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危机管理论文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危机管理论文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危机管理论文3篇

第一篇

一、高校危机事件的特点

将各种不同类型的高校危机事件进行分析总结,我们可以发现,除具备一般危机所具有的突发性、不确定性、紧急性特征外,还具有以下特征。

1.公众关注度高。高校承担着教育和培养国家栋梁的重任,是大量青年人聚集的地方。上到各级教育管理部门,下到学生家长、用人单位,都会密切关注高校的动态。一有风吹草动,媒体也会及时紧密跟踪,甚至主动挖掘信息。加之人人网、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的发展,信息传播更为及时快捷,大学危机事件往往是社会关注焦点,容易吸引大众眼球,成为广泛谈论的话题。

2.蔓延变异性强。大学生多为二十岁左右的青年学子,充满激情、血气方刚,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强烈,具有从众心理且易冲动。大学教师群体知识水平高,有思想,关注社会发展。每一次危机事件都会引起师生广泛关注,在师生中迅速蔓延,在传播过程中,信息失真或是重组,甚至不能以事件原状再现,容易以讹传讹,使危机进一步加深,甚至引发新的危机。

3.潜在不可控因素多。由于大多数危机均存在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征兆,但是由于征兆一般不明显,特别是处于一切运转正常的情况下,很容易被管理者忽视,造成其潜在因素进一步发酵积累,最终爆发危机事件。危机的潜在因素给危机管理造成难度,但也由于潜在因素的存在给危机管理者提供信息、信号,故带来预警、预防的机会和时间。

二、高校危机事件的诱因

近年来,高校危机事件层出不穷,种类繁多,探其原因可谓涵盖了高校管理全部内容。虽然危机的形式不同,但是从危机事件的来源与特征上经过仔细分析研究可以发现,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背后隐藏着许多深层次的原因,我们可以将其进行总结提炼,这是探求危机本质,构建危机管理体系的重要前提。

1.教育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失衡。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开始,本科生在校人数每年都有较大规模的增长。较之学生人数的急剧膨胀,高校教育资源的增长却非常缓慢,教育基础设施及办学条件明显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需要。由于高校自身财政状况无法在短期内有所提升,这种教育资源短缺的现状也不会得到根本改观。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部分师生的思想出现困惑与迷茫,加之近年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频繁,各类思潮的冲击与碰撞使我国传统儒家思想遭受严重削弱,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各国在竞争经济增长的速度;成人在比拼物质财富的多少;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为了在当前教育制度下拔得头筹比拼的是分数;大学生们比拼的是家庭的背景,毕业后赚钱的多少,这样的焦躁不安影响着当代人每天的生活作息。其急于求成的心态、对物质财富的极度渴求,使他们丢弃了太多珍贵的精神财富,丢弃了人性中最为本质的文化追求,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被弱化。存在严重心理障碍的年轻人,其共同特征是价值观单一甚至扭曲、理想与信仰缺失,在面临高校危机事件时缺乏必要的道德约束,社会公德下降。

2.教育方式与学生个体需求的矛盾。我国的高等教育在近年获得了飞速发展,实现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更多的人有了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的机会。成绩毋庸置疑,但弊端也明显存在。大学的课程设置、知识内容过于陈旧,没有与时俱进,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仍是应试教育的延续,死记硬背、考试为主、读死书、死读书,教学内容和方法落后等现象十分普遍。中国的大学教育,把学生关在自设的象牙塔里,脱离实际,疏离群众。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应付考试为主,任课教师会将考试范围提前告知学生。学生普遍出现如下心态———平时逍遥自在,期末通宵背书,而这样竟能考试过关,甚至记忆力好的学生也能获得高分评上奖学金。如此教育模式怎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再者,目前各高校的综合测评制度虽由德智体三方面组成,但智育成绩(即各科目考试成绩)占到总评的75%左右,凸显了考试成绩的无比重要,却削弱了对学生实践能力、人品素质的考核。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明明是一个年年拿奖学金的优秀学生,却在就职面试中屡屡挫败,即便获得工作机会也会抱怨学的知识根本没有用,而真正需要的东西却一点都不会。用人单位也质疑高校人才培养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由此可见高校教育模式的变革已迫在眉睫。

