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港口物流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据统计,我国共有220所高校开设有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其中80%以上是以应用型定位设立人才培养目标。这是与物流管理职业特征与岗位需求相契合的。实践调研揭示,新经济背景下,“新商科”人才需求应运而生。在此背景下,物流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不但更加迫切,而且需要更加重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培养符合新商科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目前,我国港口物流人才培养体系主要存在四个方面本质问题:一是地方高校港口物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定位和规格不明确;二是地方高校港口物流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内容与实际产业发展的脱节;三是港口物流专业的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两张皮,相融合难;四是学生科创无源,学科专业竞赛与创新、创业平台缺少平台。本文以宁波工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港口物流方向)人才培养的实践为例,试图探索有特色且具有推广价值的新商科应用型物流类人才培养模式与路径。
1.构建“产教科创”四维融合的人才培养理论体系
首先,充分分析区域港口物流产业需求导向,来确立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让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紧跟产业发展。通过对港口及相关行业调查研究,我国紧缺的港口物流人才是:集商贸、运输、系统工程、信息技术等多种知识和技能于一体,且具备对企业内外资源进行整合、对经营全流程进行管理的能力和丰富经验的高级应用性人才。用行业需求方更直接的描述是:懂得国际贸易、国际运输和国际采购等国际物流领域的从事第三方物流操作型的专门人才。这一需求,确立了地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定位。其次,是以新商科应用型人才特征,基于OBE理念,构建“产教科创”四维融合的港口物流应用型人才培养理论体系,让培养的人才适应时代的要求。新商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逻辑是:人才培养的定位是扎根于地方产业链,产业链发展的人才需求确立教学的目标,实现教学目标需要对行业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需要高度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应具备较强的实践水平,学生要有较多的实践创新机会,培养出的人才能与产业无缝对接,同时有较强的应变与创新能力。其有效路径是做到产业、教学、科研和双创相互融合,即“产教科创”四维融合。其理论体系构架以新时代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行业企业对产业人才需求体系为两条环境链条,将“产业、教学、科研、双创”四个维度的目标融合成一个贯穿全过程的主线,来实现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该理论体系针对港口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的特征,同时针对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定位模糊、与产业需求脱节、创新力培养缺乏等问题,在浙江省内较早探索出了以区域港口物流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为目标定位、产教融合设置课程内容、科教融合和科创融合育人途径的港口物流应用型人才模式。并将创新创业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目标,使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备,更能充分对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这在物流管理专业(近10年新兴专业)建设定位、课程特色呈现和人才培养方法上在省内甚至在国内起到了领先作用。该模式下培养的急需人才,较好促进了地方产业较快发展。
2.校企合作,开发产教融合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
针对在人才培养过程往往教学内容与产业发展脱节、科研与教学两张皮等问题,实施“产教融合”制定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紧贴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增加学生应用实践环节,实施应用研究为重点、科研直接嵌入教学等方式,促进应用型专业快速发展。以宁波工程学院物流管理(港口物流方向)新建本科专业建设为契机,该专业与宁波舟山港口集团、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宁波航交易所、宁波市物流协会等10余家物流骨干企业和行业协会紧密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践基地、聘请企业客座教授和校外实践导师、企业家进课堂与博士教授下企业挂职、校企共建课程与共同开发专业教材等措施,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建设。课程设置充分结合港口物流产业发展需求与动态趋势,每门专业课程内容做到了理论--实际紧密融合,教学内容、教材,课内、课外等“产与教”一体化。一直以来学生毕业论文90%以上来自企业或行业实际问题。历届毕业生信息统计表明,该专业毕业生80%以上留在宁波工作,企业反映学生岗位适应性强、上手快、实用,历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98%以上,充分证明了产教结合教学体系的有效性。
3.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立科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育人模式
“科教融合”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学校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紧密合作,教师广泛开展应用型研究,除科研内容直接嵌入教学外,特别加强实施导师制,通过师生科研团队建设等模式实施产教融合。学校与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所联合成立了“国际港口与物流研究中心”,牵头成立了“宁波物流产业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中国物流学会联合创建“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等,搭建了一批产学研平台,依托平台承担了大量服务地方港口物流产业发展的应用型研究项目,依托研究项目推进了本科生导师制、联合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等人才培养方式。项目研究内容植入课堂和教材中,科教高度结合,不仅避免了理论教学的空泛,同时提升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平台建设和科教融合模式,大大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与学风建设,形成了一支较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生参与教师科研的比例达60%以上,考研录取率(近20%)名列全校前列。
4.实施“多方主体参与”方式,建设校园产教科创一体化的基地
针对学生科创无源等问题,在科教融合基础上,推进以教师科研项目带领学生科创活动方式,“科创融合”提升学生学科专业竞赛水平与创新创业动力。港口物流专业培养体系实施“产、教、科、创”一体化方式,如专业毕业总学分中,科创活动不得少于4学分,优秀双创成绩可抵毕业论文等。一是构建了由市教育局主办、市物流协会协办、骨干物流企业提供经费资助并提供案例、高校承办的“宁波市高校物流规划设计大赛”赛事,已成功举办4届,全面带动了区域高校物流专业科创活动,是行业有影响的专业学科赛事。其中,优秀获奖项目产生了应用价值,获奖学生得到了较好的职业发展机会。二是引进品牌企业进校园,设立物流创客训练营(如青岛海尔日日顺物流创客训练营),为学生建设了资源丰富的科创基地。三是引导校友基金设立学生双创孵化平台,资助有发展前景的创新创业项目。近年来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不断取得佳绩。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0年2月22日)《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专家工作组的2015~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结果显示,宁波工程学院位列全国新建本科高校第7位(位例全国本科高校213位)。这其中,物流类专业学生每年获得全国大学生双创奖项10项以上,名列学校前茅。
5.以结果导向,通过国际商科认证建立质量评价体系
十余年来,港口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产教科创”四维融合的实践探索,其产出即是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结果,以结果为导向是我们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基本标准。宁波工程学院港口物流专业通过ACBSP(美国商学院认证委员会)国际商科专业认证标准,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2015年学院启动ACBSP专业认证工作,以物流管理专业为第一批申请认证的专业,通过三年(2017年-2019年)ACBSP官方考核评价,于2019年12月获得高度好评通过了该认证,是我国国内第一个获得该认证的地方本科院校,也是物流管理专业适应新商科特征培养人才的国际视野的重要途径。
作者:王任祥 邵万清 单位:宁波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