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思考(8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今社会已然步入了信息化的网络时代。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原有的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呈现出落后之态,满足不了当下读者对信息知识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因此,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对图书馆管理进行全面的创新成为高校的必然选择。本文从高校图书馆管理观念、管理机制、管理手段、管理服务、业务流程和馆藏建设等方面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以期推动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
【关键词】
网络环境;图书馆管理;高校;管理创新
1.网络环境下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也在朝着智能化与多样化发展,信息传递速度得到极大的提高,电子书籍藏书量也显著增多。在网络环境下,为使高校图书馆满足用户越来越个性化与多样化的要求,对其进行管理创新是必然之势。在进行管理模式创新时要注意以下三点要求。第一,要对社会有所贡献,要打破传统图书馆单一、封闭的管理模式,加强各个高校图书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建设开放型的图书馆。第二,要与互联网环境为基础,将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作为创新的重点。第三,要满足高校教职员工对信息的需求,要提供具有较强专业性的信息与服务。
2.网络环境下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方法
2.1创新图书馆管理观念
观念的更新和思想的进步是促使社会发生变革的先导,对高校图书馆进行管理创新也要首先从创新管理观念开始,它是管理创新取得成功的保证。因此要彻底改变旧观念、解放思想,跟上知识经济时展的脚步,树立牢固的新思想、新观念。对于图书馆管理而言,要将满足读者需求作为图书馆管理的价值走向与中心环节,将创新作为图书馆的管理目标,致力于图书馆管理的社会化、网络化、知识化,树立现代管理意识,坚持读者第一、用户至上以及一切为了读者的服务理念,通过创新理念开辟图书馆管理发展的新道路。
2.2创新图书馆管理机制
现行的图书馆管理制度存在主动服务意识淡薄、缺乏激励机制、人员进出渠道不畅、投资效益不高、自主经营意识不强、内部机制不灵活、定位不清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高校图书馆管理的科学发展,也使得读者对文化信息日益增长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对管理机制进行健全与创新不仅可以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的管理效率,还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读者提供更具多样性和个性化的服务。创新图书馆管理机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激励机制。要结合用户的实际需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建立并健全激励机制,但同时要注意在奖惩的方式、激励的范围、力度等方面要讲究适度原则。要引入人文精神,图书馆的人事管理制度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寻求强大的精神动力,以实现人的价值,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体现人文关怀的激励机制要比仅重视物质奖励的静态激励机制要有效的多。第二,运行机制。要弄清楚网络环境对高校图书馆所带来的影响,对改革创新的技术、制度、环境、理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评,考虑图书馆创新过程中的协调沟通、方案落实、资源配置等方面的落实机制,并为保障制定决策的可行性、高效性、科学性,对决策机制也进行创新,从而保证管理创新的持续发展,并增强管理创新的效益性和合理性。第三,动力机制。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与发展动力在于客户的实际需求以及互联网环境,要将二者作为参考进行精准的定位,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管理创新。另外,还要对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建立与完善,对图书馆内部的奖惩措施、工作流程、行为准则、目标任务、岗位职责、岗位设置以及机构设置等都要做到有章可询、有制可约。要用精细式规范性管理代替粗放式随意性管理,将图书馆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中来。
2.3创新图书馆管理手段
当前,图书馆依然成为知识创新的重要环节,是科学系统链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要提供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服务,对跟踪性与即时性的动态信息资源和人力长期积累起来的静态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收集与开发。作为信息与知识搜集、整理、传播、存储的重要基地,对满足用户的实际需要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网络环境下,利用网络通信技术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创建数字图书馆能够实现检索的智能化与信息资源的虚拟化,能够为用户提供超时间、跨地域、跨学科的信息服务。网络图书馆的馆藏包括本馆以外的各种有价值的虚拟馆藏和本馆以内的现实馆藏。在图书馆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通过网络图书馆的计算机进行远程阅读,能够利用电子通讯方式对网络中其他节点的数据信息进行收藏与存取。计算机检索新增了许多功能,不必再像传统的文献检索一样依靠检索工具实现所需信息的检索,但是在检索方法和检索途径等方面还是存在需要改进的问题的。网络环境下,为实现图书馆灵活便捷的信息检索功能,十分有必要建立面向全体用户的智能化检索系统。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基于内容分析的多媒体数据的自适应传送和浏览,实现基于形状、纹理、颜色等多特征的图像检索,并为盲人设置盲人专用鼠标或语音导航器等让盲人也能够在现代图书馆中查找和阅览自己所需的信息与知识。
2.4创新图书馆管理服务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管理服务的方式、手段、内容、主客体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创新图书馆管理服务主要包括服务功能自动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手段现代化、服务组织网络化以及服务范围社会化等等。在网络社会中,知识信息极广,读者需要图书馆为其进行有序科学的整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可以利用桌面视频会议、网络聊天室、网络寻呼机、电子公告板、电子邮件等开展读者服务工作。例如通过桌面视频会议邀请专家血症进行科普知识讲座、实施讲座。通过电子公告板论坛论坛组织问题讨论,加强读者与读者、读者与馆员之间的交流等。图书馆子作为一个地区信息收集与传播的中心,要更加注重信息的质量,要对检索到的信息进行过滤、组织和鉴定,要有针对性的对信息进行提炼,要为读者提供专业化、权威性的信息,以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信息需求。
2.5创新图书馆业务流程
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丰富的馆藏,创新业务工作程序,改变原有的业务工作框架,对图书馆业务流程进行再造,用以点带面的服务模式代替以往以文献流程组织的线性服务体现,建立虚拟图书馆,实现馆藏内容的数字化。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馆藏机油通过网上收集整理的网络资源、经过数字化处理的数字资源又有传统的印刷型文献资源,高校图书馆要重视对图书馆馆藏的审视,根据本馆的规模与服务能力,再造业务流程。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深入开发用户需求与文献资源,建立一个以读者需求为主导的,以服务为中心的网络化组织结构。对业务流程进行重组。
2.6创新图书馆馆藏建设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与运用指引库,即按照便于用户检索的原则,将网络上与某一主题相关的节点集中起来,指引用户到特定的地址获取所需的信息,而指引库中不存储具体的信息资源。另外,高校图书馆还要建立自己的文献信息数据库,要涵盖报刊数据库、全文数据库、数目数据库、特色数据库、电子读物数据库、专题数据库等,要尽可能的将纸质文献转化为电子版以供读者通过阅读器进行浏览阅读。同时要依据图书分类和编目技术,对所选择的信息资源进行深加工,形成较为详细的文摘等。
小结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信息时展的必然趋势。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意识到网络环境下进行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将管理创新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结合起来,实现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作者:黄文娟 单位:西安外事学院
参考文献:
[1]龚军慧.数字图书馆管理创新问题初探[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05).