3.“90后”大学生生活背景。“90后”大学生性格上更为活泼开朗,具备更广的知识面、更多的兴趣爱好,师生间的关系与“80后”相比更为自由,不再一味膜拜老师,会提出自己的想法甚至质疑导师的权威,这是值得鼓励的,但是由于长期远离父母、家乡,在外求学,加之十几年应试教育的摧残,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心理成熟度不够,处于俗称的“心理断奶期”,同时又因社会交往能力和理解他人的能力较弱,容易出现各类心理危机。北京大学心理中心主任徐凯文教授曾说,“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部分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存在父母早期离异、家庭暴力和创伤等问题。很大一部分来自农村的生源,幼年时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代为照顾。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年期特别是0-3岁期间,母子依恋关系的缺失或者未能良好建立,会导致安全感的缺乏,即便幼年没有出现心理问题,成年后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会大大提升。由此可见,幼年生长经历对一个人心理的成长与发展是多么重要。就“90后”的年轻一代而言,他们虽然成绩优异,但可能因为觉得自己所学的专业毕业后挣不了大钱就感到学习和人生没有价值;一些毕业生或许在毕业后能有较好的岗位、较高的收入,却会因为周围同学同乡或亲戚找到收入更高的工作而完全否定自己。出现这些情况后,如果没有及时的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危机事件很容易产生。

三、高校危机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准确全面地分析目前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的问题,是进一步制定危机管理制度的前提和关键。近十余年高校危机事件出现频率的不断增大,恶劣程度增强,使高校管理者对此越来越重视,高校危机管理也由此成为专家学者热衷的研究课题之一。但是由于整体起步较晚,又受到很多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和挑战,目前高校危机管理的成效仍然不容乐观,具体问题如下。

1.权责不清,效果甚微。当今高校学生的日常管理主要由专兼职思想政治辅导员承担,辅导员日常工作烦琐,“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凡与学生相关的一切事务都理所当然地归辅导员管理,即便是类似教务、学费收缴、内务等由专门行政部门管理的工作,具体实施起来依旧需要辅导员与相关学生直接沟通。高校要求辅导员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及时洞察学生的心理变化,无疑对其提出了一个要求很高的课题。目前高校辅导员按照与学生数1:200-250进行配置,很多辅导员没有接受过心理咨询或危机干预的专业培训,即便有学校开展类似的培训也仅仅是停留在偶尔几场讲座而已,由这些缺乏危机管理专业教育背景及相关经历的人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其成效可想而知。当危机真正发生后,辅导员无疑又成为最大的责任承担者,接受着来自学校内外多重的责罚。

2.机构空缺,形同虚设。高校危机管理在发达国家都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如美国几乎每个州都有常设的危机管理机构,其责任就是为各州的危机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督导,进行危机管理的研究。但在我国,即便是高校内部都很难有此常设机构,即便有也是由各级行政领导组成的危机管理领导小组,或是由学生工作处下设的心理中心兼管危机干预。这种弊端是明显存在的:领导小组成员的专业背景如何?是否有详细的计划策略与解决方案?当危机来临时,校领导、学工处领导、学院领导匆匆上场、慌乱无序,导致危机管理效率低下。

3.信息不畅,缺乏披露。危机发生时各级信息渠道是否顺畅是影响危机有效合理处置的因素之一,处理机构应在第一时间真实合理地将信息传达到学校各级相关部门及领导、全体师生员工,对外大众媒体、学生家长及地方相关政府机构,因为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非常重要。但很多高校采用封堵隐瞒的做法,使外界在原有危机基础上猜疑,甚至出现虚假信息以讹传讹,再次升级引发二度信任危机,致使学校更为被动。危机过去的事后反馈也是少之又少,总结反馈机制也没有引起重视。相反,若在危机过后及时通报处理结果、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分析案例、探讨处理过程中的得失,会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实践经验,当遇到类似危机时便不会惊慌失措。

四、总结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是中国自古以来危机意识的体现,高校危机管理的研究与实践仍然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课题,需要不断地总结创新才能为社会公共安全提供支持,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添砖加瓦。

