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摘要】文章认为,中国加强网络安全信息化建设的背景在于,从全球来看,世界信息社会发展走向明晰,网络安全威胁也在同步增加;从中国来看,信息化的战略地位日益重要,网络安全正在面临严重挑战。而中国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在于,从国家来说,可以助推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从个体来说,可以支撑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福祉,强化个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因此,需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之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不竭动力。

【关键词】信息社会;网络安全;信息化建设;背景;意义

当今时代,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主要由网络引发的信息化历史进程,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推进以及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迅速提升,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中国正在接受信息化发展阶段的洗礼。2014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表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工作已经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也意味着网络安全建设已经成为国家信息化建设能否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1]由此可见,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辩证统一关系。目前,随着信息科技革命的急遽发展,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在孜孜以求,为抢占下一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制高点展开激烈竞争,其中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成为重要内容。因此,中国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工作是顺应时展潮流的自然之举,将为实现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重要支撑。

一、中国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的背景

1、世界信息社会发展走向明晰,网络安全威胁也在同步增加

信息化发展的结果是信息社会形态的形成,即以信息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信息技术为手段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信息经济成为维持社会存在的主要经济模式,信息文化塑造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方式、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价值观念的社会形态。[2]信息社会被称为是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的第三种社会形态,其中信息成为仅次于物质、能源之后的第三种重要资源。信息社会建立在高度发达的信息科技之上,通过信息的创新、共享、传播和创造性使用,大幅度提高知识生产率和生产力水平。在信息生产方面,要求发展信息采集、处理、存储等一系列信息技术,推进通信设备、计算机、软件以及消费类电子产品制造等相关产业发展;在信息应用方面,为了提高各类物质和能量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促进人类社会体系、社会文化以及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在信息保障方面,促使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安全保障机制、信息科技创新、信息传播途径、信息技能教育等不断发展,使人们能够可持续地提升获取信息的能力。信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是知识生产、信息处理和虚拟沟通的各种技术手段,因此知识和信息是所有发展方式的核心因素,因为生产过程总是奠基于某个水准的知识以及信息处理的过程。据相关统计显示,2016年全球信息社会指数为0.5601,比2015年提升了2%,有53个国家信息社会指数在0.6以上,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其中信息社会指数超过0.8的国家有17个,进入了信息社会中级阶段,卢森堡ISI已是0.9091,进入了信息社会高级阶段;新加坡(0.8846)和瑞士(0.8811)紧随其后,芬兰、丹麦、瑞典、挪威、日本、英国、奥地利分别位列第4至第10位,中国ISI排名为84位,比上年排名上升了3位;另有60个国家信息社会指数徘徊在0.3到0.6之间,处于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加速转型阶段。[3]在信息社会中,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方式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还与生产力的提升一道,导致社会管理方式、社会组织方式等发生显著变化,对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休闲方式乃至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产生深远影响。[4]随着全球信息化浪潮勃兴和信息社会发展进程加速发展,近些年来世界各国面临的网络安全威胁度也在同步增加,例如Struts漏洞导致很多国家网络服务器遭受致命威胁,Bash破壳漏洞凸显Linux类系统安全隐患,Havex病毒遍历能源行业网络系统,伊朗神秘黑客组织“Andishan”入侵多国网络系统,苹果手机应用感染“XcodeGhost”病毒,“HackingTeam”黑客军火库数据遭泄露等。尤其是“棱镜门事件”爆发以后,基于国家利益博弈的网络安全议题成为世界各国观众的热点。网络发展到现在被称为继陆、海、空、太空之外的“第五空间”,与国家经济安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军事安全等密切相关。指出,不同国家和地区信息鸿沟不断拉大,现有网络空间治理规则难以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世界范围内侵害个人隐私、侵犯知识产权、网络犯罪等时有发生,网络监听、网络攻击、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等成为全球公害。[5]深刻阐明了阻碍当今世界信息化潮流的主要因素。因此,网络安全已经成为世界信息社会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重要议题,也是中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