[2]傅湘玲,臧强,岑咏华.网络环境下传统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创新[J].图书情报工作,2011(05).
[3]方宝花.网络环境下馆藏信息资源建设的理性思考[J].图书情报知识,2011(02).
[4]幸玉亮.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业务重组与管理体制创新[J].图书情报工作,2015(S1).
[5]王学芬,刘亚君.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管理创新[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4).
第二篇: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技术应用
【摘要】
随着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用。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管理工作当中,是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本文对目前高校图书馆的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手段和策略。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变革
前言
我国目前信息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到各行各业,信息传递速度大幅提高。图书馆作为高校的重要教育资源机构,需在其管理中使用信息技术,更好为学生和教育事业提供支持,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发展。
一、高校图书馆管理的问题
(一)管理人员素质不足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从业素质多数偏低。在我国现今高校中,高素质图书馆管理人员稀缺。图书馆文献资料灵活性和针对性都很强,我国高校图书馆却出现资料陈旧过时现象。图书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匮乏,为图书管理工作信息化带来一定阻碍,图书馆资料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影响图书馆服务质量。
(二)管理机制不完善管理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仍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状况。图书多数分类存放,不同类别的图书存放不同类别的阅览室。书籍的分类存放方式降低了资源共享效率,阻碍了图书馆信息化管理进程。加强各部门联系,将图书馆文献资料进行更好利用[2]。
(三)管理观念陈旧不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查阅需求
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理念比较陈旧。高等院校的图书馆管理工作和其他机构的管理基本类似,都须实时更新。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环境中,高校图书馆须更多的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同时应注重人力,不能全面依赖信息化技术,忽视人为参与因素。让图书馆里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实现图书馆的科学合理化管理体制。
二、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模式
(一)信息化确认学生身份
区别于传统管理方式,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使得对于学生身份的确认工作更为高效和简化,有效的提高管理效率。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中,在学生进入图书馆之后,图书馆管理人员需对学生证件进行确认,由于人工检查方式效率低且失误率大,加重了图书馆管理的人力资源负担[1]。信息技术加入图书馆管理,就可以解放这部分管理成本,承担起确认学生身份的工作,自动检测设备科搜检学生证件,并由信息系统自动进行学生信息识别,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信息识别速度,降低管理人力资源使用,使图书馆管理更加的高效。
(二)提高资料查阅速度
目前我国多数高等院校图书馆藏书数量非常庞大,而且同类书籍资料非常繁多,因此传统的查找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不仅浪费了学生的大量时间精力,也不能保证充分有效的查找到需要的书籍资料。同时这种查找方式在资料搜集完整性上也存在巨大缺陷,经常发生无法查到有用的书籍资料,而查找到的书籍资料无法充分的使用。因此,信息技术的投入使用,可有效的改变此类现象的发生。信息技术应用在图书查找时,图书馆管理人员可将图书编号录入到数据库中,学生根据学习需要,使用多媒体网络终端设备来进行书籍资料的查找活动,可有效降低查找资料所用的时间,同时还能很大程度上保证资料搜集的全面性和完整性,使图书利用率得到大幅提高。
(三)增加图书馆管理效率
在图书馆的管理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过程中,最为主要和繁琐的工作就是将书籍编目归类上架,处理借书手续和还书手续。信息技术的应用则可以很大程度上简化此类工作程序。在传统的管理过程中,实体书籍的出借和归还均需要身份登记和书籍信息登记等繁琐工作,使图书馆管理效率受到极大程度的限制。而信息技术在图书馆借还书工作中,主要通过对学生证进行扫描,从而获取学生信息实施信息录入,再扫描书籍条形码来进行书籍的入档工作,简化借还书程序,实现借书和还书效率的提高,为学生提供更便利的服务。
三、高校图书馆管理中信息化的应用策略
(一)使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共享机制
建设信息化下图书馆,需建立起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信息资源共享体制是高校图书馆信息管理的重要环节,扩大资源共享机制的规模,形成完整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体系。
(二)加强图书馆管理人员和读者之间的联系
加强图书馆查阅方法的普及,不定期举行图书馆相关文化宣传活动,实现电子资源的宣传和共享,让学生能够采取更加高效的方式来进行查阅使用,提高学习效率,加快信息的传递速度。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可采用讲座等方式方法对整个图书馆的信息进行大体的解说,如新生入学后开展统一的讲座,使学生更加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信息化下图书馆管理革新还应实现读者和管理员互动。可在电子阅览室设立咨询服务台,当读者在查阅中遇到问题,可及时咨询,加强图书馆管理规范化[3]。
(三)改变传统理念实行管理创新
改变高等院校的传统管理理念,运用最新管理思想建立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机制。在信息化进入图书管理情况下,须改变传统的管理方法和理念,改进陈旧的管理手段,建立全新服务理念,探索更好的管理方法,跟随信息化的更新,积极推行管理的改革。促进各部门之间沟通,实现信息化管理理念。
结论
在图书馆管理中有效的利用信息化是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转变陈旧的传统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方式,将信息技术切实应用到图书馆管理当中,强化信息资源共享,促进高校图书馆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
作者:李张春 单位:西南大学
参考文献:
[1]张晓东.浅析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5(4):104-105.
[2]文淑君.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4,3(6):225.
[3]莫足妤.基于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的几点思考[J].电子制作,2015,05(5):175.