作者:王媛媛 单位: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第二篇

一、高校危机事件与高校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是指为了预防和减缓由危机事件而造成的不良影响、损失及危害,管理部门通过采用危机预警,化解危机隐患,防止潜在的危机,处理已然发生的危机,使危机产生的损失后果降到最低的整个过程。而高等学校这一组织有其自身的特点,例如高校危机事件涉及的主体是大学生,校园人口密集,发生危机事件很容易造成人身伤害等,因此高校危机管理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管理过程,是高校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危机事件进行危机分析、危机决策制定、应对计划实施、总结分析和事后分析等一系列过程。高校危机管理有以下特点:一是高校危机事件破坏性大。所有的危机事件都会产生破坏性,只是破坏程度、范围不同。高校是人口最密集的组织,一旦发生危机事件,很容易造成公物损失,甚至人身伤害,如果处理不当,则很容易造成严重的破坏性,产生使学校形象受损等不良后果。二是危机管理具有整体性。高校危机管理机构不是各个部门之间的简单组合,而是各个部门之间的有机整合,是一个有机整体。此外,高校危机管理不仅是高校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而且还有和高校外部各个部门的联系,例如和政府部门、企业、家长的联系以及和媒体的联系等。三是危机事件参与主体具有单一性。高校危机事件的参与主体主要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师生,他们乐于接受新的技术,危机管理可以综合运用各种信息网络技术,操作起来也相对容易,可以有效运用微博等新媒体,微信、QQ以及其他的IM(InstantMessage)即时通讯软件,建立危机管理信息系统等。

二、对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的现状分析

目前许多高校对于危机事件往往采取的是被动式管理,一般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高校管理者往往只重视高校规模的扩大,忽视学校的危机管理,忽视对学生和老师的危机教育与培养,师生们的危机意识薄弱。对于危机事件的应急预案较少关注,设立危机管理体系的高校更少。具体来说目前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信息不公开与信息不对称。21世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的传播可以扩大高校的知名度,也可能因为一件事对高校造成负面影响。危机事件发生后,许多高校往往是尽量封锁消息,不允许消息泄露。学校也许是考虑到自身的利益和声誉,但现今社会网络信息技术如此发达,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的猜测,很容易传到校外,甚至成为谣言,引起媒体的关注。信息不公开、信息不对称很容易引发进一步的危机,因此,高校在发生危机事件时应该及时向师生通报,充分尊重师生的知情权,告知师生事件的原委,同时向媒体公开,以减少恐慌。

2.法律缺失。《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于2006年1月8日由国务院,开启了我国对于危机事件的法律制度建设的先河。这之后各级政府和各部门也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措施,这些标志着我国危机管理质的飞跃。但是国家并没有关于校园危机事件相应的法律法规,许多事件的处理只能依据《教育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目前各高校只能根据自己制定的学校管理规章制度来处理危机事件,缺少国家法律对高校危机事件中责任主体的界定与保护。

3.高校危机管理缺乏实践教育以及模拟演练。高校危机管理只重视对危机事件的处理,而忽视了对危机事件的预防。现在全国大多数的中小学每年都会组织学生进行地震、火灾等相关的逃生演练。而高校则对这类演练的组织较少,进行过演练的高校其内容也较为单一,主要是以消防队组织的消防演习为主。即使是消防演练,许多高校并不能实现全体学生的参加,而只是抽调少数学生参加,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应付检查的形式。许多学校的消防设施不是损坏了,就是被牢牢地锁住,一旦发生火灾这些设施根本就不能使用。而对于地震、传染性疾病和恐怖袭击这类危机事件的实践演练大多数学校根本没有开展过。

4.组织结构不合理,危机管理体系欠缺。要对危机事件进行有效管理必须有专门的应对危机事件的组织。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是处理危机事件的保障,而许多高校缺少常设的危机管理应对组织,危机事件发生时处理仓促和盲目,不能合理安排组织各部门的活动,学生、教师、安保部门、后勤部门以及学校管理者往往各自为政,危机事件结束后对于事件的总结也不到位,缺乏科学合理的危机管理体系。危机事件管理体系应该是对危机事件的预防、处理和总结。不少高校不重视预防工作,管理者往往采取事后亡羊补牢的做法,缺乏预测与预警机制,没有科学合理的危机应急预案,很难控制危机事件蔓延,而危机过后对事件的总结与反馈也不到位,因此高校还需要努力建立科学合理的危机管理体系。

