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财政公共危机管理的财政保障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我国社会发展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但是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时刻面临着公共财政危机。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管理能力以及建立完善的财政保障体系是当下急需做好的工作,各级政府管理层需基于实情采取有效的措施与策略。因此本文从加强公共财政保障机制的角度着手,浅要分析了当前公共危机的财政保障机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性策略与措施。
关键词:财政保障;危机;公共;管理
引言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类公共危机事件也层出不穷,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些危机那么将会对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公共危机事件一般是难以预防的,其往往具备突发性、不确定性以及破坏性,一旦发生公共危机便会对社会造成严重的经济影响。国家政府管理者必须针对公共危机采取合理应对措施,要做好财政危机相关的保障工作从而才能保障社会秩序的稳定。自经济改革以来我国社会进入了转型期,不但各种社会矛盾凸显而且公共危机事件也频繁增多,这对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与考验。虽然目前我国财政公共危机管理的保障体系在不断优化与改善,但是财政保障管理的制度与体系仍然存在一定问题。本文简要从政府财政保障角度来探讨我国财政危机保障中的不足以及针对性策略与措施。
一、财政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财政保障现状
1.我国应对公共危机的财政保障机制概况
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与制度,面对公共危机事件不仅能够在第一时间采取补救行动与措施并且还有完整的公共财政保障体系与制度作为有力支撑。例如2008年的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面对此次重大突发性公共危机我国公共危机中财政保障的重要性也就体现出来了。汶川地震造成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是巨大的,我国财政部门为了保障公共利益第一时间为地震拨款开通“绿色通道”,在最快时间内便向灾区调配了5亿人民币并且还根据灾情的实际追加了6000多万元人民币。四川省各级财政部门也在第一时间里快速为灾区筹备应急资金(高达25亿元人民币),除了资金的上的援助与支持,各级财政部门还配合其他力量提供了大量的帐篷、日用食品、纯净饮用水以及防寒棉被等物资。财政部门的及时援助不仅为汶川地震灾区的人民带来了经济援助而且还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支持。在汶川地震发生的短时间内我国各级财政部门就灾区人民给予了及时的物质援助以及经济援助,这次事件充分向我们证明了应对公共危机的财政保障体系建设有多么重要。2020年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更是对我国公共危机的财政保障提出了巨大考验,长周期以及强破坏力的突发性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失。在应对此次危机中,我国各级财政部门都以最快速度向武汉地区调来了资金与物质,并且在短时间内处理繁杂的财政资金对相关部门也提出了艰难考验。虽然目前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财政保障体系与制度建设趋于完善,但是在面对频繁的突发性公共危机时我国财政保障机制也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当下财政部门在财政预算中已经编制专门的用于公共危机的预备费,用于保障公共危机时期国家的安全、人民的生存权以及社会的稳定。我国在2004年也出台了《突发事件财政应急保障预案》,对财政部门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中承担的职责做出了更明确和具体的规定并且同时督促各级财政部门加快制定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财政预案。财政管理是应对突发性公共危机的最关键保障,资金调配与调度、财政审核与预算、公共危机预备费用等等都是应对公共危机的重要工作。当我们国家某个地区发生突发性公共危机时财政保障管理的重要性也就显示出来了,如果没有完善的财政保障体系与制度就无法高效地解决突发性公共危机。为了更好地落实公共危机财政保障机制,我国在法律、制度等方面也出台相关配合政策。国家不仅加大了对应对危机的财政投入力度,而且还尤其重视对财政保障管理建设的监督工作,始终将公共利益与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另外为了加强公共危机应对能力,我国还大力投入公共危机预警网络并且打通了信息网络与财政管理部门从而实现了高度透明化、精准化的公共危机管理。