2、信息化的战略地位日益重要,网络安全正在面临严重挑战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时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12年11月29日,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会成员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将上述发展目标表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他说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为中国未来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也为中国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是,实现中国梦需要具体路径,邓小平同志曾经深刻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意味着国家要实现政治、经济、法治、文化、外交、军事等方面全方位发展,需要以国家科技水平不断提升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使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增强科技创新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牵引力。因此抓住世界信息科技革命创造的历史机遇,不仅可以促使国家整体科技水平大幅提升,还可以让科技创新的巨大推动力促使国家政治、经济、法治、文化、外交、军事等方面登上更高发展台阶。当前,中国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断努力,经济社会面临转型发展关键时期,全球信息化发展态势已经引起国家决策高层的高度关注。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指出要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十八届五中全会讨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要进一步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要求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发展分享经济,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完善电信普遍服务机制,开展网络提速降费行动,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推进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创新,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表明,信息化发展将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提供重要支持。在中国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同时,网络安全却面临严重挑战。首先是出现比较严重的外在威胁,例如很多敌视中国的西方国家,利用网络核心技术和控制优势,着力研发突破中国网络防火墙的工具,以逃避过滤和封堵,甚至肆意传播病毒以窃取情报信息;以资本操控乃至业务操控等或明或暗的方式,达到控制中国网络技术、渠道、产业的目的等。其次是存在值得忧虑的内在问题,例如由于中国网络安全技术研发总体投入力度较小等原因,网络安全技术与西方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计算机CPU芯片、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网关软件等绝大多数依赖进口,使得中国网络安全性能较低,成为容易被窥视和打击的“玻璃网”。在当今网络地图快速扩张的时代,网络安全既具有传统安全属性更具有非传统安全属性,因此没有任何问题能像网络安全问题一样得到如此之快的重视,当然也没有问题能像网络安全问题一样让人们知之甚少。[7]中国网络安全建设工作只有在社会各个层面达到共识并在实践中切实解决问题,国家安全才能得到保障,因此充分重视和保障网络安全,成为时代赋予当下中国的紧迫战略任务。

