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新媒体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高校网络舆情在传播主体、表达内容、传播方式上均出现新特征,使高校网络舆情监管工作面临新挑战。高校要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强化舆情工作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舆情预警机制,守好网络舆论的前沿阵地,从而提升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4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9.32亿,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88亿户。这些数据无不显示着“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已经延伸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微信、微博、抖音、快手、今日头条、贴吧、社区等各类新媒体遍布互联网,在虚拟世界服务于我们的精神生活,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师生思想活跃、与互联网有着极强的粘连性,是各种新媒体的活跃用户,高校的突发事件更容易形成舆论热点。因此,做好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与预警机制建设,既是高校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需要。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
高校网络舆情传播主体是高校教职工和学生(本文仅以学生为研究对象),使得高校网络舆情具备社会网络舆情的基本特点以外,还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
(一)传播主体同质性强,传播速度快。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比较单一,主要是由学生组成,他们通过校园BBS、微信、微博、抖音、贴吧或论坛发表言论、表达想法,从而在校园网络上形成舆论。即时通讯的便捷,使传统传播媒介的“弱关系”转变为基于移动端的“强关系”,从而形成点对点的人际传播模式。高校网络舆情主体具有特殊性、特定性和限定性,同质性比较高,关系网主要涵盖了现实生活中同学、朋友、亲属等,彼此间信任度更高,兴趣点或爱好趋同,对校园事务观点容易趋向一致,这样一些观点和事件可能通过传播会快速发展、快速扩散、快速变形,突发形成舆情,迅速蔓延,难以控制。[1]
(二)表达内容主观性强,传播受限少。大学生群体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但其个体人格及心理尚处于发展阶段,社会经验不足,内心也不够成熟,对事物的认知不够全面,或多或少存在着偏差,又对他人的认同欲望较高,很容易被网上的观点和思想所误导。新媒体具有高度开放性、及时性、匿名性等特征,而大学生作为最为活跃的使用群体之一,在面对“把关人”缺失的网络时,在缺乏对整个事件全方位理性判断和清晰认识的情况下,对错误思想缺乏辨别能力和抵抗能力,一旦接触到具有误导性和煽动性的言论,容易主动迎合非理性的观点,出现较为主观的言论。又由于网络空间的无序性、虚拟性和自由性,网络传播受到的控制越来越少,舆情内容不再受限于固定的时间、地点、设备等客观条件,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传播高校突发事件的相关消息,导致谣言攀升,给高校应对突发事件带来了挑战。
(三)网络传播交互性强,传播延伸广。高校网络舆情内容涉及面广,大学生不仅关注教学管理、招生就业、学生管理、学校制度、师德师风、校园环境、后勤服务等与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还关注国际形势、时事政治和社会焦点问题,一旦知悉一些突发性事件和重大新闻,他们就会迅速“关注”“分享”并发表观点,并依个人偏好以发帖和跟帖的方式参与讨论,个别大学生甚至通过网络发泄牢骚和不良情绪。在网络热点或话题中,高校学生极易聚合,快速形成网络集群,接受者和者可以积极互动、参与讨论,接受者之间也可以进行讨论,表达观点、看法,从而形成相对趋同或一致的舆论走向,并与线下行动紧密结合,扩大声势、事态。[1]舆论通过新媒体扩散后,又会引起新的讨论。网络组织动员能力空前强大,且成本较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网友的每一次转发、跟帖、回复、评论等,却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神速集聚巨大的舆论力量,持续升温并发酵扩散,最后在社会引起强烈的反响,给学校造成巨大影响。
二、在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监管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高校越来越重视网络舆情监管工作,但是,整体看来,还没有完全跟上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监管的需要,仍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管理理念落后,引导意识不强。传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和教育模式注重思想的“灌输”和理论的“说教”,缺乏对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念冲突的合理有效引导,忽视了大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选择性”,忽略了网络信息的积极反馈和与大学生的良性互动。在网络虚拟空间无所不包的海量信息冲击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因缺乏针对性、吸引力和实效性而“黯然失色”。一些高校对舆情引导的重视程度不足,甚至根本不重视,致使许多关乎学生实际利益的舆情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当网络舆情发生后,危机意识不足,反应迟缓,当舆情事件引发广泛讨论时,存在“躲、怕、避”的心理,不能及时、主动、直面问题,即时回应网民关切,而是一味“封、堵、删”,甚至出现“失语”状态,面对公众的质疑时不能给出令人满意的答复,使舆情处置工作陷入被动,最终导致矛盾激化,给高校校园稳定、社会声誉带来不良影响。[2]
(二)监管机制不健全,责任主体不明确。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新媒体自身话语的“影响力”愈来愈强,其辐射面也越来越广。但是,不少高校的网络舆情信息传播仍然缺乏宏观调控和有效管理,没有建立完整、全面的网络舆情管理规则和机制,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处于事后处理的状态,并没有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前进行预警。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速度如此之快,错过了黄金处理时间,之后的局面就很难控制。此外,一些高校尚未建立起多部门协同合作的舆情分析机制和应急协调处理机制,管理部门之间职能分工不明、信息沟通不畅,在网络舆情爆发时,宣传部门往往陷入单打独斗的窘境,使高校网络舆论引导陷入困境,影响舆情处置的效果。