5.心理干预缺失。自从2008年汶川地震后引入心理干预机制以来,在危机事件处理后进行心理干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危机事件对人们产生的心理伤害无疑是影响最大和深远的,需要很长的时间来修复和补救。而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心理干预缺位的问题,一方面高校心理工作者的数量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高校都建立了心理咨询机构;此外,心理辅导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低,辅导形式单一,涉及范围狭窄。全国每年有许多学生就是因为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得到心理辅导而走向极端,如自杀或者伤害他人。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目前高校管理者及师生的危机管理意识淡薄。目前我国高校大多只关注教学与科研,对危机管理较少关注。许多高校在面对危机事件时不能很好地应对,危机管理理念不到位,对危机事件采取的是“能捂则捂,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策略,更别说在处理危机事件时的信息公开、实践教育、心理干预等措施的展开。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推进,高校已经不能局限于自身的小环境,要与外界环境发生联系,一旦发生危机事件,很容易对师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伤害。危机管理意识淡薄使得许多高校建立起来的危机管理规章制度难以落到实处。

三、对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的对策分析

进入21世纪,社会经济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而高校也受到这种变化的影响,各种危机事件频发,因此,应该针对高校危机管理中存在的几大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进一步提高危机管理水平。

1.强化危机管理意识。一方面高校管理者首先应该树立危机意识,学习有关危机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师生的危机教育,通过讲座、辩论赛、组织观看影视等各种形式,使师生了解危机,认识危机,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学校制定的有关危机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应该纳入日常管理体系中,植入全校师生的内心,通过学校广播系统和危机案例的分析等形式,也可以借用微博、微信等各种新技术使师生知道学校的危机管理体系,确保各种活动参与人员的广泛性,落到实处而不是走过场,这样当危机事件发生时就不至于不知所措。

2.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体系。高校应该学会直•44•面危机事件,而不是采取遮掩的办法应对。当危机事件发生时最重要的是真实、可靠的信息,而流言只会增加人们的恐慌心理,并且可能使危机升级。高校建立透明的信息体系应该从危机前、危机中和危机后三个方面考虑。首先,危机前应该提前向广大师生信息,如台风、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使师生可以做到提前应对。其次,危机发生时对危机事件的信息是最重要的,此时也是最容易产生谣言的。学校应该对危机事件的处理进展情况如实向广大师生披露,并且及时向媒体有关危机事件的信息。此外,危机事件处理结束后,应该将危机事件的处理结果以及产生的原因等情况向师生和媒体披露,这样可以确保大家都对危机事件有一个客观、真实的认识。总之,学校应该保证师生对于危机事件的知情权。信息应该采取多种渠道,对外可以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将危机事件的最新情况向外界;对内可以综合运用校内网、BBS、QQ群、微博、微信等平台向师生信息。

3.加强立法工作。目前我国有关高校危机管理方面的法律欠缺,国家应该在深入调查的前提下制定相关校园危机管理的法律、法规。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对危机事件中各方的责任进行清晰的划分,就可以提高危机事件的处理效率。学校也应该“依法治校”,在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参考高校所在地制定的处置危机事件的相关法规与政策,结合高校自己的特点制定本校的各种危机事件的规章制度,对危机事件进行界定,划分各个部门在应对危机事件中的责任等。

4.加强高校危机管理的实践教育和模拟演练。对于危机意识和危机事件中的自我保护意识,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学习上,还应该注重实践教育和模拟演练。高校应该开展应对危机事件的活动,如火灾演习、地震逃生演练等,让学生扮演危机中的各种角色,通过实战演练,使他们增强危机意识,在活动中掌握应对危机的能力。针对许多高校对这类活动的走过场形式,学校管理机构应该加强监督,确保每位学生都能亲身参加这类实战演练。实践教育和模拟演练要种类丰富,不应仅局限于消防演练,应该开展应对枪击、恐怖袭击、食物中毒、传染病以及群体性事件的实践教育。此外,高校要加强对那些危机事件相关设备的管理,以便危机事件爆发时可以使用。

