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信息化建设路径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信息化建设路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信息化建设路径

[摘要]本文首先概述了信息化教学的内涵与构成要素,并总结了当前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信息化教学中的不足。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视教学团队培养,提高教师信息素养能力、选择最佳教学平台,符合专业课程体系要求、辩证看待教学技术,全面考量避免随波逐流等有效路径,以期能够进一步加快物流管理专业信息化建设,提高其信息化教学水平,为行业企业培养所需人才。

[关键词]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信息化教学;构成要素;问题与路径

引言

我国教育部门近几年积极组织各种教师信息化竞赛,借此来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与专业教育间的融合,提高广大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彻底颠覆了传统师生课堂面对面、一对多的机械化授课模式,各种软件、网站与平台的日益完善,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便捷的学习渠道,可以说,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事业开辟了崭新的发展之路,逐步引领教育教学向更高阶梯迈进。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大高校对专业教学的信息化建设更加重视,对于物流管理专业来说,也应积极顺应新的发展形势,合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动教学变革,不断加强信息技术与专业教学的融合,切实加快物流管理专业的信息化建设。

一、信息化教学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一)基本内涵

信息化教学主要指的是以先进教育思想为引导,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媒体,通过更加直观、便利、生动、新颖的形式呈现专业知识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环境对信息化教学的影响,强调合作学习的积极作用,提倡使用多种资源全方位支持学生自主学习。

(二)构成要素

信息化教学主要由教学模式、教学软件及硬件三大要素构成。其中教学模式包括微课、翻转课堂、远程互动指导等。教学软件包括智能设备App以及数字化办公软件,例如蓝墨云班课、PPT等。而教学硬件则包括计算机、摄像机、远程操作平台、专业录音播音教室等。

二、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在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因素

(一)教学视频制作困难,课件质量较差

教学视频的制作属于一种综合性技术,与图像处理、动画制作、文本编辑以及视频剪辑等有着紧密关系,大多数教师自身年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专业背景、教学任务各不相同。教学视频的制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简单的几页幻灯片有时需要几周的时间才能完成,高校教师在这种超负荷的工作环境下,很难制作出优秀、高质量的教学视频。目前,教学视频制作已经外包给专业的出版社,或是借鉴他人成果简单升级,视频内容几乎是直接复制教材的单元主题,在绘制简单的图表,这种教学视频早已失去了原本课件展示重点、语言精练、逻辑清晰的优势和意义。

(二)物流软件利用率低,实践训练受阻

在运用物流信息系统软件实践训练时,软件自身完善度及其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吻合度、软硬件相配度、软件自身与整个系统是否兼容,包括售后服务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其一,购买软件一般是在院校专项资金充足的情况下,从市场中挑选,购买时间较短,并未深入了解和全面评测软件。其二,市场中的软件开发集团对物流管理专业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也不了解当下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和需求,他们真正在意的依旧是集团的经济效益,因而会将没有完全程度、尚未完善的软件推向市场。而高校由于网络、硬件设施等较为落后,加上专业技术的人员对软件的后期维护以及软件兼容性等其他一系列问题,待软件安装完毕后,在实际应用中便会涌现各种问题,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最终只能闲置。

(三)适用的教学内容少,影响教学实效

不同类型的网络教学资源大部分都只是审核评分,全新的教学技术要通过专业认可与不断磨合,最后被准许且能运用在信息化教学上的资源、方式方法却不多。优质课程、精品课程,包括共享类课程往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设计与制作,最终由专业公司进行统一包装发货,可这些课程上架后,就没有然后了,无法做到及时更新资源,某些网站首页地址失效,没有起到辅助日常教学的积极作用。现阶段,慕课、云班课等相似的课程实际上也都是盲目跟随主流,在教师个人能力有限、硬件设施不完善的条件下,势必会影响宣传推广效果。此外,虚拟现实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新兴行业在尚未完全成熟与广泛应用之前,草率地融入教学中,导致后台资源储备有限,内容单一,既没有对教学产生任何帮助,还增加了后期维护成本。目前,许多高校物流管理专业都引进了虚拟现实技术,但却从未投入使用,综合实践训练所需的虚拟商业社会系统也因其要基于财务单据处理,提高了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操作难度而放弃,大部分教师都无法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三、加快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信息化建设的有效路径

