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管理中大学生思政教育探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公共危机管理中大学生思政教育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公共危机管理中大学生思政教育探析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公共危机管理的生命线,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有利于提高公共危机管理的有效性与及时性,又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性与实践性。高校作为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之一,肩负着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应以肺炎疫情防控作为公共危机管理的实践契机,积极发挥党、团支部的组织防疫、科学研究的知识防疫及家校联动的协同防疫等功能,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公共危机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疫情防控

思想政治教育是公共危机管理的生命线。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既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公共危机在思想信念和行为方式上造成的负面影响,促进社会性公共危机管理实践的发展,又能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方方面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力量,化解矛盾,统一思想,凝聚人心,保证社会主义社会的健康发展。2020年初爆发的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公众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然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90”后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在疫情防控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高校作为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之一,应抓住此次公共危机管理的实践契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公共危机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一)公共危机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内涵

对于公共危机的理解要从“公共”和“危机”两个层面入手,它是由社会风险引发的可能或已经对社会的公共利益、公共安全、公共秩序和公众心理、公众信仰造成严重危害的一种危险局势或紧急状态,这种社会风险源于自然、社会和个人,分为自然灾害型、技术灾难型、社会安全型和公共卫生型,具有突发性、社会性、破坏性、扩散性及不确定性的特点。肺炎疫情的爆发和蔓延使得社会公众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政府、企业、学校、家庭等不同社会主体的正常秩序受到严重破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公民个人的全面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是一起备受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型公共危机事件。公共危机管理是政府和其他社会公共组织等公共管理机构在公共危机发生前或发生时采取一系列监测、预警、应急、恢复等管理手段和方法来预防和干预公共危机的动态过程,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公共危机对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造成的负面影响,使个人、集体和社会尽快恢复正常秩序。公共危机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过程具有阶段性、处理具有时效性、方法具有多样性、手段具有强制性、技术具有专业性、主体具有多元性、执行具有协同性。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是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重大考验,更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总书记亲自部署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社会运行重点工作,强调要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和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工作机制,举全国之力积极应对此次公共危机事件。

(二)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对于公共危机管理也不例外。公共危机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应对公共危机的有效手段,能够稳定公众情绪,调适群众心理,维护政府权威,增强社会信心,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有助于增强教育者应急教育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质是对人的工作和教育,管理者和教育者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人文关怀,既要理解人、关心人,又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使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达到应有的效果。同时,公共危机管理强调的是管理主体通过“软”和“硬”相结合的方式对危机进行预防和干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教育者在“软性教育”下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既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又具有社会管理内容与手段的特性,是公共危机管理主体运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危机意识和心理辅导等非权力性形式,对受公共危机危害的公众心理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在情感、意志、需要、信念等非认知心理上主动认同公共危机管理主体的意图,其内容包括事前、事中、事后思想政治教育和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肺炎疫情防控是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党和政府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及时疫情信息,加强舆论引导,利用媒体力量共同做好公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变公众对疫情防控工作和疫情本身的不合理认知,将社会各界群众凝聚在一起,统一共识和行动。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关系

大学生是整个社会群体中思想相对活跃的群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生力量,对整个社会发挥着思想引领和行为示范的作用。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公共危机管理的一致性和互补性,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有利于提高公共危机管理的有效性与及时性,又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性与实践性。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公共危机管理具有一致性

危机的处理、化解、消除及恢复都离不开人的因素[1]。公共危机管理的本质就是对人的管理,其目标在于帮助危机参与者树立正确的政治态度和思想认知,塑造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素质化、文明化和社会化的人,从而保证社会正常运转、和谐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整个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在符合时代特点和社会要求的基础上,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为准则,通过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活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因此,两者在目标和内容上是一致的。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公共危机管理具有互补性

一方面,公共危机管理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效的公共危机管理能够为高校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促进大学生思想品德和政治觉悟的形成,能够将公共危机管理中特殊的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和教育载体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让大学生更好地接受和认同社会和高校给予的正面信息和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了公共危机管理的思路。大学生作为舆论的主流群体,对公共危机事件的认知信息传递直接影响舆论传播的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思想性、导向性使得大学生能够用正向的舆论控制制高点,为公共危机管理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有效调控公共危机的发展态势和影响范围。

