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社交网络中群体性孤独现象及原因,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社交网络使交流越来越便捷,但为什么连接越来越便捷,而人们却越来越孤独,甚至陷入“在一起孤独”的境地?本文主要对社交网络中的“群体性孤独”现象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将手机看作“为我所用”的工具,达成“独处的自我”是摆脱孤独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社交网络;群体性孤独;自我呈现
一、社交网络的概念及发展
“社交”是社会中人与人情感交流的核心,“网络”是手段和工具,“社交网络”就是以互联网为载体,连接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新方式和新场所。2009年,新浪微博诞生,并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社交平台。2011年,微信诞生,强关系的即时通讯占据了社交媒体的半壁江山。目前,微信、微博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社交平台,并将社会关系的网络构建推向高潮。随着社交网络用户的巨增,越来越多的媒体接入社交功能,同时催生出更多的社交形态。以社交为核心的个人及群体互动、内容为纽带的群体讨论、基于游戏体验的虚拟社交、以个人内容为中心的“表演”和“观看”,以产品服务为中介的“泛连接”[2]……今天,社交网络的内容更加丰富。
二、“群体性孤独”的概念及现象
关于“群体性孤独”的概念,目前还没有明确的阐释,大多来源于特克尔《群体性孤独》一书。她在书中论述了这样的矛盾:人们为了摆脱孤独渴望“在一起”,但同时又与网络连接渴望“在别处”,人们聚集在一起却陷入“Aloneto-gether”的境地。
(一)“被迫打扰”与“寻求打扰”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并不取决于距离,而是取决于可使用的交流技术。[3]传媒技术正在改变人们的交流方式:时刻保持在线,以便随时进入与他人的连接中,已成为现代人交流的常态。人们会被随时而来的信息所吸引,当手机有信息提示时,害怕错过“一些重要的消息”,人们往往会暂停正在进行的活动,随即连接到网络。现代人已逐渐习惯“被迫打扰”。社交网络时代,人们往往还会主动“寻求打扰”。聚会交谈中,即使没有新消息提示,还是不断有人拿起手机,查看后再次交流,甚至长时间关注手机。为了缓解现实交流中“无话可说”的窘迫,人们往往选择连接网络——寻求打扰。
(二)“背对背”式的相互窥视
现实生活交流的“无话可说”常常让人们感到交流的困境,而社交网络的交流,却比现实生活容易得多。从传者角度来说,发表状态与潜在接受对象建立了一个安全距离,我发表的信息你会看到,如果你回复,那发表的目的就达到了;如果没有回复,这种状况也不会将者置于尴尬的境地。对接受者来说,“背对背”的查看方式:我看过你的状态,你看过我的状态,可彼此并不会留下痕迹,是否发表态度是相对自由的。社交网络形成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网状关系结构中,每个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者,同时也在“背对背”查看他人的状态,这种“背对背”式的相互窥视,成为社交网络下获取他人状态的主要方式。
(三)“越来越孤独”的循环
人们通过社交网络“连接”与好友交流排解内心的孤独,而当回到现实生活中,交流的种种困境与障碍使得人们再次进入网络摆脱孤独。现今社交网络不仅连接关系更提供内容,也就是说,社交网络总能提供消磨时间的内容。而这只会陷入“孤独——连接缓解孤独——离开网络后回归孤独——再次连接网络”的循环中,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将无意识地被技术控制。
三、社交网络中“群体性孤独”的原因分析
“群体性孤独”作为一种社会性心理危机,其形成与社交网络环境和心理方面的因素有着密切关系。
(一)社交网络环境
1、移动智能时代——随时在线
以QQ为主要平台的社交时期,智能手机的普及度并不高,人们主要使用电脑进行网络交流,技术的限制使部分时间在线是当时普遍的网络社交状态。2010年微博迅速发展被称为“微博元年”,2011年腾讯推出微信,2013年我国智能手机大范围普及,截至2018年12月,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8.6%,[4]技术为随时在线提供了支持。随时连接网络,似乎使得交流更高效、人们之间的关系更为亲密。但实际上网上连接需要持续、高强度的互动来维系,连接越多,意味着投入的时间与维护成本越大。而当这种连接成为全天侯在线,人们奔波于微信朋友圈、微博热点、抖音时,这种流于表面的连接不仅没有增加亲密关系,反而影响了人们真正的交流。