第三篇: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人本管理探讨
摘要
图书馆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为了提升服务水平,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提供重要保障,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应该转变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思想,引入人本管理思想,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本文对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中人本管理思想的运用进行探讨,供广大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者参考,以期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人本管理思想
0前言
近年来,社会不断发展进步,高校图书馆在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这就需要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把人本管理思想贯穿于图书馆管理工作中,转变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方法,提高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为教职工和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提高教职工和学生的满意度,进而让图书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1人本管理思想概述
1.1人本管理思想简介
人本管理思想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从本质来说,高校图书馆管理不是“书”的管理,而是人的管理,只有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相关人员进行管理,才能对信息资源进行支配,不断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使得高校图书馆的真正价值得以实现。①在对高校图书馆进行管理时,相关管理人员需要认识到以下两个层次的人本管理思想含义:首先,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图书馆管理的本质因素,明确人在图书馆管理中的主导地位,把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图书馆工作人员主动参与到图书馆管理活动中,提升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其次,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引入人本管理思想,能够提升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让其获得更好的发展。
1.2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引入人本管理思想的重要意义
1.2.1有利于转变传统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
在传统的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管理人员比较注重书籍、设备等管理,并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在这些制度下,图书馆管理工作只是简单借书、还书和整理书籍等,而且这种模式形成了一种定势,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采取此种模式进行管理。此外,在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中,即使有部分管理人员提出了民主管理这一管理思想,但贯彻落实度不够,高校图书馆管理仍旧停留在组织分工、“等级森严”的模式之下,图书馆工作人员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图书馆管理中,只是“机械”的工作。②引入了人本管理思想之后,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图书馆管理人员更加注重工作人员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更高,用饱满的热情向教师和学生服务,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出高校图书馆的作用,而且能够提高教师与学生的满意度。
1.2.2高校具有运用人本管理思想的条件
近年来,高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校越来越强调素质教育,人本思想逐渐渗透到高校各项工作中,从这个方面来看,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运用人本管理思想具有一定的条件。此外,作为文化建设的的主要阵地,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读者都受过高层次的教育,文化素养较高,对新思想有较强的接受能力,为运用人本思想进行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1.2.3有利于创造和谐的图书馆环境
高校图书馆具有复杂的学科门类和人员结构,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综合素质等有很大的差异性,为了保证高校图书馆顺利运行,为读者创建和谐的阅读、学习环境,让图书馆工作人员之间和谐相处,互相帮助,并主动向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需要引进人本管理思想。在渗透了人本管理思想的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管理人员更加尊重图书馆工作人员,积极采纳其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建议,并把这些建议酌情应用于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实现全馆人员的共同参与,为图书馆管理工作注入更多活力,不但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图书馆环境,而且有利于提高图书管理的服务质量,从而促进图书馆可持续发展。
2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当前,由于受到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首先,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忽视了工作人员和读者的需求。目前,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高校图书馆纷纷引入先进的技术,购进了现代化的数据库,却忽视了工作人员的培训,由于缺乏专业的操作技术,很多设备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形同虚设”。此外,在管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图书珍藏上,很多图书不外借,没有发挥出本来的价值。其次,缺乏人性化的服务模式,没有认真了解读者的需求,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图书馆工作人员与读者发生冲突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利于树立良好的图书馆形象,图书馆只是发挥出“藏书”的功能,似乎没有发挥出传承文化的功能。最后,图书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高校图书馆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日趋增加,而图书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却仍旧停留在原地,无法适应现代化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需要。③另外,相较于高校其他岗位来说,图书馆工作人员待遇不高,工作又比较枯燥,工作人员工作热情不高,缺乏服务意识,无法为读者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服务。
3人本管理思想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中的具体应用
3.1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读者是图书馆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图书馆的管理活动不但要对图书进行有效管理,而且要全方位考虑读者的需求,并尊重读者的需求,尽量满足读者的需求。首先,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用平等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位读者,与读者亲切地交流、沟通,认真倾听读者的想法,让读者感受到人文关怀,从而提高读者的配合度,保证图书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其次,图书馆管理者应该让读者参与到图书馆工作中来,定期与读者进行交流,让读者对图书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对这些意见和建议进行分析,把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应用到接下来的图书馆工作中,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④最后,为读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一方面,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为读者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如出示书库方位图,方便读者查找,放置绿色植物、名言警句等,让读者感受到图书馆中的人文气息。另一方面,实现图书馆资源的共享,与其他图书馆建立合作关系,为读者提供更加全面的资料,为读者提供更多便利。除此之外,高校图书馆还应该对读者进行培训,让其了解相关的借阅流程、借阅设备操作方法等,实现自主借阅,减轻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让其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业务能力的提高上,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3.2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相关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极其重要,关系到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及形象,因此,高校需要加强图书馆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首先,高校应该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培训,既要对其工作能力进行培训,又要对其进行道德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让图书馆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增强责任心,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其次,高校应该建立健全图书馆工作制度,综合应用考核机制与奖励机制,让图书馆工作人员之间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把工作人员的潜力激发出来,保证图书馆各项工作顺利、高效地进行。最后,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应该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在应用人本思想对高校图书馆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深入研究人本管理思想的内涵,并全面了解本图书馆的实际情况,以更加科学、合理地运用人本管理思想对图书馆各项工作进行统筹安排,让高校图书馆能够高效、有序的运行。
3.3创建人性化的图书馆环境
建设人性化的图书馆环境,有利于增加读者数量,增强高校图书馆的功能,高校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图书馆环境进行人性化建设:一方面,加强人文环境建设,高校图书馆是教师和学生查询资料、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应该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把读者阅读的欲望激发出来。因此,图书馆管理人员应该让图书馆室内格局保持和谐,摆放一些艺术品,如字画、陶艺等,为读者营造一个舒适的阅读环境,另外,图书馆管理人员还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让图书馆内保持安静,并适当减少图书借阅的手续,让读者的阅读更加便捷,提高图书借阅的效率。与此同时,在向读者服务的过程中,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保持良好的服务礼仪,使用文明、礼貌的语言,让读者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进而更加愿意到图书馆阅读。⑤另一方面,建设人文性的硬件环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在这样的情况下,读者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数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读者的这种要求,高校图书馆应该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引入先进的搜索引擎、数据库,让读者可以更加便捷的查询、获取资源,为读者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服务。
4结束语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做好图书馆管理工作,不但能够树立良好的图书馆形象,提高读者满意度,而且能够发挥出图书馆应有的作用,传承文化,促进高校良好发展。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迎来了新的挑战,为了进一步提升高校图书管理的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高校图书馆管理者应当把人本思想引入图书馆管理工作中,不断创新图书馆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促进高校图书馆及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杨敏 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注释
①蔡家蓉.基于以人为本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分析[J].金田,2015.8(3):445.
