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下大学毕业生就业探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网络安全下大学毕业生就业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在当前网络环境下,很多社会企业会将自身的招聘信息发送与网络平台,借此来吸引大学生毕业生应聘,而当前大学生也乐于通过网络来解决自身就业问题。网络环境下,因网络具有隐藏真实身份的特性,加之招聘信息平台的“不作为”,导致网络平台上的招聘信息虚虚实实,其中不乏一些“不法组织”特意的“诱骗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急切需要就业,同时要求较高的大学毕业生群体而言具有莫大吸引力,所以很多大学毕业生都因此而上当受骗,严重时会影响一生,所以为了防止大学毕业生被骗,我们有必要展开相关研究工作。

一、虚假网络招聘信息特征与识别

为了防治大学毕业生受到虚假网络招聘信息的诱骗与威胁,应当阐述具有诱骗性、危险性的网络招聘信息的特征,帮助大学毕业生来初步识别信息真实可靠性。

(一)条件极其优厚

大学毕业生在浏览网络招聘信息时,必然会对不同企业的薪资待遇、福利体系进行对比,再依照自身需求来做出选择。例如,某大学生希望双休,且薪资待遇较高,那么就会选择具有双休制度企业,并应试高薪职位,这一点属于正常行为。但在实际层面上,这种职位几乎不可能存在,因为企业单位不可能在未确认员工价值的条件下,直接给出超出常规标准的条件,所以大学毕业生很难直接做出选择,而具有诱骗性、危险性的网络招聘信息,为了能够吸引大学毕业生,就会给出虚假的优厚条件,由此吸引其前来应试,如果受到吸引,则大学毕业生极有可能已经陷入了“圈套”。

(二)具有技能培训制度

在社会现状上,很多大学毕业生因为自身技能水平不足无法应试高薪职位,而又不想选择无发展、机械化的职位。由此陷入纠结,而此时如果出现一个可以提高其技能水平,并给予就业机会的渠道,大学毕业生就会趋之若鹜。所以针对存在这一心理状态的大学毕业生群体,有些不法企业,会虚假的具有诱骗性质的技能培训制度等网络信息,由此来吸引大学毕业生。实际上,企业单位招人的目的是满足自身经济产出的需求,重点不在于培养人才,所以大部分企业都不会设立技能培训制度,同时即使企业设立了该项制度,也不可能针对未入职员工开放,因为每多一个受训员工,就代表企业成本增高,且企业还面临着培训失败、人员流动的风险,所以具有技能培训制度的网络招聘信息,几乎都具有诱骗性、危险性。

(三)收费性质

在正确逻辑上,“存在任何收费形式的招聘信息,均可视为虚假信息”是大学毕业生应当掌握的常识,而事实上当前大学毕业生也确实都了解这一信息,但很多时候,大学毕业生因为迫切需要解决就业问题,同时满足内心需求,容易产生侥幸心理,随后选择具有收费形式的招聘信息,并缴纳相应资金。这一现象在现代并不罕见,而根据其结果可以验证,此类信息中99%都属于虚假信息,在大学毕业生缴纳资金后,以各种理由将资金纳入囊中。举例来说,某“企业单位”在网络上了“可进行技能培训,包教包会”的网络信息,但要进入培训必须缴纳报名费用,理由为填补企业经济损耗,随后某大学毕业生前来应试,再缴纳资金后接到了一份技能培训书,并给予指导,最终大学生自学成功前来考核岗位,而无论如何考核结果都是不合格,待考核次数耗尽,其失去了本次培训机会,缴纳的资金也未被退回,这一案例中,企业单位的所有流程都“像模像样”,但关键在于大学毕业生是否自学成功,其都不可能通过考试,是典型的“就业骗局”。

二、网络招聘信息核实方法

单纯依靠特征进行判断,虽然可以保障大学毕业生就业安全,但也可能会导致其丧失很多良好的就业机会,所以除了强调就业安全以外,大学毕业生还要掌握核实网络招聘信息的方法,以免错失良机。具体来说,网络招聘信息的核实方法共分三个步骤,即先通过电话或网络渠道与联系人进行沟通,针对自身选择该企业单位的理由进行询问,了解企业单位此举动机与详情,如果动机虚假或联系人言辞含糊,则不建议选择,随后如果动机正当,则应当通过网络进入工商局系统进行查询,确认企业单位是否注册在案,如果未经注册则不建议选择。为了避免大学毕业生受虚假网络信息欺骗、维护其人身安全,我们应当对虚假网络招聘信息的特征进行分析,帮助大学毕业生群体识别信息真伪,针对这一点本文做出了详细的讨论,给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安全保障。另外,为了避免大学生错失就业良机,提出了网络招聘信息核实方法,以供大学毕业生参考。

作者:文军 王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