(一)重视教学团队培养,提高教师信息素养能力

信息化的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要围绕学生来制定针对性地 教学计划,有序开展教学工作,高校应在明确这一点的同时高度重视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及其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在日常工作中,只注重信息化教学的意义和重要地位,盲目的组织技术培训与硬性要求下的信息化教学竞赛,并且还未制定科学完善的奖罚机制与考核制度,最后只会停留在形式上。信息化教学的基本要求便是依据日常教学的实际需求,针对当下专业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从师资团队建设现状入手,提高对培训过程和实践运用成果考评的重视程度,彻底解决软硬件平台,为教学团队提供充足的教育辅导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注重质量、脚踏实地,为教育人员主动参加信息化教学工作提供体制保障。信息化教学短期培训以往都太过浅显,而教师日常工作任务繁重,压力较大,许多教师主观能动性不强,将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用在了日常工作上。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应挑选专业技术人员,协助教师及时解决日常遇到的网络问题,同时应健全奖罚制度,促使教师在个人能力范围内专心工作,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逐渐形成良好的正向风气。在内外环境双优的情况下,可以在短时间内显著提高日常教学课件的整体质量及制作问题。

(二)选择最佳教学平台,符合专业课程体系要求

信息化教学实践训练系统平台及其有关资源应有优中选优,将质量放在首位,不要过分追求数量,要保障与专业课程体制相吻合。挑选实践训练系统软件要加强前期调查研究工作,特别要采访开展相同专业合作院校的授课教师,亲临现场教学,学习他们的经验和方法,记录具体使用过程,以此来更好地满足专业教学需求,确保软件安全稳定。不能只从企业销售人员、成本投入、购买便捷高效等方面考虑问题,避免购入领导或是教授等一言堂类的软件,同时还要与软件销售方签订保密合同,确认纠纷处理制度,这样既能保证软件的使用率,还能提高院校经费的利用率,使其发挥更大价值。此外,有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应积极参加系统软件采购,从根本上确保购买软件符合运行硬件系统及其平台的基本要求,在后期的系统软件维护工作中,这些重要的参数是技术人员首先要了解的基础的条件。对于物流管理专业来说,系统软件实践训练平台与配套的硬件设施要保证比例适中,只强调软件模拟,而忽视人工操作的物流专业设备,久而久之会让学生感到厌烦,进而降低学习兴趣,并且与其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严重不符。在系统软件与硬件设施互相参照购买的过程中,除上述这些注意事项外,还要顾及两者兼容性、物流行业最新标准以及后期升级难度等问题,购买的系统软件达到教学要求即可,防止重复采购的情况。

(三)辩证看待教学技术,全面考量避免随波逐流

对于教育教学事业来说,应全面了解最新的教学技术,教育者要运用批判性思维看待各种先进的教学技术,结合实际情况谨慎选择,切忌随波逐流。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信息技术属于方式方法的范畴,其仅起到辅助性作用,重点是教育,不是全部的信息技术都可运用到日常教学当中,尤其是信息化教学。课堂教学应依据教育规律,不能单方面地注重学生的需求,按照他们的喜好来选择教学方式方法,现代高等教育更要突出这一点。比如当前广泛应用的微课,碎片化的知识点虽然学生更喜欢,但对于物流管理专业来说,重点要培养学生完整流程与系统思维,也就是说要根据微课的适用的场地来选择性的应用,同时还要确保学生掌握相关的使用技巧。专业资源共享课程也是一样,要先确认信息化资源具不具备普适性,可否与网络资源相匹配的各种软件及硬件吻合,各个领域中的物流操作流程是否规范,是否在预期范畴内等等。因知识产权与相互竞争要素,大部分网络资源是无法共享的,仅可用其申报名号。现阶段,多种多样、层出不穷的先进技术被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高校不能盲目从众,要结合院校和专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

四、结语

物流行业是我国重点建设的新兴产业,近些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物流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长。但纵观当前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其人才质量并不能满足行业企业的现实需求。对此,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应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明确信息化教学的内涵与构成要素,并针对以往信息化教学中的不足,从师资团队培养、教学平台选择、教学技术运用等方面入手,全面推进物流管理专业的信息化建设进程,从而为物流行业的发展储备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聂婷婷,李余,李晓秋,吴薇,静学珍,姚海波.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9(24):172.

[2]赖振辉.多维信息化手段在物流管理专业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市场论坛,2018(6):87-88,95.

[3]田晴,赵林林,刘明月,高雅,于荣涛.物流管理专业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J].时代金融,2017(5):290-291.

作者:单联宏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连云港校区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