5.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和危机管理体系。高校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从动态和静态两方面考虑:从动态方面考虑可以建立矩阵式的组织结构。危机应对小组的成员既同原部门保持工作上的联系,接受部门领导的垂直领导,又接受危机应对小组的领导,对危机领导小组负责。这种组织结构强调了各部门间的通力合作,集中精力专攻组织所面临的危机事件,危机事件解决以后危机应对小组即可解散,小组成员可以回到原来的部门工作,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组织的资源。具体运用到高校中在应对危机事件时,一般可以由学校领导担任危机应对小组的领导,组织学校各个部门如财务处、教务处、保卫处、后勤处、学生处以及负责对外与政府部门联络等横向部门的负责人,此外还要组织从学院到各个专业班级等纵向部门的人员组成矩阵式的危机应对小组。

从静态方面考虑就是成立一个专门的危机管理机构,该部门负责人由学校的负责人担任,其中设立决策、执行、咨询等部门,主要研究建立危机应急预案,总结危机处理的经验,建立信息汇报制度,开展危机事件的讲座,对师生进行心理辅导等工作。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综合选择,也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运用。当然,高校危机管理体系不是孤立的、封闭的,离不开高校所在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沟通协调。应对危机事件,最主要的还是要建立科学的危机管理体系,把危机管理的思想融入日常的学校管理之中。事前做好危机预警,做好危机预案,建立合理的预案可能会减少损失,如自然灾害要做好提前通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等;危机发生时要合理处理危机事件;危机过后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做好评估与反馈工作,整个过程中都要建立公开的信息系统。

6.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心理干预就是运用心理学的技巧与方法对人的心理态度与行为进行调节,使人的心理趋于正常。高校危机事件的发生对师生心理的冲击是难以估计的,因此学校应该积极做好心理工作。首先,应该及时和受影响的对象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并且记录档案。之后要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心理干预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要做好长期跟踪心理辅导的准备。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危机事件都与心理问题有关,因此,高校一方面要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对有心理问题的师生进行追踪关注;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心理辅导员的配置,组织专业学习,任用更多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心理辅导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辅导活动。

四、总结

总之,高校危机事件不容忽视,每个高校都应该重视高校危机管理。在应对危机事件时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全面考虑问题,建立适合各自的高校危机管理机制,最终实现建设美丽校园、和谐校园的目标。

作者:张海峰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第三篇

一、高校危机的含义、特点及其分类

1、高校危机的含义和特点

最早的关于学校危机的研究是美国学者针对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从公关角度提出的一些对策,美国教育部2003年向全美各级各类学校下发的《危机计划的实用资料:学校与社区指南》中将学校危机定义为:学校危机是学校的领导在信息、时间和资源都不充分的条件下必须面对和做出一个或多个重要决策。高校危机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突发性,危机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很难预测,往往突然发生,令人措手不及,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应对方案;二是危害性,危机发生后不仅会破坏学校正常教学科研生活秩序,还会给学校或师生员工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危害,包括人身伤害、精神损失、声誉损害和物质损失等。三是紧急性,危机发生后或许仍在快速发展变化中,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加以应对,防止危机的辐射和扩大,将危害降到最低。四是敏感性,高校是个是知识分子聚集之地,是社会舆论和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如果发生危机,更更容扩大化进而产生新的危机,造成更大的社会影响。

2、高校危机的分类

根据高校危机发生的诱因,可以把高校危机分为四大类,包括自然性危机、社会性危机、内部管理危机和心理问题引发的危机。自然性危机就是自然性灾害,如地震、台风、雷电、暴雨、洪水、干旱、冰雪、流行性疾病等以及其带来的次生灾害。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自然性灾害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社会性危机事件是指如国际政治问题、恐怖袭击、战争、恶性事件等社会问题引起的高校危机事件。学生群体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这些危机事件可能会比较敏感、冲动和从众,容易产生偏激行为,发生群体性事件。内部管理危机是指如安全管理、教学事故、学术腐败、贪污受贿等造成的危机。这是由于高校内部管理不当或者管理漏洞引起的危机。心理问题引起的危机事件是指师生因工作、学习、感情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困扰导致的言论和行为异常,严重的还会出现伤人伤己的行为。