(三)工作力量薄弱,网上话语权缺失。一些高校尚未真正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管理机构,在资金、人员、技术上缺乏足够的投入,存在对舆情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管理队伍建设不足、舆情收集技术手段落后、舆情分析研判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导致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缺少专业人员处理,不能很好地控制事件。虽然许多高校紧跟时代步伐,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纷纷开通官方微信和微博,但是并没有全面发挥新媒体的作用,有些高校的官博的存在只是一种形式和虚设,沦为了“僵尸博”,对学生缺乏吸引力,造成影响力不足。当发生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时,高校官方媒体就缺乏话语权。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与预警机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新媒体时代,高校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网络舆情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提高认识,积极转变观念,由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管理,加强舆情分析研判,强化舆情工作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舆情预警机制,守好网络舆论的前沿阵地,积极主动、迅速准确、适时适度、科学稳妥地做好网络舆情的引导与处置工作,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维护高校和谐稳定。
(一)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建立健全预警机制。高校应对网络舆情,最关键是防患于未然。网络舆情都有一个发生、发展、高潮、结束的演化过程,如果高校在网络舆情的潜伏和初发阶段就有效预警并采取措施,就能将舆情苗头化解在萌芽状态。高校应建立健全网络舆情预警和监测机制,不断提升对校园网络环境中负面信息的预警能力,不给网上舆情发酵的时间和空间,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应对、早处置。[3]一是要加强与当地网信、网安部门的联动,强化舆情信息收集联动和网络舆情应对预警。通过全面监测舆情信息,对网络舆情进行分类、分级和定位,实施全方位动态监控,及早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由被动防堵化为主动梳理和引导,把握舆论引导的先机。二是制定不同层级的专项应急预案。在现有学校层面的应急预案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校内各部门单位,根据本部门、单位工作实际和各阶段工作重点,分析梳理有可能成为网络舆论热点、敏感话题的信息,有针对性地制定操作性和针对性强的专项应急预案,增强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三是要实行风险分析评估制度。在调整政策、研究部署重大工作时,对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要事先充分评估可能引发的舆情风险,制定网络舆情应急预案,有效预防网络舆情的爆发。
(二)建立和完善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体系,打造专业网络舆情管理队伍。高校应加强校内各部门、单位之间的协调联动,建设多元化联动机制,推进舆情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积极调动网上、网下各方面力量,及时做出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成立网络舆情管理领导机构,构建学校党委行政统一领导,宣传、网络管理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网络舆情工作机制,规范网络舆情处置程序,形成全校上下一盘棋的大舆情工作格局。[4]发生突发事件和重大舆情时,各部门要整合信息资源、相互配合、会同协商、通力协作,形成互联互通的舆情信息机制,积极参与舆情回应等相关处理工作,厘清事件发生的关键及态势,因势利导制定应对措施,第一时间准确、权威地信息,及时疏导网络中反面、偏激的消息,牢牢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有效引导舆情,避免网络舆情的扩大致使舆情重心的偏离或歪曲。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网络管理工作队伍是做好高校舆情管理的关键。高校要加强顶层设计,打造专业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宣传工作、信息管理工作的三只队伍,在网络舆情的引导与管理中,发挥他们的专长,增强网络舆情应对效率;构建学生群体、院系、学校三个层面的网络舆论引导队伍,及时汇报舆论焦点,积极开展网络舆论引导;建立网络引导员、网络评论员、网络技术员和网络管理员队伍,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网络舆情引导培训,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网络文明和媒介素养教育;在学生中广泛挖掘、培养一批政治立场坚定、思想成熟理智、熟悉网络规律的学生活跃分子和骨干干部,强化对学生“意见领袖”的教育、管理,增强对大学生网民的舆论引导。同时,高校要定期开展网络舆情应对培训,邀请专家来讲课,让师生学习舆情应对的思维、方法和策略,提高各方面舆情应对的业务水平。[2]
(三)完善制度建设,建立舆情管理长效机制。高校要通过制定并完善相关制度,强化对涉舆情部门单位的协调督导力度,设置专人进行舆情监督,定时梳理网络舆情,并提交相关部门单位限时办理、及时回复。确有问题的要明确限期整改并跟踪落实,属于沟通协调不畅造成误解的,要求相关部门单位按政策规定进行解释答复。对于已经发生的网络舆情事件,要以积极、公平、公正的态度,第一时间回应网民关切,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通过传播理性观点防止事态扩大。明确舆情应对和引导的每一个阶段的责任人及相关责任,将舆情处置工作纳入部门工作目标考核管理范围,全面推行责任追究和责任倒查制度。高校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引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强化网络安全意识,首先要营造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思想舆论氛围,树立正确的思想标杆,提升大学生思想素养,创建校园网络新文化,帮助大学生在面对网络舆情时运用辩证唯物思维理性冷静分析,积极应对热点问题,巩固其正向价值观与判断力;其次要积极打造网络心理疏导平台,构建网络心理咨询阵地,形成“网上网下心理疏导合力”,对有心理困惑、情绪困扰的大学生,积极开展网上网下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大学生缓解心理压力、解决思想困惑、走出心理误区,促进高校校园的稳定与平安;最后要建立专业的法律咨询和服务平台,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为学生提供法律援助,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陈小环.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对策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0(5):155-158.
[2]肖金克,张艺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特点及应对研究[J].新媒体研究,2020(9):65-66.
[3]施丽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特点及应对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20(15):17-18.
[4]崔国红.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策略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7):84-85.
作者:冯广冉 单位:德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