②李良菊.管理创新对高校图书馆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8):113-114.
③孔令洋.刍议人本管理思想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5.6(10):205-206.
④孙明节,谢蓉.高校图书馆管理运用人本管理思想的创新探讨[J].黑龙江史志,2015.13(7):241.
⑤熊定丽.人本管理思想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5.22(4):106.
第四篇:高校图书馆管理现状与创新
摘要:
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教师、学生以及读者服务,从而实现高校图书馆资源配置的高效利用。本文主要阐述了高校图书馆管理现状,并且提出了应对管理现状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管理创新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也应在管理制度的制定上与时俱进。管理的创新可以促进高校图书馆对于资源配置的高效实用,构建和谐的工作与阅读环境,增加读者的满意度,使高校图书馆能够获得不断发展的动力。
一、高校图书馆管理的现状
(一)馆藏比重失衡,部分书刊陈旧。
在国内一些高校图书馆中,理工科的专业书籍比重较大,但是对于一些人文社会的书籍的侧重率较小。这就使得高校图书馆出现馆藏书目侧重不均衡,构建的阅读环境失衡,不能满足一些文科学生的需求。其次,很多书籍存在破旧,缺页等现象,这也会导致一些读者不能及时获得所需的信息,使得读者满意度下降,从而对于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存在质疑。
(二)馆藏书籍借阅比重失衡问题。
在当代高校图书馆中,管理者往往不征求大量读者建议的前提下,就盲目的购买了一些不必要的书籍,这使得很多书籍从购买上架之后就很少被读者借阅,使用率极低。现在很多高校图书馆都在运用信息化管理方式,融合网络。读者对于一些书籍的需求量过大,但是很多高校有两个或者多个校区,校区距离相隔较远,对于图书馆的资源配置不够均衡,读者预约的图书在一个图书馆已被借阅完毕,在另一个校区的图书馆有馆藏的情况下,运输不够及时,从而导致书籍不能有效及时的到达读者手中。这就出现了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一方面需求量过高,另一方面闲置,无人问津,书籍流通效率低的问题。高校图书馆管理引起了馆员工作效率低下,读者满意度降低等一系列问题。
(三)信息化资源利用率低。
由于科技的发展,大部分人都拥有个人电脑,而且部分高校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设备陈旧,数量少,管理者对于数字资源的整合、开发以及传递能力不足,这些都使得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造成了资源浪费的情况,而且一些学生对于文献检索能力的缺乏也限制了对于数字资源以及数据库的使用[1]。
(四)高校图书馆复合型人才的欠缺。
高校图书馆所需的人才不仅仅是以图书管理为专业的人才,也应是知识面较广,并在某一领域有专长的复合型人才。这一现象说明,在高校图书馆中,管理者大多都是对于之前的经验传承的较多,创新的较少,工作技术含量相对较低[2]。而且多数管理者不是图书管理专业出身,对于图书馆藏的购买分析能力较低,从而出现了一些闲置书目的问题。其次管理者自身的能力,服务态度以及个人素养,对于图书馆的发展都起着一定的影响。
二、高校图书馆创新性管理
(一)了解图书馆从新生入馆培训开始。
目前高校图书馆普遍都有入馆培训教育,可以在每年新生入馆教育时,制定《读者守则》小册子,这对于新读者是一个较好的学习途径。新读者可以通过这本小册子知道关于图书馆的各种细节,了解图书馆的馆藏和分布以及图书馆提供的其他数字资源。培训之后,管理者还应当不定期的对读者反馈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及时了解读者的需求,找出图书馆现存的不足,这样才能让读者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查阅资料和学习。
(二)制定合理聘用制度与分配制度。
高校图书馆管理者在聘用人员时,积极采取聘用制,择优录取,这样才能实现岗位竞争化。在平日中,管理者需要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才能带动员工提高工作积极性,增强馆员职业道德和责任感。现有的工资以职称来划定的分配形式不应成为单一的分配方式,还应着重考虑将工资和岗位津贴与工作效益相结合,提倡以业绩和个人贡献来分配资源,从而提高员工的能动性,激励员工拥有创新头脑,实现自我价值。
(三)创新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数字资源在当代高校图书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校图书馆需要专业人员,在网站上建立虚拟图书馆,根据高校自身特色专业构建相应的数字博物馆。读者可以迅速地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电子书籍不需要消耗纸张,传递信息时间快,这样可以有效的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助力。
(四)利用现代化信息,提高馆藏书籍利用率。
高校图书馆管理者应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加强对图书管理员的培训。管理者要创新管理系统与服务的模式,充分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利用到图书馆服务设施中,使学校师生能够在第一时间找到自己所需的书籍、学术资料、杂志等。对于一些热门图书或者版本稀缺图书,图书馆专业工作人员可以制定成电子图书,方便读者阅览,为读者提供高品质服务。
总结:
综上所述,当代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需要跟随时代的变化,这取决于管理者带来先进、科学以及创新型的管理理念,制定相应的管理模式,管理员需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与质量,也需要读者依据自身需求积极地向图书馆管理者建言献策,让高校图书馆为高校的发展提供帮助。
作者:杨琳 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
参考文献:
[1]宁晓宏.创新高校图书馆管理的策略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2013,(02).
