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互联网+”下物流业的发展出现了新趋势。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应用到物流业中。然而,在高校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中,存在着培养目标和授课内容相对滞后的问题。通过分析,本文提出了加强专业引导、更新授课内容等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职业能力;教学改革
随着“互联网+”物流的不断发展,物流企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与物流业的各个领域开始了全面融合。“互联网+”时代下的物流企业对从业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流企业不仅需要从业人员掌握传统仓储管理和采购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要相关人员具有物流大数据分析、智能化物流设备操作等方面的能力。然而,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当前企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企业提供更适合管理人才,是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概述
1.培养目标
至2019年,我国共有500余所高校开物流管理专业,部分院校还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冷链物流方向。根据统计,大多数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一致。主要目标为通过专业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提出了一些要求。还有部分高校提出要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较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宽口径应用型中高级物流管理人才。
2.课程设置
在课程体系上,大多数院校的课程设置上是趋同的。总体课程体系可分为通识课、专业课、实践课和素质培养课等四个模块。在课时分布上,总学分一般可达到180-200分左右。部分高校还设置了课外学分,一般在10-30分左右。四个课程模块的分配比例一般为通识课20-25%,专业课55-60%,实践课占12-18%,素质培养课5-10%。在核心课的认定上,大多数学校都将物流学、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采购管理等课程作为核心课程。大多数院校都将核心课程设为考试课,核心课程的普遍学时数为45-60学时/门。
二、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1.缺乏专业兴趣培养
由于多数高校的课程安排是低年级(即第一、二年级)大量学习通识课程,学生在低年级时对所学专业很难有一个总体的认识。而在高年级(即第三、四年级)学量的物流专业课程,学生接触专业知识学习仅为2年,其中还包括了毕业论文写作的0.5年。因此,形成了较短学习时间内,需要学量的物流专业课程知识的局面。另外,大量的专业课程多为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且多停留在对书本内容的记忆上。学生对课程知识在实际应用缺乏必要的了解。由此,造成了学生的专业兴趣不高,学习主动性差,表现在毕业生入职时很难符合企业需求,职业素质较低。另外,专业课程后置(即在低年级学通识课,高年级学专业课),使得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初缺乏对物流专业的正确认识,甚至对物流专业的认识仅停留在物流快递操作上,对“互联网+”下的物流发展情况知之甚少,直接造成了学生入校时的职业规划出现偏差,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教学内容时效性差
由于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周期一般为4-5年,因此课程大纲修订和教材选定一般也是4-5年。然而,在“互联网+”时代下物流企业发展日新月异。自动化、智能化技术不断地应用到物流系统当中,基于互联网、物联网的物流设施设备层出不穷,并由此产生了新的物流管理方法。然后,学生很难在学校的学习中接触最新的物流管理知识,大量的知识仍停留在3-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之前。课程内容有的甚至脱离实际,学生所学知识滞后,无法满足入职物流企业的要求。另外,部分课程内容出现交叉重复的现象。如《仓储管理》与《生产运作管理》课程中都涉及库存控制方面的理论知识;《采购管理》和《供应链管理》课程中都涉及供应商选择方面的理论知识等等。知识理论的交叉重复,且时效性差,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3.缺乏以能力培养为目的实践课程
实践课程是提升学生认知能力,培养专业兴趣的课程。目前多数实践课程以企业参观和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培训为主。这类实习课程多是对所学传统物流知识的实践验证,并未将新技术与物流的融合加入实践内容,对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提高帮助不大。另外,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也会开设相关的实验教学内容。然而受专业课程内容限制,实验课程内容也存在着时效性差的特点。虽然许多高校都建设了自己的物流管理实验室,但实验教学多以模拟软件流程操作为主。同时,由于经费限制,无法及时更新实验教学软硬件设备,导致实验内容与现代物流运作要求脱节,不符合实际发展需要。典型的如报关流程实验,在报关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后,相关模拟软件并未升级,所学知识与实际严重脱节。
三、物流管理教学改革
1.加强专业引导,培养专业兴趣
培养方案修订时,可适当将一些专业课程前移至低年级开设。让专业课程学习贯穿整个大学期间。通过持续长时间的专业课程学习,能够较好的培养学生对物流业的从业兴趣。除了必要的理论课程,建议可增设“物流行业认识”类的课程。可请从事物流业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对学生讲解“互联网+”背景下物流业的发展情况,包括物流企业运作的新趋势、新动向,并通过职业规划导师帮助学生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职业规划。开设物流行业认知课程可更好培养学生对物流专业的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此外,还可增加课外参观活动。分批组织学生去智能化物流企业、无人仓库或者物流科技展示馆参观学习,增加学生对智能物流的体验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于所参观的物流新技术进行开拓式讨论,加深学生对“互联网+”下物流企业的运作的认知。这样活动也能够提升学生对物流专业的兴趣,提高理论课程的学习动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2.更新课程内容,提高专业能力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与物流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课程体系中,可适当的增加数据处理,人工智能等内容的课程,同时更新传统课程的内容,使之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另外,还可运用网络授课手段,联合与物流专业相关的交叉学科(如数据处理、人工智能专业)的教师共同备课,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提供符合物流业发展实际的课程内容。同时,这些课程也可以为交叉专业的学生开设,以便更好地促进交叉学科专业的融合,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另外,教师除讲解课本上的知识外,还可结合实际的物流企业案例进行讲解,提高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3.加强校企合作,培养职业经验
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并不能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互联网+”下信息技术在物流实际中的应用。而高校所设的实验室受建设经费限制,无法对软硬件进行及时更新,导致所学与实际脱钩。建议通过与物流企业深入融合的方式,促进教师与企业从业人员的紧密交流,让教师能够更加详细和实时的了解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并及时将这类信息通过课程教学的形式准确地传递给学生。同时,可定期选择高年级学生和老师到物流企业中顶岗实习,企业可以对顶岗人员进行评价。这种模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经验,提高学生和老师的职业能力,还可为企业培养了储备人才,实现校企双赢。
【参考文献】
[1]潘洪建.互联网+背景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市场论坛,2018(12):80-83.
[2]吕雪.“互联网+”背景下的物流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方法和质量评价体系建设[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23):209-210.
[3]朱荣花.互联网环境下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思考[J].陕西教育(高教),2018(09):50-51.
[4]翟晓松.基于互联网+VR技术引领下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应用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40(05):163-165.
[5]彭姗姗.模块化教学导向下物流管理专业产业师资选拔模式和机制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0,42(03):149-150+123.
作者:贾海成 狄秋媛 周娜 杨传明 单位: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 万心怡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