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通信技术无线网络安全防护探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4G通信技术无线网络安全防护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4G通信技术无线网络安全防护探析

【摘要】基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计算机通信网络呈现出理想的发展态势。在4g通信技术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改变了人们生活与工作的方式,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人们对于4G网络的依赖性也不断提高。在4G通信技术应用过程中,无线网络的安全问题逐渐突显出来,对于通信系统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将4G通信技术作为研究重点,阐述了无线网络的安全防护问题,以供参考。

【关键词】4G通信技术;无线网络;安全防护;探讨

14G网络特点解构

4G网络与传统网络相比,集中了多个网络,属于全IP网络,而且无线系统、卫星系统、蓝牙以及2G和3G等都能够连接其中,进而同无线通信网络相互连接。与此同时,4G网络具有极为明显的灵活性,且扩展性理想,具有较强的兼容性。而且,4G网络还能够同其他的网络互联,不断拓展自身规模。其中,网络接口所采用的是开放式,不仅可以互联,还能够互通[1]。在此基础上,4G网络用户能够突破时间与地点的约束和限制对无线网络进行使用,并且全面覆盖。

24G无线网络通信的安全问题研究

无线核心网、智能移动终端以及IP骨干网等都是组成4G系统的重要部分。在系统实际运行的过程中,4G网络同样面临一定的威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无线网络链路的安全问题以及黑客窃听并篡改信息数据的问题;②网络实体存在冒充身份的问题;③互联网网路的攻击问题等等。在此基础上,应4G移动终端功能不断丰富,且用户之间的交互也较为密集,所以,伴随出现的威胁也更多。相对于计算机和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病毒量增加且危险系数随之提高,导致用户信息数据的内容和通信始终处于不安全的通信环境当中。在这种情况下,通信安全与维护工作人员所面对的信息通信安全问题也更多。

3有效解决4G无线网络通信安全问题的途径

为保证4G网络安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内容:①移动终端任务量的精简,尽可能规避计算所消耗的时延。②安全协议中的任务量应尽可能简化,同时将数据的长度减小,进一步增强通信速率。③在对网址进行访问以前,用户需要有效地辨别安全级别以及安全协议[2]。④保证安全防护方案的前瞻性,进而与用户增长的需求相适应。对于无线网络通信安全而言,则应当通过两种方式进行解决:①移动终端;②无线接入网。在移动终端方面,可以细化成两种措施:①重视物理硬件设计的重要性。其中,应实现物理硬件集成度的全面提升,同时还应当降低容易受到攻击的物理接口数量。另外,对电流与电压检测系统进行适当地增设,强化其存储保护以及完整性检验等多项功能。如果物理硬件发生改变,将难以正常地运行。②全面强化操作系统。实际采用的操作系统应当优质且可靠,能够满足远程盐城与混合式访问控制等安全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对用户的无线通信安全予以全面保护。在无线接入网方面,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则包括以下几种:①接入应安全。对无线接入网安全策略与辅助安全设备进行合理地运用,进而保证接入无线网的安全性。如果不可靠移动终端与无线网连接,则应当通过特定安全策略的使用,确保其他的用户所使用的网络是安全的。②传输应安全。对于网络传输通道,必须要采取加密处理方法,并充分考虑用户自身需求,在无线接入网以及用户侧方面的需求,合理地设置出相应的数据传输方式。如果情况特殊,那么无线接入网则应当通过专用网络来达到物理隔离的目的。③采取双向身份的认证方式。对于移动终端以及无线接入网来讲,都应当将数字证书作为基础实现双向身份认证。随后,才能够链接并传输数据信息[3]。④严格筛选安全数据信息。对于非法数据进行严格地筛选并过滤,对无线通信系统内部的系统以及核心网进行保护,以免抢占无线而与网络资源相连,对用户网络使用安全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⑤积极采取审计与监控措施。针对设备接入无线网络的情况,应当采用统一审计与监控的系统,为无线接入网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提供有力的保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社会中,无线网络技术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出来。由于其自身不可比拟的优势,与用户个性化需求相适应,所以无线网络通信用户的数量也随之增加。然而,4G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存在诸多安全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安全效果。为此,必须要正确认知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采取具有可行性的措施,避免黑客攻击亦或是病毒的入侵,为用户网络通信营造更为安全的环境,推动4G通信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炜键,孙飞.基于4G通信技术的无线网络安全通信分析[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4,12(1):127~131.

[2]董中亮.基于4G通信技术的无线网络安全防护探究[J].大科技,2015(7):274~275.

[3]王健,苑海峰.基于4G通信技术的无线网络安全通信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6(16):4~5.

作者:张标 单位: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信规划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