[2]李幼华.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原因和对策[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3(02)
第五篇:网络环境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研究
摘要:
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各种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因此,高校图书馆管理亟待进行创新。文章在这种背景下,首先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管理创新的必要性,继而描述了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遇到的机遇与挑战,也就是高校图书馆需要谋求的创新方向,最后提出了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方法与措施,希望能够为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提供借鉴。
关键词:
网络;高校图书馆;机遇;挑战;创新方法
随着全球科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第四代媒体”以及以移动终端为载体的“第五代媒体”日渐成熟,网络已无处不在,对人们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在这种背景下,促使高校图书馆转变成为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相互结合的模式,这就给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网络环境为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以及发展机遇,成为了高校图书馆必须积极面对的重大问题。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一)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膨胀促使高校图书馆对管理进行创新
高校图书馆的最主要的功能是存储巨大的信息,为学生提供有用的资源,也就是学生的资源服务中心。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网络上的信息数量越来越大,呈现出信息膨胀的现象,这就导致学生能够很容易地获得需要的信息,使得高校图书馆的作用逐渐变小,地位逐渐变低。网络环境下,网络技术的革新迅猛发展,通过网络可以实现大量信息的存储,因此在高校图书馆进行资料存储以及提供信息资源的方式上都出现了很大程度的改变。目前,大量的文献期刊等都采用了数字化及电子化资源来存储,与以前纸质文献存储方式相比较,发生了很大变化,也更加高效快捷,为校园的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网络阅读平台,这凸显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二)网络环境下对高校图书馆管理进行创新能够节省资源,创造效益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变得非常普遍,信息资源的传递也更加快捷[2]。为了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模式需要有所改进。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非常烦琐并且复杂,图书管理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整理图书馆的图书资料,对其进行整理与分类,从而使得读者便于查阅。这种对信息进行传递的模式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信息传递速度相当缓慢。因此,我们需要应用全新的信息传递模式,有效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以及数字化技术,加强管理模块之间的整体联系,形成比较综合的、更加开放的管理模式。并且加强不同高校之间的合作与联系,共同构成强大的网络信息系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因此高校图书馆管理迫切需要改革与创新。
(三)网络环境下对高校图书馆管理进行创新能够促使高校教学与科研事业更好地发展
高校具有教学与科研的双重职能,不仅能够培养人才,很多科研成果都来自于高校的科研人员[3]。高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信息资源库,能够为教学与科研工作者提供大连的文献资源,为教学与科研工作担当强大的信息支撑,促进其顺利高效地进行相关工作。高效图书馆聚集着丰富的文献资源,能够充分促进高校教育事业以及科研事业的发展。因此,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应该具有一个更加完善的体制,对其进行创新,才能够满足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需要,更好地促进教学与科研事业的发展。
二、网络环境对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影响
网络环境对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无论是机遇还是挑战,网络环境势必会对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带来巨大的影响。
(一)网络环境为高校图书馆管理带来的机遇
1.网络环境能够提升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服务层次。
网络的飞速发展促使信息资源的获得、存储、传播以及查阅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同服务平台不断出现,这些都为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带来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将高校图书馆发展成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相结合的模式,不仅能够极大丰富图书馆的资源,还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高校图书馆可以采用传统借阅形式与利用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开展的服务相结合的服务,这种模式可以有效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层次。
2.网络环境能够加强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效能。
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非常丰富,并且数量庞大。网络环境为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尤其是能够改变传统的通过投入人力、财力、物力的管理模式[4]。由于网络环境为高校图书馆转变为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管理模式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这使得高校图书馆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各项管理工作,把高校图书管建设成为信息的“集散地”与“服务链”,为图书馆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专业化以及特色化的服务,这种模式可以使高校图书馆跨越空间与时间的限制来进行管理,最大限度地加强自身管理效能。
(二)网络环境为高校图书馆管理带来的挑战
1.网络环境为高校图书馆传统管理模式带来了冲击。
虽然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都在努力朝着信息化、智能化以及数字化方向转变,然而当前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服务体系以及服务方式并不适应网络化的要求,并没有改变简单检索、传统借阅的模式,在信息处理、虚拟参考、移动服务以及云数据管理等方面依然没有获得重大突破。在云计算、大数据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高校图书馆必须改变管理模式,否则将会被淘汰。
2.网络环境为高校图书馆的安全性带来了挑战。
众所周知,网络具有开放性的特征,因此高校图书馆的向信息化、智能化以及数字化转变的过程中,必定会面临到各种安全问题,例如,高校图书馆在云计算技术应用方面必须要面对长期的调查支持、数据隔离、可审查性、数据恢复以及特权用户的接入等多方面的安全性挑战,与此同时,也会面临计费标准、知识产权等多方面的管理风险挑战,诸如此类情况都需要高校图书馆高度重视图书馆安全管理问题。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方向
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需要将资源建设作为依托、管理机制作为保障、信息服务作为支撑、用户需要作为动力。基于这几点要求,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信息管理的创新
信息资源是高校图书馆赖以依托的重要基础,也是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基本保障。因此,在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管理的创新变得尤为重要。首先,需要优化资源结构。优化资源结构需要以本校的学科专业以及用户的实际需求为基本,合理配置纸质网络以及电子资源的馆藏比例,并且对其合理的整合;其次,应该完善信息内容,使信息类别齐全、使用频率高并且专业性强。值得注意的是,必须密切关注最新前沿信息资源,保证资源的最新性。同时加强全文数字化资源的建设,例如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最后,加强资源的整合。高校图书馆应该收集信息资源使用频率与用户信息使用的反馈等,对视频、图像、文本等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进行分析整合,呈现出内容明确、针对性强、开放性的导航分类信息,并且操作简单,易于理解。
(二)管理机制的创新
管理机制是高校图书馆开展日常活动的基础与保障,其不仅能够在整体上提升图书馆管理的效率,也可以促使管理创新顺利进行,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运行机制,首先需要明确网络环境带来的影响、图书馆创新积极性以及评估基础等机制的制约因素,进而对决策机制进行创新,从而保障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以及可行性;动力机制,这方面需要将以网络为参考与平台来进行创新管理,以适应网络环境以及用户需求作为管理与发展的动力,并且将其作为重要依据来进行准确合理的自我定位;激励机制,激励机制需要把个人需求作为切入点,综合运用不同的并且有创意的激励手段,使其真正能够发挥效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激励的程度与范围、奖惩的平衡与方式需要正确拿捏。
(三)服务管理的创新
服务的理念、方法与手段的创新是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重点[5]。想要做到这点,需要充分地认识到网络环境为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带来的重要影响,以便能够树立和加强个性化、主动性以及创新性的服务理念。在这些基础上,着重构建安全性强并且功能完善与强大的信息服务系统,充分发挥其优势,将查阅者、文献资源建设者以及读者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例如,可以设置文献检索等模块,帮助用户熟悉信息检索的方法、使用流程以及操作技能等,方便用户查询与获取信息;此外,还可以设置专门负责的导读员,通过聊天工具、电子邮件、留言板等方式为用户提供虚拟咨询,通过这种方法来提高信息服务的水平与效率。
作者:寇宏 单位:泰山医学院图书馆
参考文献:
[1]汤杰.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4,(12):13-17.