高度信息化的财政保障管理不仅可以更及时地应对突发性公共危机,有效解决资金造成的公共问题同时还能够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防止部分财政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贪污国家资金,保证每一笔公共援助资金都能及时到位、精准到位。根据20年度我国财政公共危机管理调查报告可以发现:地区性公共危机财政保障覆盖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五以上,这意味着地区的公共财政危机解决效率比较高。但这并不代表我国公共危机财的政保障体系就没有任何问题。公共危机管理的财政保障不仅要实现资金的精准化管理与调配,备用预算、减少浪费等工作同样重要。当前我国用于公共危机的财政资金来源途径越来越多,在应对公共危机的实践过程中各级财政部门及管理人员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想要真正做好财政保障管理不能仅仅依靠经验与实践,还要不断创新财政管理方式并打开思维才能更从容地应对各类突发性公共危机,将它们对社会公众的影响降到最低。我国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财政资金主要有以下几种:公共财政资金、商业保险赔付金以及社会捐助金。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社会公民也参与到了公共危机事件应对中,并成为解决公共危机的资金来源之一。想要完善应对公共危机的财政保障机制,我国政府管理者还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协调机制与保障体系,要保障遇到突发性公共危机时能够让公共危机保障资金及时且精准的到位。信息化时代下无论是政府管理者还是财政工作人员都要积极思考问题创新工作,只有做好了最基本的体系与制度建设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类公共危机,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与人民利益。
2.财政公共危机管理中财政保障存在的问题
通过“汶川地震”和“新型冠状病毒”两次公共危机事件处理实践可以发现公共财政保障机制的重要性,但是应对这类大型公共危机事件还是反映出我国应对公共危机的财政保障机制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各级政府管理者要针对现阶段财政保障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与策略。下面从三点分析现阶段财政保障机制中存在的核心问题:
第一、公共危机资金投入总量不足,财政投入与支出不成正比从而也就无法实现收支平衡,大大削弱了财政保障的基本能力。虽然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公共危机财政收入也大大增加但目前很大一部分公共财政却没有应用到公共危机之中。我国在《预算法》中明确规定:1%~3%的财政预算需要被用作为公共危机管理的预备费,但是在实际危机资金预备费预算中各级政府都在规定范围内按较低比例提取,例如2005年中央本级提取的预备费占总预算的1.23%,2006年则为1.05%。最近几年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应急管理故而公共危机预备费的提取比例也在不断提高,2008年为2.65%,2010年为2.49%,尽管如此,在具体的公共危机事件处理中,财政经费需求与预算差距还较大。所以当下公共危机管理的财政收入成为了一大难题,没有充分的财政资金作为有力保障的话那么也就很难应对突发性公共危机。当下公共危机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亟待解决,要形成完整的资金汇入渠道,充分调动社会各类资源为公共危机资金的筹备服务。
第二、难以保障所以公共财政都能合理支出,从而造成财政公共危机管理无法得到保障。在我国经济转型这个关键时期如果高频的发生公共危机事件,不仅会对社会秩序与稳定造成严重影响而且还会导致财政保障资金大幅增长,给各级政府带来更多的财政压力。而且目前我国财务公共危机的资金调用与调配需要经过大量的行政程序,这也就导致了应急资金在拨付过程中存在着被截留审核的情况。财政公共危机的主要目的就是:短时期、高效率、高精准度解决突发性公共事件,维持社会正常公共秩序。如果财政管理无法做到合理支出那么便失去了本质意义,相关行政部门尤其要重视这一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解决策略。在公共财政的支出管理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财政部门没有对各项财政支出做好明确规划与分配,例如当前很多地区财政部门仅仅做好了公共危机应急资金的管理却疏忽了公共危机事前预防资金的投入。如何合理管理好公共财政资金的支出让其能够发挥作用是值得相关行政管理者深思的问题。
第三、财政保障金的监督制度不完整,财政管理保障体系也亟待完善。我国处理公共危机时常常出现管理混乱,资金调用与分配散乱,行政处理被拖延以及监管力度不足等等问题。例如出现小型公共危机时地方财政往往无法及时给出帮助,资金审核速度慢、资金去向与来路不清等等都会产生影响。财政应急资金的利用率根本达不到国家统一的标准,加上目前财政保障金的监管制度还不够完善,滥用国家资金、私自扣留资金以及贪污等等情况层出不穷。行政管理方必须要制定行之有效的财政管理制度,要基于实际管理情况不断改进完善制度与体系并且始终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管理。当前我国虽然已经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公共财政保障体系与制度,但是在管理过程中还没能做到全方位、高精准度、高效率以及全透明。想要建立完善的财政保障管理制度与体系绝非短时间就能做到的,这需要各级政府管理人员的不断实践与努力。
