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物流管理教学方法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教学方法,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文章从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角度出发,结合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对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做法与成效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近年来我国物流产业的高速发展,对物流人才形成了巨大需求,但是现在我国物流人才不仅从数量上面临着非常大的缺口,而且从质量上来看,物流专业学生毕业后无法立即上岗,动手能力较差,无法满足物流企业岗位的实际需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过于传统,无法适应物流行业的发展需求及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因此,我们在物流管理专业进行国家高职骨干院校建设基础上,结合“工学交替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实践。

1教学方法的改革

1.1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使理论与应用得到完美结合

在物流管理专业“工学交替双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下,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本着“工学结合”的思想,真正做到“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重视学生在校学习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的一致性,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将课程设在校内和物流企业,按照每一教学情境的设计需求,结合实际需要,设计并创新了“以学生(Student)为主体,以目标(Target)做指引,以情境(Situation)融内容,以任务(Task)当驱动”的“STST”课程教学模式。[1]以“物流信息管理”课程为例。传统的“物流信息管理”课程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即: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热情和能力,更谈不上独立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再加上长期以来,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教学以讲授空泛的技术知识为主,实践内容较少,不仅脱离企业实际需求,而且导致很多学生由于较难理解这门课的知识而缺乏学习兴趣,甚至放弃了对这门课的学习,导致学生在真正上岗时实践能力极其薄弱。针对这些问题,物流管理专业在进行该门课程改革时增加设计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包括知识点和任务实现两大主要部分,一方面使得项目与理论知识保持紧密联系,另一方面实现了从理论到应用的完美结合。[2]该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之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1在教学模式设计上体现“工学结合”

物流管理专业根据对各类型企业的调研结果,按照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将典型的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设计了4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又以任务进行驱动,总共10个工作任务,充分训练了学生的岗位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教学过程中穿插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际操作,真正实现了工学结合。

1.1.2在教学内容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根据工作任务来设计学习情境,将教学内容整合、序化融入真实工作任务。在设计学习情境时,将教学总体目标分解,细化,做到每个阶段每个环节都有目标做指导,引领本阶段本环节的教学内容的学习,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对每一阶段每一环节的学习,都能明确其学习目标,做到单项任务目标、多项情境目标、综合课程目标的“点—线—面”结合。以“物流信息管理”课程中的———任务1———学习情境一物流信息识别和采集的内容为例,说明如何结合企业真实案例,设计学习情境的设计和任务,将教学任务融入到学习情境中,将内容合理整合序化。“物流信息识别与管理”这项任务是整个物流信息管理工作的起点。该项任务要求物流管理人员能够在接触物流信息管理工作之初能够识别物流信息,掌握物流信息管理的基础知识,并利用Excel办公软件进行物流信息管理。以此项工作任务为载体,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完成物流信息识别与管理工作,并学会Excel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学习过程中,还要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遵守相应的岗位职责,真正做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将教学内容融于工作任务要求之中。

1.1.3在教学安排上体现教学做融通

在整个课程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协调者和引导者,而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在课堂上,学生结合各学习情境中各具体任务,做计划、做决策,去实施,锻炼自主学习、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任务如何完成的过程中,主动思考需要什么知识做支撑,如何获得这些知识,之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动手动脑,通过不同方法和手段,借助网络平台,寻找相关资源,不仅完成了学习和工作任务,还主动地完成了相关知识的学习。在学习工作融为一体的教学中,培养了学生沟通、团队合作等综合职业素养,强化了职业技能。

1.1.4在教学评价上注重过程

依据学生的职业素养、学习态度、完成任务情况评定成绩,并按照任务的难易程度不同、学时不同,按权重记入课程成绩。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设计任务的时候强调每项任务的应用性。当学生完成项目以后,一是通过自我评价,看到自己在这项任务中的收获,明确自己的不足之处;二是通过教师评价来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1.2采用引导文教学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文教学法”是一种行动导向,即根据行动引导文完成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法的要素主要包括引导文和引导问题。引导文是由教师总结的、在学习工作中所必需的信息,如文献、资料、总结等;引导问题是教师针对引导文而提出的问题,学生可从引导文中得到信息和提示来回答这些问题,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在布置某项任务时需要让学生掌握必备知识时,教师可先根据知识点设计引导文,在引导文中提出问题即任务,并讲明任务要求和能力要求,然后按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估6个步骤引导学生自学,最后教师负责解答学生的疑问。仍以“物流信息管理”课程中的学习情境一“物流信息识别和采集”为例,按照引导文教学法的顺序如下所示:第一步,资讯。首先下达任务单,明确这次学习工作任务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强调这次任务的学习目标。即:能够识别物流信息,并能够利用Excel办公软件进行物流信息管理;同时,下达资讯单,让学生利用网络及图书馆等资源查找资讯单中的相关问题(如:数据与信息二者的区别与联系?物流信息的内容及分类?等),进行自主学习。第二步,计划。下达计划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明确要完成这次任务需要掌握的知识、采用什么方法和途径获得这些知识、如何进行物流信息的识别与管理、具体的实施步骤和使用的资源有哪些等。由小组间进行交流沟通。第三步,决策。下达决策单。在对各种方案进行可行性、可操作性等对比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任务的实施方案,确定具体实施的内容和步骤,及其小组成员分工。第四步,实施。下达实施单。各小组开始行动,按照任务实施方案进行。第五步,检查。下达作业单。各小组根据本次任务完成两次作业:一是使用Excel办公软件制作物流单据,二是小组间分析物流信息管理的地位和作用。派出一名代表汇报说明本小组的任务完成的结论。最后进行小测,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由老师进行评分和作业评价。第六步,评价。下达评价单,包括学生自评和教师总结两部分。学生自评:即简单说明自己在任务实施过程中,自己都做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等;小组互评,通过听取其他组汇报的结果,做出评价并打分;教师总结:由教师对汇报结果和测试结果做总结,给各小组打分;征求各小组组长的意见,对学生的成果做出评价,并打分。将各方面的分按一定比例加成汇总求平均数,得出最后每个人的得分。