[2]张晓敬.我国高校图书馆网络环境下的服务和创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3):170-171.
[3]周浩波.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良性互动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8,(1):1-4.
[4]贾建萍.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研究[J].太原大学学报,2010,(18):21-23.
[5]魏宇平.基于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探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19):160-161.
第六篇:高校大学生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思考
【摘要】
图书馆作为读者阅读图书的重要场所,加强图书馆管理对于提升读者阅读质量与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图书馆管理体系中融入读者思维与理念,可以有效的实现读者与图书馆管理双赢局面。本文在介绍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必要性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的构想。
【关键词】
读者;图书馆管理;必要性;思考
随着读者阅读思想与理念的发展,图书馆管理模式也日渐转变,并且确立了以“读者本位”的管理理念。在图书馆管理过程中,读者参与深度的不断加深,不但可以有效的促进读者思维能力的拓展,而且对于提升图书馆管理质量和服务效益具有显著作用。因此,如何推进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已成为当前图书馆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话题。
一、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必要性分析
在图书馆管理体系中融入读者参与,不但是充分发挥读者创新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而且也是图书馆体现“读者本位”和“读者至上”服务理念的具体形式。可见,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具体表现为:
(1)在图书馆管理中引入读者参与,有效的推进了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并且对于图书馆社会价值与作用的发挥具有积极作用。一方面,图书馆自身建设与发展离不开读者相关建议与思想;另一方面,在图书馆管理中引入读者参与,可以推进图书馆针对读者开展相应的服务。
(2)图书馆作为政府为社会公众提供的具有社会公益效益的阅读场所,其服务理念中应始终坚持以读者为本的原则。然而,图书馆传统管理模式中,受管理员思想意识落后、管理理念缺乏科学合理性等影响,使得图书馆管理与维护读者阅读权益背道而驰,严重影响了读者阅读质量与水平。为推进图书馆管理服务满足读者实际需求,可通过引入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使之融入更多的社会资源,改善图书馆服务方式,进而促进图书馆和读者共同发展。
(3)图书馆另一个重要的社会价值就是不断挖掘读者潜在价值,充分发挥出读者思维创新能力。通过在图书馆管理中引入读者参与其中,可以有效的促进读者阅读信息需求与图书馆服务能力融合。一方面,读者通过参与图书馆管理,可以亲身体验图书馆管理,有利于读者对图书馆服务内容更加了解,进而提出优化与改善服务水平的建议;另一方面,图书馆管理模式中引入读者参与,可以对读者真实想法有更为深刻的了解,为图书馆提升自身专业服务质量与水平具有显著作用。
(4)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有利于促进图书馆服务督促工作的开展。图书馆管理过程不仅要受到政府的监督,而且离不开社会公众的监督。通过在图书馆管理中引入读者参与其中,不但实现了读者参与权,而且对于发挥读者监督权具有显著作用。因此,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我国公共事业的社会监督机制发展的一种落实手段,对于当代新社会建设具有开拓性意义。
二、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的构想
针对读者参与图书馆实际需求,为进一步推进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深度,体现图书馆“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可通过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具体有:
首先,在图书馆管理中应充分保证读者对图书馆基本构成、组织架构、工作规范、监控体系以及相关评价体系等的知情权。读者只有在对图书馆相关情况了解的基础上,才能为提升图书馆管理质量与服务水平建言献策。通常情况下,在信息共享方面图书馆与读者存在着不对称问题,这也是当前阻碍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的一个重要障碍。虽然部分图书馆在组织架构中专门设置了读者参考咨询部门,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的职能分配以及有效的沟通交流机制,使得读者对图书馆各方面信息无法充分了解。
其次,在图书馆管理中应充分保证读者的话语权。所谓的读者话语权,主要是指读者对图书馆工作的方方面面参与讨论、提供意见和进行评价的权力。当前,图书馆管理体系中由于缺乏读者正在参与其中,导致图书馆管理质量与效率偏低,并且服务水平也无法满足读者需求。因此,不断提高读者参与图书馆话语权,成为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根本基础。
第三,在图书馆管理中应充分保证读者的鉴定权。读者鉴定权主要指的是对图书馆图书资料信息、管理工作人员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的鉴定。对于图书馆来说,其存储资料价值主要由读者体现出来,读者通过解读文献资料,挖掘和发挥出文献资料价值,进而体现出图书馆自身价值。只有图书馆在管理过程中,始终坚持以读者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读者权益和重视管理工作人员相关建议,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
第四,在图书馆管理中应充分保证读者的监督权。图书馆作为由政府主办,具有社会公益服务功能的场所,其在运行管理中应接受政府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尤其是读者监督。因此,为了保障读者的监督权,图书馆应适当建立读者权利保护监督机构,由读者代表、行政领导、馆员代表综合组成,负责收集读者批评及建设性的意见。
综上所述,图书馆与读者两者关系密切,相互依存,相互提升。对于读者,图书馆不但是读者阅读文献资料的重要场所,也是发挥图书馆价值的重要途径;对于图书馆来说,读者知情权、话语权、鉴定权以及监督权的确定是保证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的重要基础,也是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与水平的根本前提。
作者:范春莉 单位: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参考文献】
[1]方月齐.读者参与公共图书馆管理的新思考[J].图书馆杂志,2012(3)