三、肺炎疫情防控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预警、引导、沟通、调试和反馈功能,能够为公共突发事件的解决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2]。肺炎疫情防控是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的公共危机管理实践,是对国家、地方及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巨大考验,也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实践契机。

(一)有利于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在肺炎疫情防控中,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能够有效地维护大学生的生命安全,还能够缓解高校疫情防控过程中遇到的教学、管理、科研、就业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更能在特殊环境下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站位、道德修养、担当意识及心理素质。大学生是全社会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力量,他们的思想动态、政治立场、行为导向、决胜信心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直接认识或间接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使他们主动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反对不利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行为,做到“两个维护”,增强“四个自信”,在困难和挫折中锤炼意志品质,进而实现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

(二)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高校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过程中,一是通过全面收集和分析信息资料,对大学生可能产生的思想波动和心理变化做出科学预测,对疫情可能对大学生带来的危害提前准备、提前预防、提前预报,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指导活动,将疫情对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秩序的影响降到最低;二是运用政府政策、社会舆论和群体行为向大学生普及卫生防疫和心理防疫知识,教育大学生客观、科学、全面地看待疫情爆发的原因和各项防控措施,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科学防疫是解决疫情危机的关键;三是引导大学生将对疫情防控的理性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一方面提高学习科学知识的主动性,自觉抵制社会公众的恐慌情绪和错误认知,主动维护集体利益,积极宣传正向舆论,另一方面投身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将所学、所感、所悟践行于具体的行动中,在防疫实践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

《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3]。公共危机管理的重点在于预防,思想政治教育是预防公共危机的最佳手段。大学生群体具有特殊性,其较强的密集性和流动性既增加了公共危机管理的难度,又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肺炎疫情是高校首次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在其防控过程中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提高高校公共危机的管理能力,更能够在经验积累中提高其公共危机的预防能力,进而有效避免因疫情引发的其他公共危机发生或类似公共危机再次发生。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是一种“共识动员”,通过形成共同态度、认知和行动,用合力抵制公共危机。肺炎疫情防控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高校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共同动员”有利于深化高校十大育人体系建设,提高各部门的协同育人能力,完善大学生思想教育机制。

四、肺炎疫情防控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肺炎疫情防控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长期居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学生在求职、社交、学习、心理等方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认知和行为选择。高校应挖掘肺炎疫情防控中渗透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转公共之“危”为教育之“机”,加强国家层面上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制度自信教育,社会层面上的社会责任教育、规则意识教育、道德认同教育,个人层面上的科学精神教育、生命观念教育、网络素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涯规划教育,发挥党团支部、科学研究、纪律规矩、网络媒体、朋辈故事、干预疏导、家校联动的防疫力量,让党旗在疫情防控的各条战线上高高飘扬,共同打好疫情防控狙击战。

(一)发挥党团支部的组织防疫功能

党团支部是大学生开展党团组织生活的基层单位,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载体,其承担理论学习、思想宣传、促进成长等重要功能。发挥好党团支部的组织防疫功能,一是要通过党团支部做好政策的宣讲、传达和学习。疫情和因疫情产生的一系列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党和国家政府相继出台各类政策性文件,党团支部要做好宣传工作,将相关政策及时传达给支部的每一位成员,对政策要求做到应知尽知,应做尽做。二是要通过党团支部的组织载体,及时了解每位学生的思想动态与现实诉求,及时向上级组织请示上报,帮助其排忧解难,化解思想危机。三是要积极开展党团组织生活,通过线上理论学习、组织生活会、网络主题党(团)日活动等形式广泛学习防疫知识,分享身边的战疫故事,提高战疫胜利的信心,激励大学生做好自我防疫的同时积极为防疫工作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二)发挥科学研究的知识防疫功能

高校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域,同时是教学科研的主要场所。科学研究在疫情防控期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高校应整合科研资源,依托优势学科和相关专业对疫情防控过程中的科学研究工作给予最大的人力支持和智力支持;二是发挥高校的知识优势,对广大学生做好疫情防控知识的科普解读,帮助广大学生了解疫情产生的原因、过程和危害,知晓防控要求,明确行为准则,从专业角度帮助学生客观认识疫情,带动身边的家人和同学进行科学防疫;三是高校要抓住疫情防控的契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向钟南山等科学家学习,学习他们尊重科学、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激发广大学生扎实学习专业知识,为国家各项事业的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三)发挥纪律规矩的管理

