整体效益、建立正确的第三方物流观念这几个方面入手,推动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型。

(4)构建合理的组织架构,优化业务流程。高效、顺畅的物流运作需要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但装备制造企业中往往将物流业务分散到各个部门中去,这就造成了协同困难的问题,更有甚者,各部门从各自利益出发,不愿和其他部门进行合作。这就需要企业重新进行部门职能划分,明确部门职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业务流程的设计,务求严谨、科学、合理。

(5)优化生产系统布置,强化生产管理。生产是制造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物流系统中的重要内容,不合理的生产系统往往会造成物料短缺、在制品积压、交货延期等问题,影响整个物流系统的运用,也影响企业的经营发展。这就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生产系统,对现有系统进行优化,运用科学管理理念,加强生产管理,合理布置车间,缩短不同生产环节之间的路线和运输距离,从而优化企业的生产物流系统。

(6)提升物流设施设备的标准化水平。物流的标准化对物流作业效率的提高和物流成本的降低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有助于装备制造业企业实现与国内外标准化体系的统一。装备制造业产品的种类繁多,因此企业更要重视标准化,在物流职能活动的各个环节都采用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作业。具体而言可以从物流模数尺寸、物流专业名词、编码、物流单据这几个方面来实现。

(7)构建物流信息技术平台。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网络信息技术,装备制造业更应该积极推广物流信息技术来弥补其在生产、技术上的劣势,从而形成竞争优势。同时,装备制造业产品多是成套生产,在各个环节对物流的需求都很大,构建物流信息技术平台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其工作效率。目前常州装备制造业物流信息化水平较低,企业对信息化投资较少,无法形成协同效应。推进物流信息技术平台的建设,能够加快信息传递效率、节约成本,逐步提升供应链上物流效率,优化企业的管理水平。同时各个企业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增加物流信息技术投资,对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全面提升企业的物流效率及物流管理水平。

作者:刘伯超 单位: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伯超.常州地区装备制造业物流现状与发展对策[J].交通企业管理,2013,(7).

[2]胡振华.装备制造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管理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3.

[3]刘伯超.常州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