2、低成本的网络交流——“选择容易的”
现实生活的交谈一般需要具备以下条件:双方在距离上居于同一空间;时间允许;有谈论话题的基础……同时,面对面的交流还受到环境、时机、对象、过程等多方面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使用社交媒介的连接将交流成本降到最低,无需考虑时间、地点,连接网络便可以与朋友交流。“使用与满足”理论表明,一旦某种媒介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且使用感良好,人们将会继续使用并形成习惯,直至这种方式不能再满足需求。现阶段,社交网络所具有的最大化便捷,使得相较于面对面的交流,人们更容易“选择成本低”的网络交流。
3、思考、延时、编辑——对网络社交控制
面对面交流需要人们全情投入、即时回应,即使这样,也并不能保证交流能够达到双方的期待值。线上交流可以让人们思考、延时、重新编辑、利用表情包表达情感……线上编排自己的想法“让人感到心安”,对网络连接的控制让人们冷落现实交流,声音传递情感,而我们巴不得让声音消失。[5]我们应该意识到:缺乏眼神交流、没有肢体语言和对话声调的交流,并不能真正表达彼此的意图,缓解人们内心的孤独。
(二)心理因素
1、自我诉求的表达
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这种情况:想要表达某些情感或想法,却找不到合适的倾诉对象和场合,或不被理解、尴尬、羞涩……而社交网络的自我表达,不受时间、地点、情景的限制。同时,社交网络的匿名性、延时性、不在场性,使得表达情感的难度大大降低。一方面,从事网络社交活动的人,更多的是寻找一个自由且开放的表达场所。很多时候,人们信息并不需要回应,而仅仅是为了将情感表达出来。另一方面,社交网络能够满足一些人的“面子”文化心理,当一条消息时,是否回复是相对自由的选择,这样避免了面对面中被对方拒绝的尴尬,使双方的“面子”保存下来。
2、建构理想的自我
基于社交网络的关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交往关系,每个人以自我为中心连接不同的人和内容。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提出过著名的“自我呈现论”,他把社会中的人看作是舞台上表演的艺人,人们根据自身的内在要求,运用各种方法建构自我形象,以此渴望获得他人肯定的评价。也可以说,自我形象塑造是传播者最主要的心理动机。[6]人们在社交网络上努力“装扮着”自己的外表,精心编辑的文字、照片等,通过对信息控制管理自我形象,并渴望得到他人正面的评价。一旦得到他人的认同或鼓励,这种“表演”的积极性就会更加强烈。社交网络带来的认同感让人们逐渐沉浸在自我表演的满足感中,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情感表达。
3、媒介即按摩效应
人们通过社交媒体获得信息抚慰孤独感,这并非意味着社交网络带给人们有价值的信息和增进交流,而是它提供更多形式的社交碎片满足信息饥渴,缓解孤立在现实人群中的不安。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感到“没什么可看的”,但还是忍不住去看看,社交网络成为了缓解心理孤独的工具。诚如麦克卢汉所言的“媒介即按摩”。“新的媒体形态改变(按摩)着我们对自身和社会的经验,这种影响比它所传达的特定讯息的内容更为重要。”
四、“群体性孤独”与“独处的自我”
(一)“连接一切”——导致“群体性孤独”
“连接一切”成为移动时代社交网络的常态和趋势。现实空间的远距离让我们不得不与亲朋好友通过网络交流,社交网络边界丰富的内容,满足了人们各种需求,已然成为现代人离不开的必需品。人们奔波于网上交流、朋友圈、资讯、游戏、服务,越来越处在一个全方位连接网络的时代。然而,社交网络消除了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却疏远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关系,甚至引发了现实中人们“在一起孤独”的社会群体心理危机。
(二)“为我所用”——实现“独处的自我”
尽管人在本质上都害怕孤独,但适当的独处却是很有必要的,它能让人们逃离关系网络中,独立思考,重新审视自我。单波认为人有两种孤独状态:“孤独的自我”与“独处的自我”,[8]“孤独的自我”是被迫形成的孤独,而“独处的自我”是一种积极的孤独状态,将技术看作“为我所用”的工具,从“孤独的自我”走向“独处的自我”是现代人充实内心、缓解孤独的可能选择。
作者:樊清丽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