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网络资源优势及应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数学中网络资源优势及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数学中网络资源优势及应用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网络资源不仅是信息时代为数学教学提质增效的大势所趋,也是践行以学生为主体、分层教学、个性化教学等现代化教学理念的有效途径。本文先分析了网络资源的优势,后详细探讨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网络资源的策略,以期为研究小学数学教学的教研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网络资源;教育平台;微课

信息时代的来临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海量的、优质的教学资源,依托网络打造的翻转课堂、智慧课堂、云教育等各类现代化教育形式使得教学不再受限于时间和空间,同时也让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资源不全面、不充足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老师可以充分借助网络资源的优势,结合现代化教学理念来组织教学。新生事物有利也有弊,利用网络资源在实现教学自由、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同时,也有可能会出现学生注意力分散、无法深度学习、借助网络寻找作业答案等众多问题。因此,如何正确应用网络资源,让网络资源优势为改善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保障,成为现代教育领域、一线教育工作者的重点研究内容。

一、网络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一)快速吸引学生兴趣。对网络资源的引入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及民主性。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来寻求知识、获得高效的解题路径,在能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甚至通过网络资源进行有效拓展的情况下,学生会对当下及未来的学习充满自信,兴趣也会由此产生。与传统教学中纸质资料不同,网络教学资源包含了视频、动画、图片、声音、特效等极为丰富的表现形式,面对有声有色、形象直观的教学内容,学生自然会快速产生兴趣。

(二)促进学生对合作意识的培养。网络资源的开放性特点为学生团结协作进行学习提供了条件。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任何疑问、看法等都能够通过网络资源得到解答。当学生在自主搜索、分析、探究以后,依然无法得出相应的结论时,就可以借助网络社交平台同老师、同学等进行探讨。在各抒己见、广泛交流的过程中,不仅所有学生的知识储备得以更新和丰富,在一起探讨相同问题、优势互补的环境下,学生的合作意识也会得到有效培养。

(三)促进学生信息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进入新时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不再限于某一方面的专业能力,无论在哪一领域,信息能力、创新能力都必不可少。培养学生信息能力及创新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老师在长期针对性的引导下潜移默化地实现的。引入网络资源,可以让学生在理解、学习、掌握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提高信息能力。而借助网络资源来拓展学生眼界、深化学生基础知识,可以为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网络资源的策略

(一)通过教育平台导学,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进入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化的教学资源,教育平台在各个阶段的教学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老师先在一些平台上注册自己的账号,然后将教学内容相关的优质教学资源打包上传到平台中,学生在课前可以自主登录到平台中,将下载的资源包解压后观看。学生在学习能力、基础知识等各方面存在不同,在面对同一知识内容时,他们会有不同的学习程度。而自主下载和预习教学资源的一个重要优点在于能够促进不同学生个体的学习和进步。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直接挑出重难点问题进行针对性预习和研究,基础一般的学生可以针对薄弱环节进行反复学习,而基础较差的学生也可以在自主预习的过程中,围绕难点内容来搜索、查阅更多相关资料。所以,借助教育平台进行导学,是实现层次化教学,促进所有学生自主探究、快速进步的有效途径。例如在教学《角的度量》的相关内容时,老师可以在讲课前一天将与之相关的教学内容打包上传至教学平台,学生下载以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性地观看和自学。教学内容可以包含有趣的动画视频,具体讲解平角、直角、周角、单位角等概念及应用;也可以包含与该章内容相关的课前练习,比如用量角器量一下“4点”“9点”“5点”分针和时针形成的角度;更可以包含一些进阶类、发散类题目等,比如例举出生活中的各种与“角”相关的事物,思考一下除了用量角器以外的其他度量角的方法……在预习该节内容时,基础较好的学生在理解和学习了相关概念以后,可以尝试去做一些练习,思考进阶类、发散类题目;基础一般的学生可以多次观看动画视频来理解和掌握各种角的概念、度量方法等;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在观看动画视频的基础上,通过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来寻找更多的与“角的度量”相关的教学资料,在对海量资料的浏览和学习中,逐步理解和学习该节内容。老师在设计平台导学资源时,应重视视频内容、练习资料与基础知识的联系性,对于新知识,应根据学生的学情来决定难易度,应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自学需求,以此更灵活、更柔性地设置导学内容,让所有学生“踮起脚尖就能拿到”,以此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新知时,不至于对很难的内容望而却步,也不至于对很简单的内容嗤之以鼻。