[2]王爱香,周光辉.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的思考[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6(9)
[3]闫晓芳.关于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的构想[J].山西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4]程亚男.读者权利:图书馆服务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J].图书馆论坛,2004(6)
第七篇:新时期高校开放式图书馆管理探究
摘要:
随着创新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的不断深入,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由原来的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管理已经逐步转变为电子阅读或开架阅读的开放式管理模式,但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开放式图书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探讨新时期高校开放式图书馆管理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作用。
关键词:
高校;开放式图书馆;管理
1主要问题
1.1图书取放不规范的问题
图书馆开放式管理也就意味着阅读和借阅对所有同学都是开放的,同学们进入图书馆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寻找需要的书籍。图书馆是书的海洋,尽管各类书籍都分门别类的摆放在书架上,但是要找到自己想要的书籍,可能还是要颇费一番功夫不可,此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抽出与放回的反复过程,甚至很多同学都存在把书抽出来之后随意摆放的现象,所以那些借阅频率比较高的书籍附近图书摆放经常是杂乱无章的,更有甚者,有些同学故意藏书,将自己下次准备借阅的图书藏起来,防止被他人借走。长此以往,图书的利用率就降低了。
1.2图书破损太快的问题
开放式图书馆管理,每位同学都可以进入图书馆随意借阅图书。但大学生的素质千差万别,有部分同学为了找到自己想要的图书,随意乱翻、乱放的事件经常发生,由于任何一个高校人数都是比较多的,如果书籍经常被随意乱翻、乱放,书籍经常出现破页,图书条形码脱落的现象频发;还有少数不爱惜图书的同学,可能会将图书中自己喜欢的图片和文字随意撕下,直接破坏图书。
1.3图书丢失现象严重的问题
高校图书馆馆藏丰富,图书更新速度快,图书质量好,但有极少数同学对自己喜欢的图书,借阅并不能满足其对书的喜爱,同时也不希望自己出钱购买,于是乘管理人员不注意,撕下图书的条码,偷带出图书馆。图书馆所有图书一般都没有复本,甚至部分图书还是珍贵馆藏,如果图书被偷,就会给高校图书馆带来损失。
1.4管理不规范的问题
高校图书馆采用开放式管理方式,对学生开放,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方便学生借阅,但是这往往成为学生肆无忌惮的借口。很多同学进图书馆借阅图书,完全不顾图书馆的借阅制度,随意走动,大声说话,打、接电话,更有甚者嬉笑打骂,这就严重影响了图书馆必需的宁静,秩序比较混乱,偏离了图书馆开放的目的,影响到其他的同学。
2有效策略探究
2.1及时清理书架
开放式图书馆要杜绝学生乱摆乱放的现象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可以将这种可能性降到最低,这就要求做好以下三点:一是图书管理员应该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加强图书馆内的巡查,对不文明的借阅行为包括乱摆、乱放及时进行制止,及时发现乱摆乱放的图书,将其按照图书编号将其归位,或者及时提醒督促学生注意图书取放。二是图书馆内要加大文明借阅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文明借阅氛围,对那些违反借阅制度的同学进行文明借阅教育,培养学生文明借阅图书的习惯,形成良好的高校图书借阅规范。三是图书馆可以组织文明借阅志愿服务者,服务同学们借阅图书,及时清理乱摆乱发图书,维护图书馆借阅的正常秩序。
2.2重视新生借阅教育
学校应该高度重视图书馆管理制度的宣传教育,特别是在新生中加强图书馆管理制度教育、加强文明借阅的宣传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借阅习惯。主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图书馆使用的基本知识宣传和解读,让学生熟练掌握图书馆的使用方法,同时也让学生详细了解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图书分类和排架方式等。二是让学生亲身体验图书管理工作的艰辛,可以全校范围内组织新生参与图书馆的管理工作,让他们熟悉图书馆馆藏、陈列和编码等情况,实践体验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借阅习惯,让文明借阅深入人心。
2.3充分发挥检索机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行各业都朝着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各个高校都已经相继配置了方便学生借阅图书的检索机,事实上很多高校并没有真正发挥了它的作用,利用率并不高。熟练掌握检索机的使用,借阅就如囊中取物,方便快捷,检索机能够很快检索需要借阅图书的题名、责任者、出版项、索取号、条码号、状态、馆藏地点,还可以查询自己已经借阅图书日期和归还日期,还可以查找以往的借阅情况。新生入学时,可以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图书馆检索机的学习,方便同学们今后更好地使用检索机,从而发挥检索机的作用。
2.4全面提升馆员的业务素质
图书馆馆员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好坏,因此,应该全面提升馆员的业务素质,关键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提高馆员的思想认识,让馆员充分认识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性,可以邀请兄弟院校优秀的图书馆馆员来学校进行经验交流,也可以多组织图书馆馆员外出参加一些专题培训,从而提高馆员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二是提升馆员的自信心,图书馆馆员日常工作简单,甚至有点乏味,相比学校专职教师和其他一般管理人员来讲,感觉受尊重的程度不一样,因此图书馆可以适当举办一些促进图书馆馆员与学生交流的活动,让学生正确认识图书馆馆员的工作,让学生充分认识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而提高馆员的自信心。三是提高服务意识,图书馆馆员的主要工作就是服务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就是馆员的顾客,应该坚持使用文明礼貌的语言、主动热情的态度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四是提高管理能力,馆员要勤巡视、勤指导、勤上架、勤整架、勤修补、勤清扫,在借阅高峰期加强巡视,发现破损图书及时修补,以满足学生的需求,若发现故意破坏馆藏的情况,要视轻重给予学生一定的处罚,帮助学校严格执行管理制度。
作者:杨美华 单位: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文意纯.全开放式高校图书馆信息咨询工作开展初探[J].企业技术开发,2008,(8):73-75.