防疫功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纪律规矩的树立是管理防疫的重要抓手与有效途径。一要完善纪律规矩的设立,及时出台内容全面和科学有效的各项防疫与管理制度,如各高校设立的健康上报制度能够及时掌握学生日常健康状况及行动轨迹,严格返校管理规定有效避免学生跨区域流动;二要强化纪律规矩意识,对大学生进行纪律意识的培养与教育,引导其理解规矩设立的初衷,明确遵守规矩的重要性以及违反规矩的不良后果,使其主观上形成规矩意识并严格遵守;三要落实纪律执行,对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应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做好警示教育,让广大学生认识到疫情期间任何违纪行为都会带来比以往更严重的风险,惩罚不是目的,教育才是。

(四)发挥网络媒体的舆论防疫功能

网络媒体在疫情期间成为疫情防控的主要信息传播载体与有效沟通平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平台和主阵地。对于大学生而言,网络媒体在疫情期间是信息收取的主要来源以及观点表达、情绪宣泄的主要出口,大学生群体极易受不良舆论引导,产生偏颇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容易动摇,因此,发挥好网络媒体的舆论防疫功能是做好防疫工作的重要举措。一是要利用好网络媒体的宣传功能,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学生QQ群、微信群等信息平台做好疫情信息的及时公开和防疫信息的及时公布,做好抗疫过程中优秀典型事迹的正面宣传,弘扬正能量;二是及时、主动抢占网络主阵地,做好网络舆论的引导,对于指向偏颇的网络舆情要及时在学生群体中加以引导,对于来源不明、不实的疫情相关信息及时辟谣,对于网络上严重错误言论及时批驳并引导学生理性认识实情;三是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有效开展线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用网络平台与学生沟通交流,做好思想引领与价值引导。

(五)发挥朋辈故事的榜样防疫功能

肺炎疫情期间涌现出诸多“逆行者”,大学生群体也在抗击疫情期间表现突出,用实际行动书写青春担当。朋辈行为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利用朋辈榜样故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有效性。一要广泛征集青年战疫故事,既包括在疫情期间作出重大贡献的优秀典型,也包括在疫情期间参与志愿服务一线防疫工作的学生的生动事例;二要通过学校、学院官方网站,各院自媒体平台宣传推送优秀事迹与战疫故事,通过线上班会、党团组织生活会组织学习先进事迹,交流学习心得,感悟朋辈青年在疫情期间如何热心奉献、坚定理想、锤炼本领、勇担使命,让广大青年学生在榜样示范的引领带动下,为疫情防控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六)发挥干预疏导的心理防疫功能

在疫情期间,心理工作是各高校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公共危机事件的突发极易引起大学生的心理恐慌,受强烈的外部环境刺激加之个人调节失败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心理危机,此时高校进行干预疏导则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防患于未然。公共危机事件伴随突发性、不可预测性,心理工作应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常态化工作,既要做好日常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又要做好定期心理普查,在疫情爆发初期及时排查存在心理障碍和心理危机的群体,做好积极关注与回访谈话。另一方面,提供心理援助。疫情出现后,高校应及时跟进学生心理动态,制定疫情期间心理危机应对预案,开通心理咨询热线与网络平台,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心理援助,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疏导不良情绪,建立生活和学习的信心,做好心理防疫。

(七)发挥家校联动的协同防疫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全局性工作,疫情期间因大学生居家隔离,生活与学习的场域在家庭环境下,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家庭与学校联动进行,共同战疫,协同育人。一是要做好家校沟通。学校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与思想动态,家长应协助做好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及时反馈学生的健康情况、心理状况、思想状况以及学习状况等基本信息,对于学生出现心理危机、思想异常等情况,及时与学校沟通,共同努力化解风险。二是要做好家校协同育人。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思想与价值取向正处于形成阶段,离开学校这一环境,家庭的教育尤显重要,学校应帮助家长了解疫情期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性与重要性,共同在战疫过程中做好立德树人工作。

作者:李洁 吴乔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