二、实现公共危机中财政保障的有效策略与措施
1.建立并完善公共危机财政保障机制与体系,协调财政部门各级工作
本文认为公共危机管理的财政保障机制应该从四个大方面着手:事前预警、运行管理、应急管理以及监督工作。针对公共危机预警系统建设,财政部门应该提前做好资金的预算与审核。首先要明确预警系统建设的范围以及需要投入的资金,财政部门务必要对每一笔资金都严格审核并且要明确所以资金的去向。在公共危机财政运行机制建设中,行政管理者要根据公共危机事件的类型组建不同的管理系统,保障各类突发性公共危机出现时能够第一时间援助。例如地方财政部门应该针对大型公共危机特别建立一个应急保障系统,要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对突发性公共危机做出应对措施。如今我国互联网技术与信息化建设都非常发达,各级财政部门工作人员和管理者务必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要利用好信息技术的便利性实现财政保障。大数据、云端服务、人工智能等等核心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让财政管理实现数据互通、高精度掌控,而且还能大大缩短繁琐的审核时间让资金更快到位。公共财政的善后追踪机制主要包括灾后重建、资金补偿到位以及责任追查几个方面的内容。各个机制的相互配合和协调,才能够让财政保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公共危机财政保障机制建设过程中,各级管理者要特别重视监督制度与体系的建设。监督制度与体系建设要尽量做到全面、多方位,要对资金管理有严格的要求并且奖惩机制必须严格执行。可以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强化监督制度的作用从而更好地起到约束规范作用,在财政资金管理中可以采取多级分配的方式通过层层递进实现精细化管控。公共财政保障管理想要真正做到高效就必须从基层工作抓起,要从制度与体系着手搭建好基础管理框架,如果连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都没有那么也就不可能实现高效与精准化的管理。
2.在公共危机财政保障管理过程中加强对资金的管控
一般来说公共危机财政资金不会被使用,庞大的资金也就让许多不法分子产生了歹念。根据20年度的统计调查可以发现:我国地方财政部门贪污人数多达上千人,合计贪污资金超亿元。从这数据我们便可以直观的感受到财政资金的管控工作远远没有达到国家标准。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关财政监管体系也推出了相关法律法规,但是在危机财政保障管理过程中政府拨付的资金被截留、挪用、贪污的新闻仍然层出不穷。如果不及时整改这种不良风气又怎能保障高效解决突发性公共危机?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认为国家以及地方政府都应专门建立一套财政保障金监管机制,针对各项资金的调用与审核、来源与去向等都要做到精细且严格的管理。同时各级行政管理部门要建立监督体制配套的绩效评估体系,通过严格的评估体系来提高财政部门人员的整体素养并督促他们的日常工作。在财政保障资金管控中要尤其重视以下内容:预备保障金筹备、调用资金审核、资金流去向、公共危机预备金。务必要规范财政保障金的预算、拨付、使用程序以及审核等流程,针对每一项流程工作都要有特定的评估机制。例如公共危机保障金的审核评估就尤其关键,如果不制定相关的考核体系那么很容易造成“走形式”现象。这样不但没有起到高效的监管作用反而还会影响公共危机保障,所以配套化的评估体系非常重要。政府层还应该加大对财政资金审计监管工作的重视程度,要保证审计工作人员依法批示资金流向与额度,对多余的拨付资金要及时回收并上报,如果发现贪污腐败的情况必须严格处理并追究其责任。可以成立第三方专项机构对公共财政保障资金进行复查,始终保证管理过程的透明性与公正性。政府还可以建立专门的“危机保障”制度来强化对公共危机保障金的管理。例如可以各级政府应基于不同类型的公共危机制定相应的财政保障方案,通过更精准化、更专业化的管理措施来有效应对突发性公共危机。针对大范围、长时间的公共危机事件应由高级政府对财政保障金进行调配和统筹规划;而对于小范围、短时间的公共危机事件则可由当地财政部门直接提供财政保障。无论发生任何类型的公共危机事件政府部门都应该迅速做出反应,基于实际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比如(公共危机的影响范围、经济损失、持续时长等等)。财政资金是应对公共危机最有力的保障,各级政府部门不单单要建立并完善公共危机的财政保障管理制度与体系,而且要严格抓好资金的管控工作。最后本文对探究内容进行总结。2020年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与发展有了重大突破,但与此同时各类公共危机事件也层出不穷。如果不及时解决突发性公共危机,那么社会秩序以及公共利益都会受到严重影响。目前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财政保障体系还有待完善,各级政府应该积极创新当下工作要基于实情及时调整管理策略与措施。
作者:廖梓岑 单位:广州新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