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图书馆法制建设与路径管理浅谈,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公共图书馆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图书馆发展事业进入法制化轨道。文章对图书馆法制环境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法制化建设的意义及主要内容,并提出相应的路径方式以更好地实现法制管理及平衡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构建起多元化现代法制制度,来实现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全方位覆盖。
关键词:法制环境;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
图书馆是我国公共文化事业的基础性要素,也是群众性活动的广泛阵地。[1]为了更好地推进新时代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有序发展,满足社会大众对各类服务的需求,充分发挥图书馆效能,实现多元化转型,必须进一步加快图书馆法制化建设进程。[2]在推进法治化建设的进程中,要结合内外部环境,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的发展格局。
一、图书馆法制化建设
自“依法治国”方略实施以来,国家法制建设与推进成果斐然。在文化产业方面,此举亦得到生动体现。随着公共文化服务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也于2017年11月正式表决通过。并于2018年1月1日起实施,标志着图书馆建设进入法治化,公共图书馆治理开启了新的篇章。
二、图书馆法制化的必要性
1.法制化是保障公民权益的现实需要。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公众,故读者是其重要的受益主体,所以法制化的过程要把读者利益放在首位。[3]读者来馆享有基本文化权利之外,如借阅权利、参与活动的权利之外,还应关注读者信息知情权、读者资源利用权和读者隐私保护权等等。[4]基于权利的广泛性,公共图书馆应遵循差异化管理,针对不同权利而制定相应地规范。《公共图书馆法》明确了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和图书馆信息公开制度,给予读者利益最大化,充分保障读者权益。
2.法制化是优化组织结构的必要要求。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在现代化管理水平方面还有不少差距。现阶段,我国《公共图书馆法》还是以政府意志为主导,政府来对管理事务进行各项决策,官本位思想严重,竞争优势薄弱缺乏市场活力。《公共图书馆法》的施行,促使图书馆激发自身活力,由管理向服务转型,契合市场大环境。面向公众,有利于强化公众参与,让公众真正参与到图书馆建设中来,形成社会、公众、市场多元化的治理机制,对图书馆的评价不再是政府一家之言,而是更广泛的共同参与,这对法人治理的组织结构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3.法制化是深化阅读推广专业化的必由之路。阅读推广工作一直是图书馆工作的主要课题,国家也一直致力于社会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建设,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素养作为努力的重点方向。对于图书馆而言,其是公共服务的基础,责任自然不言而喻。阅读推广工作不是简单地在于举办活动与宣讲比赛等等,也体现在图书馆硬件设施的配备上。在信息时代下,建立线上线相配套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及时高效地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服务,则是新时代下阅读推广工作的新要求。当今社会,读者的阅读习惯随着新兴媒介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公民的阅读需求与层次也不断丰富,则要求图书馆及时掌握读者的阅读兴趣,提升职业素养。面对阅读推广工作的深化与细化,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并加以推广则显得尤为重要,而《公共图书馆法》的出台,有效地规范其专业化发展。
三、图书馆法制化的内容
1.公众参与。公众是图书馆的直接服务对象,无论何时都应将服务因素置于首要地位。而公众在来馆参馆的过程中,最能切身地感受到图书馆在管理、环境和服务上的相关优势与不足,并给出中肯的意见与建议。所以,公众是构建“最美图书馆”的基石与保障,公共图书馆的建设离不开公众参与。基于社会公众的价值导向,完善相关服务制度,并扩大服务半径保障公众权利,在公共图书馆的运行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读者参与图书馆建设的热情与否关系到以法治馆的成与败。[5]依法治馆从根本上要求读者的带动参与。依靠图书馆立法、并科学地建章立制,就是确保公共图书馆所确立的法律法规让群众接收和满意。同时,《公共图书馆法》也明确了鼓励公民依法向图书馆捐赠,并依法享有一定的税收优惠。这也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公共图书馆的时代特点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特征。
2.法人治理。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形式仍以政府发号施令为主,没有形成独立自由的多元主体机制,制约着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公共图书馆的治理应是多方主导、统筹协调的发展模式,需要在决策、监管、管理三方面分开来。[6]早些年在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意见中》,就指明了理事会在决策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减少政府对决策的行政干预,使图书馆管理趋于平衡。《公共图书馆法》亦明确规定要积极推动法人治理的现代化管理体制,提高运行效率,使公共图书馆从“统治”走向“治理”。法律体系的建立给予图书馆治理以最有效的支撑,使顶层设计更加优化,法人治理得以更好地落实。
四、图书馆法制化的举措
1.加强信息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公共图书馆法》明确了在信息时代下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方向,规定了公共图书馆在数字化网络工作中的各项要求。新时期,图书馆应充分结合线上线下双平台,开发新媒体平台,形成优势联动,以满足读者对各类资源的广泛需求。例如,推广现代先进技术,发挥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常用功能,促进阅读推广工作向精细化、专业化发展。图书馆应积极探索“互联网+”新模式,打造全域化服务,充分发挥文化服务中心的作用,构建“图书馆+”新格局。为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投入力度,保障经费充足,重视文化产业发展,为充分开展图书馆现代信息服务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2.完善职业认证,提高官员水平。公共图书馆不仅仅是一个公益性单位,也是具有专业性质的学术型单位。所以,科技信息获取和情报搜集能力也是体现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的重要考量因素。根本上说,在于图书馆员的素质能力水平。《公共图书馆法》中明确指出,公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也是图书馆法制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下的服务节奏,图书馆员应不断完善自身技能,积极带动阅读推广和情报服务工作的方式创新。
3.加快职能转型,释放市场活力。《公共图书馆法》的施行,为依法治馆奠定了制度基础。在明确政府主导的同时,要进一步规定图书馆应明确的自身定位,形成多主体协同共促的发展格局。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法人治理结构尚未完全落实,决策地位并不突出。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发展,简政放权是政府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就图书馆而言,依法治馆旨在“弃旧迎新”,由传统的政府管理提体制向现代多元协同模式转变。图书馆应借鉴商业管理模式,进一步推动管办分离,实现政事公开,发挥理事会和监事会的重要功能,吸收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积极建言献策,激发图书馆潜能,形成权责明确、相互制约的法人治理模式,有效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发挥社会价值。
4.借鉴馆际经验,共建区域联盟。英国早在1850年便制定了《公共图书馆法》,是世界上第一个颁布图书馆相关法律的国家。其突出关注社区,指出社区的中心即是图书馆。同理,对于我国应注重文化政策向基层倾斜,特别是乡镇的基本文化设施建设,在文化下乡的同时得到知识普及。美国对此与时俱进,不断地对图书馆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注重信息技术的利用率,进一步完善网络建设与信息技术共享,始终坚持知识自由的指导思想。在图书馆建设中,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图书馆先进的理念模式,以解决我国在服务权利方面的问题,做到为我所用,突破创新,且我国在《公共图书馆法》在涉及部门分工、社会组织等领域做了翔实的规定与之对应。同时,图书馆应有长远眼光,通过总分馆模式的架构,构建起横向交互式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以图书馆联盟为依托,发展建立大图书馆格局,充分发挥信息枢纽的核心功能。
五、结语
依法治馆,是公共图书馆提高自身水平、带动全方位协同发展的决胜之路。《公共图书馆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公共图书馆法治理进入了法制化渠道。随着社会化法治观念不断深入人心,在图书馆法制环境下,我们应明确自身定位,强化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完善建制,充分调动广大公众参与图书馆建设的积极性,保障公民参与,构建内外环境相协调、各个要素相衔接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推进我国文化事业改革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王海洋 单位:南通市图书馆