[2]王小婷.人性化服务与开放式图书馆安全管理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23):158-159.
[3]王雪.当代高校图书馆设计的新趋势[D].大连理工大学,2007.
第八篇: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
【摘要】
本文阐述了信息时代下的高校图书馆发展特征,探讨了基于信息时代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对策及创新的意义。其创新的意义在于:对人类文化成果进行更完整的保存;促进高校学生的知识结构创新;使信息检索更快速。其创新对策是:创新服务模式、创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创新借阅模式。
【关键词】
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
随着国内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图书馆作为各类高校储存文献、管理资料与传播知识的重要载体机构,有效推动了现代高校教学和科研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信息时代到来之后,各类现代化管理技术得到飞速发展,例如计算机、网络以及通信等技术被广泛应用高校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在促进现代图书情报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给高校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信息时代下的高校图书馆发展特征
1、资源共享
图书信息的网络化给高校图书馆资料分类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图书馆管理员可以使用信息技术或者光盘管理系统,实现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共享服务,让读者可以直接在网络获得文献资源,提高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信息的利用效率,让高校图书馆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1]
2、资料管理信息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很多高校图书馆都开始实行信息化管理,对文献数据库系统进行运用,通过计算机终端和技术,将海量的文献资源保存在文献数据库里,将高校图书馆转化成为电子图书馆,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多的文献资源,让学生到图书馆查询信息时更加方便、快速,用最少的时间检索到自己需要的文献信息。
3、现代化管理
一是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数字技术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和管理创造了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自动化管理系统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二是便捷化的导引技术。在现代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内部的导引系统可直接使用语音技术,利用语音技术中的“人机对话”功能,为寻找资料的学生节约更多的时间。三是现代化的文献查阅技术,信息化管理的实现,让图书馆的文献查询起来更加方便,学生甚至不用进入图书馆,在网络上就可以直接查到图书馆的文献资源。[2]
4、文献载体多样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对于信息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传统的纸质文献载体能保存的信息量十分有限,已经难以满足现代高校图书馆存储信息资源的需求,因此,各类硬盘、光盘以及数据库等资源载体在图书馆中得到广泛的运用,这也是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载体多样化的具体表现。
二、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的意义
1、对人类文化成果进行更完整的保存
高校图书馆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形成文化成果进行良好的保存。但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多以纸质文献为主,在管理过程中,人为、环境以及气候等因素都可能会对图书造成损坏,如管理不当造成文献丢失,虫咬造成文献部分信息缺损等。而信息化管理的实现,可以直接将纸质文献资料转变成为电子信息资料,直接保存在电脑系统中,不容易出现丢失、损坏或字迹模糊等情况,可以对人类研究文化成果进行完善的保存。
2、促进高校学生的知识结构创新
高等教育是国家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主要基地,大多数高校学生都拥有敏捷思维,创造和探索精神非常强烈,有着很强的求知欲,而高校图书馆就是大学生获取新知识的重要基地。高校图书馆实现信息化管理后,海量的图书资源可直接在网络上共享,大学生可以直接从网络平台上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和新知识,让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及时的更新,有效扩展大学生的知识面。
3、信息检索更快速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创新模式的实现,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检索文献资源的速度,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检索出自己所需的文献信息,省下更多的时间进行学习。因此,利用计算机技术对高校图书馆进行管理,可有效提高图书管理工作的效率,加快了图书检索的效率,为高校广大师生提供了更多便利。
三、基于信息时代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对策
1、创新服务模式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科研与教学工作的重要辅助机构,教师可以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挖掘更多有用的信息资源,并将其运用到教研工作中。学生可以在图书馆查阅相关的学习资料,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因此,面对当前的网络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应该设立专门的文献检索学习课,对当前的服务模式进行不断创新,为高校师生提供多样化的文献检索方法,提升图书文献检索的效率,打破传统被动型的服务模式,以服务高校师生为中心,不断拓宽服务的空间和深度,为高校师生信息资源的获取提供更多的方便。
2、创新管理理念
高校图书馆传统的管理模式多以纸质收藏作为文献信息的载体,借阅服务主要是以纸质文献为主,管理模式和服务功能过于单一。此外,多数高校图书馆都是以藏书为目的,图书馆管理者对藏书进行更好的保存,重藏轻用,导致图书馆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信息。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这种落后、单一的管理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的高校对于图书馆的管理要求,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该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根据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特性创新图书馆管理模式,以推动高校图书管理模式的规范化。[3]
3、创新管理模式
当前,现代化科学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运用,高校对于图书馆文献资源的管理与服务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图书馆的进一步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图书馆必须加强信息一体化管理模式创新与运用,将图书馆从传统的文献组织机构转变成为信息化资源管理机构,实现集图书馆的文献、人力资源以及科学技术等体系为一体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对纸质文献资源和信息化文献资源进行有效的融合,从根本上加快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传播和更新的速度,确保高校图书馆的文献更新和服务能与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相适应。
4、创新借阅模式
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想要对借阅模式进行创新,就必须打破传统图书馆管理中纸质文献借阅的形式,将计算机作为主要的平台媒介,让高校学生可以直接通过计算机平台进行文献借阅。传统纸质文献的借阅过程比较复杂,且容易造成图书破损,难以对文献的资料进行完整的保存,而利用计算机管理图书,能够让学生快速检索到需要的文献信息,且不易出现损坏或丢失等情况,不仅能够降低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还能确保图书管理的借阅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从根本上提升高校图书馆图书的借阅效率。[4]
四、结束语
总之,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校师生对知识渴望日益提升,为了实现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就需要对现代化信息手段进行合理的应用,创新高校图书馆管理的理念和模式,对图书馆管理的资源进行及时的优化和更新,提高高校知识信息资源传播的速度,进而推动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信息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实现。
作者:杨敏 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梅.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的高效管理创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3(12)12-13.
[2]于得水.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25(5)66-68.
[3]李平.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在信息时代的创新分析[J].神州(中旬刊),2013.11(1)243.
[4]李庆蓉.网络环境中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初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5.9(11)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