2教学手段的运用

2.1以多媒体为基础教学平台,以网络为载体,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新颖性

采用多媒体作为基础教学平台,通过网络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能够与物流行业最新动向和趋势保持一致。[3]物流管理专业通过与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建立了“长风模式”未来课堂。该课堂采用“长风物流人才互联网+”培养模式,即基于信息化环境下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相结合的现代化教学。该模式以提高物流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基于物流职业资历架构,打破传统物流学科体系,以未来课堂为支撑,以贯穿岗位序列能力单元的工作任务和知识点为学习内容,以新一代物流数字化学习资源为展现形式,以多元化评价体系为质量保证,利用基于过程管理的云技术平台(长风网),开创综合性服务类职业专业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4]长风模式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采用BAG(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模式,由课程的最小单元———学习任务组成。以Logis物流职业资历架构为基础支撑,从产业出发,还原企业真实操作环境,模拟工作过程,与实训相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2.2将多种课程资源渗透于教学全过程

物流管理专业与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对物流专业及专业群的课程资源进行了制定和开发,每门课程都包括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在内的教学资源。在每章内容讲解过程中,教师会将企业实际物流作业场景视频和动画等内容提供给学生进行观看和分析;在每章内容结束后,都会进行企业实际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一讲都安排有技能实训题和配套试题,帮助学生更好地预习、复习并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以“配送作业管理”课程中“配送中心作业”相关知识为例。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首先利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资源库所提供的真实物流配送中心工作视频,让学生对配送中心的作业状况有一个初步了解。其次,利用教学动画资源,分别向学生演示配送中心进货、拣货、配货、送货、退货以及装卸搬运作业等一系列作业过程,使这些单调的知识点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另外,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配送中心的经营过程,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使用资源库中的白箱化虚拟仿真实验软件,即由学生经营这家配送中心,为多个配送点提供配送服务,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利润为目标。再次,教师会通过将资源库中所提供的《物流配送中心现场管理规范》等相关物流行业标准向学生进行介绍,并将物流配送中心运营的实际案例提供给学生,由其来对该配送中心的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将所学理论转化为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最后,通过每一个情景的技能实训题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2.3校内实训室配套教学,充分提高学生实训能力

根据高职院校对物流人才的定位,物流管理专业以仓储配送管理、运输作业管理、物流信息技术、国际物流和快递运营为重点进行了实训室建设,满足了校内实训教学的需要。物流管理专业目前共建有包括运输模拟实训室、物流信息技术实训室和国际物流实训室在内的3个校内实训室,以及包括仓储配送实训中心和新建快递运营中心在内的2个校内实训基地,它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为物流相关课程的教学提供配套的实训条件。目前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训室主要采用两种方式进行教学配套:参观介绍和实际操作。对于初学者,第一次访问实训室时一般都需要任课教师或实验指导老师系统介绍本实训室的设备、功能和具体的操作方法;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和操作知识之后,再次进入实训室就可以尝试自己亲自操作。以“仓储作业管理”课程教学为例,通常任课教师都会利用1~2课时在开课之初带领学生参观实训中心,并把实训中心内的仓储配送设备向学生做一大致介绍。在接下来的课程中,若某一学习情景涉及某种具体设备(比如堆垛机、叉车等)的操作,则会先由任课教师为学生进行操作示范,再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安全操作。每一次实训课结束后,任课教师都统一要求学生按照学校的统一格式要求撰写“实训报告”,并将实训报告的质量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内容。

2.4校外实训基地加深理解,努力培养学生职业技能

目前,物流管理专业已经与哈尔滨龙运物流园区和京东商城合作,共建校企实训基地。以京东商城物流培训基地为例:京东商城华北区开放“厂中校”岗位,每年接收90名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学院派专职教师,按计划以各岗位现场工作任务为典型教学项目,开展“任务驱动”实践教学,企业给每名学生指定师傅,按“师带徒”的模式在京东商城各“仓”中进行,师傅现场指导,加快了学生适应社会、胜任岗位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对企业管理及技术等方面的认知能力,最大限度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岗位操作能力和岗位管理能力。通过以上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充分拓展了校外实训基地的职能,提高了学生实训能力,让学生将在课堂里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操练和强化,极大满足了物流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等方面的需要。

总之,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师们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工作,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今后我们还要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并将改革成果辐射到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作者:何岩松 姜湄 单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林冰,程述,曾波.高职高专工学结合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实践[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7(1):19-22.

[2]何芳.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物流管理实践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革[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32(2):117-118.

[3]赵世同.多媒体教学手段对高职物流教学的影响新探[J].人才,2010,4(21):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