二、高校危机管理及管理原则

1、高校危机管理的内涵

高校危机管理是指在高校的运行过程中,针对高校潜在的或已经发生的危机,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措施和管理行为,进行系统化的预防、处理和评价,从而达到预防危机事件发生,减轻危机事件发生所造成的损害,尽早从危机中复原,维护学校的正常运行秩序的目的。

2、高校危机管理原则

第一,时效原则。危机事件具有突发性,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在危机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进行迅速、有效应对和控制,严防事态的扩大和蔓延。第二,沟通协调原则。危机事件发生后,高校上下、内外各方需要及时沟通和协调,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及时将正确的信息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传递,赢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大家齐心协力共渡难关。第三,利益原则。高校危机处理必须牢记保障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最终目标和最大利益,人的生命是应该放在首位的,要始终做到以人为本。第四,预防原则。美国危机管理专家迈克尔•里杰斯特曾经说过:“预防是解决危机的最好办法。”高校要积极面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有针对性制订预防措施和应对预案,减少危机发生的同时,提高危机处理能力。

三、构建高校危机管理体系

危机虽然有其不确定性,但大部分的危机还是可防可控的,偶然背后有其必然规律。要在对高校危机管理的内涵等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积极构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方位危机管理体系。

(一)事前管理——危机预测防范阶段

危机管理的重点在于预防危机。要在充分了解危机发生原因的基础上,预测可能发生的危机,积极做好预防工作,防患于未然。

1、提高师生员工的危机管理意识

要积极开展各类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让师生员工了解危机的基本知识、危机的应对措施等,提高危机意识。一方面可以使师生员工有居安思危的意识,时刻保持警惕,学会保护生命安全和救灾减灾的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师生员工应对危机管理的能力,做到临危不乱。

2、制定完善的预案系统

预案是危机发生以后的行动指会。虽然危机的发生具有不可预知性,但是危机发生的可能还是可以预测的。高校应该对可能发生哪些危机进行预测,并根据科学知识和经验制定预案。一旦危机发生,立即启动预案开展工作,第一时间做出有效反应。

3、建立危机预警机制

高校危机预警系统是指建立一套能感应危机来临的信息监测子系统,能够根据收集得来的信息,判断这些信息与危机之间的关系,分析危机的危害程度和高校的控制能力,整体评估后决定是否发出警报。预警可以帮助高校提高危机发生后的响应速度,将危机消灭在萌芽中。

(二)事中管理——危机控制处理阶段

该阶段主要是是指高校在危机已经爆发的情况下,做出的系列应对措施。相关部门要积极沟通,分工协调,按照既定预案处理危机事件,尽快控制事态,将危机带来的危害和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危机爆发以后,要在第一时间收集尽可能多的信息来对危机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包括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危机的性质等,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如已有预案,则按预案执行;如没有预案,则尽快制定应对方案。在预案的执行过程中,要根据危机的具体情况对预案进行灵活调整,科学决策,做到不忙乱、不盲从。在积极应对危机的同时,高校相关部门也要齐心协力,合理调配资源,劲往一处使;同时也要营造上下、内外良好的沟通氛围,引导舆论良性发展。要积极传播正确消息,避免不正确消息的非正常途径传播与扩散,导致危机加剧。

(三)事后管理——危机善后总结阶段

善后总结阶段是指危机事件过后,高校应尽快恢复正常的教学科研生活秩序,使其走向常态化。同时要对危机带来的损害进行修复,减少危机后遗症。在此基础上对危机管理进行全面总结,丰富危机管理经验,进一步完善预案预警机制。

1、善后修复阶段

首先,向相关部门及公众报告危机事件的前因后果,做到信息公开化;其次,开展修复重建工作,维护校园稳定。

2、总结阶段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高校在危机事件处理结束后,为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应当认真总结教训,对危机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评价和整改,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查找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在此基础上积极吸取经验教训,提出更好的改进措施,努力从危机事件中获益。必要时,还应对危机预警机制和预案系统进行修订和完善。

作者:陈冰 单位: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