二、中国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助推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积极面对网络安全新格局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得以大幅提升,但是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时期,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占有极大比重,工业化还处在发展中期,城镇化发展正在进行中。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迎来信息化发展时期,因此以信息化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带动工业化水平提升,促进城镇化工作顺利开展,成为中国必须要抓住的重大历史机遇,进而发挥后发优势,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政策背景下,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农业现代化发展而言,促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依据每个地方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制定长远发展目标,使得信息化在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就工业化发展而言,实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通过充分发挥和利用信息技术优势,使信息化在发展制造业与装备制造业、提高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企业节能减排、发展信息服务产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就城镇化发展而言,促进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使信息化在科学编制城镇规划、加强城镇基础设施管理、保障城镇健康运行等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国家治理体系是规范社会权力运行和维护公共秩序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其中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三个最重要的次级体系。[8]在以上三个方面中,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具有关键作用,信息化对政府治理能力的改变最重要的因素是电子政务的推广应用。从政府管理角度来说,电子政务实际上是对现有政府管理形态的一种信息化改造,即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构造高效运行的政府组织,促使政府形态由传统金字塔式的垂直结构向水平的网状结构转变。信息化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使得现代战争中攻击对手时,摧毁信息系统比摧毁军事力量更重要。因此,作为保卫国家安全最重要力量的军队就面临信息化转型的全新课题。信息化可以带来军队战略思想、业务流程、体制机制、人才结构、组织机构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在当今中国军队以传统陆军建制为主的军队结构中,进一步深化军事体制改革,在增强信息情报搜索能力,强化信息化武器装备研究,构建信息化指挥体系,推进信息化后勤保障工作等方面不断取得成效,对于构筑现代化国家安全体系非常重要。随着中国网络普及程度的不断深入,网络安全由技术层面安全已经逐步拓展到意识形态安全、资本安全、渠道安全、攻防安全等多个方面。[9]当前,中国网络基础实施建设规模逐步扩大,网络应用越来越广泛,由网络安全引发的诸多事件日益成为中国信息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网络存储与处理事关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部门信息,往往成为敌对势力和不法分子攻击目标;二是随着社会对网络系统功能要求的不断提高,网络组成越来越复杂,系统规模越来越大,逻辑连接数量不断增加,软件规模空前膨胀,任何隐含的缺陷和失误都会造成巨大损失;三是网络系统的广泛应用,各类网络管理部门应运而生,网络应用与管理人员队伍迅速发展壮大,但是教育和培训力度往往跟不上,导致网络应用与管理人员知识体系更新较慢,很多操作人员、系统分析人员出现失误的几率不断增加,导致网络系统出现安全隐患的概率增加。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网络、物联网等新技术和新应用不断出现的背景下,中国网络安全面临全新格局,将成为中国推进信息化建设中必须首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2、支撑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福祉,强化个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的幸福,正如在十八届一中全会记者招待会上发表讲话所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0]在当前举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努力的关键时期,广大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首先是民生领域的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以就业服务而言,中国拥有13亿多人口,每年进入就业领域的劳动力数量庞大,在就业服务方面可以强化信息化建设,使供求双方的信息沟通能够及时准确,例如可以整合各类就业服务资源,构建各行业之间功能完善、协调充分的一体化就业信息服务系统。就社会保障而言,为了改善公共服务机构的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服务,缓解各种社会矛盾,帮助弱势群体,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中央和地方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和各种社会保险系统建设。此外,在当前国家实施“精准扶贫”计划的背景下,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社会救助系统,不仅可以有效利用国家公共服务资源适时开展救济,使弱势群体在生活困难时得到及时救助,还可以协助政府全面掌握每个受助者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谋求自身发展。远程教育服务等信息化手段可以为公务员和各类在职人员提供在职学习和提高各种网络培训,为下岗和再就业职工、农民工提供各种远程、免费网上培训,为退休职工提供各种老年教育服务,为学龄前儿童提供各种幼儿教育资源等,尤其是可以为广大农村、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网络培训,以利于这些地方的学生接触最新的知识和信息。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优化和合理配置各级各类医疗资源,统一各类医疗卫生术语,规范各种化验、检验和医疗报告,逐步建立全国标准、行业通用的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和病例,为医疗卫生资源高效管理奠定基础;可以建设一站式医疗和公共卫生信息服务系统,向居民宣传疾病防治、医疗保健和卫生常识,也可以向居民提供医疗机构、医疗专家和医疗信息,开展预防性的居民健康服务。[11]此外,信息化的投诉、举报和信访系统,还可以为党和政府提供了解社会公正和舆情演化的平台,居民可以通过网络参与对政府所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支持或批评意见,政府应该因势利导、取利去弊,顺应公众需求,对事件进行有效解决。目前,在中国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将大量个人信息置入网络中,因此切实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对于个人生存与发展意义重大。一是保护个人隐私,从本质上来说,网络中的个人隐私与传统意义上的个人隐私没有差别,如果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得当,可以避免个人姓名、性别、证件号码、家庭住址、工作单位、健康状况等基本个人信息被不当利用。二是保护财产安全,随着信息化管理程度的加深,特别是基于网络的大型计算机系统和大型数据库的建立,广大人民群众个人涉及金融、医疗、保险、财产、家庭等方面的大量信息,随时可能发生泄露,这些信息一旦被他人非法获取,或者信息持有者未经公民本人授权擅自将这些数据用于非法目的,很容易造成人身财产安全问题。[12]三是加强诚信建设,千百年来,诚信为维系中华文明延续和发展起到了独特作用,具有超越历史的恒常价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诚信不仅是对人类文明继承发扬,更是判断是非真伪的基本准则。但是,网络天然具有的匿名性特征,给社会诚信带来极大挑战,因此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可以使诚信继续在网络世界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结语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工作是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紧密联系的程度已经超出人们当初的想象。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对一个国家很多领域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要认清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充分认识到做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13]这就要求中国无论是顶层设计还是具体实践,无论是政府部门、社会机构,抑或是个人,应该认真思考,抓住重点,积极行动。有学者认为,中国在网路安全和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应该把握信息化发展态势,深化对网络技术的理解;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立与人民的真正连接;深化安全与发展理念,多途并进维护网络安全;推进网络发展和治理的中国之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14]因此,面对全球网络安全和信息社会发展趋势,中国全社会需要积极思考、统筹谋划、稳扎稳打,奋发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之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G].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97-198.

[2]邰峻,张利平.信息素养与计算机信息检索[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1.1.

[3]信息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全球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16[R].北京:国家信息中心,2016-05-17.

[4]孙伟平.信息社会及其基本特征[J].哲学动态,2010(9)13.

[5].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2-17.

[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G].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36.

[7]P.W.辛格,艾伦•弗里德曼.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译.网络安全:输不起的互联网战争[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10.

[8]俞可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前线,2014(1)5.

[9]金江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党政领导干部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5.41-66.

[10].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G].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0)4.

[11]周宏仁.信息化概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183-184.

[12]于瑞华.谈网络安全与个人隐私的保护[J].智能建筑,2004(5)6.

[13].努力把我国建设成网络强国[G].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97.

作者:韩永青 林俐 单位:重庆文理学院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