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强、操作性强的专业,近年来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及人才需求的与日俱增,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无论是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还是岗位技能的水平,都难以适应当前适当的需求及就业形势的变化。因此,为了更好满足物流行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对行业特点进行分析,以新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教学目标,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唯有如此,才能提高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开启光明的就业之门。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导向;物流管理;教学策略
近年来,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促使物流行业的地位得到了大大提高,同时,也促使物流企业间进入了一种无边界的竞争时代,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集中于客户服务模式、物流速度、创新能力、定制化产品、物流管理水平等,其中,物流管理水平的高低成为物流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是否能取得胜利的关键砝码。由于物流中的运输、存储、包装、加工、流通、搬运、卸载等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人员进行操作。在这种环境下,企业要想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就急需更多的物流人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作为为物流企业输送专业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影响,使得物流管理专业毕业学生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物流行业的需求,从而导致物流人才严重短缺。因此,以培养学生的专业业务处理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为教学目标,使得学生能够符合物流行业岗位的需求。这是解决当前物流人才缺乏的重要途径,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一、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市场就业需求分析
根据对物流行业岗位招聘信息及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统计分析,目前,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主要有:第一类,物流企业的营销客服、货运、仓储管理等职位,比较典型的有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京东物流集团、全球捷运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的岗位需求主要集中在仓储管理类人员需要就业人员具有扎实的物流管理知识;第二类,汽车、石油、机械制造等企业的物流运输类等职业,比较典型的有中国石化管理储运有限公司、安吉股份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的岗位需求量大,但同时也需要岗位人员较强的物流管理知识和相关企业的知识背景;第三类,批发零售商企业的采购类、营销类、仓储管理类等职位,比较典型的有淘宝、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卓越亚马逊等,这些企业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总体需求量比较大,尤其是仓储的理货人员和管理人员。由于相比于前两类企业,这类企业的入职门槛较低,且行业的专业性不强,因此,成为很多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首选去向。目前,由于大多数的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模式,仅仅围绕本专业进行教学,再加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严重分离,使得大多数毕业生难以扎实的掌握本专业的实践技能,更不用谈及掌握其他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就业时不仅就业范围较为狭窄,且难以快速适应岗位工作,因此,以就业为导向,对物流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进行改革,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策略
(一)以就业为导向,调整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目标
根据对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的职业需求分析,我们认为,物流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应以物流企业的实际岗位工作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线,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和信息技术方法,多途径、多层面的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使其成为能为胜任物流企业第一线的物流管理、技术与服务等各类应用型人才。
(二)以就业为导向,重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内容
按照物流行业的岗位需求及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所需要具备的素质与技能要求,按照“适用、够用、实用”的基本原则,重构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并使之模块化,以适应人才培养规格的复合性和多样性需求,并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灵活、开放,充分凸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模块化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基础理论、行业技能和学科前沿信息。其中,基础理论模块,包括公共政治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和基础理论课程,根据学生的专业需求,对所有基础理论课程进行融合与调整,并只讲最实用的、最基础的内容,同时,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让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更加深刻透彻;行业技能模块,打破传统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情况,明确学生在某一岗位上所需要掌握的某种技能或某些知识,然后通过校内实训课、校外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通过阶段的训练,掌握行业的技能或能力,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并且使得专业课程的学习不再局限于物流管理专业,更多的是结合社会行业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科前沿信息模块,主要让学生了解物流管理行业的前沿信息及未来发展趋势,能够在岗位工作中做到与时俱进,并能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
(三)以就业为导向,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高职物流管理的专业课程主要包括:物流基础、采购与供应管理、物流项目管理、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的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抽象性,要让学生扎实的掌握这些知识,并能在实际中学会灵活的运用,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就业为导向,以突出岗位职业能力为目标,灵活的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实用性,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
1.项目教学法
在教学中,基于物流行业的工作过程和企业的岗位需求,将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项目化,让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会信息收集、方案设计、方案实施和互动讨论,比如,在讲解物流配送的课程时,教师可以通过实施“京东物流配送方案设计”项目,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拟定配送方案、方案比较和优化等过程,掌握与物流配送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
2.案例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案例,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并且在师生、生生互动的氛围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对于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学生在处理一些复杂的实际物流管理工作时,能依靠自身或团队的力量,学会抽丝剥茧,从中发现问题,并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去解决问题。
3.角色扮演法
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运用角色扮演法,可以让学生处于一种真实的学习情境中,通过亲身体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性认知。比如,在教学采购运作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采购交易的情境,让学生分别担当交易过程中的当事人,学生通过角色扮演,首先了解了市场的交易行情,决定采购成本和条件,然后拟定采购合同。通过整个过程,学生不仅熟悉了采购业务的流程,而且学生在相关岗位的职业技能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4.校内模拟教学法
校内模拟是通过模拟企业业务流程进行实践教学的一种手段。为了解决当前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之间断层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入一些典型物流管理的信息系统,并将其与校内实验室的仿真平台有机结合起来,构建虚拟物流管理的教学平台,让学生在平台上进行企业采购、仓储、供应等方面的场景模拟和软件操作,掌握现代化物流管理的工作,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5.校外定岗实习教学法
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除了校内模拟训练之外,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还需要让学生到企业的实际岗位中,去切实的体验与操作,让学生接触实际的物流管理项目,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从而实现校内知识与岗位基业之间的有效衔接。为此,学校应加强与物流企业合作,安排学生到有人才需求意向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帮助他们熟悉相关物流管理的业务操作,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掌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知识内容,实现理论知识的实践转化,这样既能在学生与员工的角色转换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胜任就业岗位的综合职业技能,又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为学生将来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更加切合当前市场的需求和就业形势的变化,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和岗位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毕业就业时,能快速的适应岗位工作,对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凤云.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问题研究——以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物流科技,2016,39(6):141-143.
[2]傅程华.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7):268-269.
[3]唐凤范.基于港口物流岗位职业技能力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6(3):42-43.
作者:蒋明曦 单位:昆山开放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