(二)课中通过线上互动及时了解学习进展。在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中,老师以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为主来组织教学,忽略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将新旧知识有效联系的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在应用网络资源的背景下,教与学的地理位置不局限于教室里,探究和讨论的时间不局限于课堂上。老师可以利用社交平台来及时了解学习进展,在了解学生共性难点的基础上,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及内容,以促进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深度学习;学生也可以通过社交平台来及时获取老师或同学的帮助,这为提高教学过程的时效性、师生间交流的高效性提供有利条件。例如在教学《倍数和因数》的相关内容时,老师在课堂讲解以后并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而布置课堂作业不仅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也不能快速而全面地看到所有学生的共性问题。为此,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抽出15分钟的时间进行线上答题。学生答题后将作业提交,系统会在短时间内自动判出所有学生的答题情况,同时分析出每道题的正确率,以此帮助老师快速找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共性问题。比如“从13、15、17、18、20、25、33中找出5的倍数”这类题的答题正确率为100%,而“0~9的几个数字中,哪些数字和2一起能够组成4的倍数?”类题目的答题正确率低于30%,这时,老师就可以将正确率较低的题目拿出来,作为下次课堂上深度讲解的内容,以此使得教学过程更具针对性,最终快速提高教学效率。线上互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但老师应好好把握线上互动的度。如果过于依赖线上互动,那么师生间的面对面交流机会就会减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而如果对线上互动浅尝辄止,那么线上互动的有利作用就无法得到充分发挥,教学效率可能不会得到快速提高。而在布置随堂练习时,老师也应仔细斟酌,既要保证学生在15分钟内都能够完成习题,又要确保短短的15分钟作业能够体现出学生对于新知的掌握程度。可见,线上互动的初衷是及时了解学情,促进对教学的实时调整和优化,而线上互动的组织过程也应遵循互动初衷,即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三)借助微课进行知识溯源,促进学生巩固提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自主释疑、内化和巩固新知。面对海量的学习资源,学生难免会出现选择困难的现象,微课资源能够帮助学生减轻筛选资源的压力,高效帮助学生对教学知识查漏补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效巩固知识和内容,最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例如在课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之后,学生已经基本理解和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计算方式,在此基础上,老师就可以这样设置微课内容:通过视频呈现出一个边长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通过该正方形的复制粘贴变化出8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然后将该8个正方形组合成一个长4厘米、宽为2厘米的长方形,此时让学生计算出小正方形及大长方形的面积。学生很容易通过数正方形的方式得到长方形的面积。接着,微课视频中可以显示出一个巨大的长方形,然后老师提出问题:“如果计算这个大长方形的面积,我们应该一个一个地数小正方形吗?”学生看到该问题,可能会思考一会,然后否决数正方形的方法,这时,视频中可以显示一个横向3个小正方形×竖向6个小正方形的大长方形,再显示一个横向8个小正方形×竖向4个小正方形的大长方形……视频中展示不同面积的大长方形,而组成这些长方形的均为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由此通过不同大长方形的呈现方式,让学生逐步发现这些大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规律,最终让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思考问题、寻找规律的基础上找出问题答案,同时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同课堂知识相联系,从而深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微课资源的重要作用在于促进学生巩固知识,提升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老师在制作微课视频时,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置内容,尽可能地通过直观、形象的动画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极具逻辑性和抽象性的数学知识;优化问题模式,用相对风趣的、拟人化的问题来代替单一枯燥的问题模式,由此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氛围相对有趣;微课内容应短小精悍,避免冗杂无章的知识灌溉,否则不但起不到巩固和提升的作用,反而容易让学生丧失自学兴趣。

三、结论

综上所述,无论是课前导学、课中互动,还是课后巩固提升,网络资源的应用都会使得小学数学教学更加高效。能够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网络资源绝不仅限于文中提到的几种,这就需要数学老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学情来科学应用网络资源、合理设置教学内容,最终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高效进行。

作者:常姝 单位:徐州市第三十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